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优秀论文当代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原因、现状、对策分析.docx
《毛概优秀论文当代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原因、现状、对策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优秀论文当代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原因、现状、对策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论文题目: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剖析学生姓名张锐学号学1414号22xxx学院吴玉章学院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5年7月3日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剖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经济调整增长的同时,也引起了利益分配机制的改变。中国最终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完成了收入分配方式的重大历史性变革。但现实总是落后于实际,随着经济的增长和改革的深化,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政策也出现了一些不到位或不公的地方,由此引起的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地暴露出来。当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不
2、仅是城乡收入差距在扩大,行业间及区域间的收入差距都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群众广泛的关注。本文从四个方面入手。首先介绍了中国分配理论开展,其次介绍了当前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接着分析了形成和扩大居民收入差距的多种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及解决对策。【关键字】:收入分配收入差距扩大基尼系数原因对策【正文】:一、分配理论1956年至1978年我国的收入分配处于绝对平均状态,这主要由于我国当时实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制度,生产资料的公有化使得居民只有少量的存款和利息收入。当时的社会主义为了追求社会公平,居民的劳动收入很低而且几乎平均。1978至198
3、4年,我国在农村实行分配制度改革,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政策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将农民的收入与劳动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弥补了方案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分配制度的缺陷。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展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批判了社会主义等同于平均主义这一观点,有利于分配制度的彻底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建立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即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1997年党的十五大指出在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同时,也要坚持按生产要素分配,将两者结合起来,这是马克思
4、主义分配理论的又一次改革与创新,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协调开展。二、收入差距现状1 .我国的基尼系数基尼系数由洛伦茨曲线而来,表示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这一指标为国际公认,在O至打之间取值,取值越大,平等程度越低。并且0.4为国际警戒线,0.2到0.3之间算合理,超过0.6为严重不平等。对于我国,面临不平等的面积越来越大,逐渐由45度偏向90度的完全不平等。附表1:1978-2010年全国基尼系数附表1显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至今的基尼系数变化情况,总体上是逐渐上升的趋势,2004之前变化很大,之后在逐渐平稳波动。1999年全国的基尼系数仅为0.317,而在2003年左右已经超过国际警戒
5、线0.4,在2010年已接近0.5。在未来经济开展中,预计我国基尼系数可能超过0.5,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也会进一步加深。2 .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存在己久,改革开放使经济飞速开展,推动了城市化建设。然而,经济水平提高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却依然在扩大。附表2:1978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对照表附表2显示了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是农村的2.57倍,在1985年下降了0.71个百分点,这是因为在改革之初,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扩大了生产,鼓舞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产品价格有所提升,农民收入因此暂时增多,差距也暂时缩小。然而,从1990年开始,城镇居民收入的倍数由2.
6、20一直增加,到1994年已经超过1978的2.57,变为了2.86,2009年升至3.35,到2011年略有回落,但差距仍然很大。3 .行业间收入差距附表3:我国近三年职工分行业平均工资通过附表3可知,近年来,收入最低的行业都是农林牧渔业,最高的是金融业,计算机、电力燃气业次之。收入最高行业是最低行业的4.4倍。虽然农林牧渔业的收入一直在增加,但与金融、电力燃气业等国家垄断行业相比,工资上涨幅度远远不够。在国外,行业间收入差距在2倍左右才是正常的,对于我国己经超过正常的范围,且行业间收入差距在逐年扩大。4 .4.地区收入差距东中西部各省地区居民收入差距在经济开展过程中逐步扩大,我国近几年来,
7、东中西部地区经济都在开展,使得三个地区居民收入普遍上升。加上东部地区额外的优惠政策带来的各种收益,那么,地区间收入的差距就会扩大。毋庸置疑,这种差距必定会促使原本就不平衡的地区经济更加不平衡,差距也会越来越大,将成为地区经济均衡开展的一大瓶颈。在如下附表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上海,是最低的甘肃的2.30倍。随着东部经济的不断开展,这种差距还会扩大。附表4:2014年全国31省区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照表IJ JMWLLJdLILLIMUULJILlCl全国9I上海477108.8112北京439108.9223浙江403938.934.江苏343468.7685广东321488.
8、8436315Oe&7_O7福建30722976_8山东292228.7899辽宁29082791910内蒙古283509102211湖南265709.1121212重庆251339111113湖北248529.6171714安徽24839915202014年全国31省区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表由(注:以上图片资料均来自百度图片)i io广西246698.7131416海南244879.3161817河南243916.8213018四川243819221319陕西243669182320江西243099.9242521云南24299141922河北242209191523山西240698
9、1203124宁受232858.4252825育林232188.8232926黑龙江226098.4292727贵州225489.6262428言海223079.63021?趋强2216011.5281630西藏220268277!31甘肃208049.73126三、差距原因剖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我国当前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既有市场经济开展规律因素,也有政策导向、行业垄断因素:既有政府失灵因素,也有规那么缺失因素;既有合理因素,也有不合理因素。以下是对各原因的一个总结。1 .市场经济开展的一般规律决定了我国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必然出现居民收入差距就我国实际情况
10、而言,由于我国还处于由初步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向完善的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开展以及多种所有制确实立,改变了旧的收入分配格局,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形式得到了大规模的开展,分配格局被打破,必然引起收入差距的变化。2 .劳动者素质是决定收入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市场经济为人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并获取相应回报创造了种种机遇。高级管理人才、高新技术和资本均为稀缺要素,在市场机制发挥根底性调节作用下,人力资本、技术要素以及资本的拥有者,靠自己的劳动和投资率先富起来。另一方面,因条件缺乏、能力不济、机遇丧失而陷入困境者也为数不少。但凡由自然条件和市场竞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秀论文 当代 我国 居民收入 差距 原因 现状 对策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