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各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docx
《2022年江苏省各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江苏省各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江苏省各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2022年江苏省各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一、对比阅读(2022江苏南京鼓楼区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注员半千,骆宾王的友人。戢(j):收敛。双凫乘(Sheng)雁:指成双作对的野鸭和鸿雁。翰:羽毛。抢(qi丽g)榆:借指仅能短程飞掠的小鸟。傥来:偶然得来。苟:如果。我身白居易我身何所似,似彼孤生口。秋霜剪根断,浩浩随长风。昔游秦雍间,今落巴蛮中。昔为意气郎,今作寂寥翁。外貌虽寂寞,中怀颇冲融。赋命有厚薄,委心任穷通。通当为大用机举翅摩苍穹。穷则为鸿鸩,一枝是自容。苟知此道者,身穷心不穷。(选自白居易全集)注巴蛮:指忠
2、州。白居易时任忠州刺史。冲融:冲和,恬适。鹅鹘(jiaoliao):鸟名,形小。语出庄子逍遥游:“鹏鹑巢于深林,不过一枝。”1 .同桌制作了下面的文言字词积累卡,请你帮助完善。成语印证法根据成语“洪福齐天”可推测“自以为可得而五焉”的“齐”意思是Xl)L_0课内迁移法根据课文”技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可推测“拉风九万”的“技”意思是(2)O查阅字典法古汉语字典中,“宁”有以下义项:安宁;宁愿;难道。据此,可推断“亦宝不知在澳抢揄之力”的“宁,意思是(3)。(填序号)语境推断法选文用语讲究对称,上下句意义常常相关。根据上句可推断“假力于在藻”的假意思是工O2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知轩冕是傥来,悟荣华
3、非力致。3 .根据诗意选择填入诗中口内最恰当的字,并说明理由。A.朋B.篷C.鹏D.蓬我选();因为4 .下列对所选诗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从“而欲图侥幸于权贵之交乎”推断,员半千来信可能是劝骆宾王结交权贵,谋求富贵。B.从诗中的“寂寥”“寂寞”等词语推断,白居易此时仕途不得志,处在“身穷”的阶段。C.“鹏”是具有独特意蕴的文学形象,以上诗文中“鹏”与庄子中的“鹏”一脉相承。D.两文中提及的“道”与“大道之行”的“道”,都是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5 .在写大鹏时,两位作者都提到了其他鸟类,他们的用意有何不同?(2022江苏南京深水区八年级期末)【古文阅读】贵公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
4、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尝试现于上志,有得天下者众矣,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凡主之立也,生于公。故鸿范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或作好,遵王之道。无或作恶,遵王之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人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天地大矣,生而弗子,成而弗有,万物皆被其泽得其利而莫知其所由始。此三皇五帝之德也。(节选自吕氏春秋)【注释】贵公:以公正为贵。上志:指古代典籍。鸿范:尚书中的一篇。无或作好:不滥逞个人的偏好。阿:偏袒。成而弗有:成就万物而不占为己有。被:同“披”,承受,得到。6 .文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OA.万物/
5、皆被其泽得其利/而莫知其所由始B.万物皆被其泽/得其利而莫知/其所由始C.万物皆被其泽/得其利/W莫知其所由始D.万物/皆被其泽得其利而莫知/其所由始7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公则天下平矣()(2)尝试观于上志()(3)生而弗子()8 .翻译下面的句子。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9 .这篇文言文多处运用对偶句,结合文中具体语句分析其表达效果。10 .(2022江苏南京玄武区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诗文,完成问题。【甲】食后(唐)白居易食罢一觉睡,起来两跟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注年赊:指时间过得太慢。【乙】戒苟且(清)袁枚凡事不宜苟且,而于饮
6、食尤甚。厨者,皆小人下材,一日不加赏罚,则一日必生息玩。火齐未到而姑且下咽,则明日之菜必更加生。其味已失而含忍不言,则下次之羹必加草率。且又不止空赏空罚而已也。其佳者,必指示其所以能佳之由;其劣者,必寻求其所以致劣之故。咸淡必适其中,不可丝毫加减,久暂必得其当,不可任意登盘。厨者偷安吃者随便皆饮食之大弊。审问慎思明辨,为学之方也;随时指点,教学相长,作师之道也。于是味何独不然?(选自袁枚随园食单)(1)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文言词语方法解释不宜苟且参考成语:事不宜迟含忍不言语境推测法:联系上下文推断所以致劣之故查阅词典法:给予;达到;招致。(填解释)于是味何独不然课内迁移法:是谓大同
7、大道之行也)(2)给文中画横线的内容断句。(用“尸断2处)厨者偷安吃者随便皆饮食之大弊(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随时指点,教学相长,作师之道也。(4)结合甲乙诗文,分析白居易与袁枚两人的生活态度有何不同。(2022江苏南京秦淮区八年级期末)【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骄死于槽才历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其无
8、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日:“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日:“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注】上:皇上,指唐太宗。封德彝:名伦,唐代官员。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11 .用/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限两处。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12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I)安求其能千里也()(2)策之不以其道()(3)上诘之()(4)但于今未有奇才耳()13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14 .结合两篇文章,谈谈统治者应该如何对待人
9、才。(2022江苏徐州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北冥有鱼,其名为跳。跳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期九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鹤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技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选自逍遥游北冥有鱼)【乙】东海有鳌焉,兔蓬莱而浮游于沧海,腾越而上则千云,没而下潜于重泉。有红蚁者闻而悦之与群蚁相要乎海畔欲观鳌焉。月余日,鳌皆未出。群蚁将反,遇长风激浪,崇涛
10、万仞,海水沸,地雷震。群蚁日:“此将鳌之作也。”数日,风止雷默,海中隐如岳,其高栗天,或游而东,或游而西。群蚁日:“彼之乳山,何异我之戴粒,逍遥封康之巅,归伏乎窟穴也。此乃物我之适,自己而然,我何用数百里劳形而观之乎?”(选自苻子海鳌与群蚁)注释:千云:冲云。重泉:深水。桑:同“概”,原指古代量米麦时刮平斗斛的器具,引申义为平、齐。封壤:蚂蚁洞外面的土堆,也叫蚁冢。15 .用斜线“尸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有红蚁者闻而悦之与群蚁相要乎海畔欲观鳌焉。16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是鸟也问今是何世B.去以六月息策之不以其道C.群蚁将反然后能自反也D.或游而东一食或尽粟一石
11、1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解释。(1)按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2)彼之冠山,何异我之戴粒18 .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OA.庄子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充满浪漫主义色彩。“鹏”这一形象对后世影响深远。B.甲文中引用齐谐中的文字,具体描绘了大鹏由北海迁往南海的壮阔景象,是对前文“鹏之背,不知其儿千里也”的具体补充。C.乙文告诫我们:做人,需要多一份虚心,少一份骄傲;多一点不断努力的上进心,少一点盲目自大。D.两文都用了夸张的笔法,描写了神奇动物的腾飞本领,将深刻的哲理寓于生动具体的形象之中。(2022江苏苏州张家港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
12、题。核工记【清】宋起凤李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雄历历可数。城最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桂鼓,若寒冻不胜者。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章。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如延纳状,左右度之无不宜。松外东来一衲,负卷帙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似闻足音仆仆前。核侧出浮屠七级,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般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嘘火,盖供客茗饮也。奴舟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余兴乃尔。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取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
13、客船”之句。计入凡七:僧四,客一,童一,卒一。客室器具凡九:城一,楼一,招提一,浮屠一,舟一,阁一,炉灶一,钟鼓各一。景凡七:山、水、林木、滩石四,星、月、灯火三。而人事如传更,报晓,侯门,夜归,隐几,煎茶,统为六,各殊致殊意,且并其愁苦、寒惧、凝思诸态,俱一一肖之。(有删改)19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五分许(左右)B.如延纳状(邀请)C.维一小舟(栓系)D.计人凡七(凡是)20 .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OA.本文主要写了作者最小的弟弟所雕刻的一件精美的桃核微雕工艺品。B.文章主体部分是按照由上至下、由中心至边缘的空间顺序来写的。C.在这个“长五分许,横
14、广四分”的桃核上雕刻着人、建筑、器物和风景。D.这件微雕作品是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诗歌意境的形象再现。21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松下凿双户,可开阖。(2)俱一一肖之。22 .有同学读了核舟记后,觉得文末一句“嘻,技亦灵怪矣哉!”用在本文结尾也非常恰当,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为什么?(2022江苏常州滦阳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1)是故谋闭而不兴,盗
15、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O(选自礼记)【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窘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又尝谓侍臣日:“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2)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选自资治通鉴)注释:上:皇上,此处指唐太宗。哂(shn):微笑,此处含有微讽之意不暇顾:顾
16、不上。野宿:在野外露宿。23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选贤与能O(2)讲信修睦()或请重法()(4)安用重法邪()24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1) 。(2) o25 .甲文描述大同社会的福利保障体系是怎样的?乙文的和谐社会指的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26 .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OA.甲文选自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乙文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B.甲文反映的是古人对理想(大同)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乙文阐述了唐太宗的民本思想。C.“鳏寡孤独、夜不闭户”这两个成语出自其中甲文,乙文唐太宗
17、认为,老百姓偷盗是因为没有廉耻观。D.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是: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2022江苏南通海门区八年级期末)阅读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峡江寺飞泉亭记袁枚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纤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徐,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
18、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现,可冷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样。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僧告余日:“峡江寺俗名飞来寺。”余笑曰:“寺何能飞?推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日:“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日:“诺”。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有删改)【注释】决
19、舍:丢弃、离别。匡庐、罗浮:都是山名。磴(deng)级纤曲:石级曲折。磴,石级。纤曲,弯曲、曲折。渝(yue)茗:烹茶。九天级河:指瀑布。秤Cpmg):围棋盘。27 .请用斜线”广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共两处)。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28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高不过里许()(2)凡树皆根合而枝分()(3)僧澄波善弈()(4)遂述数行O29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公爱之,何不记之!30 .有人认为文章第二段可以删除,有人不赞成。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31 .柳宗元游小石潭感到“以其境过清,不可久留”,袁枚游峡江寺感到“不得已下山”请结合两文内容,说说两人出游感受不同的真正
20、原因。(2022江苏南通启东市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水口行舟(其二)朱熹郁郁层峦夹岸青,春山绿水去无声。烟波一棹知何许?起矮两山相对鸣。【注】南宋庆元二年朱聂被削职,庆元三年被通缉在案。这首诗就是诗人离乡抵达水口,感时而作。棹:划船的桨。这里代指小船。题耿的u6:即杜鹃,声如“不如归去”。【乙】游江阴三山记(元)朱德润江阴去吴百八十里,不闻佳山秀水之名。十一月既望、余舟自无锡北门数里大石桥入。过水滨渔村,始见酒帘村市,客舟骄集。又十里,至佗村,岸高丈余,河流弯曲,始抵江阴。明日西回、登览高丘,则东瞰长江,南连吴会。复自湾河过佗村而北,青山迎棹,框歌收唱、相与应答。村城
21、相接,岸柳交映。既而舟转岸曲,前出板桥,即三山坞。其间民居锁集、屋瓦参差、稻秸堆委,连衢比巷,如墉如栉;风俗熙熙,翁呼儿菟,妇饷姑汲;牛羊在上、犬豕在圈,鸟噪于林,呜鳌于屋,蔼然太平丰稔之象。其山皆不甚高峻,而松竹苍翠、石壁丹崖。少时出三山坞,有横山在前,野田开旷,水港渐宽,询其地,则常州之晋陵县界。于是舟人鼓棹,稚子扣舷,风帆二十里,抵官塘桥而泊焉。嗟夫!孕灵育秀,僻在荒瓯,不经名贤游览,遂寂寥无闻,江阴诸山是矣。惜不得与友辈寻曲访胜而品题之;且舟中傲仇,览之未详,姑书以识岁月。【注】衢qU:四通八达的大路。Pzou:角落。傲仇:动摇不安的样子。【任务一明辨】32 .请用“尸标出下面句子的朗
22、读停顿(共两处)。余舟自无锡北门数里大石桥入33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1)江阴去吴百八十里(2)客舟骈集(3)连衢比巷(4)姑书以识岁月(5)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6)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7)船背稍夷(核舟记)(8)水尤清冽(小石潭记)【任务二描绘】34 .诗与文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请结合对文句的理解,描绘下面图景。(1)郁郁层峦夹岸青,春山绿水去无声。(2)复自湾河过佗村而北,青山迎棹,樵歌牧唱,相与应答。【任务三体悟】35 .比较阅读诗与文,说说它们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36 .小通准备将这两篇古诗文放入教材中进行拓展阅读。阅读单元提示,你觉得放入哪个单元比较合适?并说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江苏省 各市 年级 学期 期末 文言文 阅读 汇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