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年版)课后习题.doc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年版)课后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年版)课后习题.docx(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年版)课后习题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答: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具体原因分析如下:(1)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鸦片战争后,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主要有两对: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且,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深入,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3)革
2、命任务发生了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的封建势力;鸦片战争后,增加了反对外国资本主义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反封建斗争转为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4)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了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非常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像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5)中国的社会阶级发生了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主要是两大阶级: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鸦片战争后,出
3、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总之,鸦片战争是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O2资本一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答:资本一帝国主义的入侵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上给中国带来了多方面的危害。具体分析如下:(1)经济上沦为资本一帝国主义的附庸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的入侵,主要是强迫中国支付战争赔款和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主要方式包括: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等等。这迫使中
4、国自然经济解体,使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沦为资本帝国主义的经济附庸。并且他们同中国封建主义相勾结,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和人民的贫困。(2)政治上丧失部分主权帝国主义主要通过控制中国的政府,来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中国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人民的反抗被镇压,军阀、官僚被扶植成代理人,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制造舆论。(4)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西方列强的入侵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深远影响,中华民族不甘心遭受列强入
5、侵,开始了一系列反对侵略的抗争。因此,外国资本一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代替了本国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上升为主要矛盾。(5)部分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探索实现国家独立和现代化无论在经济、政治体系还是其他方面,中国和西方列强都明显存在很大差距,西方列强入侵时,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注目世界,寻求强国御辱之道,萌发新思潮,冲击了封建思想。甲午中日战争、戊戌维新、辛亥革命,这些为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进行的斗争和探索,使中华民族燃起了新的希望,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3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具有什么意义?答: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近代中国人民进
6、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他们虽然可以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始终无法把中国变成他们完全的殖民地。尤其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在瓜分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争,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所隐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2)振奋了民族精神,激励了民族斗志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
7、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3)促进了部分中国人的觉醒,开始关注和研究国际形势发展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直追。例如,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历史地理,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甲午战争以后,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救亡图存思想日益高涨。4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答:从1840年到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这些反抗侵略斗
8、争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但是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1)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腐败。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清政府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因此,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2)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近代中国,要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9、帝国主义侵略是造成中国人民巨大灾难的根源。与此同时,腐败的清政府也已失去了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胜利的能力和资格。因此,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同时又要推翻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是历史赋予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落后就要挨打,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需要在科学技术方面奋起直追,需要进行现代化建设。但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是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就没有进行现代化的前提和条件,就难以使中国真正强大起来。1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答: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有鲜明的特点,具体如下:(1)经济结构在经
10、济上,私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统治其他阶级的根本即为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阶级通过掌握土地这一生产资料,对使用土地的农民通过榨取地租、放高利贷等手段进行剥削。同时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式也不尽相同,有通过契约租赁、缴纳地租、雇用佃户等方式实现,但其本质依然是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2)政治结构在政治上,以实行高度集中的封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为特点。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在中央设置三省六部制,在地方设置郡县制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便开始了。(3)文化结构自汉武帝确立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还与佛教、道教相互吸收、融合,共同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封
11、建统治者同时吸收法家思想,严刑峻法,实行专制统治。(4)社会结构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形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姓氏族群,并且形成庞大的氏族世家。2简述鸦片战争后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途径。答: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途径有以下几种:(1)军事侵略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侵华战争,从1840年至1919年的近80年间,较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就有10多次。在历次侵华战争中,外国侵略者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迫使中国签订了大量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掠夺中国的大片领土,勒索赔款,掠夺财富。这些自称为“西
12、方文明传播者的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充分地暴露了资本一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势力的不文明的野蛮本性。(2)政治控制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为了统治中国,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外交内政,将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3)经济掠夺其具体表现有: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等。(4)文化渗透资本一帝国主义的文化渗透活动,有许多是披着宗教外衣,在传教的名义下进行的。外国列强利用宗教进行侵略活动,鼓吹种族优劣论,为侵华制造舆论,强迫中国永远成为西方列强的附庸国。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
13、深重的灾难,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3简述欧美主要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过程以及资本主义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答:(1)欧美主要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至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等欧美主要国家先后确立,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制定符合本阶级利益的各项政策,以巩固自己的政治统治,并利用国家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发生上,工业革命的推进,大机器生产逐渐替代了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十分迅速。(2)资本主义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商品生产的无限增长,需要开辟新的原料和产品市场,寻求新的殖民地。a.在资本原始积累时
14、期,殖民主义者主要是通过海盗式地掠夺土地与财物、欺诈性的贸易和奴隶贩卖等方式,从世界各地攫取巨额财富。b.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工业革命之后,殖民主义者加紧对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侵略,使其沦为列强所垄断的商品倾销市场、廉价劳动力与廉价原料的供应地和自由投资市场。(2)开辟新的市场和转移国内矛盾的需要,经济危机的发生,促使西方列强发动新的侵略战争以摆脱危机,由此,他们把目标指向了中国,中国成为新的殖民目标。四、论述题1试述近代中国的基本特征。答: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近代中国的基本特征是一过
15、渡社会,即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中间状态。其含义包括两点:一是1840年以后,由于资本主义的发生,中国已不是典型的封建社会。二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阻挠,中国资本主义始终难以成熟并健康发展,没有成为完全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特殊的畸形的过渡社会。(1)近代中国是强迫型过渡世界各国在向现代国家转型过程中,存在两种比较典型的过渡模式:社会内部因素自然演化的自发型过渡,在外部力量的促动下被迫进行的强迫型过渡。后者是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被迫中断自己的历史发展进程,移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而使原有的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发生变化。较之自发型过渡,这种外力强加的过渡是一个痛苦的
16、过程,因为这种外力是以枪炮与战争开路的,是以本国人民遭受侵略和凌辱为代价的。(2)近代中国是未完成型过渡日本是强迫型过渡,但通过自身的改革,成功地摆脱了西方列强强加给它的不平等条约,迅速地成为工业国家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中国虽差不多与日本同时起步(洋务运动),但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始终未能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政治体制变革滞后,丧失了多次大好机遇,未能完成这一过渡。(3)近代中国社会结构长期处于新与旧并存的多重矛盾之中经济上:小农经济、传统手工业、旧式商业与资本主义近代工业、金融及商业并存,同时还有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成为近代中国国民经济结构中的主导因素。政治上: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和官僚体制是
17、控制中国的强有力因素。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是民主形式下封建专制的复合政治结构,1928年后,是军阀专制,国民党一党专制。帝国主义在华政治势力是“看不见的手,通过不平等条约等特权左右中国政府,成为中国政治结构中不可分离的因素。文化上:以儒家伦理观和价值观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依旧存在并长期占统治地位,而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意识的新变化也逐渐兴起,表现为各种新思潮及近代文化教育的出现。在输入中国的西方文化中,既包括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也包括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思想与文化。总之,近代中国的社会运动表现为双重演化趋势:一方面,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与中国封建主义相勾结,不断地加深着中国的半殖民地
18、化程度;与此同时,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并发展。另一方面,中国进步社会力量经过一次次民族战争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止了中国社会更进一步殖民地化的势头。其中既有历史的沉沦,又有历史的进步。2试述近代中国的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答:19世纪70至90年代,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争夺殖民地的狂潮,也开始了瓜分中国、灭亡中国的罪恶阴谋。(1)边疆危机19世纪70至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开始蚕食中国的边疆地区,中国陷入“边疆危机。主要表现为:英国从印度侵入西藏,又从缅甸侵入云南。法国从越南侵犯广西。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4)日本吞并琉球,侵犯台湾。(
19、2)瓜分危机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达到高潮。主要表现为:俄国一直把中国东北视作自己的势力范围,马关条约后,俄国以各种借口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东北全境成了俄国的势力范围。1898年3月,德国强租胶州湾,将山东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1899年11月,法国强租广州湾,并要求清政府不得把云南、两广割让给他国,滇、桂、粤三省便成了法国的势力范围。1898年2月,英国要求清政府不得将长江沿岸各省租与他国,长江流域成了英国的势力范围;6月,强租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及附近岛屿的中国领土99年;7月强租威海卫。1898年4月,日本要求清政府不得把福建省让予他国,福
20、建成了日本的势力范围。美国于1899年9月至11月间照会各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即美国可以获得他国在中国获得的所有权益。3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未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答: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并未实现,其原因主要包括:(1)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是一个重要原因。瓜分中国,变中国为自己的殖民地是外国列强的共同图谋,但是彼此之间又有许多矛盾、冲突,甚至可能爆发战争。因此,列强经过协商,暂缓瓜分中国,保全清政府,以使其成为统治中国的工具,实行以华制华。(2)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义和团这一农民自发的反帝爱
21、国斗争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同时也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2)义和团运动在粉碎外国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义和团运动虽然存在盲目、笼统的排外主义的错误,无法认清帝国主义与清王朝互相勾结的本质,曾一度为清政府欺骗,还存在有许多迷信、落后的倾向。但在粉碎外国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遏制了侵略者瓜分中国的图谋。4试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答:(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2)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
22、系两大历史任务的区别:a.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从根本上推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着重解决生产关系问题。b.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着重解决生产力问题。两大历史任务的联系: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第二大任务即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完成创造条件。a.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同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的和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
23、路。b.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5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夕,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探寻救国救民真理的?答: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封建统治者天朝上国的美梦,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途径,提出了一系列思想观点,具体如下:(1)“师夷长技以制夷受到鸦片战争失败的强烈刺激,中国官吏和知识分子中少数爱国的有识之士,开始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历史和地理,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除了坚决主张严禁鸦片、抵御外国侵略以外,还注意了解西方,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 近现代史 纲要 2023 年版 课后 习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