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选择题.doc
《动物生理学选择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生理学选择题.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单选题】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分子以及胆固醇等脂溶性小分子,通过()进出细胞。窗体顶端A、脂质双分子层窗体底端答案解析:【解析】细胞膜对脂溶性小分子的通透性很大,可以简单扩散。正确选项是A。2【单选题】带电荷的各种离子顺电化学梯度进出细胞,必须依赖细胞膜上的()结构易化扩散。窗体顶端B、载体或通道窗体底端答案解析:【解析】正确选项是B。各种离子不能透过脂质双层膜简单扩散,只能藉由载体或通道易化扩散。3【单选题】可兴奋细胞的细胞膜上电压门控式Na+通道仅可由()状态被激活。窗体顶端C、备用窗体底端答案解析:【解析】电压门控式钠离子通道失活后不能被直接激活,必须转变为关闭的备用状态后才能被再
2、次激活开放。所以,C是正确选项。4【单选题】细胞膜上Na+泵利用分解ATP释放的能量()。l 窗体顶端A、建立细胞内外Na+、K+浓度梯度答案解析:【解析】钠泵分解ATP将钠离子转运出细胞,将钾离子转运进入细胞,因而建立起两种离子的内外浓度梯度。所以正确选项是A。5【单选题】小肠粘膜细胞吸收的葡萄糖,在基底膜一侧通过载体顺浓度梯度进入组织间液的过程属于()。窗体顶端C、易化扩散答案解析:【解析】小肠粘膜细胞内葡萄糖浓度高于组织间液,通过载体转运扩散出来,不需要消耗能量。正确选项是C。6【单选题】神经递质由突触后膜释放的过程属于()。窗体顶端D、胞吐答案解析:【解析】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时,突触
3、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通过胞吐作用释放递质。所以正确选项是D。7【单选题】cAMP是跨膜信号传导常见的第二信使,在细胞内由()产生。窗体顶端A、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答案解析:【解析】正确选项是A。跨膜信号传导时,配体与膜受体结合,引发膜受体蛋白构象改变,进而引起细胞膜内侧面与之藕联的G蛋白构象变化。G蛋白构象的变化,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转变为cAMP。8【单选题】根据液态镶嵌模型,细胞膜上的()成分在物质转运、信息传递等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窗体顶端C、蛋白质答案解析:【解析】载体、通道、膜受体等都属于蛋白质,参与细胞膜的物质转运、信息传递等功能。因而,C是正确选项。9【单选题】物质通
4、过载体或通道透过细胞膜易化扩散的驱动力来源于()窗体顶端A、电化学梯度窗体底端答案解析:【解析】正确选项是A。被动转运不需要额外提供代谢能,电化学梯度是其扩散的动力。10【单选题】利用细胞内外Na+浓度梯度,小肠粘膜细胞将葡萄糖、氨基酸等转运进入细胞的过程称为()。窗体顶端B、继发性主动转运答案解析:【解析】这一转运过程依赖于钠泵活动所建立起来的钠离子梯度,所以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正确选项是B。1【单选题】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达到了平衡。窗体顶端B、K+外流窗体底端答案解析:【解析】正确选项是B。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上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顺浓度梯度外流,增加了细胞膜
5、外侧面的正电荷数量,形成外正内负的跨膜电势差。这一电势差是钾离子外流的阻力,当其与推动钾离子外流的浓度梯度一致时,钾离子外流的速度与经由钠泵主动转运进入细胞的速度持平。此时就达到了钾离子外流的平衡。1.2【单选题】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因而跨膜电势差处于外正内负的的稳定状态。窗体顶端D、K+的跨膜转运达到动态平衡窗体底端答案解析:【解析】正确选项是D。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上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顺浓度梯度外流,增加了细胞膜外侧面的正电荷数量,形成外正内负的跨膜电势差。这一电势差是钾离子外流的阻力,当其与推动钾离子外流的浓度梯度一致时,钾离子外流的速度与经由钠泵主动转运进入细胞的速度持平。此时
6、就达到了钾离子外流的平衡。【单选题】神经纤维一次兴奋后绝对不应期的产生是由于:(窗体顶端A、Na+通道对所施加刺激无反应窗体底端答案解析:【解析】正确选项是A。神经纤维发生动作电位的锋电位期间,细胞膜上电压门控式钠离子通道由于霍奇金循环被迅速激活,随后迅速失活,对任何刺激都不会做出进一步的反应,所以处于绝对不应期。4【单选题】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如果Na+通道开放,Na+迅速内流,则膜电势发生()窗体顶端A、去极化5【单选题】细胞膜膜电位由静息水平的-70mV改变为-90mV的过程称为()窗体顶端A、超极化6【单选题】与动作电位相比,局部电位的特性包括()。窗体顶端C、随扩散距离迅速衰减7【单
7、选题】刺激引起兴奋的必要条件是使跨膜电位达到:(窗体顶端A、阈电位8【单选题】细胞膜的膜电势由去极化、超极化、反极化等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的变化过程称为()。窗体顶端D、复极化窗体底端9【单选题】细胞静息电位的数值接近于()的平衡电位。窗体顶端 A、K+10【单选题】细胞外液K+浓度高于正常时,跨膜电势差(),兴奋性()。窗体顶端 A、减小/升高23【单选题】神经-骨骼肌接头处传递兴奋的递质是()窗体顶端 A、Ach2【单选题】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兴奋时,通过()和()确保动作电位按1:1传递。窗体顶端 A、高幅度的EPP/高活性的胆碱酯酶3【单选题】经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专递,产生的终板电位引发骨骼
8、肌细胞首先在()产生动作电位。窗体顶端B、终板膜周边的细胞膜4【单选题】骨骼肌的收缩源于粗细肌丝的滑行,粗肌丝通过()与细肌丝相联系。窗体顶端D、横桥5【单选题】骨骼肌的横桥周期中,与细肌丝的结合激活了其ATP酶活性,(),横桥发生摆动。窗体顶端C、释放ADP和无机磷酸6【单选题】当()时,骨骼肌发生完全强直收缩。窗体顶端B、每个单收缩都叠加于收缩期7单选题】骨骼肌收缩时,仅表现为张力增加而长度不变的类型称为()。窗体顶端D、等长收缩8【单选题】最适初长度之前,骨骼肌被拉伸的程度越大(),因而收缩的力量越大。窗体顶端D、有效横桥数量越多窗体底端9【单选题】终末池释放的()是将骨骼肌兴奋与收缩藕
9、联在一起的关键因子。窗体顶端 A、Ca2+10【单选题】骨骼肌开始收缩后收到的阻力越大,则()。窗体顶端C、收缩速度越慢1【单选题】心室肌细胞之间通过()可以迅速传递兴奋而发生同步的兴奋与收缩,因而也称为功能合胞体。窗体顶端B、润盘2【单选题】心脏不发生强直收缩的电生理基础在于:窗体顶端C、有效不应期长3【单选题】引起哺乳类心脏节律性跳动的节律性兴奋源自()窗体顶端D、窦房结4【单选题】与骨骼肌动作电位相比,()是心室肌动作电位最主要的特点。窗体顶端C、复极化慢,过程复杂5【单选题】由于心室肌复极化过程缓慢,因而()所以不应期特别长。窗体顶端C、Na+通道恢复慢6【单选题】消化道平滑肌属于一单
10、位平滑肌,其收缩的频率主要取决于:窗体顶端C、慢波电位频率7【单选题】消化道平滑肌的动作电位()。窗体顶端D、由钙离子内流引起8【单选题】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物电变化包括基本电节律与动作电位,其中()肌张力越大。窗体顶端 A、动作电位的频率越高9【单选题】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化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由于复极化过程中发生了()窗体顶端 A、Ca2+内流10【单选题】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物电变化包括基本电节律以及动作电位,其中基本电节律()。窗体顶端B、源于钠泵的周期性活动减弱1【单选题】()是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的主导方式。窗体顶端B、化学性突触2【单选题】中枢神经元之间通过电突触传递时基本没
11、有潜伏期,其结构基础是神经元之间存在的()。窗体顶端 A、缝隙连接3【单选题】化学性突触传递信息时,()决定了神经递质释放的数量。窗体顶端 A、突触前膜Ca2+内流量4【单选题】EPSP是由于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引发Na+内流而使突触后膜发生()。窗体顶端 A、去极化5单选题】合成兴奋性神经递质,通过突触传递在突触后神经元上产生EPSP的神经元,称为()神经元。窗体顶端 A、兴奋性6【单选题】化学性突触传递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为()。窗体顶端D、胞吐7【单选题】EPSP沿神经细胞膜扩散,提高其兴奋性,当在()部位去极化至阈电位时,即可在此处爆发窗体顶端C、轴丘8【单
12、选题】通过突触联系,通常一个神经元上会同时发生很多突触后电位,其兴奋性所受到的影响除了EPSP、IPSP的数量与幅度之外,()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窗体顶端 A、与轴丘的距离9【单选题】植物性神经所支配的效应器,由于(),所以信息传递需要的时间比较长。窗体顶端C、神经递质需要扩散较长距离10【单选题】通过()传递,两个神经元可以进行电信号的双向传递。窗体顶端 A、电突触【单选题】在反射弧完整的前提下,()是决定一个反射是否能够发生的最关键因素。窗体顶端 A、中枢兴奋性的高低2【单选题】神经反射发生时,在刺激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则效应器的反应越强烈。窗体顶端C、中枢神经元兴奋性越高3【单选题】
13、完成一个反射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反射时,决定其长短的因素是:窗体顶端C、兴奋在中枢内传递次数4【单选题】正常生理条件下,()则完成一个反射需要的时间越长。窗体顶端C、兴奋在中枢内传递次数越多5【单选题】较高级中枢的神经元通过突触联系,在较低级中枢的神经元上产生EPSP或IPSP,调整其兴奋性的高低,可实现反射活动的()。窗体顶端 A、易化或抑制6【单选题】感觉纤维传入中枢时,发出侧枝兴奋一个抑制性神经元,进而抑制相关中枢神经元的兴奋性,这一抑制过程为()。窗体顶端D、传入侧支性抑制7【单选题】发生回返性抑制时,中间神经元发放神经冲动,在原来的神经元上产生()而抑制其兴奋性。窗体顶端B、IPSP8【
14、单选题】突触前抑制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因而EPSP幅度降低。窗体顶端 A、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减少9【单选题】在反射活动的协调中,一个反射发生时,另外一个与之拮抗的反射受到抑制而不发生,是由于()。窗体顶端B、兴奋在中枢内发生了交互抑制10【单选题】一个反射强烈兴奋时形成优势兴奋灶,会抑制其他中枢的兴奋,并吸引其兴奋加强自己,这种反射协调的现象称为()。窗体顶端D、优势原则1【单选题】刺激的强度未发生改变,但某些快适应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频率很快下降,这是由于发生了()。窗体顶端 A适应2【单选题】脊髓半离断后,断面以下缺失的感觉是:窗体顶端 A、同侧深感觉和异侧浅感觉3【单选题】感觉
15、的产生过程中,非特异性传导通路最终将感觉信号弥散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其意义在于:窗体顶端 C、提高大脑皮层兴奋性4【单选题】大脑皮层感觉区有精确的定位,()所占的面积越大。窗体顶端B、越灵敏的感觉5【单选题】动物的基本味觉包括()。窗体顶端B、酸、甜、苦、咸6【单选题】发生肌紧张反射时,骨骼肌的收缩类型属于()。窗体顶端B、等长收缩7【单选题】肌梭传入的神经冲动对支配同一块肌肉的神经元有()作用。窗体顶端 A、直接的兴奋、 8【单选题】肌梭分布于肌纤直接的抑制维之间,主要反映肌肉受到牵拉后()的变化。窗体顶端B、长度【单选题】脑干网状结构肌紧张抑制区的神经元,需要高级中枢神经元传递来的兴
16、奋,在其上产生()才能发挥抑制作用,称为高级抑制中枢的始动作用。窗体顶端D、EPSP10【单选题】大脑皮层运动区有精确的功能定位,其面积大小与()有关。窗体顶端B、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1【单选题】支配内脏活动的神经系统,又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其特点是()。窗体顶端C、到达效应器之前交换神经元2【单选题】一般认为,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的()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关键。窗体顶端 A、兴奋灶建立起功能性联系3【单选题】外界温度高于体温时,()是动物散热的唯一方式。窗体顶端D、蒸发散热4【单选题】运动时,动物的()产热量最大。窗体顶端C、骨骼肌5【单选题】心血管运动、呼吸运动的基本中枢都位于(),因而被称为“
17、生命中枢”。窗体顶端C、延髓6【单选题】调节体温的热敏神经元与冷敏神经元都位于(),是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窗体顶端 A、下丘脑【单选题】寒冷环境中,动物通过()增强肌紧张以及不随意的收缩(寒战)增加骨骼肌的产热。窗体顶端B、躯体运动神经8【单选题】安静状态下,动物的()产热量最大。窗体顶端B、肝脏9【单选题】下列反射中,()属于条件反射。窗体顶端 D、望梅止渴10【单选题】内脏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其中()。窗体顶端B、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1【单选题】血浆中的()分子量最小,但数量最多,是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窗体顶端 A、白蛋白答案解析:白蛋白(albumins)
18、也称为清蛋白,哺乳动物血浆中白蛋白的含量最高,大量的白蛋白是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约80%)。2【单选题】血浆的()虽然所占比例很小,但对于血液流经组织时从组织液中回收水分具有重要意义。窗体顶端B、胶体渗透压答案解析:以胶体形式分散在血浆中的血浆蛋白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仅不足血浆总渗透压的0.5%。但由于血浆蛋白分子量大,难以透过毛细血管壁而进入组织间液,因此,血浆蛋白形成了血液与组织间液的渗透梯度。可限制血浆由毛细血管滤过到组织间液,有助于维持血浆容积及血管内外的水平衡。3【单选题】血浆蛋白中的()与血液凝固机能有关。窗体顶
19、端D、纤维蛋白原窗体底端答案解析: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是血液凝固的关键因子,即凝血因子。4单选题】严重的肝功能异常时,白蛋白合成减少,可引起血浆()降低,导致组织液水潴留。窗体顶端C、胶体渗透压答案解析:血浆蛋白主要是在肝脏中合成,其中白蛋白是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约80%),血浆蛋白形成了血液与组织间液的渗透梯度。血浆胶体渗透压是使液体从毛细血管外重吸收回血管的力量,因此严重的肝功能异常时,白蛋白合成减少,可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导致组织液水潴留而出现水肿。5【单选题】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前者不含()。窗体顶端D、纤维蛋白原窗体底端答案解析:血清就是血液凝固以后,在
20、血凝块表面析出的无色透明的液体。血清与血浆的区别有:一、颜色不同。血浆是淡黄色的,血清是无色透明的。二、比重不一样,血浆的比重比血清的比重要大。三、内部含有的成分不一样。血浆中含有白蛋白、球蛋白、各种凝血因子;而血清中不含有各种凝血因子,只含有白蛋白、球蛋白及各种无机离子。四、血清与血浆的临床作用不一样。由于血浆中含有各种凝血因子,所以说,在临床上经常用于各种凝血功能障碍性的疾病,如血友病A、血友病B、血管性血友病等;血清因为没有各种凝血因子,所以不能应用于各种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但血清中还含有各种抗体,可用于免疫力低下的病人。6【单选题】()是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窗体顶端B、Na+
21、与Cl-答案解析:动物的血浆中都含有大量的无机离子Na+和Cl-,还有少量的HCO3-、K+和Ca2+等等。血浆中的晶体物质(主要来自Na+和Cl-)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crystal osmotic pressure),约占血浆总渗透压的99.5%以上。7【单选题】当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液时,血浆可通过缓冲体系保持pH基本不变,其中血浆最重要的缓冲对是()。窗体顶端B、NaHCO3/H2CO3答案解析:血浆内的缓冲物质主要包括NaHCO3/H2CO3、蛋白质钠盐/蛋白质、Na2HPO4/NaH2PO4三对缓冲对,其中NaHCO3/H2CO3最重要。8【单选题】血浆中可引起红细胞悬浮稳
22、定性降低的蛋白质主要是()窗体顶端 A、清蛋白和球蛋白答案解析:血浆蛋白成分的改变,导致红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下降,引起红细胞叠连,进而使血沉加快。(1)促进叠连:纤维蛋白原、球蛋白、胆固醇。(2)抑制叠连:白蛋白、卵磷脂。9【单选题】由()分泌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促进红骨髓的造血功能,是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窗体顶端B、肾脏答案解析:动物血液缺氧可促进肾的某些细胞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肝脏也可产生EPO。EPO作用于骨髓,促进红细胞生成。10【单选题】机体内衰老的红细胞绝大部分由于()而被清理。窗体顶端 A、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答案解析:老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物 生理学 选择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