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docx(1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介部分考研真题精选L2二单项选择题1.2.1三1.2.2三、简答题1.2.3四二论述题1.2.4五、材料分析题1.2.5第二里分堂节题库1.3第一邕_世界媪调函援嬴射2Is32第二堂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1.3.3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役展规律1.3.4第四堂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13.5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1.3.6第亦章社会主义的龙展及律1.3.7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1.3.8简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I本书编写组主编是我高校广泛采用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国需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为了帮
2、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辅导资料。本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年版)教材的学习辅导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为考研真题精选。本部分精选了名校的考研真题及考研政治真题,按照题型分类,并提供了详解。通过本部分,可以熟悉考研真题的命题风格和难易程度。第二部分为章节题库。结合国内多所知名院校的考研真题和考查重点,根据该教材的章目进行编排,精选典型习题并提供详细答案解析,供考生强化练习。-单项蝌题-WO1.184峥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会面这次会面使他们发现彼此的基本观点
3、完全一致,于是开始了国4学理论研究和革命活动中的长期合作。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著作是()o考研政治2021年研A.德意志意识形态B.神圣家族C.哲学的贫困D.共产党宣言【蹄】A三fl2 .习近平强调,“历史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批判的著作,该著作首次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B项,神圣家族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写的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主观唯心主义和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C项,哲学的贫困是为批判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而写的著作。该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学说最早发表的文本;D项,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
4、年,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好的蝌书”,“历史的辍值得注意,历史教illl三应引以为戒L“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人们能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是因为()o考研政治2021年研A.历史规例口自然规律有惊人的相似B.人类历史发展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C.历史总是在循环往复中不断向前发展D.人类已经完全掌握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僦】B三1历史规律与自然规律是不同的。自然规律起作用是自发的,离开了人的活动也同样起作用,而历史规律起作用离不开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参与。故A项错误。人们之所以能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正是由于历史的发展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发挥能动性就能认识和把握
5、这些规律。故B项正确。事物的发展呈现出周期性,每一周期都是开放的,前一个周期的终点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不同周期的交替使事物的发展呈现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总趋势。“历史总是在循环往复中不断向前发展”是历史循环论的观点。故C项错误。人类历史的发展还有许多规律需要人们去掌握,人类的认识总是沿着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前进的,故D错误。3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在“发展社会劳动的生产力”的同时,也“不自觉地创造着一种更高级的生产形式的物质条件”。这表明:()。考研政治2021年研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能够无限制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B.资本越发展越有利于巩固资本主义C.资本越扩张越不利于创造更多的
6、物质财富D.资本主义生产是一种历史的、过渡性的生产方式借案】D三l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极大提高了生产力的水平,但是,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资本主义内生性矛盾会不断凸显,最终推动资本主义走向灭亡,并不能无限制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故AB两项错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力得到极大释放,有利于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但也会带来负面效应,如贫富两极分化等社会问题。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随着生产力不断得到解放,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会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最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会推动资本主义走向解体,人类社会会进入到更高级的社会形态一共产主义,因此说资本主义是一种过渡性的生产
7、方式。故D项正确。4 .智能生物识别等人工智蟋技术快速走进老百姓的生活。然而,在褪术快速发展应用的同时,也因法律趣相对滞后而引发人们对信息安全和隐私腌的担忧.有专家呼吁,在发展新技术时,要划定法觞区,制定行业规范,构建一个新技术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从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看,法律法规()。考研政治2021年研1A.总是阻碍新技术的健康发展B.只能落后于新技术发展C.与新技术发展具有不平衡性D.归根到底是新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彼】C三f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法律法规作为社会意识的特定类型,有时会早于技术发展的变迁而变化,有时会晚于技术发展而变化,并不总是落后于新技术发展。故
8、AB两项错误。新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来自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故D项有误。5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南京祓学2018研A.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嬲口方法论B.马克思主义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高度统一C.马克思主义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马克思主义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剧B三fl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科学性在实践基础上是统一的,关键在于无产阶级的先进性。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高度统一。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研A.照搬马克
9、思主义的现成理论B.一个以中国国情为基础的全新理论C.用现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直接解答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D.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口建设,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马克思主义阁D三f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不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在结合中国国情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7 .休谟说:“感觉是人和世界的屏障”这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研A.唯物
10、主义的观点8 .辩证法的观点C.可知论的观点D.不可知论的观点【僦】D三fl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感觉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当然反映有对的有错的,这需要由实践来检验。认为感觉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屏障,其本质特点是否认了感觉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认为存在和思维没有同一性,所以属于不可知论的观点。8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的是事物发展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研A.动力与源泉B.形式与状态C.方向与道路D.功能与结构筋】A三f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内部固有的矛盾是事物自我
11、运动、自我发展的内在根据;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内部固有的矛盾是事物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内在根据。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矛盾分析方法。9 .把不同事物区分开来的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研A.事物的度B.事物的属性C.事物的内在规定性D.事物的量【僦】Cf事物包括质、量、度三方面的规定性。质是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是质与量的统一,度反映了质与量帔种相互制约的关系0度的两端都有极限,叫临界点或关节点,度是两个临界点之间量的活动范围。因此,把不同事物区别开来的是质,也就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10.马克思说:人
12、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透脸6存田此“人的活动的整个过程,就是目观念地存在*的目标和而进行的。这说明了()o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研A.人比动物具有更好的记忆力B.观念在劳动中起决定性的作用C.意识具有能动性D.人的劳动过程的特殊性【辞】C三f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体现为: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列宁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意识活动能够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意识对人体
13、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11.牛顿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刃曝因为:E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肯定()o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研A.直接经验的作用B.间接经验的作用C.雌认识的作用D.实践隹H乍用【僦】B【丽12.“一切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就知识的本源来说,任I可知识都不能离开直接经验,但一个人的多数知识还是来自于间接经验。“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工从根本上说,实践是认识的源头活水。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不仅要努力学习,而且要潜心实践。题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指在前人的理论即间接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
14、中,到人们对永恒真琦11正义的itiI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恩格斯的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oI南京航大学2018研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思想变革是政治变革的先导C.经济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D.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革才是真正的革命的思想【答案】A三fl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动力;经济因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政治和思想的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也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题中,恩格斯的这段话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13.恩格斯指出:“所谓的
15、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校的东西,而应当和田瞋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段话的核心意思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研A.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B.社会主义改革可有可无C.社会主义改革促进社会形态的根本变化D.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发展中的质变【僦】A三fl社会主义社会处于不停地运动变化之中,必须根据形势的需要不断进行改革,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前进的动力。题中恩格斯的话的核心意思为: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14.商品价值的大小是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研A.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B.商品使用价值
16、的大小决定的C.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频D三f商品的价值包括质的规定与量的规定两个方面。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每个商品生产者都必须使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等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也是每个商品生产者千方百计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降低个别价值的根本原因。二、概念题一、OL辩证跳鲂法中央财经大学201解研【僦】辩证思维方法是指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包括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等方法: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演绎是从一般原理走向个别结论。分析是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整体分解为各
17、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综合通常被看作是在把整体分解为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再把各个因素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活动。抽象和具体指人们的认识是从感性的具体出发,经过抽象活动获得抽象规定,又从抽象规定上升到思维的具体,形成对事物整体的、本质的认识。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在要求。2 .古保卜素雌主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研【僦】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三个阶段的最初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但是,把物质等同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又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按照恩格斯的说法,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有以下基本特征:试图在某些具体的有
18、形物体中或某些特殊的东西中,寻找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用某一种物质作为本原来解释世界,具有合理性和进步性。但是,把物质等同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又具有明显的局限性。3 .相对静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础【答案】赞搠嶷B物解释施墨端1条牖路畲髓罅酬瓢穗素成三三韶使翻在一定范围内保持质的稳定性,作为该事物而存在和发展,同其他事物吩开来,相对静止是运动的尺度。没有相对静止、就无法了解运动。4 .两点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研1【蘸】“两点论”是指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能忽视次要方面。它同只肯定其一,而忽
19、略或否定其二的形而上学“一点论”有质的区别。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视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陷入片面性而犯形而上学一点论”的错误。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5 .生产力I中央财经大学201理研【分】生产力是指人们积极地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是解决人和自然界的矛盾的社会物质力量。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具有一定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的劳动者;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要素中均包括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生产力是生
20、产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是生产关系和社会变革、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6 .社会形态中央财经大学2018年砒【级】社会形态是指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形式和类型的具体体现,是一定历史时代社会整体性特征的反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并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体现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社会形态是与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由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组成。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社会形
21、态的更替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必然性和历史选择性、前进性和曲折性。依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7 .相对剩余价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研【牌】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是各个资本主义企业竞相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因为任何资本主义生产,都必须把工作日绝对地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之上,否则就不能产生剩余
22、价值。同时,也只有以工作日分割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为出发点,才能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进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具体来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8.0社会主义中央51握大学2018年研【级】空想社会主义是指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以圣西门、傅里叶、欧文为代表的关于改造人类社会的思想体系。它是现代无产阶级先者的独立运动的理论表现,是一种不现实的关于改造人类社会的思想体系。空想社会主义也称“乌托邦”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在理论上致力于社会制度的分析。他们对资本主义旧制度的辛辣批判,包含着许
23、多击中要害的见解;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描绘,闪烁着诸多天才的火花,但却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他们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他们不能从世界历史发展的高度科学地阐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无法理解资本主义社会向未来社会过渡的现实基础和实现这一社会变革的物质力量。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9.人类命运共同体暨南大学2021年研;中央财经大学2018年研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指在中共十八大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配套 题库 考研 精选 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