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含课程思政).docx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含课程思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含课程思政).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0100Z0适用专业:高职高专各专业课程类型:通识课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学时:64课程学分:4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各专业一门通识课程。它的课程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计算思维熏陶,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信息技术素养;促进学生有效的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来改善自己的学习方式,树立利用信息工具解决问题的思想,提高动手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未来社会竞争和发展的能力。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是:在“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上,融入思政元素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不
2、畏困难,迎接挑战的精神,具有爱国主义情怀;能够熟练掌握与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有效的表达思想;能够掌握基于信息技术的团队协作方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自觉遵守并接受信息社会道德、法律规范的约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二、课程目标(一)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计算思维的概念与特征;(2)微型计算机、计算机病毒、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3)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4)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作,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应用;(5)文字处理的任务及内涵,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6)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方法;(7)多媒体演示软件的基本知识,幻灯片处
3、理对象和基本操作方法;(8)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概念和因特网的初步知识;(9)认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场景。2 .能力目标(1)能够利用WordExcel和PowerPoint软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项目;(2)能够利用浏览器访问Internet,获取有效的信息并对其进行二次加工;(3)能够利用移动端OffiCeAPP进行简单的文档及数据处理。3 .素质目标(1)初步具备辩证思维、计算思维的能力;(2)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3)加强职业道德意识。(二)思政育人目标总体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
4、德树人根本任务。具体目标:(1)引导学生树立法律维权意识,塑造公民人格;(2)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守信践诺的崇高人格;(4)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5)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6)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引导学生遵守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弘扬工匠精神。三、课程设计1 .设计理念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行动领域和项目导向”的理念,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按照实际工作中对计算机基本技能的要求,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2 .设计思路根
5、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及教学组织安排,本课程在介绍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综合任务,并在任务教学过程中体现工作过程结构的完整性来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达到职业能力要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PPT、在线开放课程等),使学生获得充分的自主学习机会。3 .课程思政融入方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在教学中适时适度融入课程思政要素,有机涵盖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忠报国、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中华传统美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采用显性隐性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内课外相契合、语言思政相融合等路径,在课前布置一定的包含课程思政因素的视频、资料、思考题
6、等,课中开展研讨、训练、展示、讲解等,课后完成拓展性训练任务,扎实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1)贯穿式教育。挖掘课程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因素,如文明、和谐、自由、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把这些相关的内容从课程的开始贯穿到课程的结尾,以期这种强化影响学生一生的目的。(2)案例教学。甄选出与专业相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案例,让学生从案例中学习,掌握专业、行业必备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确定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历史文化、科技发展、理想信念、政治经济、安全技术”五个方面着手,选择案例和学习素材,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3)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专业技术
7、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激发学生内心的“友善”,让学生去践行“和谐”社会带来的“自由”,从而发现自我价值,养成爱岗敬业的优良品德,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加强学生劳动精神教育。四、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序号章名称节名称思政元素学时1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概述爱国主义教育爱岗敬业诚信友善28数制与编码2计算机系统组成2IT产业与多媒体技术22Windows操作系统管理文件及文件夹保护环境节约用电遵守法律法规26定制工作环境2管理用户账户1使用应用软件13网络基础与Internet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文明上网依法治国理想主义博爱胸怀26使用InternetExplorer浏览器1搜索与下载网上信息
8、资源1网络通信与交流24新一代信息技术云计算爱国主义12大数据创新意识物联网1人工智能其他新一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5文字处理软件Word2016编辑文本爱国主义教育工匠精神劳动精神416图文混排4使用表格4处理自动化46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16编辑工作表职业道德爱国主义416使用公式和函数4绘制图表4管理与分析数据47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2016创建演示文稿爱国主义工匠精神28编辑演示文稿对象2美化幻灯片2放映幻灯片28移动App应用移动OffiCeAPP应用爱国主义创新意识12移动QQ邮箱应用1合计64五、教学设计第1章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基础学时:8教学目标1
9、 了解计算思维的有关基本概念;2.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类型和应用领域;3. 了解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微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元器件;4. 理解进位计数制的相关概念、计算机信息的编码,掌握进制之间的转换;5. 了解汉字符号、声音、图形的编码原理,掌握ASCIl码表的使用,汉字编码之间的关系;6. 了解软件的概念和分类;7. 理解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8. 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编写与执行过程、集成开发环境、结构化查询语言的基本概念;9. 了解软件工程的概念、软件生存周期的阶段划分、软件工程的目标;10. 了解信息安全的概念,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分类与防治;11. 了解信息、信息技术、信息
10、化社会、信息素养的概念;12. 了解IT产业与多媒体技术的有关概念;13. 掌握声音数字化的步骤和计算方法,了解模拟图像转换为数字图像的过程、视频和动画的数据量计算方法。思政目标1 .讲述计算机发展史和中国计算机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创新意识;2 .讲述计算机安全知识,培养学生诚信意识、法治观念、友善价值。教学重点1 .进制之间的转换;2 .ASCH码表的使用,汉字编码之间的关系;3 .声音数字化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1 .进制之间的转换;2 .汉字编码之间的关系;3 .整数补码的计算。节名称主要教学内容计算机概述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特点、分类与应用计算机的发展趋势计算、计算
11、思维的概念数制与编码常用数制及其转换二进制的算术运算二进制的基本逻辑运算计算机中的信息编码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工作原理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关系T产业与多媒体技术计算机产业与IT产业硬件产品的生命周期计算机文化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音视频处理技术数字安全网络道德准则思政元素与融入方法爱国主义教育、爱岗敬业、诚信友善1.根据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史,论述中国为此所做的贡献,强化学生的爱国教育与创新意识教育。2.通过软件版权问题的讲解让学生明白使用盗版软件的危害,从而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自觉维护正版软件的权益。教学方法建议讲授法、讨论法备注第2章Windows操作系统Wi
12、ndows操作系统学时:6教学目标1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组成及分类;2 .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文件、文件夹、库等;3 .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应用;4 .熟练掌握资源管理器的操作和应用;5 .掌握文件、磁盘、显示属性的查看、设置等操作;6 .掌握检索文件、查询程序的方法;7 .掌握通过控制面板进行系统设置的方法;8 .掌握常用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9 .熟练掌握一种中文输入法。思政目标L了解操作规范的重要性,做人也需遵守规范,恪守法度。2.针对计算机病毒传播与预防,主要是在预防方面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法治和友善教育。教学重点1 .Wind
13、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应用;2 .文件命名规则、文件的组织管理形式;3 .资源管理器的使用;4 .键盘和鼠标的使用;5 .汉字输入方法;6 .定制工作环境;7 .使用应用软件。学习难点1 .通过控制面板进行系统设置;2 .管理用户账户。节名称主要教学内容文件及文件夹管理Windows简介Windows窗口基本操作新建与打开文件复制和移动文件删除与恢复文件使用库和收藏夹工作环境定制设置主题设置任务栏和“开始”菜单管理应用程序用户账户管理创建用户账户更改账户设置账号管理的高级方法切换用户、注销和锁定计算机常用应用软件Windows附件程序杀毒软件图片编辑软件软件管家思政元素与融入方法保护环境、
14、节约用电、遵守法律法规1.在讲解文件和文件夹管理时,培养学生及时清理电脑垃圾、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2.在讲解配置计算机和管理程序时,教会学生做人要遵守法律法规。教学方法建议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备注第3章网络基础与Internet应用网络基础与Internet应用学时:6教学目标1. 了解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2. 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组成、功能及分类;3. 了解Internet的基础知识,包括网络硬件与软件、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超文本标记语言、网络软件体系结构;4. 理解IP地址和域名系统的基本概念;5. 熟练掌握利用Internet获取信息的方法及步骤;6. 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基础 信息技术 基础 课程 教学大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