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韶关市“互联网+”行动计划.docx
《附件1:韶关市“互联网+”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附件1:韶关市“互联网+”行动计划.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附件1:韶关市“互联网+”行动计划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实施“互联网+”行动的战略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网络时代新趋势,运用互联网思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事业发展,抢占发展制高点,提升我市综合竞争力,特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推动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为目标,以构建高效便捷的宽带互联网络为基础,以创新驱动为发展主动力,以发展互联网与产业融合新形态为重点,激活网络创新创业新优势,拓展网络民生服务新模式,全力推进互联网经济发展和网络社会建设,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一)发展目标。力争到2017年,全市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普及应用,将我市发展成为工业互联网产业基地、网络民生服务示范区、网络创新创业集聚地。建成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互联网络基础设施;形成一批互联网产业集聚园区和基地;孵化培育一大批网络创新创业平台;发展一大批基于网络的医疗、教育、文化、卫生等网络民生服务。-互联网接入水平大幅提升。全市宽带、融合、泛在、安全的下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全市互联网普及率达到%,光纤入户率达到%,移动宽带普及率达到%,平均网速达到Mbps,城市和农村固定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IOoMbPS和20Mbps。产业互联网应用广泛渗透。互联网与工业深度融合的新
3、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丰富,培育3家年产值超2000万元智能制造骨干企业,形成1个产值规模超50亿元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万亿元。一一网上政务和民生服务普遍开展。与民生相关教育、卫生、社保等政府服务以及医疗、水电、通信等公共服务全面实现网络化。市网上办事大厅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率达85%,社会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率达75%。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规模应用。全市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亿元,云服务产业规模达到亿元,全市经济管理大数据库、社会管理大数据库基本建成,政府数据公开网站开放数据集超过个。网络创新创业体系逐步健全。各类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和互联网创新发展孵化园区初具规模,互
4、联网创客、创新人才政策更加健全,形成一批“互联网+”创新产业集聚区和创新企业。二、重点行动(一)构建高效便捷的宽带互联网基础设施。1、工作目标。至2017年末,全市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达到万户,3G/LTE用户亿户,其中4G用户用户达到万户;云终端制造产业规模达到亿元,85%以上个人互联网用户使用公共云服务;M2M应用终端超过万台,物联网专利受理量和技术标准发布量超过项。(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通信管理办,电信和广播电视运营企业,市知识产权局)2、重点任务。一一建设新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实施“光网城市”工程,扩容升级互联网骨干网和城域网,推进城市百兆光纤到楼入户,全面提升我市光纤宽带接入能力。加快无
5、线局域网(WLAN)建设,部署全市公共区域无线接入服务。推动基础设施智能感应、环境感知、远程监控等无线传感网络建设。实施村通光纤工程,在人口密集区域实现光纤到自然村,在人口分散地区延伸无线宽带网络。建设连接市、市、县的万兆电子政务骨干网络。(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通信管理办公室,各县市区政府,电信和广播电视运营企业)提升互联网普遍应用支撑能力。发展高端互联网产业,重点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领域进行开发应用。建设粤北地区云计算数据据中心(IDC)、云计算中心和广深国家超级计算中心,提升高性能计算、海量数据处理、信息管理服务能力。建设自主时空信息、移动互联网
6、开放应用、宽带测速与互联网性能监测等平台,支撑互联网普遍应用和服务。(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局、科技局,各县市区政府,电信和广播电视运营企业)(二)推进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1、工作目标。至2017年末,初步建成1个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推动1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人”,年产值超2000万元的智能制造骨干企业达到3家;传统产业企业信息网络应用率达到9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控技术应用率达到70%;工业云平台上线企业超过家,60%以上的中小企业实现云计算模式下的信息技术资源管理。2、主要任务。拓展企业网络化智能制造。实施网络智能制造示范工程,支持我市优势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应用工业互联
7、网,建设自动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开展线下制造与线上商务相结合的020制造模式试点,实现动态生产控制和精准营销。支持顺昌布业、五联木业等企业实施“机器换人”工程,加快互联网与工业控制自动化系统深度融合。支持大型智能制造装备企业发展服务型制造,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和传感器网络,开展在线、实时、远程服务升级,提供覆盖产品生命周期的测试诊断、在线监控维护、在线应急处置等创新应用。建设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基地,发展网络化的高端数控和智能成套装备,全面促进我市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局、科技局,各县市区政府)发展行业网络协同制造。聚焦我市优势工业领域,依托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和
8、专业镇,打造一批支撑能力较强、辐射范围较广的网络协同制造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产品协同设计制造、生产任务异地监控和技术交流等服务。支持各地发展支撑当地主导产业的“工业云”应用,为制造企业提供技术、产品和业务撮合服务。支持大型制造企业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全产业生态系统协作,带动上下游产业企业,实现企业产品设计、制造、管理和商务的高效协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局、科技局、各县市区政府)一一创新工业互联网商业形态。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扶持计划,支持我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穿戴设备、家电等智能终端生产企业发展“众包”商业模式,利用信息网络平台推动众多分散生产商与用户实现广泛、实时、频繁的交流互动
9、优化产品开发,提升企业竞争力。支持汽车、家电、电子信息、服装、家具等企业结合市场需求,开展规模化个性定制,建设开放式网络创新平台,与研发机构和用户深入互动,从众多的个性化需求中提取共性需求,实现集中式、大规模的个性化产品定制。在家居、日用品等行业培育互联网个体定制新模式,建立基于互联网的3D打印创意社区,发展开源共享设计方案,探索个人工厂、社区工厂的商业化运作。(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局、科技局、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三)培育互联网商贸和金融服务新模式。1、工作目标。到2017年末,全市网络零售交易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达到%;购物网民规模达到万人,网络购物普及率达到%;物联网与供
10、应链领域重点企业RFlD应用普及率达到40%;网络支付成交额达到亿元,网络贷款总额达到亿元。(市商务局、经济和信息化局、金融局)2、主要任务。一一发展互联网新商务。加快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合作,支持商贸企业面向海外市场拓展B2B、B2C贸易渠道,推动我市网络经济繁荣发展。支持黄沙坪电子商务产业园、鑫金汇电子商务产业园、韶关(鹏洲)电子商务孵化港、南雄电子网商创业园、乳源中农批电子商务城、U购网、韶乐购等项目建设,力争建设省级电子商务试点示范城市。发展移动电子商务,支持连锁商贸企业、百货商场、专业市场等建设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基于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等的新兴商务应用。支持餐饮、酒店、商场、旅游等消
11、费服务企业发展线上线下联动的体验式消费、群体共享式消费、个性需求定制服务等互联网新商务。(市商务局、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局,各县市区政府)一一加快互联网与现代物流融合。利用互联网建设完善市电子口岸,推进外贸各环节网络化运作,实现外贸、商务、口岸、海关、检验检疫、边检、海事、工商、税务等部门信息共享,加快通关、物流便利化。支持物流龙头企业应用物联网、地理信息、北斗导航等信息技术,建设敏捷型供应链协作平台,实现需求信息、交货情况和装运进度等信息协同。支持物流企业开展电子标签、自动导引运输车(AGV)、自动分拣、可视服务等技术应用,促进物品管理精准化。探索发展无人机快递、物流等新型末端配送模式。
12、市商务局、经济和信息化、交通运输局、发展改革局、科技局、工商局、韶关海关、国税局、地税局、韶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各县市区政府)一一培育发展互联网金融服务。发展互联网银行、互联网证券公司和互联网保险公司,培育P2P网络贷款、网络第三方支付、众筹、供应链金融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新业态。构建互联网金融产业链,推动我市互联网企业与金融机构进行产品、技术、服务创新。大力开发互联网金融服务,支持互联网金融服务发展。加快互联网金融民间征信体系平台建设。(市金融局、商务局、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局,各县市区政府)(四)发展融合互联网的智能农业。1、工作目标。(请市委农办、市农业局、林业局、商务局、食品药品
13、监管局、韶关海关、韶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2、主要任务。发展网络化农业生产新模式。在我市具备条件的农业综合示范区开展网络化农业生产试点示范工程。支持农业种植龙头企业,利用互联网对种植业用药、用水、用肥进行控制,促进种植业节本增效,发展精准农业。支持大型畜牧、家禽养殖企业,应用农业生物环境传感器网络、智能监测终端等技术和产品,开展网上远程实时监控、农产品生命周期数据实时传输,实现农业的网络感知和智能处理,发展精益农业。推广船舶自动识别(AlS),捕捞作业系统、鱼群探测、卫星导航等渔业网络应用系统。(市委农办、市农业局、林业局、经济和信息化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展农产品网上贸易和溯源。推进阿里巴巴
14、集团、苏宁易购、京东商城等与新丰、翁源、乐昌等地合作开展县域农村电子商务试点。建设网上农资交易平台,以雪印、新雪域、农丰公司等为龙头,发展生鲜速递、特产专卖等农产品定制开发和深加工的互联网直销运营新模式。扩大“农家网店”规模,支持农民个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线营销特色品牌农产品。在蔬菜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开展全市农产品联网监管溯源体系试点,建设食用动物、蔬菜监管溯源系统和食品监管溯源追踪管理网络平台。在韶港农产品贸易流通领域普及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加快韶港两地供港食用动物监管溯源系统联网建设。(市农业局、商务局、林业局、食品药品监管局、韶关海关、韶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经济和信
15、息化局,各县市区政府)推进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全面建成县(市、区)、镇、村农村“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建设韶关大数据智慧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农业企业提供大数据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市农业局、经济和信息化局,各县市区政府)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完善社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强社区管理、服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通过构建统一的社区信息平台,应用各种信息化手段加强社区信息化管理,鼓励本地内容服务商整合社区各类信息系统和资源,丰富和改善社区居民生活服务。选择2-5个新建小区,研究制定智慧社区标准规范,加快智能家居系统、智慧楼宇建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附件 韶关市 互联网 行动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