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研究2005.doc
《厦门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研究200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研究2005.doc(1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厦门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研究(2005-2009)厦门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12-4-26项目名称:厦门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研究(2005-2009)主持单位:厦门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承担单位: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目 录第一章 总则11.1研究目的和意义11.2研究范围与年限11.3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3第二章 厦门市概况62.1 自然条件与资源62.2 人口与社会72.3 经济发展82.4 主要行业概况82.5 城市发展战略和目标10第三章 能源活动123.1 核算内容123.1.1 固定源燃料燃烧123.1.2 移动源燃料燃烧243.1.3 能源活动的逃逸排放373.2 能源活动碳排放清单37
2、1)排放清单37(2)结果分析43(3)不确定性分析45第四章 工业生产过程474.1 核算内容494.1.1 采掘工业494.1.2 电子工业534.2 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核算清单58(1)排放清单58(2)结果分析61(3)不确定性分析62第五章 农业635.1 核算内容635.1.1 畜牧业635.1.2 种植业735.2 农业碳排放清单84第六章 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886.1 核算内容886.1.1 森林和其他木质生物质生物量碳储量变化886.1.2 森林转化温室气体排放946.2 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排放清单95第七章 废弃物处置997.1 核算内容997.1.1 固体废弃物处理温室
3、气体排放997.1.2 废水处理和温室气体排放1087.2废弃物处置碳排放清单123(1)排放清单123(2)结果分析126(3)不确定性分析127第八章 厦门市2005-2009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1288.1 厦门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汇总1288.2 厦门市温室气体清单计算结果分析1438.2.1 总体排放情况1438.2.2 能源活动1488.2.3 工业过程1498.2.4 农业生产1508.2.4 土地利用与林业1518.2.4 废弃物处置1518.2.5 国际燃料仓1528.2.6 外调电力1538.3 厦门市温室气体清单不确定性分析154附录 厦门市碳排放强度分析155第一章 总则1
4、1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清单编制的目的在于计算厦门市产业部门(能源、交通、建筑、工业和家庭消费等)的温室气体排放现状,明确厦门市温室气体排放的来源。通过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为厦门市制定相应的低碳规划和政策,落实国家减排目标任务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2009年11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面对当前巨大的减排压力,发展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削减碳排放已成全国各地的紧迫任务。厦门市作为“五省八市”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之一,更是承担着先行先试,探索有中
5、国特色碳减排的使命和任务。然而,目前厦门市仍没有一份详尽的,涵盖不同行业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对于全市温室气体排放的状况尚不明确,这使得研究者们无法针对其排放特点进一步分析排放成因、驱动因子的贡献以及未来排放趋势等问题;对于决策者而言,不能准确地理解在控制本市温室气体排放中面临的问题,就很难从本质上提出有效的控制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因此,摸清厦门市温室气体排放现状,识别出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了解各部门排放状况,编制厦门市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有助于政府部门更好地落实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下降目标、制定应对措施、发掘潜在的节能减排项目、积极应对国家政策及履行社会责任。本研究对于解决厦门
6、市经济发展与能源、环境相协调的问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于加速厦门市低碳城市建设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1.2研究范围与年限清单核算的地理边界为城市行政市域。参照IPCC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司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本清单编制的范围包括: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活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城市废弃物处置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如图1.1所示。温室气体清单能源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废弃物燃烧的逃逸排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化石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采掘工业电子工业动物肠道发酵农业畜牧业种植业动物粪便管理稻田其他农用地燃烧的逃逸排散林业碳汇土地利用变化固体废弃物处置废水处
7、理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航海移动排放源静止排放源能源工业制造业和建筑业图1.1 温室气体清单范围核算的温室气体是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六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烃(HFCs)、全氟碳(PFCs)、六氟化硫(SF6)。各种温室气体的增温潜势(GWP)参照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如表1.1所示。编制年限从2005至2090年,清单的编制的基年为2005年,即国家制定减排目标的基准年,也是厦门市减排目标制定的基年;2009年为排放现状,是制定低碳规划的基年。表1.1 温室气体及其增温潜势GasGWP二氧化碳CO21甲烷CH421氧化亚氮N2O310氢氟碳化物
8、HFCsHFC-2311700HFC-32650HFC-1252800HFC-134a1300HFC-143a3800HFC-152a140HFC-227ea2900HFC-236fa6300全氟化碳PFCsCF46500C2F69200六氟化硫SF623900注:主要参考IPCC第2次评估报告(1996)。1.3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本清单编制在借鉴国内外编制温室气体清单的主流思想和经验,结合中国和厦门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编制厦门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排放量计算严格按照一系列被广泛承认的原则和指南编制。清单编制遵循主要原则:1) 全面性: 全面覆盖包括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六种温室气体排放,排放活动源遍及
9、城市经济活动的各个部门与行业;2) 准确性:尽可能采用详细的高级别计算方法计算各部分排放量;充分利用地方和国家数据源,在收集数据时最先考虑使用地方各部门的统计和实测数据,运用多种数据交叉验证数据的可靠性;3) 本地性,计算中的排放系数优先采用本地及中国的实际排放系数;为了便于核算和报告电力产品调入调出所隐含的碳排放,电力部门采用“生产”模式。在选择适当的方法并收集数据后,估算城市温室气体排放量,对清单进行质量核查,保证活动水平数据可靠和可比较,保证计算方法的透明性,计算过程主要包括关键排放源确定、排放因子确定和活动水平确定,在计算各个部门碳排放的基础上,最后经过数据一致性分析,汇总形成温室气体
10、排放清单,具体技术路线如图2.2所示。LCLEI/国外大城市研究IPCC技术报告GHG排放源非关键排放源GHG排放源基于过程和机理方法实地调研与分析半经验/半机理方法排放因子和排放量新关键源YES一致性与不确定性分析汇总归纳分析NO最终报告图2.2 技术路线排放源的确定主要参考以下几种方法:IPCC建议排放源和关键排放源;中国国家2004年温室气体信息通报关键排放源;厦门城市发展特征和现状;专家的经验和知识等。排放系数的确定主要采用: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以及中国温室气体清单研究;IPCC2006清单指南和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和不确定管理推荐排放因子计算方法;美国EPA排放因
11、子和OECD排放因子研究方法和数据库;科研文献;收集活动水平数据可根据排放源的重要程度,设定收集行动的优先顺序。排放源活动水平数据主要来源于:官方统计资料和数据;政府部门普查和调研数据;企业排放报告;问卷调查数据。第二章 厦门市概况2.1 自然条件与资源厦门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位于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入海处。背靠漳州、泉州平原,濒临台湾海峡,面对金门诸岛,与台湾宝岛和澎湖列岛隔海相望,西、北分别与漳州、泉州两市接壤。厦门市是我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现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所辖陆地面积157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多平方公里(图2.1)。图2.1 厦门市位置及行政区划厦门市
12、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势地貌构成类型多样,有中山、低山、高丘、低丘、台地、平原、滩涂等,其中以低丘、台地类型为主,其次是平原和滩涂。厦门的主体厦门岛南北长13.7公里,东西宽12.5公里,面积约128.14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四大岛屿。厦门港是一个条件优越的海峡性天然良港,其海岸线蜿蜒曲折,全长234公里,港阔水深,终年不冻,历史上就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厦门市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多雨,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至8月份雨量最多,风力一般3至4级,常向主导风力为东北风。由于太平洋温差气流的关系,每年平均受4
13、至5次台风的影响,且多集中在7至9月份。2.2 人口与社会2010年末,厦门全市常住人口为308.2万人,户籍人口180.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5.1万人,城市化率为80.5%。岛内的思明、湖里两区合计83.0万人,占全市的58.5%。全市人口出生率12.1,人口死亡率3.8,人口自然增长率8.3。全市人口中以汉族居多,另有回、满、壮、畲、苗、及高山等20多个少数民族。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因素,厦门市拥有众多的归侨、侨眷及厦门籍侨胞和港、澳、台同胞。在社会建设方面,厦门市大力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加快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市常住人口社保覆盖面将近90;大力优化
14、义务教育布局与资源配置,荣获“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称号;推进一批综合(专科)医院扩建工程,进一步促进优质卫生资源向岛外延伸、向社区覆盖;抓好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和管理,出台全国首部社会保障性住房的地方性法规,新增保障性住房12138套,全市廉租住户实现应保尽保;加快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城市绿地700公顷、生态风景林建设1.2万亩、沙滩修复整治58万平方米,城市综合承载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加快“绿色环保城市”建设,加大海域环境和城市水体以及机动车尾气和油烟、扬尘污染整治力度;继续推进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城市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2.3 经济发展厦门市紧紧围绕争
15、创海峡西岸经济区领先优势,推进海湾型城市建设,发挥经济特区中心城市龙头作用的目标,从“破解四难”到“四个加强”,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市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2010年,厦门GDP增速高达15.1%,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053.7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50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55.6:42.4调整为2010年的1.1:50:48.9。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居副省级城市前列,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保持全国、全省领先水平。 2010年,国务院批准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市行政辖区,
16、同意厦门发挥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试验区作用,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厦门成为全国保险改革发展实验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和三网融合试点城市。2010年厦门市GDP增速由年初的高位运行向趋于稳定发展。其中,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3.0亿元、1026.9亿元和1003.9亿元,分别增长3.2%、20.4%和9.7%。从经济增长速度看,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最大,贡献率每季度均超60%;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4.2%,拉动GDP增长4.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依然是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10年,厦门225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670.82亿元,比上年增
17、长33.9%,产值规模位居全省第三,增幅名列全省第二。2.4 主要行业概况(1)工业2010年,厦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3772.2亿元,比上年增长33.1%,实现工业增加值8695亿元,增长23.1%,占全市GDP的42.3%。至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共有企业2255家,完成工业总产值3670.8亿元,比上年增长33.9%。电子、机械、化工三大支柱行业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63家,占全市企业数的56%;完成工业总产值2769.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5.4%,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81.9%,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7.8%。电子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32.4亿元,增长42.1%;机械行业完
18、成工业总产值944.1亿元,增长31.1%;化工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92.8亿元,增长28.6%。(2)建筑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57.4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59.6亿元,增长25.8%,其中,建筑工程产值428.3亿元,增长27.9%,安装工程产值27.7亿元,增长10.2%;当年建筑企业新签合同价款617.5亿元,增长44.9%;建筑企业期末从业人员23.5万人,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0.0万元/人。(3)交通运输业2010年,厦门市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111.9亿元,比上年增长18.0%。旅客运输量12374.9万人次,增长6.5%;旅客运输周
19、转量211.4亿人公里,增长12.7%;货物运输量10084.8万吨,增长20.4%;货物周转量819.5亿吨公里,增长23.5%。至年底,厦门港现有生产性泊位14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52个;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13930.5万吨,增长25.5%;港口集装箱吞吐量582.4万标箱,增长24.4%;厦金航线增加到每天36个航班,全年运载旅客127.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0%。厦门空港已开通城市航线172条,其中运营的119条,在厦门机场通航的外国(地区)航空公司17家,其中运营的17家,已开通35个国际城市以及香港、澳门、台北、高雄四个地区城市的航线。空港旅客吞吐量1320.7万人次,比上年
20、增长16.6%,其中,国际及地区航线旅客吞吐量170.8万人次,增长17.5%;空港货邮吞吐量24.5万吨,增长25.1%。(4)农业2010年,厦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4.2万亩,其中粮豆播种面积12.4万亩,蔬菜播种面积25.4万亩,水果实有面积11.1万亩。肉类总产量7.2万吨,蛋品总产量4340吨,奶品总产量604吨。年末全市生猪存栏数37.8万头,生猪累计出栏94.2万头,年末家禽存栏数174.9万只,家禽累计出栏数385.9万只,水产品产量3.8万吨。全市33家农业龙头企业实现总产值200.4亿元,增长17.5%;出口创汇4.5亿美元,增长15.3%;上缴税金6.7亿元,增长24.
21、8%;带动本地生产基地种植面积18.5万亩、牲畜饲养量37.8万头;带动本地农户数13.6万户,增长10.1%;吸纳本地农户从业人员2.4万人,增长34.9%。(5)林业2009年,厦门市完成生态风景林建设任务9342亩,主要安排在道路两侧一重山(道路两侧肉眼能看到的第一重山体)、森林公园、山地公园以及农场等,总投资1484万元。绿色通道建设工程新建和补植绿化带111.8公里。营造生物防火林带52公里,面积1170亩。完成植树造林总面积10512亩。至年末,全市森林覆盖率42.8%;活立木蓄积量213.1万立方米;江河流域可绿化长度192公里,绿化162.2公里,绿化率84.2%;大小引水渠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厦门市 温室 气体 排放 清单 研究 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