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下教师面临哪些新挑战.docx
《双减之下教师面临哪些新挑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之下教师面临哪些新挑战.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双减”之下,教师面临哪些新挑战? 自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来,校园内外发生了许多改变。这几个月,教师们也在努力做着种种调整。近期,中国教育报就“双减给教师带来哪些改变”进行了一次线上问卷调查,9443名教师参与。结果显示,教师们普遍面临着教学转型、课后服务、家校关系等方面的新挑战。如何布置减量增质的好作业“双减”对于校内作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减量增质”成为共识,而这也成为老师们面对的一大转型挑战。调查显示,13%的教师为如何布置作业一筹莫展,19%的教师苦恼于如何在减少作业量的同时保障教学效果,这是教师在“双减
2、中感到的三大压力之一。“双减”是符合时代要求、面向未来的重大举措。但教师们反映的新问题、新挑战也需要我们全方位思考。”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专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杨玉春表示,教师要摒弃过去布置作业以数量为主的“习惯”,真正理解作业的内涵,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教师还要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切实从提高学生学习力、思考力、创造力上下功夫。”在这方面,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育教研室主任傅添提供了一些具体思路:第一,增加作业对于学生思维、创造性的引导,而不是简单的
3、重复。第二,适当加入知识整合、多学科结合的内容。第三,打破过去学生单兵作战的形式,布置合作性、小组性作业。过去十几年的教改经验中,我们探索出的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等创新形式,都可以在双减中有更广泛的尝试和应用。”调查中,35%的教师表示学科组、年级组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但自行摸索的教师占比达33%,只有9%的老师认为当前教育部门提供的相关指导有帮助。对此,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家成表示,应鼓励中小学、家委会、高校、科研院所构建研究互助共同体,共同应对挑战。“双减带来的理念更新、管理转变等是多方都关注的问题,建立合作关系,既能促成研究性探索,又能为教师提供心理支持、
4、专业互助,很有意义。”傅添也建议:“一方面,开展教师在职培训,高校、教研员和教师共同参与,将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另一方面,学校应鼓励和引导教师开展自主性的教科研活动,利用好双减机遇,改变自身教学实践,收获专业成长。”如何平衡付出与收获的两端参与问卷的教师中,有95%参与了课后服务。”27%的教师认为“双减”后“平衡工作与个人生活”压力明显增加,位居“教师压力榜”首位。而“双减”前,有这方面压力的教师只占7%。杨玉春坦言,“双减”开展难度大、任务多,目前教师确实是“短期利益受损群体”。教师的负面情绪与实际困难,反映出更深层的问题。杨玉春指出关键:“双减对校长等教育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及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之下 教师 面临 哪些 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