红军东征在交口.docx
《红军东征在交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军东征在交口.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红军东征在交口交口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雄居吕梁山巅,峥竦河汾之间,山高林密,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又因处晋西交通枢纽,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36年2月20日,毛泽东亲率红军自陕北东渡黄河,征战山西,交口县境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为东征战役中的重要战场。红军东征期间,毛泽东在交口境内驻留42天,三进三出,召开重要会议,指挥重要战事,运筹帷幄,擘画三路大军征战方略。重温红军东征在交口的伟大革命实践,对于继承革命传统、麋续红色血脉具有重要意义。运筹帷龌,奇袭顽敌1936年2月,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取得关上、蓬门大捷后,于交口县大麦郊地区会师休整。3月7日,毛泽东率红军总部机关进驻交口,并以交口为
2、支点向山西南北拓展。3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大麦郊(今属交口县)城门里院南厅召开,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央政治局委员和方面军首长30余人参会。毛泽东在会上全面分析了政治军事形势,及时调整了东征的战略部署,研究制定了兑九峪战斗的计划。3月1()0,根据作战命令,红军主力在长达10公里的兑九峪地区布下袋形阵地,静候敌军自投罗网。兑九峪战斗打响后,毛泽东亲临金斗山指挥部,与彭德怀观察指挥战斗。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主力从南、北、西三面由东向西进攻至兑九峪、阳泉曲、柳湾一线,对阎军杨效欧第二纵队、李生达第三纵队发起猛烈攻击,试图切断两部联系逐个歼灭。阎锡山急调驻太原的王靖国部两个团
3、赶来增援,阎军兵力达到13个步兵团和1个炮兵团,人数和装备远超红军。鉴于敌众我寡,一时难以消灭,毛泽东果断下令,红军主动撤出战斗。兑九峪战斗后,红军主力撤至大麦郊、双池地区休整。针对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特别是阎军针对红军开展决战之严峻形势,3月21日红军在孝义县郭家掌村(今属交口县)召开会议,决定因时制宜,实施新战略。会议部署了下一阶段作战计划,决定红军分三路转战山西南北,以总部特务团和黄河游击师组成中路军,转战隰县、交口、石楼、永和一带,牵制晋西方面的敌军;以红一军团全部及红十五军团第八十一师主力组成右路军,沿汾河和同蒲路南下作战;以红十五军团主力两个师为左路军,北上直逼太原向晋西北行动,并
4、掩护红一军团南下。彭德怀、毛泽东等随中路军行动。由此,阎锡山一时不知红军主力动向,打乱了他在山西一带与红军决战的计划。在红军东征史上,这一重大军事决策再次体现了毛泽东灵活机动、善抓枢纽的作战指挥能力,是东征战役全面展开的重要标志,是红军出奇制胜、夺取胜利的关键节点。按照部署,右路军突破汾河堡垒线,主力包围霍县城,继续沿蒲县向赵城、洪洞进击。左路军进抵汾河以西地区,佯攻灵石,以作掩护。在阎军的新一轮反扑中,四大纵队向石楼全线进攻,黄河渡口岌岌可危。毛泽东镇定自若,审时度势,决定以小部兵力在中部钳制阎军主力,红军主力则北上南下。就这样,左路军急速北进,袭击晋祠,逼进太原。而后继续北上进入岚县、兴县
5、地区,一面掩护红二十八军东渡黄河,一面开展群众工作,准备建立抗日根据地。右路军南下围困霍县、赵城、洪洞等县,切断南同蒲铁路线。与此同时,中路军在毛泽东等人率领下,继续在吕梁山区开展游击战,兵分两路,一部分包围石楼县城,控制黄河渡口,保证与陕甘苏区联络畅通,另一部分在今交口县境内的石口、水头、大麦郊及中阳县的关上等地,依据有利地形采取运动防御和伏击、袭击等游击战术,迟滞与牵制阎军的进攻。建党建政,扩大红军除消灭敌人扩大战果外,发动群众、建党建政也是重中之重。红军先头部队到达双池镇后,地方工作迅速掀起高潮。陵红军主力东征的山西地方工作委员会,由主任张浩,副主任李富春带领,下设工作组若干。双池工作组
6、组长由马佩勋担任。红军深入街巷院落,紧密联系群众,帮忙挑水扫院,宣传抗日主张,保护群众利益,以实际行动表明自己是人民的队伍。在此基础上,地方工作组与红军工作队进一步发动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3月7日,抗日救国动员大会在双池镇二郎庙召开,100O余人参加,宣告成立双池苏维埃革命委员会。双池乡苏维埃政权在红军和地方工作组的帮助下,率领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士豪运动。其中最具影响的当属打击“万兴当铺”。万兴当铺为双池地区第一大钱庄,但其盘剥深重,价值1元的物品只能当三四角钱,利率月息高达4分,所盘剥对象皆是贫苦农民。红军和苏维埃政府张贴布告,明确没收万兴当铺,让群众无偿领取所当物品,并当众烧毁当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红军 东征 交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