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湖南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湖南出版社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课哆来咪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对形体、色彩渐变韵律有感性认识,并能够调出渐变的色彩教学准备:玻璃杯7个,颜料等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1 .课件出示战国时的编钟欣赏并讲一讲它的历史。2 .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3.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4 .教师小结: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二、二、分组制作1 .出示七个
2、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参加不等量的水,请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2 .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讲解规那么:七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方法并做好。3 .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讲一讲为什么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晨Io4 .师生小结:瓶中的水星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高的逐渐变化。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5 .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参加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6 .师生小结: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参加同等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变化。三、装饰美化1.思考如何将这七个能敲出音高变
3、化的水瓶,装饰成漂亮的打击乐器水瓶琴。2.装饰要简单,装饰物过多会影响水瓶琴的发音。每个瓶子所贴的装饰物要一样多,以免影响水瓶琴音高的准确性。四、即兴表演小组同学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简单的曲子,比一比哪组音最准、曲子最优美,哪组的、水瓶琴最漂亮。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2、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3、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对形体、色彩渐变韵律有感性认识,并能够调出渐变的色彩。教学准备:玻璃杯7个,颜料等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1 .欣赏有渐变效果的绘画作品。2 .教师提问:这些画在
4、色彩变化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3 .学生答,教师小结:它们的色彩发生了逐渐变化。在优美的音乐旋律声中课件展示几张运用渐变色彩装饰的绘画作品。二、认识现象1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渐变现象吗?2 .教师出示图片,提问:图中哪些地方出现了色彩的渐变?课件展示几张有渐变色摄影图片。三、掌握规律1 .教师出示红一黄、黄一绿、绿一蓝、蓝一紫、紫一红五组色彩渐变系列的卡片,请四位同学整理色彩卡片按渐变的顺序摆出来贴在黑板上。2 .讨论:能不能把这几种颜色串起来成为渐变色彩呢?3 .学生讨论后,教师调整摆出如彩虹般的色彩渐变。4 .出示红到暗红的渐变,让学生了解除了色相的渐变,还可以有色彩明度的
5、渐变。课件展示色彩明度的推移渐变。四、尝试作业看书上的小训练,学生自己发现调配渐变色的方法并完成小训练。五、作业反应根据小训练完成的情况,反应讲评调色训练中的问题。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5 、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3、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对形体、色彩渐变韵律有感性认识,并能够调出渐变的色彩教学准备:玻璃杯7个,颜料等教学过程:初步感受:1 .拿出几组模型(1)垒叠在一起的一组由小到大的圆形薄片,每两个薄片之间用距离相等或渐变的细线串联起来。(2)垒叠在一起的大小相等的方
6、形薄片或长条形立方体,一个角上安上铁钉固定。(3)排列整齐的一组小棒。2 .请学生观察,说说感受。3 .陕速用拉、扭、排、剪等方法,将垒叠在一起的立体型排出形体、位置渐变的简单立体构成模型。4 .请学生再说说感受。5 .教师将模型按无序排列,再请学生说说感受。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6 、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3、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对形体、色彩渐变韵律有感性认识,并能够调出渐变的色彩教学准备:玻璃杯7个,颜料等一、欣赏感受1 .欣赏生活中利用渐变原理制作的雕塑和模型,说
7、说感受。2 .教师小结:利用渐变原理制作的立体雕塑有一种韵律感和节奏感。展示摄影图片,每个图片配以相应的音乐旋律。二、分组讨论1 .看看如何利用自己所带的材料。2 .除用方形、圆形、小棒来进行排列外,还可用哪些形状?3.除剪、拉、扭、排外,还可运用哪些方法进行制作?学生自带材料三、尝试练习分组进行尝试练习,练习过后,学生集体讨论矫正。作业工具四、学生练习1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2 .练习过后,同组同学相互讨论矫正。四、作业:评议总结1 .展示作品,展开评议活动。2.知识延伸:近大远小的变化能使画面产生空间感。课件出示生活中有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的画面。第2课家乡古建筑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8、了解古建筑的的范围、常见类型、一般特征和有关历史典故。2、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根本方法。3、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联系和对家乡的热爰。教学重点: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根本方法。教学难点:能运用流畅的线条表现作品的疏密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让学生收集家乡的古建筑图片和资料)师:我们已对家乡的古建筑进行了了解。光她筑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样式,但也具有共同的一般特点,你能说说吗?学生共同分享知识二、欣赏展示家乡古建筑图片师生共同小结:磔型优美,对称、渐变、顶有脊、檐翘等。函构科学,斗拱、柱梁、不用钉子、稳固。鄙尽装饰,檐、雕梁、画栋、窗饰等。三、布置作业:按光灿筑照片线描一幅古建筑
9、速写。四、展示评价1、你比拟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2、你觉得它的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3、这一局部你还可以怎样表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根本方法。2、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联系和对家多的热爰。教学重点: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根本方法。教学难点:能运用流畅的线条表现作品的蹄密关系。教学过程:1、教师引导:要画好古建筑,先要进行观察分析,把看似复杂的建筑物变得简单易于理解,如亭阁的屋顶,有飞檐呈流线却是三角形或梯形。其实它的各局部均可看成大小不同的4口等形的组合,大家看是不是这样?请两名学生上台对展示的古建筑图片用几何形概括并用粉笔表现出来。2、师:提问,古建筑的很
10、多细部是很科学的,也是有趣的。重檐是怎样建的?斗拱是怎样结构的?梁柱是怎样连接的?连接、支撑、穿插、卯棒卯合、竹钉。二、教师示范1.教师讲授线画写生步骤、要求:a.观察思考后构图定位;b.从屋顶处开始下笔;c.线条要流畅肯定,尽可能用长线画:d.画出些细部,看不清的想像完成。三、学生尝试画一个古建筑的简图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古建筑的范围、常见类型、一般特征和有关历史典故。2 .能以泥为主要材料做一简约小亭。3 .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联系和对家乡的热爱。教学重点:能以泥为主要材料做一简约小亭。教学难点:采用刻画、搓条、镂空、压板、手捏等制作方法捏造小亭。教学过程:一、欣赏导
11、入(展示建筑陶艺小工艺品)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件陶制小玩意,有小亭、小塔、小屋、小桥。这些小玩意一般用来制作假山盆景和园艺造型装饰用品。它可以单独摆放,也可以组合运用。同学们从前面往后面互相传递着摸摸看看。二、引导分析1 .师:看完了的同学请思考黑板的连线题。陶艺作品上这些局部用了哪种我们学习过的制陶方法:瓦纹搓条亭柱刻画塔窗手捏桥面压板屋顶镂空2 .指导答题:分组讨论后派一位代表上讲台对互相对应的两个词语进行连线。教师揭示答案:瓦纹(刻画)亭柱(搓条)塔窗(镂空)桥面(压板)屋顶(手捏)。3 .小结。同学们有了过去的学习根底,又经过小组讨论,几位同学顺利完成了答题,老师带来的这些建筑
12、小玩意的制作方法就这么简单。你们想不想也做一做?三、布置作业1 .师:今天我们综合运用已有的陶艺制作方法,设计制作一件陶艺作品泥做小亭子。板书课题:家乡古建筑2 .教师提问。俗话说方法都一样,造型各不同,请想想你将设计制作一个怎样新颖独特的亭子来呢?同桌相互讨论,交流。3 .教师小结。在刚刚的讨论中,同学们表达了各自的创作思路,有圆顶亭,有四面、六面亭,还有双层亭?好!老师期待着大家新作品的成功。4 .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陶泥及其他材料做小亭子,教师行间指导,解决有关学生的个别问题。四、展示评价1.请学生一分钟简介作品。2.分组观摩。第3课小记者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平时
13、喜欢看的报刊,并选择一二幅自己喜欢的新闻图片。2 .了解家人喜欢阅读的报刊杂志。教学准备:图片录像资料教学过程:1 .今天,每个同学都带来了自己喜欢看的报纸、杂志,看来你们是一群爰学习、关心社会的学生。哪位同学来介绍自己带来的图片新闻呢?为什么喜欢它呢?说说你的理由。几名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图片新闻,并根据其内容进行介绍。2 .同学们能不能将你带来的图片新闻介绍给大家,让大家分享你带来的信息,共同分享你的快乐呢?小组内同学之间相互交流。3 .同学们带来的图片新闻很多来自你们订阅的儿童报及家人订阅的杂志,有的图片新闻报道反映了我们少年儿童关注的事,有的报道了我们生活中感动人的事,有的是社会上的新鲜
14、事,还有的揭露了我们生活中的丑陋现象等等。由于这些新闻来源于生活,它真实地反映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丰富我们的生活,很多问题引起大家的思考?所以,好的新闻能吸引读者的眼光,震撼读者的心灵,这也正是图片新闻的魅力所在。4 .优秀图片新闻赏析(1)神舟五号成功返航,中国人实现飞天梦想(2)抗洪卫士、钢铁长城(3)晨引导学生围绕每一张图片的主题展开讨论,老师讲解。我们的记者是如何拍到这些好新闻的呢?有的同学也许对新闻工作、记者的工作很好奇,让我们走进一家报社,来了解一下他们的工作吧!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平时喜欢看的报刊,并选择一二幅自己喜欢的新闻图片。2
15、 .了解家人喜欢阅读的报刊杂志。教学准备:报刊、网络等教学过程:我们学校的校报和宣传橱窗一直在收集和传播同学们关心的各方面的新闻信息。这节课让我们来做一做小记者,用我们敏锐的眼光去捕捉校园内外大家关注的事、感人的事、新鲜的事、不平的事,用我们美术这一特殊的语言一图片新闻的形式表现出来好吗?那么小记者的采访活动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在采访活动中你们有哪些问题或困难需要解决呢?学生提出问题(预见性的问题),教师归纳问题。采访前制定好周密的采访方案书,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很好的采访效果。(1)采访人员的工作形式及合理分工(个人、双人、小组合作)o(2)采访的内容、对象的选择,校内或校外,人物或事件。(3
16、图片新闻的表现形式,摄影或绘画。(4)采访的程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平时喜欢看的报刊,并选择一二幅自己喜欢的新闻图片。2 .了解家人喜欢阅读的报刊杂志。活动准备水彩纸彩笔绘图铅笔杂志报刊教学过程一、展示板报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1)学生找自己感兴趣的艺术字(2)仿绘2.说一说,报刊杂志中你认为感兴趣的内容。3从材料中找出你认为比拟感兴趣的艺术字,进行模仿绘制一下。4.当一回小记者,收集一些你认为比拟有趣的材料,编辑成一份手抄报进行报道。我们学校的校报和宣传橱窗一直在收集和传播同学们关心的各方面的新闻信息。这节课让我们来做一做小记者,用我们敏锐的眼光去捕捉校园内外大家
17、关注的事、感人的事、新鲜的事、不平的事,用我们美术这一特殊的语言一图片新闻的形式表现出来好吗?注意:小记者新闻采访时要注意语言技巧以及扑捉信息的方法方式二、班内组织交流劳动成果第4课搭建框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掌握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的制作方法和技巧。2 .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准备:棍、筷子、绳、502胶等教学重点难点: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欣赏架子1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个特别的展览会一架子博览会,展出的将是一些什
18、么呢?2 .我们进入各个展厅看一看吧。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一个展厅先看。3.说说你看到了一些什么?有些什么感受呢?4.导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搭架子,让我们把自己搭建的架子也拿来参加博览会吧!课件1:架子展览会标题出示。二、分析方法1 .欣赏教材上提供的各种图片。2 .你能看出它们是什么材料制作的吗?用了什么方法?三、教师小结:图1,主体由细竹枝搭建,周围有软性的藤萝缠绕,还插上了颜色鲜艳别致的干花干果。硬和软的材料相互比照,形状上下错落,色调和谐统一。图2,画架由树棍和绳子组成。用粗木棍搭建出架子以后。再用粗麻绳进行捆扎,正好适合麻质的画布。(用了粘贴、捆扎等方法。)图3,用筷子搭建出架子。来
19、看老师用筷子搭建一个架子,一边搭,一边介绍捆扎、粘贴等制作方法。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固定架子,也可以不固定,直接搭建起来就可以了。(教师在示范制作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制作中来,与教师一起来完成作品。)用于示范的材料及教具五、自主制作学生用自己带来的材料自主制作。可以将搭好的架子放到教室中间的展示台上来。布置展示台(博览会展厅)六、评价交流1 .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放至展示台上,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2 .教师带着学生参观我们自己的架子展厅,先向同学们介绍你自己的作品。3.再说说你最喜欢的架子作品。谁的最美观,谁的最牢固,谁的最有创意?学生作业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掌
20、握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的制作方法和技巧。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自己动手制作的衬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3.培养学生热爰生活的情感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准备:棍、筷子、绳、502胶等教学重点难点: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教学过程欣赏分析1.欣赏教师制作的果篮实物,转动观看,想想看,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又用什么来连接的呢?(学生答复)2.教师小结:用筷子制作的,再用胶粘连。可以拆分果篮,让学生对制作材料和粘贴方法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果篮实物或者多媒体课件展示果篮图片。二、分组制作比赛1 .引导思维:给你一些筷子,怎样把它搭建成三角形的篮子呢?
21、分组讨论,尝试拼一拼,摆一摆。找到最适合的方法。小结:篮子有两个局部,一个局部是篮底,一个局部是篮身。篮身可以用3根筷子交叉搭建,篮底可以把筷子平行摆放,然后粘贴在篮身下。教师对502胶的使用和切割筷子的方法进行示范:(1)502胶黏性很强,如果不小心粘到手上或者不应该粘到的地方,就会带来麻烦。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地将胶水点到该进行粘贴的地方。(2)切割筷子要用到小刀,一定要小心使用,先用刀刃切割筷子四边,将四边切出缺口,再用手把筷子折断就可以了。2.比赛分组(四人一组),比赛搭建三角形果篮,看哪组分工合作得愉快,完成得最快最好。课件出示比赛要求:2 .在3分钟之内制作一个三角形的小果
22、篮。3 .制作得精致平稳的小组获胜。4 .课件出示快节奏的音乐,营造比赛气氛。三、反应评价1 .大家评选出最好的果篮,教师把精致的和粗糙的进行比照评价,引导学生制作的时候要注意美观。2 .说说刚刚制作中有些什么困难?大家一起来解决。用于比拟的所有的果篮样本1. 了解做法欣赏其他形状、其他材料的果篮,分析制作的方法。如教材上放杂物的方形篮子,就是用四根吸管互相穿插组成正方形。十个这样的正方形交叉摆放,再做上底就可以了。如放苹果的大果篮每层由8根较长的筷子组成,两层形成16个角。筷子的摆放都采取了渐渐朝下收缩的做法,所以大果篮上大下小。放红枣的果篮以及红色的杂物篮将筷子进行了切割,造型别致,颜色漂
23、亮。2.稳固制作步骤。五、评价交流1 .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放至展示台上。2 .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组制作的作品。介绍的时候要突出制作的特色。教师带着学生评一评各组制作的果篮。布置展示台六、总结我们今天做的果篮和杂物篮,可以放在家中,又实用又美观。这说明,只要有心,生活会通过我们的手变得更加美好。第5课深浅变化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根本的作画步骤,构图知识,美术术语的根本含义重点、难点、及措施:重点理解构图知识和美术术语的含义教具:几何石膏、挂图教学过程:一、导入:举生活中的生动图片。二、素描的含义;1、用单色的点、线、面的结合表现物体的形体,色调明暗层次等造型因素的绘画。2、写生素描从内容上分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 出版社 年级 上册 美术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