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原文与白话对照版.docx
《法华经原文与白话对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华经原文与白话对照版.docx(1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法华经原文与白话对照版原文姚秦鸠摩罗什译慧川同学搜集整理法华经原文法华经白话(前序未译)弘传序弘传序序品第一序品第一方便品第二方便品第二事喻品第三譬喻品第三信解品第四信解品第四药草喻品第五药草喻品第五授记品第六授记品第六化城喻品第七化城喻品第七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法师品第十法师品第十见宝塔品第十一见宝塔品第十一提婆达多品第十二提婆达多品第十二劝持品第十三劝持品第十三安乐行品第十四安乐行品第十四从地涌出品第十五从地涌出品第十五如来寿量品第十六如来寿量品第十六分别功德品第十七分别功德品第十七随喜功德品第十八随喜功谯品第十八法师功德品第十九法师功t
2、品第十九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嘲累品第二十二嘱累品第二十二药王菩萨本领品第二十三药王菩萨本领品第二十三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陀罗尼品第二十六陀罗尼品第二十六妙庄严王本领品第二十七妙庄严王本领品第二十七普贤菩那劝发品第二十八普贤菩那劝发品第二十八后序后序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唐终南山释道宣述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缜结大熨,出彼千龄。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且,出彼东传密旦,三百余载。西晋惠帝永康年中,长安青门、炖煌菩千龄。东传震旦,
3、三百余载。西晋惠帝永康年中,长安萨竺法护者,初翻此经,名正法华。东晋安帝、隆安年中,后青门、炖煌菩萨竺法护者,初翻此经,名正法华。东晋秦弘始,龟兹沙门鸠摩罗什、次翻此经,名妙法莲华。隋氏仁安帝、隆安年中,后秦弘始,龟兹沙门鸠摩罗什、次翻寿,大兴善寺、北天竺沙门间那、笈多、后所翻者,同名妙法。三经重递,文旨互陈。时所宗尚,皆弘秦本。自余支品、别偈,不无其流。具如叙历,故所非述。夫以灵岳降灵,非大圣无由开化。适化所及,非昔缘无以导心。所以仙苑等成,机分小大之别。金河顾命,道殊半满之科。岂非教被乘时,无足核其高会。是知五千退席,为进增慢之侍。五百授记,俱崇密化之迹。所以放光现瑞,开发请之教源。出定扬
4、德,畅佛慈之宏略。朽宅通入大之文轨,化城引昔缘之不坠。系珠明理性之常在,凿井显示悟之多方。词义宛然,喻陈惟远。自非大哀旷济,拔滞溺之沈流。一极悲心,拯昏迷之失性。自汉至唐六百余载,总历群籍、四千余轴。受持盛者,无出此经。将非机教相扣,并智胜之遗尘。闻而深敬,俱威王之余绩。辄于经首,序而综之。庶得早净六根,仰慈尊之嘉会。速成四德,趣乐土之玄猷。弘赞莫穷,永贻诸后云尔。妙法莲华经卷第一妙法莲华经序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闿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其名曰:阿假设懦陈如、摩诃迦叶、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舍利弗、
5、大目犍连、摩诃迦旃延、阿冕楼驮、劫宾那、懦梵波提、离婆多、毕陵伽婆蹉、薄拘罗、摩诃拘罗、难陀、孙陀罗难陀、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阿难、罗侯罗,如是众所知识、大阿罗汉等。复有学、无学二千人。摩诃波闱波提比丘尼,与眷属六千人俱。罗候罗母那输陀罗比丘尼,亦与眷属俱。菩萨摩诃萨八万人,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皆得陀罗尼。乐说辩才,转不退转法轮。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植众德本,常为诸佛之所称叹。以慈修身,善入佛慈。通达大智,到于此岸。名称普闻无量世界,能度无数百千众生。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宝掌菩萨、药王菩萨、勇施菩萨、宝月菩萨、月光菩萨、
6、满月菩萨、大力菩萨、无量力菩萨、越三界菩萨、跋陀婆罗菩萨、弥勒菩萨、宝积菩萨、导师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八万人俱。尔时释提桓因,与其眷属二万天子俱。复有名月天子、普香天子、宝光天子、四大天王,与其眷屈万天子俱。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与其眷属二万天子俱。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光明大梵等,与其眷属万二千天子俱。有八龙王、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娑伽罗龙王、和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摩那斯龙王、优钵罗龙王等,各与假设干百此经,名妙法莲华。隋氏仁寿,大兴善寺、北天竺沙门间那、笈多、后所翻者,同名妙法。三经重遇,文旨互陈。时所宗尚,皆弘秦本。自余支品、别偈,不无其流。具如叙历,故所非
7、述。夫以灵岳降灵,非大圣无由开化。适化所及,非昔缘无以导心。所以仙苑告成,机分小大之别。金河顾命,道殊半满之科。岂非教被乘时,无足核其高会。是知五千退席,为进增慢之侍。五百授记,俱崇密化之迹。所以放光现瑞,开发请之教源。出定扬德,畅佛慧之宏略。朽宅通入大之文轨,化城引昔缘之不坠。系珠明理性之常在,凿井显示悟之多方。词义宛然,喻陈惟远。自非大哀旷济,拔滞溺之沈流。i极悲心,拯昏迷之失性。自汉至唐六百余载,总历群籍、四千余轴。受持盛者,无出此经。将非机教相扣,并智胜之遗尘。闻而深敬,俱威王之余绩。辄于经首,序而综之。庶得早净六根,仰慈尊之嘉会。速成四德,趣乐土之玄猷。弘赞莫穷,永贻诸后云尔。叙品第
8、一以下教法是我亲身从释迦牟尼佛那里听说的:那时,释迦牟尼佛住在王舍城的耆闱崛山中。与佛随行共处的有一万二千多名大和尚,他们都已到达阿罗汉的果位,所以,他们已没有各种欲望和杂念,再也不会产生愚昧者日夜缠身的烦恼,使自身获得了真正的实惠。由于他们均已修身炼到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精神境界,所以,个个身心快乐,逍遥自在。这些大和尚中有阿假设桥陈如、摩诃迦叶、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舍利弗、大目槌连、摩诃迦旃延、阿楼驮、劫宾那、梵波提、离婆多、毕陵伽婆蹉、薄拘罗、摩诃拘罗、难陀、孙陀罗难陀、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阿难、罗罗等群众所熟悉的大阿罗汉。还有未到达阿罗汉果位须继续学习修炼者及已
9、无须继续学习者二千人。释迦牟尼佛的姨母摩诃波闿波提比丘尼与其眷属亲朋六千人以及释迦牟尼佛出家前的妻子、罗罗的母亲耶输陀罗比丘尼与其眷属亲朋也都来到耆闱崛山佛的住处。另有大菩萨八万人也来到今日的法华会上,这些大菩萨们皆已证得佛的无上圣智,并在此智道上精进不息,无论是果位、心念、还是行为,皆不倒退。他们精通一切咒语,又获乐说辩才,常转法轮,弘法利生。这些菩萨们已曾供养过成百上千以至无数无量个佛,并于这么多的诸佛世界中持戒修福,积德行善,植下了众德之本,时常受到诸佛的称扬赞叹。他们以慈悲之心修身养性,善于获得佛的智慈,所以,他们都通达大智大慧,均已到达了千眷属俱。有四紧那罗王、法紧那罗王、妙法紧那罗
10、王、大法紧那罗王、持法紧那罗王,各与假设千百千眷属俱。有四乾回婆王、乐乾回婆王、乐音乾回婆王、美乾四婆王、美音乾闲婆王,各与假设干百千眷属俱。有四阿修罗王、婆稚阿修罗王、怯罗骞驮阿修罗王、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罗侯阿修罗王,各与假设千百千眷属俱。有四迦楼罗王、大威德迦楼罗王、大身迦楼罗王、大满迦楼罗王、如意迦楼罗王,各与假设千百干眷属俱。韦提希子阿闱世王,与假设千百千眷属俱。各礼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佛说此经已,结现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
11、上、及诸群众。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尔时会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闲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及诸小王、转轮圣王。是诸群众,得未曾有,欢喜合掌,一心观佛。尔时佛放眉间白亳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尼吒天。于此世界,尽见彼土六趣众生,又见彼土现在诸佛。及闻诸佛所说经法。并见彼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修行得道者。复见诸菩萨摩诃萨、种种因缘、种种信解、种种相貌、行菩萨道。复见诸佛般涅槃者。复见诸佛般涅槃后,以佛舍利、起七宝塔。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今者、世尊现神变相,以何因缘而有此瑞。今佛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议、现稀有
12、事,当以问谁,谁能答者。复作此念:是文殊师利、法王之子,已曾亲近供养过去无量诸佛,必应见此稀有之相,我今当问尔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鬼神等,咸作此念:是佛光明神通之相,今当问谁?尔时弥勒菩萨,欲自决疑,又观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鬼神、等,众会之心,而问文殊师利言:以何因缘、而有此瑞、神通之相,放大光明,照于东方万人F士,悉见彼佛国界庄严?F是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以偈问日:文殊师利,导师何故、眉间白亳,大光普照。雨曼陀罗、曼殊沙华,梅檀香风,悦可众心。以是因缘,地皆严净,而此世界、六种鹿动。时四部众、咸皆欢喜,身意快然,得未曾有。眉间光明,照于东方,万八
13、千土,皆如金色,涅槃解脱的此岸。他们不但自身解脱,而且还以慈悲之心,救度成百上千以至数不清的芸芸众生,他们的名称传遍了无量无数个世界。他们的名字是: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宝掌菩萨、药王菩萨、勇施菩萨、宝月菩萨、月光菩萨、满月菩萨、大力菩萨、无量力菩萨、越三界菩萨、跋陀婆罗菩萨、弥勒菩萨、宝积菩萨、导师菩萨等大菩萨。此类大菩萨一共有八万多人。那时,在天界作王的释提桓因与其眷属二万人同时来到法华会上。还有明月天子、普香天子、宝光天子、四大天王各与其眷属万多天子以及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与其眷属三万多天子等也齐赴法华盛会。娑婆世界的主梵天王、尸弃大梵、光明大梵等
14、也各自率领自己的眷属一万二千多人来到释迦佛说法的道场。八大龙王与其眷属假设干人也来了。这八个龙王分别是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娑伽罗龙王、修吉龙王、谯叉迦龙王、阿那婆阚多龙王、摩那斯龙王、优钵罗成王。四紧那罗王与其眷属假设干人也到了说法的地点,这四紧那罗王是:法紧那罗王、妙法紧那罗王、大法紧那罗王、持法紧那罗王。四乾网婆王:乐乾阚婆王、乐音乾阔婆王、美乾阚婆王、美音乾阔婆王各其眷属百千之众也来到法会现场。四阿修罗王:婆稚阿修罗王、罗骞驮阿修罗王、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罗阿修罗王,也各与百千眷属同赴法会。四迦楼罗王:大威德迦楼罗王、大身迦楼罗王、大满楼罗王、如意迦楼罗王,各与假设干眷属同赴法会。韦提
15、希的儿子阿闱世王也走出王宫,与其亲朋及文武百官一起,来到耆闱崛山听佛说法。他们各自时佛的双足行礼之后,便退坐一旁。这时的世尊,已被四众弟子团团围住。大家纷纷供养佛、顶礼佛、尊重佛、赞叹佛。佛为诸菩萨宣讲大乘经典,经名叫无量义经,这是教化大乘菩萨的一个方法,深得佛的护持与眷念。佛说完此经后,便打起坐来,进入了义趣无穷的实相之定,从而到达身心寂静、默然不动的境界。就在这时,天空中下起了五彩缤纷的天花,如小白花、大白花、小红花、大红花。这些天花散落在佛及法会现场所有群众的身上。整个佛世界也同时出现了震、吼、击、动、涌、起等六种震动。参加这次法会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四众弟子以及天龙八部即:
16、天、龙、夜叉、乾阔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罗伽,还有人,非人以及诸小王,转轮圣王等所有群众从没有遇见过这种祥瑞的景象,他们深感惊奇,欢喜不已,纷纷合掌致礼,个个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佛陀。这时,只见佛陀眉间放出白亳相光,照耀于东方一万八千多个世界,无不周遍。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尼吒天,这个世界各个局部中生活着的六类众生即地狱从阿鼻狱、上至有顶。诸世界中,六道众生,生死所趋、善恶业缘、受报好丑,于此悉见。又睹诸佛、圣主师子、演说经典,微妙第一。其声清净,出柔软音,教诸菩萨、无数亿万,梵音深妙,令人乐闻。各于世界,讲说正法、种种因缘。以无量喻,照明佛法,开悟众生。假设人遭苦,厌老病死,为说涅槃
17、尽诸苦际。假设人有福,曾供养佛,志求胜法,为说缘觉。假设有佛子、修种种行,求无上慧,为说净道。文殊师利,我住于此,见闻假设斯,及千亿事,如是众多,今当略说。我见彼土,恒沙菩萨,种种因缘、而求佛道。或有行施,金银珊瑚、真珠摩尼、碎碳玛瑙、金刚诸珍,奴婢车乘、宝饰辇舆.欢喜布施。回向佛道,愿得是乘,三界第一,诸佛所叹。或有菩萨,驷马宝车、栏楣华盖、轩饰布施。复见菩萨,身肉手足、及妻子施,求无上道。又见菩萨,头目身体、欣乐施与,求佛智慧。文殊师利,我见诸王,往诣佛所、问无上道,便舍乐士、宫殿臣妾,剃除须发、而被法服。或见菩萨,而作比丘,独处闲静,乐诵经典。又见菩萨,勇猛精进,入于深山,思惟佛道。又
18、见离欲,常处空闲,深修禅定,得五神通。又见菩萨,安禅合掌,以千万偈、新诸法王。复见菩萨,智深志固,能问诸佛,闻悉受持。又见佛子,定慧具足,以无量喻、为众讲法,欣乐说法、化诸菩萨,破魔兵众、而击法鼓。又见菩萨,寂然宴默,天龙恭敬,不以为喜。又见菩萨,处林放光,济地狱苦,令入佛道。又见佛子,未尝睡眠,经行林中,勤求佛道。又见具戒,威仪无缺,净如宝珠,以求佛道。又见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恶骂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又见菩萨,离诸戏笑、及痴眷属,亲近智者,一心除乱,摄念山林、亿千万岁,以求佛道。或见菩萨,肴膳饮食、百种汤药、施佛及僧。名衣上服、价值千万,或无价衣,施佛及僧。千万亿种、梅檀宝舍、众
19、妙卧具、施佛及僧。清净园林、华果茂盛、流泉浴池、施佛及僧。如是等施,种果微妙,欢喜无厌,求无上道。或有菩萨,说寂灭法,种种教诏,无数众生。或见菩萨,观诸法性、无有二相,犹如虚空。又见佛子,心无所著,以此妙慈、求无上道。文殊师利,又有菩萨,佛灭度后,供养舍利。又见佛子,造诸塔庙、无数恒沙,严饰国界,宝塔高妙、五千由旬,纵广正等、二千由旬。一一塔庙,各千幢幡,珠交露幔,宝铃和鸣。众生,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等都有能清清楚楚地看见。除过这六凡之外,还能看见这个世界中的现在诸佛,并能听见诸佛所说的经法;同时还看见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及那些修行得道者;还看见诸菩萨和大菩萨们以种种因缘修种
20、种法门,通过对种种法门的信解,而呈现出各种各样非凡的相貌和神通,并由此而行菩萨道。大慈大悲,普度众生。通过佛的白毫相光,大家还看到了已经涅槃的诸佛以及诸佛涅槃后以佛的舍利所建起的七宝佛塔。这时,弥勒菩萨心想:今天,世尊现出这般神变之相,到底是因为什么而得有此祥瑞?现在世尊业已进入-种不可思议的禅定之中,这是一般人很难到达的一种非常少有的奇事,到底应该去问谁呢?谁又能答复这样的问题呢?弥勒菩萨转念又想:文殊加利菩萨是上座法王子,他曾亲近供养过去世中的无量个佛,所以,肯定会见过这种稀有的瑞相,我今天可以去问他。与此同时,法会上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及天龙、鬼神等都在这样想:佛陀的这种光明
21、神通之瑞相,今天当向谁去寻问?那时,弥勒菩萨很想消除自己的疑惑,加上又发现四众弟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及诸天龙、鬼神等与会群众也心存这种疑惑,于是向文殊菩萨问道:“到底是什么原因,佛陀今天现出这般祥瑞神通之相,并放射出如此绚丽的光荣,照耀于东方一万八千多个国度,从而尽见这些佛世界中的种种庄严之象?”于是,弥勒菩萨想重新表达这种意思,便以偈颂形式问道:文殊师利,我们的导师释迦牟尼佛何故眉间白毫大放光明,普照世间呢?这时,天空降下了白色和红色的曼陀罗及曼殊沙花,不但色彩美丽,而且散发出檀香味,使众人大饱眼福,心情欢畅。天花下过之后,大地一片庄严洁净,就在这时,世界又产生了六种震动。四众弟
22、子都因看到此种瑞相而身心畅快,这是前所未有的壮观景象。佛陀的眉间光明照耀于东方,万八千多个国度,天地一下子都变成了金色的瑞相。从阿鼻地狱一直到三界的最高处,各个世界中的六类众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总在六道之中轮回,行善作恶之业缘及其各自引发的好与丑的果报,皆在佛的白毫光中展无余。在释迦佛的白毫光中,还看见了圣中之主,犹如兽中狮子i般的诸佛,他们在为众生演说最为微妙的经典。佛的声音非常清朗,非常柔和,以这种动听悦耳的声音讲经说法,教化无数亿万菩萨,其法音之深奥微妙,令众生百听不厌,深信不疑。同时,他方世界的每个佛也都在各自的世界中以这样的清净微妙之声,讲说正法。由于众生有种种根机及种种习气毛病
23、所以,诸佛以无量无数的比喻,揭示佛法真谛,开导众生觉悟。如果众生遭受到各种苦难,惧怕衰老、疾病、死亡,那么,佛便为他们讲说涅槃寂灭、清净解脱之法,从而度脱无边的诸天龙神、人及非人,香华伎乐,常以供养。文殊师利,诸佛子等,为供舍利,严饰塔庙,国界自然,殊特妙好,如天树王,其华开敷,佛放一光。我及众会,见此国界,种种殊妙,诸佛神力、智慧稀有,放一净光,照无量国。我等见此,得未曾有。佛子文殊,愿决众疑,四众欣仰、瞻仁及我,世尊何故,放斯光明。佛子时答,决疑令喜,何所饶益、演斯光明。佛坐道场、所得妙法,为欲说此,为当授记,示诸佛土,众宝严净、及见诸佛。此非小缘,文殊当知。四众龙神,瞻察仁者、为说何等
24、尔时文殊加利语弥勒菩萨摩诃萨、及诸大士,善男子等: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诸善男子,我于过去诸佛,曾见此瑞,放斯光已,即说大法。是故当知今佛现光,亦复如是,欲令众生,咸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故现斯瑞。:诸善男子,如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日月灯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纯一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令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成切种智次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法华经 原文 白话 对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