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兴新城规划20052020.doc
《北京大兴新城规划2005202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大兴新城规划20052020.doc(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BatchDoc-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大兴新城规划 2005-2020目 录总则- 3 -第一部分 区域协调发展与城乡统筹- 7 -第一章区域协调发展- 7 -第二章城乡统筹发展- 9 -第二部分 新城总体发展- 17 -第三章新城人口及用地规模- 17 -第四章发展目标- 17 -第五章城市发展策略- 18 -第六章城市结构- 19 -第七章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22 -第八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6 -第九章交通与土地利用开发协同- 29 -第十章分区发展指引- 30 -第十一章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33 -第三部分 专项规划- 34 -第十二章产业发展布局与引导- 34 -第十三章社会事
2、业发展及公共服务设施- 37 -第十四章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41 -第十五章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46 -第十六章市政基础设施- 50 -第十七章综合交通体系- 54 -第十八章城市综合防灾减灾- 64 -第十九章城市设计引导- 67 -第四部分 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建设标准- 74 -第二十章开发控制- 74 -第二十一章开发控制管理通则- 75 -第五部分 新城近期发展与实施政策- 76 -第二十二章新城开发模式与近期实施计划- 76 -第二十三章新城开发实施机制- 78 -BatchDoc-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BatchDoc-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A. 总则第1条 为了适应首
3、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充分利用好城市发展的良好机遇和举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带动作用,北京市人民政府应国务院与建设部要求,于2004年10月完成了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本次北京总规修编赋予了大兴新的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在为大兴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大兴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大兴在世纪初的快速发展中已经部分提前实现了上版总体规划中的2010年发展指标。为了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时代精神,落实北京总体规划修编的要求,支撑首都和谐社会的成功构建,紧紧抓住新时期的发展机遇,在北京市人民政府的统一安排下,大兴区人民政府于2005年5月启动了大兴新城规划的编制工作。第2条
4、指导思想和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首都和谐社会的能力。(1)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宜业城市的典范,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提升经济活力和保障就业,切实解决好交通、就学、就业、就医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切实保障合理配置各级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并进行人性化的细节设计,力争将大兴建成宜居、宜业的京南绿色新城。(2) 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城市,积极构建并不断
5、完善城市长期发展的保障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确立“节约优先”的思想,实施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的建设标准,针对大兴实际重点加强农业节水研究。(3) 尊重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全面展现和挖掘城市文化内涵,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加强对南中轴沿线和团河行宫等皇家园林的研究。(4) 建立高效、便捷的城市支撑体系,切实保障城市安全。建设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高标准、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按照适度超前,优先发展的原则,建设高效、安全的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体系,着重研究大兴新城与中心城区间的交通联系。(5) 突出城市规划的综合性和有机整体性,保障经济、社会、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
6、城市地上和地下、交通设施建设与土地开发、城市与区域、城市与村镇发展建设的和谐有序。(6)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实现产业布局、功能布局、生态环境布局与空间上的融合与协调。第3条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05年2020年近 期 2005年2010年远 期 2011年2020年远 景 2020年以后第4条 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 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批复(4)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5) 东、西发展带协调规划(6) 其它相关法规和文件第5条 规划目标(1) 促进大兴承担中心城区疏解功能,支撑北京城市
7、空间结构的战略转型(2) 全面提升辐射与带动能力,建设高标准、相对独立的具有综合性区域服务职能的新城(3) 促进大兴新城理性增长,塑造别具一格的城市特色(4) 为北京市和京津冀地区的未来发展提供战略空间和重要基础第6条 规划重点(1) 区域发展基础研究:在北京总规的基础上,将大兴新城放到不同的空间层次分析,多方位研究城市发展优势和限制条件,并确定功能定位、发展策略和建设时序。(2) 产业动力研究:根据北京总规的产业指导,针对大兴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指导区域经济和用地空间布局。(3) 生态研究:确定大兴的“生态本底”条件,并以建设“绿色宜居宜业城市”为目标,对水系与湿地、城市
8、绿化和环境污染防治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和规划建设要求。(4) 设施供给研究:积极发挥各类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的空间引导作用,进一步提升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水平;采取以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促进新城科学理性增长。(5) 节约型社会研究: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规划预留和储备好中远期发展的用地空间,加强地下空间利用研究。努力实现水资源、土地、能源等重要资源的合理配置,对新城发展中的节水、节能、节地、节材等问题提出具体的发展对策。(6) 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研究:在北京市域空间结构的指导下,通过确定大兴区域合理的城乡空间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7)
9、 新城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研究:深入研究大兴新城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达到建设绿色宜居、宜业的综合性新城的发展目标。(8) 中轴线沿线研究:从北京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特征的角度,研究南中轴沿线地区的功能内涵,提出发展与整备兼顾的发展策略,实现传统中轴线在继承基础上的发扬和拓展。第7条 规划范围(1) 本次规划确定的城乡统筹规划范围为大兴区行政辖区范围,土地总面积1036平方公里。(2) 本次规划确定的新城用地规划范围包括现大兴新城兴丰街道办事处、林校街道办事处、清源街道办事处、黄村镇、西红门镇、北臧村镇、团河农场、天堂河农场的部分用地,土地总面积163.03平方公里。第8条 发展重要条件(1) 首都
10、功能的疏解、调整和提升以及新城建设重要性的提升为大兴新城的健康快速发展带来重要契机。(2) 发挥大兴的区位、交通、土地、文化等自然与人文优势,提升大兴在市域和区域内的地位和作用,是大兴抓住机遇、建设综合性新城和城市发展新区,并支撑首都经济发展和空间转型的重要基础。(3) 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是保障大兴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其发展规模应严格控制在土地和水资源的合理承载能力之内。(4) 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是大兴城乡发展必须重点考虑的约束性因素,大兴城市发展规模和空间布局的确定,必须充分考虑本地和市域环境与生态的现实状况与发展要求。(5) 大兴是北京与周边城市协调发展的重要门
11、户和通道,大兴东部的京津塘高速公路、西部的京开高速公路都是城市重要的城镇发展走廊;尤其京津城镇发展走廊更是未来京津冀区域城镇协调发展的核心地区,大兴将从面向区域的城镇协调发展中获得有力的发展支撑。(6) 北京市域空间发展格局为大兴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区域机遇,大兴在北京市域格局中占据了“联结一轴、横跨两带、关联多中心”的重要地位,不仅是北京城市中轴线的延伸,也是北京唯一横跨东西两带的行政区域,与首都城市中心区和多个职能中心保持了高度紧密的空间协调关系。(7) 大兴东部和西部区域适于一定规模的人口集聚和产业发展,应当作为大兴空间拓展的主要方向;中部地区则应当引导发展适当规模的人口和产业,在保证生态
12、功能的前提下高效、集约发展。B. 第一部分 区域协调发展与城乡统筹第一章 区域协调发展第9条 区域城镇协调发展策略(1) 构建面向区域的城市空间结构,力争成为北京对外区域协调的“排头兵”。加强与区域城镇发展主轴线间的联系,提高与区域战略性设施资源的联系便捷度。积极争取区域战略性资源(如大型交通设施等)的融通,加强与相邻地区的城镇协调互动。(2) 本着立足本地、服务周边、兼顾流动的原则,积极承担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集聚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控制引导外来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在发展自身功能的同时起到对中心城功能延伸、补充和完善的作用。(3) 积极推进大兴与市域各新城间的分工协调与统筹发展,建
13、立起新城之间竞合互补的动态功能关系,尤其是注重与相邻新城和职能中心协调发展关系的构架。第10条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1) 经济发展立足于自身比较优势,追求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通过产业发展进一步强化原有比较优势,积极吸收中心城区的功能疏解;同时立足自身产业发展需求,加强两者间的产业功能联系。注重与亦庄、昌平、房山等其它新城以及石景山、丰台等职能中心间的产业分工。(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规模的跨越式增长,增强新城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切实发挥首都面向区域发展的战略节点功能。第11条 区域交通协调发展策略(1) 推进大兴对外交通网络体系的全面建设,推动大兴由单一的交通通道向综合
14、性集散枢纽的转换,提升大兴作为北京市南部重要“节点”的战略地位。(2) 预留首都第二机场用地,积极整备空间以适应北京第二机场在大兴南部地区的建设需要,提高大兴对区域的辐射和集散能力。(3) 发挥枢纽、转运优势,促进公铁联运的发展,以“公-铁”联运为主要模式,积极发展成为区域性的物流中心。加强与房山、亦庄以及京津主轴城镇和天津海港的公路交通联系,完善与河北、天津等周边省市的公路交通。(4) 凸出核心通道设施的建设。第12条 区域基础设施协调策略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提出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协调好本区内重大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满足北京市发展的需要,保证区
15、域性基础设施和管线走廊的建设。第13条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策略充分发挥大兴生态系统对于区域、市域生态的保障功能,确立高度安全的区域生态格局,通过不同区域间的协调整治改善提升大兴区的生态功能与环境质量。第14条 功能定位北京未来面向区域发展的战略性节点,是北京重要的物流中心,是现代制造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培育地区。第15条 重点发展方向(1) 依托大兴新城的建设基础与重大基础设施,积极承接中心城的人口与功能疏解,引导新型产业集聚,实施高标准的跨越式发展,形成新的城市增长极。(2) 空间上重点引导城镇空间沿区域城镇协调发展的主要廊道(即京开和京津塘发展走廊)延伸,避免不分主次的无序蔓延,通过
16、土地有序集约利用来保护生态开敞空间。第二章 城乡统筹发展第一节 城乡空间布局第16条 立足大兴区发展基础,把握未来发展方向,按照城乡统筹、区域协调整体发展原则,实施带状布局,片状发展,绿化隔离渗透,宜居宜业结合的模式,突出发展特色和风格,构筑“中部一体、东西两翼、产业集群、城镇组团、生态融合”的城乡空间格局:(1) “中部一体”位于北京南中轴延长线,是奥运文化、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传承与延伸,与首都功能核心区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文化整体,是中轴线的延承与发扬区域。(2) “东西两翼”指位于大兴区东西两侧、贯穿南北的京开城镇发展带和京津塘城镇发展带,分别是北京东部、西部发展带的承接和拓展。(3) “
17、产业集群”是指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为主要依托,以各个产业功能区为中心,实现特色产业的空间聚集和规模发展。(4) “城镇组团”则是分别在南中轴延长线和京津塘高速路沿线、京开高速路沿线形成六个城镇组团,以大兴新城、亦庄新城为龙头,各个重点镇为节点,聚合各类要素和资源,打造产业高度发展、人口居住相对集中、人文景观特色突出的功能新区,充分发挥支撑北京城市空间战略转型以及辐射带动全区发展的战略作用。(5) “生态融合”是指以绿化美化、生态产业穿插于新城、组团之间,融合于道路两侧和园区之中,避免城镇空间的无序蔓延,实现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打造宜居宜业的新大兴
18、第二节 分区发展策略第17条 区域划分按照“中部一体、东西两翼”的城乡空间结构,为统筹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不同区域的现状发展特征、资源禀赋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划分区域,通过对各个区域的限制条件、开发强度、开发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分类指导,实施分区域的发展策略。(1) 西部城镇发展区(京开城镇发展带):包括黄村镇、西红门镇团河路以西部分、庞各庄、北臧村、榆垡镇及礼贤部分。(2) 中部生态型发展区(生态型发展带):包括西红门及黄村镇团河以东部分、安定镇、魏善庄镇及礼贤镇部分等。(3) 东部城镇发展区(京津塘城镇发展带):包括亦庄镇、长子营镇、采育镇、瀛海镇、旧宫镇、青云店镇
19、第18条 分区策略图17:北京城市中轴线功能分析图(1) 中部生态型发展区位于北京南中轴延伸区域,是北京城市中轴线的延伸、传承,是北京总规明确要求建设并保护好的重要绿色开敞空间。中轴线是北京城市发展的脊梁,是城市重要的文化功能轴线,南中轴延伸区将是首都面向区域的重要节点,必须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建设并保护好中部区域。要将大兴中部区域作为北京中轴线的有机延续,必须强调中部区域的文化功能,同时大幅提高其发展进入门槛,在高水平发展的基础上保护好生态空间和团河行宫等文物,规划引入面向未来、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文化创意型产业,以产业合理的高端发展整备区域空间。中部地区是北京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载体,魏善庄则
20、是这一地区的核心,负有带动辐射中部区域发展的重要任务。空间上,五环以北纳入中心城区或新城规划范围统一考虑,而在五六环之间原则上应控制建设规模,保证第二条绿化隔离带的生态安全保育功能;六环至房通路区域在保证生态环境、提升建设标准的前提下,整合中轴沿线用地。(2) 西部城镇发展区是北京西部发展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兴区两大人口、产业集聚地区之一,中心城辐射区域的主要通道。以大兴新城为核心,沿京开高速由北向南辐射延伸。在促进永定河生态环境改善、风沙治理、建设沿河绿化防护林带的前提下,积极引导生物医药、旅游休闲、商业物流、文化教育等生态友好型的产业向该地区集聚。空间上鼓励城镇以向西发展为主,建设并控制
21、好永定河沿岸地区,鼓励农村居民向发展走廊附近城镇或中心村聚集。(3) 东部城镇发展区是北京东部发展带的重要组成和未来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是大兴区两大人口、产业集聚地区之一,京津冀地区城镇协调的主通道。充分利用京津塘通道的辐射聚合能力,以亦庄新城为核心,加速沿走廊地区的功能整合和发展提升。要充分利用重点新城建设的机遇,促进新城周边区域与亦庄的协同发展。鼓励周边乡镇为亦庄产业提供上游产业配套和周边配套,如汽车配套等;通过功能引导,吸引亦庄产业空间所难以容纳的公共服务功能,如生活居住、生产服务、教育培训等等。实施以综合交通运输走廊(公共交通走廊)为引导,整体联动、高密度集约发展模式。以采育重
22、点镇的建设引导远期永乐新城开发,逐步形成东部发展带次中心。第三节 村镇建设第19条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有效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构筑城乡一体、统筹协调发展的格局,是大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三农”问题解决,促进农村繁荣、农业发达、农民富裕的根本出路;是改善生态环境,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客观需要。第20条 实施以新城、重点镇为中心的城市化战略,与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逐步形成分工合理、高效有序的网络状城镇空间结构。加强农村居民点的整合,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推动产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第21条 城镇分类指
23、导根据新城地域的区位条件分析,将大兴区现有城镇划分为“全部纳入新城型”、“部分纳入新城型”、“新城周边型”和“相对独立型城镇”,实施分类指导的城镇发展策略。(1) 全部纳入新城型指规划期内全部用地完全纳入新城的镇,包括黄村镇和亦庄镇。全部纳入新城的城镇将是完全城市化地区,其建设发展应视为新城的一部分,严格按照新城主城区规划的要求和配置标准建设实施。(2) 部分纳入新城型指规划期内部分用地纳入新城的镇,包括西红门镇、北臧村镇和瀛海镇,其中西红门镇京开高速以西部分用地、北臧村镇北部用地纳入大兴新城,瀛海镇西部的三海子等区域纳入亦庄新城统一考虑。应将其视为新城的有机组成部分实施建设,城镇功能上合理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 大兴 新城 规划 2005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