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旅游小镇项目开发建议书.docx
《民俗文化旅游小镇项目开发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俗文化旅游小镇项目开发建议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民俗旅游文化小镇工程开发建议书前百抓住机遇梦想腾飞国务院在2013年2月18日发了国务院关于国发旅游休闲纲(2013-2020年)的通知,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职工带薪休假制度根本得到落实的目标,提出保障国民旅游休闲时间。在国民旅游休闲主要任务和六项措施中推进根底设施建设方面明确提出“加强城市休闲公园、休闲街区、环城市游憩带、特色旅游小镇建设,营造居民休闲空间。”的措施,在加强产品开发方面提出“鼓励开展城市周边乡村度假,积极开展自行车旅游、自驾车旅游、体育健身旅游、医疗养生旅游、游轮游艇旅游等旅游休闲产品。”随着XX旅游业不断开展以及XX所处的滇西经济交通中心的优越地理,同时随着社会对旅游投
2、入力度的迅速加大,未来开展对旅游地产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目前XX区域内旅游地产的开发利用、根底设施的建设等领域仍然存在很大的开发空间,因此,在未来的几年内,新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将XX的旅游、商业、根底设施建设相结合在一起,必定会得到较好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这些利好给XX打造XX、提升XX旅游接待能力和高原滨海休闲度假的品牌影响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目录刖后1第一局部工程概况3一、工程根本情况3二、工程拟建地块现状3三、工程建设条件3第二局部宏观环境研判4一、“两强一堡”开展战略4二、云南旅游业开展方向4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5四、XX经济、社会开展机遇6五、工程宏观环境研判:6第三局部工程落
3、地的可能性分析7一、工程根本情况及预估经济指标7二、工程适应性分析7三、诉求分析8四、工程SWoT分析8五、投资方优势9六、工程落地综合性研判!9第四局部工程开发战略研判10一、战略切入10二、区域平衡开展策略10三、工程定位10四、工程意义11第五局部工程规划设想12一、整体规划12二、规划构思12三、工程规划概要13四、工程设计概要13五、规划中主要功能区划分14第六局部工程对区域价值提升解析16一、对区域经济的提升16二、对区域就业率的带动18三、对区域形象的建立和提升18四、对环境影响评估19第一局部工程概况一、工程根本情况工程名称:XX民俗旅游文化小镇拟建地址:XX镇总占地面积:XX
4、X亩投资(承办)单位:XXXXF房地产开发工程开发单位:XXX地产开发二、工程拟建地块现状工程拟建地点西临XX,东临XX高速公路,北接XX镇,南靠XX镇。地块现为荒坡空地,场地内无任何管线根底设施。三、工程建设条件1、地理条件本工程拟建设地点属XX镇,北接XX镇,西临XX;拥有古老的历史文化,多处的文物古迹,绚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景观,浓郁的民族风情、自然环境优越。2、交通条件工程所在地毗邻XX公路、XX高速公路、XX到XXX旅游公路以及XX铁路,处于交通交叉要道,非常便利。3、市政条件本工程拟建地块为荒坡空地,场址内无任何市政设施,工程建设需引入水、电等市政设施。第二局部宏观环境研判一、
5、两强一堡”开展战略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云南后提出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2011年5月,国务院批准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提出了云南加快建设桥头堡的16个大战略目标。这16个大战略目标分别从区位、通道、开放、产业、生态等方面明确了云南在全国的地位,凸显了云南的优势和特色。国务院文件还明确了鼓励和引导外资银行到云南设立机构、开办业务;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周边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大中型优势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市和发行债卷;鼓励先行先试,形成有利于桥头堡建设的体制机制等一系列支持政策。云南省委八届八次全会上提出建设绿
6、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两强一堡”战略。这一战略,是引领云南未来开展的“总纳”。二、云南旅游业开展方向(1)两大目标:1、产业开展目标:努力把云南旅游业培养成全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效劳业;2、区域开展目标:努力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建设成为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性区域旅游集散地和重要通道,努力实现从旅游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转变。(2)优化六大旅游区:滇中昆明国际旅游区;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滇西火山热海文化旅游区;滇西南大湄公河跨境旅游区;滇东南喀斯特、哈尼梯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山水文化旅游区;滇东北生态及历
7、史文化旅游区。云南旅游业将加快旅游产品的特色化培育;推动旅游要素的集群化开展,不断提升产业化水平;推进旅游效劳的国际化进程,加快旅游效劳与国际化接轨;提高游客进出的便利化程度,不断深化区域合作和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实现旅游环境的优质化开展,提高社会对旅游业开展的认同度和游客满意度。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乡村旅游,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假设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的综合性产业,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开展的多重功能,必须深刻认识“以旅促农”的重要意义,把开展旅游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大目标要求相结合,通过积极发挥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促进“三农
8、问题的有效解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开展。XX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绝好机遇:1、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一系列政策为实施新农村建设提供保证;2、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开展阶段,初步具务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3、XXX认真贯彻中央和省里的部署,“三农”工作已取得可喜的成绩;4、广阔农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拥护和支持;5、XXX已结合实际研制了一系列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立足云南省情、按照“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总体要求,努力实现土地高效利用和城镇化科学开展,探索
9、具有云南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秦荣耀四、XX市经济、社会开展机遇XX是云南西部的枢纽和中心,具有非常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丰富的资源条件。在桥头堡战略的实施进程中一定能够获得更多更大的开展机遇,实现跨越式开展。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出台后,桥头堡的建设将为XX经济、社会开展带来相当多的机遇:1、有效改善XX的通达条件,充分发挥XX的区位和地缘优势;2、有效促进XX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拓展XX的对外贸易和旅游开展空间;3、有效打牢开展根底,推动XX经济社会跨越式开展。五、工程宏观环境研判:1)国家桥头堡战略契机;2)十八大“居民带薪休假纲要”;3)云南旅游业开展契机;4)社会主
10、义新农村建设契机;5) XX在国家桥头堡战略中的重要地位;6) XX未来经济、社会开展的大环境。第三局部工程落地的可行性分析一、工程根本情况及预估经济指标工程的根本用地情况:总占地面积约XXX亩,经济技术指标未定,初步方案出来后,可根据建设方案申请,根据地形和XX对类似工程技术指标的规定来测定。二、工程适应性分析1)工程地块所在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及气候条件:工程拟建地点西临XX,依托XX宽阔的水域,周围景色秀丽、风光旖旎,使工程地块与生俱来具备了旅游地产的特质;拥有古老的历史文化,多处的文物古迹,绚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景观,浓郁的民族风情、自然环境优越;地块所在地,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
11、清楚,以低纬高原季风气候为主,常年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以秀丽山水和少数民族风情闻名于世。2)交通条件优越,利于人气的聚集:在桥头堡战略中,作为全省五大综合交通枢纽以及六个国家级公路运输节点之一,XX的经济、社会在十二五期间将实现跨越式开展。XX高速经由工程地块旁边取道并在该处设置下道口,它的建成通车会对XX旅游人群流向进行一个从新引导;从而给本工程带来非常多的旅游人群,也是本工程最大的机遇所在。3)XX无标准化、规模化的旅游效劳集散地XX紧邻XX海岸线,海景资源得天独厚,海上风光异常秀丽;同时集聚于此的白族独特的淳朴民风以及民族文化特色,也是该地靓丽风景线之一。凭借这些特质,XX每年都会吸引一
12、大批前往该地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人群,但现行市场为该局部人群提供旅游效劳的都是小型的、散乱的住宿、餐饮效劳为主,购物、休闲娱乐等效劳严重缺失,整个市场缺乏针对该局部群体效劳综合性平台。三、诉求分析政府在十二五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在十二五期间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快速提升城镇化率;XX州第七次党代会召开,会议中明确2015年全州城镇化率需到达50%以上。XX镇目前城镇化率在39%左右,需要在2015年到达城镇化率50%,每年城镇化率需提升5.5%左右,任务艰巨。工程地块占地XXX亩左右,旨在为XX等地打造综合性的旅游效劳平台,它的建成将极大程度的提升XX的城镇化率。1、城镇开展诉求侏闲度假养生基地;
13、旅游效劳产业平台;文化创意产业平台辐射影晌全国精英人群;2、市场商业诉求旅游存的地,完善旅游效劳;3、体验式消费集旅游、休闲养生、购物娱乐于一体的旅游集散地;4、工程诉求旨在为XX旅游人群提供标准化、规模化的综合性旅游效劳平台四、工程SWOT分析优势:紧靠XX,交通方便,地面无建筑物和农作物,产权简单,地块为荒坡地征收补偿简单易操作;劣势:地块内无任何市政根底设施;时机:XX正在升级旅游环境,该工程不仅可以成为XX旅游工程的标杆和典范,同时也将点对点向国内知名人士营销,不仅极大提升工程知名度,也是对XX、对XX最好的话题营销。国务院关于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到
14、2020年职工带薪休假制度根本得到落实的目标,并在国民旅游休闲主要任务和六项措施中推进根底设施建设方面明确提出“加强城市休闲公园、休闲街区、环城市游憩带、特色旅游小镇建设,营造居民休闲空间的措施,在加强产品开发方面提出“鼓励开展城市周边乡村度假,积极开展自行车旅游、自驾车旅游、体育健身旅游、医疗养生旅游、游轮游艇旅游等旅游休闲产品。”XX高速公路的建成,给XX的旅游业提出了新的挑战,XX想不沦为旅游的过站,就必须有新的亮点和景点,XX虽然具备了这样的生态景观的条件,但硬件跟不上。本工程不管规模和品质,将成为游客停留的最好理由。风险:本工程地块是云南环评要求最高的四大湖泊中要求最高的区域。通过技
15、术手段和增加根本建设投入解决。五、投资方优势1)强大的资金实力;2)云南商业运营的专家;3)全国媒体资源的整合;旅游媒体,网络媒体,报媒等媒体资源进行广宣传播。六、工程落地综合性研判1)适应性高:工程在所在地的适应性非常高;2)诉求契合:工程诉求与XXXX旅游开展诉求契合;3)开发优势:投资方优势能够保证工程顺利开发及运营管理。第四局部工程开发战略研判一、战略切入1)依托国家桥头堡战略及工程所处区位特点2)充分利用行业开展、城市经济开展带来的契机3)充分借鉴成功工程的经验4)以产品创新打造自身特色,与国内(省内)现有和潜在对手形成差异化5)利用高附加值的休闲度假产业提高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俗文化 旅游 小镇 项目 开发 建议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