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工作方案.docx
《新时代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工作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时代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 意见(国发2016 60号)、民政部等7部委关于开展康 复辅助器具产业第二批国家综合创新试点的通知M民发(2020 149号)精神,扎实推进我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工 作,将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打造成为引导激发新消费、培育壮大新 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的新增长点,更好地满足全市老年人、残 疾人和伤病人等特殊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康复辅助器具消费服 务需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的二十大精神,以“政策引导、培育市场、发展产业”为原
2、则,充 分发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优势,全面提升我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 发展和康复辅助器具服务应用水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以培育康复辅助器具特色产业园为抓手,进一步整合相关资源, 强化政策引导、典型引路,实施园区功能提升、市场主体培育、 产品创新、环境优化四大工程,促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由点向面 发展。着力抓好康复辅助器具服务网络建设,丰富产品供给,创 新服务模式,实现康复辅助器具与养老、助残、医疗、健康等领 域的深度融合,促进现有资源优化配置和使用效率提升,满足老 人、残疾人及伤病人员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康复服务需求。二、发展目标立足全市现有各类园区产业基础、功能定位和产业优势,着 力打造康
3、复辅助器具特色产业园,形成规模和集聚效应,推动特 色产业做大做强。到2023年底,初步形成以机器人智能装备产品 和3D打印产品为特色的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新业态,全市康复辅 助器具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政产学研用创新模式初步形 成,创新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园建成并运转良 好,康复辅助器具服务网络建设基本完成并实现养老助残领域全 覆盖,按照国家和省级部署,适当扩大基本医疗保险中的康复辅 助器具的支付范围,探索商业保险中康复辅助器具的应用机制。 到“十四五,末,产业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产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市场监管机制更加健全,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涌现一 批知名自主品牌和优势
4、产业园区,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 产品优质的产业格局。三、主要任务(-)促进产业集聚发展。1 .发展特色园区。重点支持鸠江区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 基地、繁昌区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园建立集科研、孵化、 制造、市场为一体的康复辅助器具特色产业园,引进有影响力的 高新技术企业、集团企业和科研机构,发挥“龙头+配套”发展模 式,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增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能力,提升 特色产业园集聚能力和发展后劲,打造康复辅助器具产业集聚发 展基地。(牵头单位:鸠江区政府、繁昌区政府;责任单位:市 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管局)2 .提升园区功能。强化产业公共服务,建设面向
5、康复辅助 器具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发展工业设计、信息技术服务、 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品牌建设和人力资源服务、物流配送 等生产性服务,促进产业要素高效流动和合理配置。加快实施基 础配套建设,完善园区规划布局和功能划分,提升水、电、路、 气、运等保障能力,增强园区承载能力。(牵头单位:鸠江区政 府、繁昌区政府;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人社局、 市商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3 .培育市场主体。广泛开展精准招商合作,吸引附加值高、 资源消耗低的康复辅助器具企业投资入驻,享受市、县(市、区) 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必要时可实行“一事一议”。发挥壮大本土企 业,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引导本土
6、企业与外地知名企业通过 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支持企业创立自主品牌,鼓励优势企业兼并重组,促进规模化、 集约化、连锁化经营,引进高端项目、先进技术、创新团队、管 理模式,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重点扶持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 争力强、成长性高、专注于康复辅助器具细分市场的“专精特新” 企业,促进中小微企业与大企业协同发展。(牵头单位:鸠江区 政府、繁昌区政府;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民政局、市商务局、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投资促进中 心、市残联)4 .搭建贸易平台。举办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创新创业大会、 展览会和交易平台,支持行业权威机构在我市
7、开展康复辅助器具 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组织企业参加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创新大会、 老博会、进博会等大型展会,为康复辅助器具企业搭建贸易对接 及产业发展交流平台。鼓励企业创建线上线下新型贸易模式,支 持企业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业务,对符合互联网和电子 商务资助政策条件的给予扶持。(牵头单位:市民政局;责任单 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 市投资促进中心、市贸促会、市产业创新中心、市残联)(二)推进政产学研用模式创新。1 .提升研发能力。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多渠道增加投入, 支持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创建康复辅助器具(重点)实验室,强 化产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系统研究。支
8、持企业联合高校(院 所)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及其他研发创新平台, 承担国家、省、市研发创新载体建设任务。重点支持企业及研发 机构突破一批前沿、关键和共性技术,创新研发外骨骼机器人、 照护和康复机器人、仿生假肢、虚拟现实康复训练设备等人工智 能产品,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品质产品。鼓励各类创 新主体围绕康复辅具产业共性需求,提供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产 品设计、加工、检测认证、研究咨询和培训交流等公共技术服务。推动企业开展专项定制,提供个性化服务。(牵头单位:市科技 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产业创 新中心)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康复辅助器具企业引进高
9、层次、 高技能人才给予扶持。落实国家康复辅具从业人员职业分类、国 家职业标准、职称评定有关政策,加强康复辅具专业人才培养。 依托我市院校,建设康复辅助器具研究机构及有关学科专业,重 点开展康复辅助器具基础研究、研发设计、学历教育、人才培养 及学术交流活动。建立康复辅助器具从业人员培训机制,支持优 秀人才参加高端培训或出国深造。将康复辅助器具相关知识纳入 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创意)设计相关专业教育和康复治 疗师、医师、护士、特殊教育教师、养老护理员、孤残儿童护理 员等继续教育及技能培训范围。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落实符合 条件的康复辅助器具产业人才落户、住房、子女教育、科研、创 业等政策,支
10、持符合条件的康复辅助器具产业人才申报我市高层 次创新创业人才资助奖补。推动企业与院校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 地,鼓励企业为科研机构和有关院校提供教师实践和学生实习岗 位。(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民政局、 市卫健委、市残联)3 .促进成果转化。注重发挥市场需求在产品研发设计中的 引导作用,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的激励机制。推动创新主体高效对接,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 院所对科技成果开展工程化研发。支持企业引进外市先进技术成 果在芜转化、产业化。支持科技成果参与研发人员和为成果转化 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享受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奖励。发挥科技成果 转化引导基金作用
11、通过直接股权投资或与社会资本合作等形式, 重点支持我市高新技术领域中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成果转化。 打通产(企业)、研(高校及科研院所)、用(医院或康复机构) 各环节,定期组织各方交流,加快康复机器人(或辅具)的产业 化进度,推动研发产品在医院或康复机构等进行试用。(牵头单 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 产业创新中心)(三)实现业态融合发展。1 .加强与养老服务业的融合。推进康复辅助器具在居家养 老服务和适老化无障碍设施改造中的普及应用,推动各类养老服 务机构设置康复辅助器具配置室并提供基本的租赁配置服务。(牵头单位:市民政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
12、社局、市卫健委、市残联)2 .加强与医疗健康产业的融合。推进康复医疗机构与企业、 科研机构合作,推广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与康复辅助器具适配 人员团队协作模式,推进骨科、眼科、耳科、康复科等医疗服务 与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融合发展。(牵头单位:市卫健委;责 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残联)3 .加强与助残扶残业的融合。推动康复辅助器具在残疾人服务、教育和就业机构中的集中应用,制定残疾人康复辅助器具 租赁配置补贴政策,加快智能型、改善型康复辅助器具的推广使 用,更好地满足残疾人需求。(牵头单位:市残联;责任单位: 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卫健委)(四)营造良好市场环境。1 .
13、加强标准化建设。支持康复辅助器具企业制定(修订) 产品、管理和服务标准,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的制定(修订)。发挥标准导向作用,推动我市康复辅 助器具技术、管理和服务纳入标准化试点项目。(牵头单位:市 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民 政局、市卫健委、市残联)2 .发挥产业联盟优势。成立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联盟, 加强企业、科研机构等市场主体在研发、产业链、市场合作、技 术标准等方面的互相协作和资源整合,实现市场主体间优势互补、 拓展发展空间、提高产业竞争力。支持康复辅助器具企业加入相 关产业联盟,发挥其在市场研究、行业自律、标准制定、产业化 应
14、用等方面的作用。(牵头单位:市民政局;责任单位:市发改 委、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残联)3 .发展检测认证服务。支持建立专业的康复辅助器具产品 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康复辅助器具产品检验、鉴定、测试等服 务。鼓励企业建立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相 关认证。(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市残联)4 .维护良好市场秩序。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简化注册登记 流程,强化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各司其职、统一协调的监管服务 机制。加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机制,严 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
15、维护公平竞争市 场秩序,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加强行业信用体系建 设和监管,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市场监管机制,支持行业组织完 善诚信自律机制。(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发 改委、市大数据中心、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民政局、市卫健 委、市残联)(五)开展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1 .发展服务机构。大力推动康复辅具租赁市场发展,支持 各类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专业机构、生产销售企业开展社区租 赁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开展社区租赁相关的清洗消毒、配置 评估、物流递送等服务。建立完善租赁服务网络,推进在养老机 构、残疾人康复机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等设立康复辅具租赁点。 (牵头单位:市
16、民政局;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 市残联)2 .创新服务模式。设立康复辅助器具展示体验推广中心, 支持社区租赁服务企业广泛开设服务网点,完善康复辅助器具线 上新型租赁模式,实现康复辅助器具在线适配与订购。(牵头单 位:市民政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残联)3 .提升服务质量。制定社区租赁服务试点产品目录和价格 指导目录,明确服务申请、配置评估、服务提供、清洁消毒、投 诉维权等各个服务环节工作要求;建立产品追溯制度,联合相关 部门开展对租赁产品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检。将基本型康复 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纳入养老助残福利服务补贴范围。建成供
17、应主体多元、经营服务规范的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体系, 服务网络覆盖50%左右社区,通过租赁服务配置康复辅助器具的 人数逐步增多,康复辅助器具配置率不断提高。(牵头单位:市 民政局;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残联)四、政策支持(一)落实财税优惠政策。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固定资 产加速折旧政策。对企业符合条件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依法在所得 税税前扣除。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康复辅助器具企业,按规 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落实生产和装配伤残人员专门用品 的企业有关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企业用水、 用电、用气、用热与工业企业同价政策。建立电子化台账和风险 管理机制,做好康
18、复辅助器具产业相关税收政策的后续跟踪管理 工作。(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市税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残联)(二)强化金融保险支持。探索设立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 基金,积极发挥产业基金的引导作用,支持符合基金投向的康复 辅具产业研发生产,提高信贷支持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发展知识 产权质押融资和专利保险,支持康复辅助器具企业通过发行短期 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券或挂牌上市等渠道直接融资。开展 多渠道、多层次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对接活动,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为企业提供融资租赁、担保、助保贷、出口信用保险等金融服务 支持。鼓励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在风险可 控、商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时代 康复 辅助 器具 产业 综合 创新 试点工作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