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道路评价(征.docx
《《绿色道路评价(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道路评价(征.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CS93.080.01CCSP6611B上海市地方标准DBXX/TXXXX-XXXX绿色道路评价EvaluationforGreenRoad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基本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5评价指标体系36评价方法3附录A(规范性)评价得分统计表18附录B(规范性)可不参评指标的限制性条件19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提出并
2、监督实施。本文件由上海市智能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同济大学、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兴一、蒋应红、王艺、蒋海里、凌宏伟、高怀、郑晓光、余博、陈龙、吕艳萍、吴连盛、蔡氧、黄明、虞振清、冯志、张震、陈亚杰、徐则灵、周丽娜。绿色道路评价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绿色道路评价的基本要求、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二级及以上公路、主干道及以上城市道路项目的规划工可、勘察设计、建设施工、运营养护评价,
3、其他等级道路评价可参照执行;大修及养护工程可参照本标准阶段性评价,用于指导道路绿色运维。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20891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T50430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GB/T50430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50688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5011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JTGBO
4、l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3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4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B05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JTGClO公路勘测规范JTGD20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3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TD31-02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D32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D8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HlO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Hll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H12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TLll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细则JGJ14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TG5120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5150公路路基养护技术规范CJJ/T75城市道路绿化设
5、计标准CJJ36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7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194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69城市道路路面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R1绿色道路greenroad在道路的全寿命周期内,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地控制资源占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建设品质提升与运行效率提高,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美观的行车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来源:JT/T1199.1-2018,3.1,有修改绿色设计greendesign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道路的设计阶段,开展全寿命周期技术经济论证及环境影响分析,在满足道路
6、使用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道路在施工建设、运营养护阶段可能对环境、资源造成的影响,采取科学、合理、灵活的设计措施,促进道路向更节能、更环保、更安全、更舒适的方向发展。来源:JT/T1199.1-2018,3.2,有修改33绿色施工greenconstruction在保证道路施工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和管理创新,最大程度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地施工活动。来源:JT/T1199.1-2018,3.3 4绿色运维greenoperationandmaintenance运用科学管理手段和先进检测及维修养护技术,在
7、保证道路设施质量与运营安全的同时,显著降低资源占用、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提高道路运营效率,不断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增强公众出行满意度,实现道路长期高水平服役。4基本规定4 1一般规定4.1.1 绿色道路建设应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规划工可、勘察设计、建设施工、运营管理全过程。4.1.2 绿色道路可针对某个阶段单独评价,也适用于对连续多个阶段进行总体评价。在开展单个阶段自评时,可在本阶段开展过程中结合需要进行多次评价,其结论可作为单位自我考核和评价的依据。在开展连续多个阶段总体评价时,规划工可阶段评价宜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批复前进行,勘察设计阶段评价宜在施工图设计审查前进行
8、施工建设阶段评价宜在项目主体工程完成建安费的50%后且交工验收前进行,运营管理阶段评价宜在通车运营2年后进行。4.1.3 绿色道路总体评价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组织,道路建设单位或运营单位自主申请,组织单位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对项目开展绿色道路评价。4.1.4 绿色道路评价参评项目应按要求提交相应材料并对材料真实性负责。49基本要求4.2.1 在立项论证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应统筹考虑道路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发展,合理确定项目功能定位、技术标准、控制点、走廊带、线位方案、关键节点工程的推荐方案。估算编制应充分考虑绿色道路发展的实际情况。4.2.2 在勘察设计阶段,应以批准的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与城市总体规
9、划、道路交通规划以及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保护、管线综合、公共交通等专项规划相衔接。道路规划设计方案应符合GB3096.GB55011、GB50688、JTGBOKJTGBO4、JTGCIO、JTGD20、JTGD30、JTGD81、JTG/TD31-02JTG/TD32、JTG/TLlKCJJ37、CJJ194、CJJ169的规定,按JTGB05的规定对道路进行安全评价,按JTGB03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上海市水土流失易发区或水源保护地的道路项目还需通过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水土保持方案。4.2.3 在建设施工阶段,应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应组织落实绿色道路建
10、设实施方案、细化施工组织方案与施工工艺、开展新技术研究与应用,实施绿色施工。按照GB/T50430的要求进行施工质量管理,并开展施工期环境监测、水土保持监测及环境监理(含纳入工程监理模式)工作。4.2.4 在养护运营阶段,应成立运营、养护监管机构,制定日常运营管理、养护管理方案和考核评估制度等,符合JTGH10,JTGHlKJTGHI2、JTG5120、JTG5150、CJJ36的规定。应坚持以道路使用者为中心,统筹绿色养护运营制度和技术方法,优化养护管理,改进养护工艺,推动系统智能联动科学决策,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落实噪声、废气、污水等污染防治处理的措施,加强养护材料循环利用,以相对较少
11、的资源能耗,维持高水平的道路运行状况,提供更高水平的运营服务。5评价指标体系5,基本项评价指标5.1.1基本项评价指标体系由4类一级指标构成,包括:绿色道路规划工可阶段、绿色道路勘察设计阶段、绿色道路建设施工阶段、绿色道路运营养护阶段。各一级指标下设置若干二级和三级指标。5,加分项评价指标5.2.1 加分项是指参评项目采取了与绿色道路相关的创新措施,具备本文件尚未包含但能够促进道路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做出的特殊贡献、获得的特殊奖励,包括荣誉加分项和创新加分项。5.2.2 荣誉加分是对项目在建设期或竣工后获得国家、省部级奖项或荣誉进行加分。5.2.3 创新加分是对项目在建设管理或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优
12、于常规的工法、工程进行加分。6评价方法A评分规则1.1.1 绿色道路建设评价由基本项和加分项得分之和综合评定。1.1.2 当基本项中某评价指标不适用于待评价道路时,可按照附录B的规定中请该评价指标不参与评价与积分,并计算各一级指标的适用分值,即扣除缺失指标内容分值后的实际满分值。1.1.3 绿色道路评价的基本项实际得分应为所有一级指标得分之和,各一级指标得分应为该指标下设所有二级指标得分之和,各二级指标得分应为该指标下设所有三级指标得分之和。1.1.4 绿色道路评价的基本项最终得分应按各一级指标实际得分除以该一级指标适用分值再乘以一级指标权重后加和计算,基本项得分统计表见附录A.1。1.1.5
13、 绿色道路评价的基本项一级指标按权重分别占不同分值,权重分布见表I0表1绿色道路评价基本项一级评价指标所占权重一级指标绿色道路规划工可阶段绿色道路勘察设计阶段绿色道路建设施工阶段绿色道路运营养护阶段权重0.150.300.400.156.1.6道路项目在各阶段取得了荣誉加分项和创新加分项时,参照表4分值,可用表A.2进行加分项记录与统计。6.1.7根据基本项得分0和加分项得分A绿色道路评价可依据最终得分划分为不同的评价等级,见表20表2绿色道路等级评定表基本项得分Q加分项得分评级0三90OWy20A级(优秀)80W&9010P2080K900K10B级(良好)70W&80102070W&800
14、K10C级(中等)60K7010P2060W&700K10D级(合格)6)计分方法6 .2.1绿色道路评价基本项计分方法按表3确定。7 .2.2绿色道路评价加分项积分方法按表4确定。表3绿色道路评价基本项计分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计分标准编号分值审查资料绿色道路规划工可阶段(100分)顶层战略(44分)战略规划(20分)制定绿色设计、施工和养护为一体的总体战略规划,实施绿色道路建设计划,体现坚持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环境保护理念、系统论原理和全寿命周期成本思想,强调建、管、养、运并重。1.1.15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总体战略规划文件战略规划中体现推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等理念,并
15、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1.1.25确定为省部级绿色道路示范工程。1.1.310省部级绿色道路示范工程公示文件专项资金(24分)每年制定经费计划,有专门的年度经费用于开展绿色道路建设工作。1.1.48可行性研究报告或绿色道路专项资金筹集与支出方案经费计划中针对不同情况有明确可执行的赏罚办法。1.1.58通过多种途径拓宽绿色道路融资渠道。1.1.68项目管理(42分)管理体系(21分)参与项目建设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具备相应的管理体系认证资质。1.2.18设计、施工单位资质证明参建单位分层级设立行之有效的组织机构、联动协调机制、任务到位,责任到人。1.2.28管理组织机构与任务分配文件建设单位成立专
16、门的绿色道路建设工作小组或办公室,监理单位设置专职的环境监理工程师。1.2.35环境监理工程师资质证明制度建设(8分)建立绿色道路建设管理与考核制度,制定实施方案,构建绿色道路质量、进度、安全、应急等制度体系,体现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和绿色技术等关键要素。1.2.48绿色道路建设管理与考核制度意识建设(13分)设立专家指导咨询机制,聘请专门的咨询专家小组。1.2.55咨询专家聘任证明文件开展绿色道路培训、宣贯、交流、推广、研讨等系列活动,每次1分。1.2.68培训教育文件、培训日志、宣贯、交流、推广、研讨等活动文件、宣传栏与影像资料等证明材料。统筹分析(14分)资源统筹利用分析(8分)进行绿
17、色选线分析。1.3.12规划分析文件进行土地利用分析。1.3.22进行材料利用分析。1.3.32进行水资源利用分析。1.3.42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2分)开展全寿命周期技术经济论证分析,并根据论证结果指导项目实施。1.3.52全寿命周期技术经济论证文件、应用证明材料项目开始前进行环境影响分析。1.3.62环境影响分析文件生态环境影响分析(4分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动态环境影响分析,并对实施过程提供指导。1.3.72绿色道路勘察设计阶段(100分)总体设计(36分)建管养一体化设计(7分)工程结构物、监测设施、服务设施、管理设施、安全设施等功能系统匹配,设置合理、方便使用,充分考虑远景扩展需求。2.
18、1.12设计图纸与说明等相关资料统一考虑结构设计与养护,推进构件标准化、工厂化、装备化,积极应用高性能环保材料,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耐久性,降低道路运营养护成本。2.1.22结构设计与养护设施设计文件与效用说明分析文件统筹考虑后期运营管理的功能性需要,合理设置检养通道,可检测、可维护、可更新。2.1.31检养通道设计与说明文件充分考虑地域气候情况进行防雪、防冻、防风等灾害预防的设计。2.1.41灾害分析与预防设计与说明文件充分利用信息化辅助设计工作,提升设计和管理能力。2.1.51信息化辅助设计应用说明路线设计(4分)路线方案比选应综合考虑“对经济社会带动、全寿命周期成本、环境保护、资
19、源节约、高效快捷、运行安全”等。2.1.62路线设计与说明文件通过优化平纵横设计、交叉和构造物设置,使路基填挖合理,减少借方和弃方。2.1.72路基路面设计(10分)进行高路堤与桥梁、深路堑与隧道或分离式路基等方案的论证比选。2.1.82路基设计与说明文件充分利用挖方等,科学调配土石方,实现“零弃方、少借方”。2.1.92采用新技术途径,进行长寿命路面设计。2.1.102路面设计与说明文件在不影响路面正常性能的前提下,应用功能型路面设计。2.1.112应用绿色节能路面设计。2.1.122桥梁设计(4分)统一考虑桥梁建设和运营养护,突出全寿命周期设计。I2.1.132桥梁设计与说明文件应用绿色设
20、计,采用绿色材料及施工技术,因地制宜保护生态。I2.1.142隧道设计(6分)优化洞门设计,少破坏、多保护植被,采用“零开挖进洞”。I2.1.152隧道设计与说明文件充分利用隧道弃渣,提高隧道弃渣综合利用率。I2.1.162隧道内探索采用降解尾气材料路面等,减少碳排放。I2.1.172附属设施(5分)交通标志标线、防撞护栏、禁入栅、龙门架等附属设施采用环保、可回收材料。2.1.182附属结构、安全设施和服务区设计与说明文件路侧杆件设备进行合杆。2.1.191服务区、管理区采用清洁能源、被动房、地源热泵、空气能、雨水回收、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环保节能技术。I2.1.202环保设计(46分)
21、资源集约设计(10分)新建道路考虑与铁路、轨交、管廊等市政设施共通道集约布置;改扩建道路项目充分统筹利用原有通道资源。2.2.12节地、节水、节材等资源节约设计与说明、方案论证报告平面交叉口根据交通需求精细化设计,控制交叉口规模及缘石半径;立体交叉应合理选型、简化交叉关系、紧凑布局。I2.2.21对桥下空间、立体交叉范围内空地复合化利用,结合沿线需求设置公交枢纽、停车场、绿化等市政设施或道路附属设施,桥梁下部结构设计应利于桥下空间利用。I2.2.31服务区、道班房、加油站等道路相关设施合理考虑同址合建。I2.2.41设计过程充分考虑节地、节水、节材等资源节约,并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和方案论证。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绿色 道路 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