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名校工程实施方案.doc
《南京市江宁区名校工程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市江宁区名校工程实施方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南京市江宁区“三名工程”实施意见(试行稿)建设以“省内领先、国内有名、国际有影响”为标志的“现代化教育名区”是江宁教育“十二五”期间的奋斗目标。“教育名区”不仅要有现代化的教育设施,更要有深厚的教育内涵,有一流的教育质量,有可持续发展的内动力;需要名校众多,名校长成群,名师云集。为推动江宁教育内涵发展,我局决定启动发展名校、发展名校长、发展名师的“三名工程”,特制定本实施意见。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科学统筹教育资源,强化学校内涵发展。建设一批教育理念与办学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享有超强的办学美誉度和社
2、会影响力、对其他学校发展能够产生典型示范与引领作用的名校;造就一批在区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教育理念新、科研能力强、专长突出、风格鲜明的名校长;培养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技艺高超、学科领军的名教师团队。为江宁教育实现转型发展、品质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撑。一、关于名校建设(一)主要目标1.理性认识。“名校”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指经过比较,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大辐射力和影响力的学校。“名校”之“名”主要指某一个学校在一个区域内有超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同时代和不同教育价值观对“名校”有不同的看法,在当前的时代和价值观背景下,“名校”主要表现在内涵发展品位上和培养人才质量水平上。名校的基本内涵:内涵深厚、质
3、量一流、名师众多、理念前瞻、特色鲜明 、社会誉美。名校的基本特征:素质教育成果显著,课程设计特色突显,学科教学各具风格,学生个性充分张扬,办学品位追求卓越,学校发展可持续强。2.主要目标:以“名校建设工程”为主题,寻求名校成长策略,搭建名校成长的平台,努力使学校教育资源全面优质,师资队伍全面优化,课程实施全面多样,教育质量整体一流,学校文化积淀深厚,办学特色个性鲜明,学校声誉美名远扬;通过“名校工程”指导区域学校战略规划和战略管理,促进学校深化改革和创新,成就一批学校,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实现“现代化教育名区”奠定基础。根据江宁区实际,“名校建设工程”将按照统一部署、分步实施的原则,争
4、取在“十二五”内努力创建一批“江宁名校”,并积极创建若干所省、市名校。 (二)主要任务1. 确立办学理念。各校要基于时代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根据本校实际状况,制定和规划学校发展战略,明确学校发展的愿景,梳理提炼学校核心价值观、办学宗旨、办学方向、办学思路、管理原则等,全面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发展。2. 建设学校文化。学校的文化品格是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它反映一个学校的教育目标、理想信念、学识风范和行为准则等价值体系和群体意识,体现着一个学校的办学宗旨、教育理念、思想精神、校园氛围等作为育人阵地的核心要素,反映了一所学校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名校建设要确立文化立校的策略,高标准建
5、设学校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要继续加强学校硬件的建设,尤其是校园环境、学习活动室和信息技术装备的建设和应用,不仅要能够满足师生教与学的需求,而且要让校园的每一景每一物都具有育人的功能;要精心策划,细化每一个环境布置,细化每一个行为规范,从点滴做起,要重视过程,要长期坚持,要营造和谐、融洽、宽松的校园人际交往氛围和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要让我们的校园散发出浓浓的文化气息。3. 深化制度改革。制度是用以规范、调整人的行动及其关系的行为规则,在江宁教育转型发展和品质提升时期,各校要充分利用好各种政策,优化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结构和完善其功能,要不断提升管理制度的激励性、人文性,逐步实现由制
6、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4建设校本课程。课程是实现学校办学思想重要途径,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品位,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资源。各校要认真分析校本资源,立足于本校教师,围绕“国家课程校本化”和“校本课程多样化”两个维度,精心设计、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通道。区教育局将继续遵循“让跑得快的人穿好鞋”的原则,对优秀的校本课程给以积极扶持,区教研室、教科室要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搭建平台,进行专业指导。5. 优化教师队伍。教育兴衰,系于教师。教师是名校建设的核心要素,一所名校必将拥有一群名师。各校要建立教师成长的激励机制,要有具体的培养举措。要深入、持久的开展学科教研和科研活动,既要
7、扎实有效抓好“校本研究”,还要借智借力,寻求专家、大师的指引。区教育局相关部门要继续关注“特带优梯队”,建立跟踪机制,缺什么,补什么,全方位给以优先支持。不断发现、挖掘学校的优势项目,重点培植一批基地学校,利用好基地学校的项目,策动教师加快发展。要建立合作团队,优秀的团队能产生有创意、睿智、有决断性且一致的成果。团队重要的精神就是合作和分享。合作能够使每一位成员发挥自己的特长,相互取长补短,相互激励;分享是每个人共同提高,并产生较高的成就感,激发信心和动力。我们要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更要关注团队建设,带动共同发展,互补发展,增量发展。我们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建立学习型、研究型团队。要进一步
8、提升“学情调查”团队、“适性教育团队”、“高效课堂”团队、“陶研共同体”团队、学科研究团队、班主任团队、信息科技团队等团队的专业素养,充分发挥团队的研究、实验、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一批教师成长。名校建设不仅要建立校内研究团队,更要建立多个校外合作团队,吸引众家之长,要积极与区外名校 、省市教研与科研部门、学术团体等建立联系,广泛参加高水平高层次的校外研究团队,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团队研究方向可以是多角度的,既有科研与课题研究的团队,也有学科教学、德育研究的团队,还可以是因共同兴趣爱好自发组织的文学爱好、科技发明、文艺欣赏等团队。6.打造学校品牌。教育品牌既有鲜明的形象、极高的知名度、崇高的声誉,
9、领先同行业,并有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品牌建设是教育内涵发展、优质发展的自觉追求,是品质教育的更高层次和境界,是名校建设的必由之路。建设教育品牌是关系到学校全局建设和长远发展的根本性决策,各校要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精心策划,科学实施,在实践中推动品牌建设。我们要着力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品牌,要大力推广友善用脑、学情调查、体验式德育、适性教育、合作学习、高效课堂、科技艺体等原有特色,还要不断创新,提升标杆,用品牌的标准提升学校办学特色。每所学校都要认真梳理校本经验,选好学校发展方向,把学校传统优势逐步锻造成学校品牌。7.课题引领发展。谋求在短板上的突破,是不断让学校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的根本。学
10、校变革过程中,每一次对短板的突破都会让学校获得传说中的“核心竞争力”,从而立于不败之地。“短板”也就是存在的问题,问题即课题。各校要认真梳理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把问题作为课题来研究,更有效的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通过建立课题研究,可以引领学校发展,推动学校文化建设,优化课堂教学,建设校本课程;通过课题研究还可以带动教师发展,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开拓学术视野,形成专业共同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8.社团活动育人。我们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成功是学校发展的最大成就。要加强学生团队建设,充分发掘教师资源,建立多个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要深入了解学生,
11、开展学情调查和个性调查,每一个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要详细了解任教班级学生的情况,建立跟踪档案,制定针对性策略,开展有效性的活动。要针对学生存在的个性差异,开展个别化教育活动和区分性教学活动,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三)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1.科学谋划名校发展战略规划。区教育局从区域层面,成立名校建设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专家指导智囊团。学校是名校建设的责任主体,各建设学校要积极主动地对学校未来发展的全局性进行总体规划和实施。名校发展战略与一般学校的发展战略有所不同,名校的战略定位重在彰显学校的效能性、示范性、实验性和品牌价值,名校的战略选择重在追求办学特色、文化继承与创新、铸造优秀教师群体等,名校的战略
12、实施重在主动发展、自主发展并构建内生管理机制。2.建立名校发展的服务机制。为加快名校发展的步伐,区教育局将履行行政推动和业务指导双重职责,对名校创建愿望强烈、行动迅速的学校给以人才、政策、资金、设备等方面积极扶持,并搭建对外交流的平台,建立与区外名校结对的机制,全面响应学校的所需所求,全力促进名校的创建,让一批叫响江宁、影响金陵的学校迅速崛起。3.建立科学的名校发展评价与激励机制。按照名校发展的标准,加强创建过程的推动,聘请专家学者及名校校长对名校发展进行定期的专项评估与督导,评估名校建设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名校建设形成积极的规范、导向和激励机制,督促、推动学校加快名校发展的进程。根
13、据名校建设目标要求,制定名校评选标准和条件,从今年起,每2年评选一次“江宁区名校”58所,“十二五”评选出一批江宁名校,给予奖励,并通过适当的形式向社会公布。对评选确定的“江宁区名校”,在评先创优中给予政策倾斜,每年的区先进学校评选实行免检待遇。区教育局从学校申报名校起,将密切关注、支持申报学校的创建工作,并根据各校发展状况,建立名校发展的梯队,促进更多的学校实现名校建设目标。为保障“名校工程”的有效实施,从区、校两级建立名校发展的专项经费,加大名校建设相关项目的投入。各校要把名校发展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进行统筹规划,并专款专用。教育局对名校实行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投入。4.建立名校管理的长效
14、机制。加强名校的管理,营造良好的名校成长的校内外环境,不断总结名校管理的先进经验,固化成名校成长的管理模式加以推广、复制,用以指导正在发展中的学校。建立区内外名校发展联盟,用名校带动其他学校的发展。二、关于名校长建设(一)主要目标1.名校长的内涵与特征。名校长的内涵:名校长,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具有宽厚的学识素养、办学业绩突出、在一定地区产生超强影响力的专业化职业化校长。名校长,是师德的表率、管理的示范、教育的专家;名校长,是区域同类学校的领军人物,是区域学校的一面旗帜。名校长,是在实践中锤炼出来的,是在培养中成长起来的;名校长的形成,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能量汇聚和底蕴积淀。名校长的认定,应该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京市 江宁 名校 工程 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