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文言文比较阅读.docx
《《论语》十二章文言文比较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十二章文言文比较阅读.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论语十二章文言文比较阅读(甲)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子夏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乙)孟子日:“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ChU)也。”(孟子尽心下)
2、孟子日:“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孟子日:“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孟子日:“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孟子日:“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孟子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注释)书:指尚书。杵(CMI):捣物的棒槌,这里指古代战车上所用的一种长杆兵器。深造:高深的造诣。资:积累。原:同“源”。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OA.好之者不
3、如乐之者/宴酣之乐,非丝非竹B.必有我师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C.一日暴之/屠暴起,以刀劈狼首D.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2 .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节选自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8 .(乙)文画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C.(甲)文中“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乙)文中“策”指马鞭。D.(甲)文的“可以为师矣”与(乙)文的“域民不以封疆之界”这两个句子均为省略句。9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OA.(甲)文中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强调时间流逝,生命短暂,要珍惜
4、时间。10 (乙)文中演化的成语“一曝十寒”,比喻勤奋的时候少,懒怠的时候多,没有恒心。C.(甲)(乙)两文所选的言论都只是强调做学问时应有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D.(甲)(乙)两文孔子与孟子同为儒家文化的大师,都推崇“仁”的思想,认为“仁”即“爱人”。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甲)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子曰广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乙)孔子观于周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广此盖为
5、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欹,中则正,棺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欹:倾斜。宥座:座位右边,宥”通右”。恶(wu):哪里,怎么5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思而不学则殆殆:(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之:(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4)诲女知之乎女:(5)恶有满而不覆者哉覆:6 .翻译下列句子。(1)学而不思则罔。(2)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7 .(甲)(乙)两文都谈及学习方面的哪些问题?8 .(乙)文中孔子让子路“取水试之”,是想借此告诉弟子什么道理?(甲)子曰:“学而
6、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贡问日:“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节选自论语)(乙)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为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
7、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节选自三朝名臣言行录)注:司马温公:即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死后被封为“温国公”。游息:玩耍休息。下帷: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这里指专心读书。绝编: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多次翻阅,编木简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这里指读书勤奋。迨:至J,等到。倍诵:“倍”通“背”,背诵。9.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 1)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3 3)士不可以不弘毅O(4)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10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
8、自省也。(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1 .宋代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请你运用对联的相关知识,以其为上联,对出下联。上联:半部论语治天下下联:12 .语段乙中司马光有什么学习方法值得我们借鉴?语段甲中孔子给我们讲了哪些学习方法?(甲)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史记孔子世家赞)(注释)低回:徘徊,留连。六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9、o(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1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1)高山仰止()(2)不能去云()(3)没则已焉()(4)人不知而不愠()14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组是OA.虽不能至虽不能察,必以情B.然心乡往之惮然若神人C.当时则荣入则无法家拂士D.想见其为人此之谓失其本心15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诸生以时习礼其家。(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6 .请结合(乙)文中
10、的三则语录,说说学者敬仰孔子的原因。(甲)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乙)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7 .
11、请解释下边加点的字。学而不思则罔()静以修身()遂成枯落()18 .翻译下列句子。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年与时驰,意与日去。19 .甲文中强调“学”与“思辩证关系的两句是:20 .甲乙两文都强调了;甲文选文侧重谈,乙文侧重在O21 .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诸葛亮认为,学习必须宁静、明志。关于学习,你又有怎样的体验?请简要述说你的观点及理由。(甲)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夏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乙)孔子观于周庙,有故器
12、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日:“此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鼓,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破。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一一(韩诗外传)(注解)鼓(qi):倾斜。宥(you)座:座位右边。“宥”通“右”。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恶(WiI):哪里,怎么。22 .论语是_(学派)的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体裁)著作。23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O(2)择善而从之O(3)博学而笃志O(4)满则覆O2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孔子喟然而
13、叹日:“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_25 .(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自己所受的启发。【甲】子日:“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子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十二 文言文 比较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