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薪酬调研报告3篇.doc
《公司薪酬调研报告3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薪酬调研报告3篇.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公司薪酬调研报告3篇公司薪酬调研报告篇1近几年来,随着我省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改革的日益深化,城镇企业职工工资收入总体上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职工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但由于体制、机制、法制和配套制度的不完善,以工资收入分配为核心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日见突出。为了准确把握我省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分配的总体状况,弄清存在的问题和症结,推动建立科学的工资调控机制和企业内部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维护职工收入分配权益,省总工会于2005年7-9月份,对近三年多来我省城市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分配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选取沈阳等_市的_行业及沈阳铁路局、辽河油田等_产业,共14_企业、140_职工为样本,以抽样问卷
2、和填写调查表为主,同时听取劳动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全面介绍和各市各产业工会的汇报,分别召开部分企业经营者、劳动工资负责人座谈会、企业工会主席座谈会、企业一线职工座谈会,以及对部分一线职工进行个案访谈和对部分企业进行实地考察等,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对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分配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现将调查研究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 从全省来看,经过多年努力,以“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为主要内容的新型企业工资分配和调控体系已经初步形成。虽然这种新机制还相当不完善,但从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分配决定机制状况、企业现行分配模式及特点、政府对企业收入分配宏观调控情况来看,
3、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分配机制建设,正朝着适应市场经济的积极的方面迈进,主流是好的。1、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分配决定机制状况。调查表明,随着改革改制的推进,我省企业自主决定工资分配的权力逐步落实,过去那种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和思维观念正在逐步退出,企业根据社会平均工资和企业经济效益自主决定工资水平的机制正在逐步形成。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对企业调整工资水平发挥了主导作用。职工民主参与工资分配,在企业决定工资分配中,也有了较多的思想基础。调查显示,因企业效益增长而提高工资的占54.8,有61.7的企业在招聘职工确定工资或调整职工工资时参照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企业决定工资分配时,31.
4、1的企业认为“经营方应当听取了工会或职工代表意见后决定”,59.7的企业表示“应当由企业经营方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决定”,两项之和是90.8。有54.8的企业认为职工参与企业分配最有效的方式是“职工代表大会”,23.8的企业认为是“集体协商”,两项之和是78.6。另外问卷还显示,75的企业在因各种原因需要降低职工工资时,遵循了“经营方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决定”的程序。从不同所有制企业看,职工民主参与工资分配的方式不同。国有、集体企业工资调整方案一般都由职代会讨论通过后施行;部分私营企业和其他类型的企业通过建立职代会制度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在工资分配上发挥了一定作用。统计表明,83.3的职工
5、认为,工资集体协商在企业工资分配中“作用很大”或“有一定作用”。2、企业现行分配模式及特点。绝大多数企业改革工资分配制度,实行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模式和以岗位工资为主、一岗一薪、岗变薪变的工资分配制度,少数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实行了工效挂钩、依据“两低于”原则自主决定工资总额的办法,约占总数三分之一的企业实行了经营者年薪制。在各类企业中,最基本的工资支付形式是计时工资,以计时形式领取工资的职工占90.9,以计件形式领取工资的占9.1。问卷统计,在8小时之内能够完成规定劳动定额的职工占88.8。企业现行工资分配制度突出了技能、管理等生产要素的工资薪酬占有份额,收入分配明显向技术
6、岗位、管理岗位倾斜,职工各个不同群体收入分配全面拉开了差距和档次。调查显示,企业涨工资优先考虑技术工人和技术干部的,占调查企业的57.2。这种以技术和管理为主要考核指标的岗位工资分配制度,对促进职工学技术学管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起到了明显的激励作用。3、政府对企业收入分配宏观调控情况。各级政府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管理企业工资分配的办法和措施,初步形成了一套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要求,有利于在工资分配中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作用的工作体系,建立了以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工资手册和最低工资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工资指导和调控制度。大连、丹东两市还开展了企
7、业人工成本信息试点。这些制度在指导企业进行工资分配中程度不同地发挥了一定作用。其中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控作用比较明显。职工问卷显示,93.3的职工,其工资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79.2的职工工资没有过“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企业问卷显示,在企业因经济效益下降或资金困难不能按时足额支付职工工资时,有88.5的企业回答能保证职工月收入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水平。公司薪酬调研报告篇2薪酬涨幅“新常态”三大特征:整体涨幅趋缓增长势头来自重点行业如服务业,重点区域如二三四线城市民营企业薪酬涨幅超越外企等哪类人才需求增长快?农业电子商务大数据分析、预测技术云计算、可穿戴设备领域20_年即将画上句号,不少人
8、已经开始盘算今年能拿多少年终奖,期盼明年工资能涨一点。如果你在成都,那也许你的愿望真的能实现12月23日,北京某人力资源机构公布了20_年企业薪酬调研报告,二三线城市企业预期薪酬涨幅为9.0%,高于一线城市;而二三线城市中,成都以9.9%的预期涨幅排名首位。趋势“新常态”下 企业薪酬涨幅稳中趋缓该机构于今年11月启动调研,覆盖1200多家企业、15个行业;外资、民营、国企样本分别占到总样本的44%、45%、11%。调研显示,受访企业预期20_年平均薪酬涨幅为8.4%,与20_年的8.3%接近持平。人力资源专家曾诚认为,这是薪酬“新常态”的表现。据中国社科院预计,20_年GDP增速将放缓至7%左
9、右,明年出口拉动不大,国内投资稳中趋缓,消费平稳增长。企业薪酬涨幅也出现“新常态”,涨幅趋缓,薪酬涨幅的增长势头来自于重点行业如服务业,重点区域如二三四线城市。行业农业、电商领跑 养牛场老总年薪百万调查显示,领跑整体薪酬涨幅的行业为农业 9.8%、高科技9.7%、医疗健康9.3%、文化教育行业9.3%。近几年,农产品成为众多商业大佬的追捧对象,跨界进入农业的事件时有发生,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军农业,很大程度上助推了该领域的人才需求,导致农业行业的薪酬呈现快速上扬趋势。“20_年下半年曾出现某一集团公司,高薪聘用农业人才的案例,奶牛养殖场总经理、饲料公司总经理年薪100万起。”曾诚说。相较20_年
10、的平均薪酬涨幅,电子商务、金融行业的增幅最大,为1.3个百分点。人力资源专家张媛认为,中国已成为全球销售额最高的电商零售市场,随着传统企业涉足电子商务,行业人才需求增加。同时,行业还面临着跨行业的人才竞争,如一些金融及汽车等行业的企业,也在雇佣大量纯电子商务类的人才,从而推动了20_年的薪酬上扬。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大数据分析和预测技术人才备受追捧,云计算、可穿戴设备领域人才的需求也变热。互联网企业员工持股计划提速,更多企业强化长期激励及个性化的福利,而传统IT领域则相对势微。不过,受到大环境影响,前几年薪酬最扯眼球的地产较20_年的平均薪酬涨幅下滑了0.7%,成为明年薪酬涨幅下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司 薪酬 调研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