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原理课件PPT课件.ppt
《传热原理课件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热原理课件PPT课件.ppt(1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 传热原理传热原理1本章节主要内容:本章节主要内容:n传热的基本概念传热的基本概念n传导传热传导传热n对流换热对流换热n辐射传热辐射传热2传热学概述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的学科,其基础为热力学第一定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的学科,其基础为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在材料技术领域大量存在传热问题在材料技术领域大量存在传热问题3在材料技术领域存在节能问题在材料技术领域存在节能问题42.1传热基本概念2.1.1 传热基本条件传热基本条件传热传热热量传递的过程热量传递的过程基本条件基本条件物体间存在温度差物体间存在温度差低温端高温端5特点:特点:物体各部位不发生
2、宏观相对位移物体各部位不发生宏观相对位移热量从铁丝的高温端传热量从铁丝的高温端传递到低温端,但铁丝外观未递到低温端,但铁丝外观未变化。变化。2.1.2 传热的基本方式传热的基本方式(1)传导传热传导传热:依靠物体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传递热量。依靠物体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传递热量。6导热机理:导热机理:气体分子不规则运动时相互碰撞;气体分子不规则运动时相互碰撞;导电固体自由电子;导电固体自由电子;非导电固体晶格振动产生的弹性波;非导电固体晶格振动产生的弹性波;液体兼有气体和非导电固体的机理。液体兼有气体和非导电固体的机理。7 (2)对流传热:)对流传热:依靠流体质点的宏观位移而传热。依靠流体质点的宏
3、观位移而传热。火焰通过周围气体火焰通过周围气体的运动对流能将热的运动对流能将热量从周围向其它地量从周围向其它地方传递方传递单纯对流传热单纯对流传热发生于流体内、流体之间发生于流体内、流体之间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传热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传热对流换热对流换热8(3)辐射传热)辐射传热:不借助于媒介物,热量以热射线形式从不借助于媒介物,热量以热射线形式从 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太阳能以辐射形式透过太阳能以辐射形式透过广阔真空,传递到地球,广阔真空,传递到地球,不需要媒介。不需要媒介。9导热、对流、辐射的评述导热、对流、辐射的评述 导热、对流两种热量传递方式,只在有物质存在导热、对流
4、两种热量传递方式,只在有物质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而热辐射不需中间介质,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而热辐射不需中间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递,而且在真空中辐射能的传递可以在真空中传递,而且在真空中辐射能的传递最有效。最有效。在辐射换热过程中,不仅有能量的转换,而且伴在辐射换热过程中,不仅有能量的转换,而且伴随有能量形式的转化。随有能量形式的转化。10在辐射时,辐射体内热能在辐射时,辐射体内热能 辐射能;在吸收时,辐射能;在吸收时,辐射能辐射能 受射体内热能,因此,辐射换热过程受射体内热能,因此,辐射换热过程是一种能量互变过程。是一种能量互变过程。辐射换热是一种双向热流同时存在的换热过程,辐射换热是一种
5、双向热流同时存在的换热过程,即不仅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辐射热能,而且低温即不仅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辐射热能,而且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辐射热能。物体向高温物体辐射热能。11辐射换热不需要中间介质,在真空中即可进行,辐射换热不需要中间介质,在真空中即可进行,而且在真空中辐射能的传递最有效。因此,又而且在真空中辐射能的传递最有效。因此,又称其为非接触性传热。称其为非接触性传热。热辐射现象仍是微观粒子性态的一种宏观表象。热辐射现象仍是微观粒子性态的一种宏观表象。物体的辐射能力与其温度性质有关。这是热辐物体的辐射能力与其温度性质有关。这是热辐射区别于导热,对流的基本特点。射区别于导热,对流的基本特点。12稳定
6、温度场稳定温度场:t=f(x,y,z)热量从高温面热量从高温面向其对面传递向其对面传递2.1.3 温度场温度场 等温面等温面 等温线等温线 温度梯度温度梯度(1)温度场)温度场定义:定义:传热过程中,物体内部所有点的温度分布情况。传热过程中,物体内部所有点的温度分布情况。不稳定温度场不稳定温度场:t=f(x,y,z,)类型类型一维稳定温度场:一维稳定温度场:t=f(x)13热量从高温面向侧面、热量从高温面向侧面、对面传递对面传递二维稳定温度场:二维稳定温度场:t=f(x,y)14热量从高温面向两侧面、热量从高温面向两侧面、对面、上下底面传递对面、上下底面传递三维稳定温度场:三维稳定温度场:t=
7、f(x,y,z)15等温面被平面所切产生等温面被平面所切产生等温线等温线定义:定义:温度场中所有温度相同温度场中所有温度相同 的点构成的面。的点构成的面。(2)等温面)等温面(3)等温线)等温线定定义义:用用一一个个平平面面与与各各等等温温面面相相交交,在在这这个个平平面面上上得得到到一一个个等等温温线线簇。簇。16等温面与等温线的特点:等温面与等温线的特点:(1)温度不同的等温面或等温线,彼此不能相交。)温度不同的等温面或等温线,彼此不能相交。(2)在连续的温度场中,等温面或等温线不会中断,它们或者是)在连续的温度场中,等温面或等温线不会中断,它们或者是物体中完全封闭的曲面(曲线),或者就终
8、止与物体的边界上。物体中完全封闭的曲面(曲线),或者就终止与物体的边界上。(3)同一等温面、线上无热流,不同的等温面、线之间存在热流。同一等温面、线上无热流,不同的等温面、线之间存在热流。(4)若若温温度度间间隔隔相相等等时时,等等温温线线的的疏疏密密可可反反映映出出不不同同区区域域导导热热热热流密度的大小。流密度的大小。17(4)温度梯度)温度梯度定义:定义:温度场中,两等温面间温度差与其法线方向温度场中,两等温面间温度差与其法线方向 两等温面间距离比值的极限。两等温面间距离比值的极限。(/m)(/m)注意:温度梯度方向注意:温度梯度方向指向指向温度升高温度升高方向,方向,与热流方向相反与热
9、流方向相反数学表达式:数学表达式:单向稳定温度场:单向稳定温度场:tt-tt+t182.1.4 热流热流 传热量传热量温度场内有温度差存在时,热量将从高温流向低温。温度场内有温度差存在时,热量将从高温流向低温。热流热流定义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称为热流,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称为热流,用q表示,单位表示,单位W/m2。热流是矢量,与温度梯度方向相反。热流是矢量,与温度梯度方向相反。传热量传热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总传热面积单位时间内,通过总传热面积F传递的热量,用传递的热量,用Q表示。表示。(W)192.1.5 稳定传热与不稳定传热稳定传热与不稳定传热稳定传热稳定
10、传热稳定温度场内的传热稳定温度场内的传热传热量不随时间变化传热量不随时间变化不稳定传热不稳定传热不稳定温度场内的传热不稳定温度场内的传热传热量随时间变化传热量随时间变化202.2 传导传热传导传热 2.2.1导热的基本定律(傅立叶定律)导热的基本定律(傅立叶定律)数学表达式数学表达式 热流的方向热流的方向与温度梯度相反与温度梯度相反(w/m2)导热系数导热系数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通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通过的热量与温度梯度成正比。的热量与温度梯度成正比。内容内容21应用傅立叶定律时注意点:应用傅立叶定律时注意点:1、负号、负号“”表示热量传递指向温度降低的方向,表示热量传递指向温度降低的方向,
11、n是通过该点的等是通过该点的等温线上法向单位矢量,指向温度升高的方向;温线上法向单位矢量,指向温度升高的方向;2、热流方向总是与等温线(面)垂直;、热流方向总是与等温线(面)垂直;3、物体中某处的温度梯度是引起物体内部及物体间热量传递的根本、物体中某处的温度梯度是引起物体内部及物体间热量传递的根本原因;原因;4、傅立叶定律是实验定律,是普遍适用的,即不论是否变物性,不、傅立叶定律是实验定律,是普遍适用的,即不论是否变物性,不论是否有内热源,不论物体的几何形状如何,不论是否非稳态,也不论是否有内热源,不论物体的几何形状如何,不论是否非稳态,也不论物质的形态(固、液、气),傅立叶定律都是适用的。论
12、物质的形态(固、液、气),傅立叶定律都是适用的。222.2.2 导热系数导热系数(w/m.)物体内温度梯度为物体内温度梯度为1/m时,时,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传热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传热量。2.2.2.1 气体导热系数气体导热系数大小:大小:0.00580.58 W/m.特点:特点:(1)t,(2)在不太大的压力下)在不太大的压力下,可以认为可以认为与压力无关与压力无关 (3)混合气体的导热系数不遵循加和法则。)混合气体的导热系数不遵循加和法则。232.2.2.2 液体的导热系数液体的导热系数 =0.0930.7 W/m.特点:特点:除水、甘油外,一般液体除水、甘油外,一般液体t,2.
13、2.2.3 固体导热系数固体导热系数(1 1)金属)金属 =2.3418 W/m.,纯银最大,纯铜次之纯银最大,纯铜次之 特点:特点:t,合金合金纯金属纯金属(2)建筑材料)建筑材料 =0.162.2 W/m.24(4)绝热材料)绝热材料 0.25 W/m.特点:特点:t,晶体晶体(3)耐火材料)耐火材料 =1.116 W/m.特点:特点:t,,镁质耐火材料例外。镁质耐火材料例外。特点:特点:t,与材料结构、空隙率、湿度、密度等因素有关。与材料结构、空隙率、湿度、密度等因素有关。25说明:说明:导热系数导热系数 是表征材料导热性能优劣的参数,是一种是表征材料导热性能优劣的参数,是一种物性参数,
14、与材料的种类和温度有关。物性参数,与材料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单位:单位:W/m。262.2.2.4 影响影响的因素的因素 温度的影响温度的影响与温度间呈线性关系与温度间呈线性关系t=0+bt密度密度,密度的影响密度的影响湿度的影响湿度的影响湿度湿度,27导热微分方程导热微分方程热焓的增量热焓的增量=传入物体的热量传入物体的热量传出物体的热量传出物体的热量282.2.3稳定导热传热量的计算稳定导热传热量的计算2.2.3.1单层平壁导热单层平壁导热分离变量并积分分离变量并积分:据付立叶定律据付立叶定律29平均温度平均温度时时平壁的导热系数平壁的导热系数单层壁的导热热阻:单层壁的导热热阻:单层壁的导热
15、量:单层壁的导热量:热阻分析法适用于一维、稳态、无内热源的情况热阻分析法适用于一维、稳态、无内热源的情况30导热导热比较比较电流从高电位到低电位电流从高电位到低电位电流电流产生电流的基本条件是电位差产生电流的基本条件是电位差物体对电流有电阻物体对电流有电阻热流量与温度差成正比热流量与温度差成正比与热阻成反比与热阻成反比热流从高温到低温热流从高温到低温热流热流产生热流的基本条件是温度差产生热流的基本条件是温度差物体对热流有热阻物体对热流有热阻热流量与温度差成正比热流量与温度差成正比与热阻成反比与热阻成反比导电导电31计算所需保温层的厚度计算所需保温层的厚度已知已知q,t1,t2,求求 计算物质的
16、计算物质的导热系数导热系数已知已知q q,t t1 1,t t2 2,求求工程上的应用:工程上的应用:计算炉墙等物计算炉墙等物体的散热损失体的散热损失已知已知,t1,t2,求求q32计算炉墙等物体计算炉墙等物体的内外壁温度的内外壁温度已知已知q q,t t1 1(t t2 2),求),求t t2 2(t t1 1)【例例】假设某窑炉耐火砖壁厚假设某窑炉耐火砖壁厚0.5米,内壁面温度为米,内壁面温度为1000,外壁面温度,外壁面温度0,耐火砖导热系数为:,耐火砖导热系数为:=1.16(1+0.001t)w/m.,求通过炉壁的热流及炉壁内的温求通过炉壁的热流及炉壁内的温度分布?度分布?推算炉壁不同
17、厚度处的推算炉壁不同厚度处的温度分布温度分布33(2)平壁的平均导热系数:)平壁的平均导热系数:(3)平壁的热流:)平壁的热流:(w/m.)【解解】(1)炉壁的平均温度)炉壁的平均温度:342.2.3.2 多层平壁的导热多层平壁的导热v多层平壁:多层平壁:由几层不同材料组成由几层不同材料组成v例例:房房屋屋的的墙墙壁壁 白白灰灰内内层层、水水泥泥沙沙浆浆层层、红红砖砖(青青砖)主体层等组成砖)主体层等组成v假假设设各各层层之之间间接接触触良良好好,可可以以近近似似地地认认为为接接合合面面上上各各处处的的温度相等温度相等35如图:如图:三层壁厚度分别为三层壁厚度分别为1、2、3,平均导热系数分别
18、为,平均导热系数分别为1、2、3,各层材料间接触良好,相接触的两各层材料间接触良好,相接触的两表面具有相同的温度。表面具有相同的温度。稳定传热稳定传热q=q1=q2=q3据单层平壁导热公式可推得:据单层平壁导热公式可推得:36n层层平壁的导热平壁的导热:多层壁的导热与串多层壁的导热与串联电路类似联电路类似总热阻为各层总热阻为各层热阻之和热阻之和37应用公式应用公式注意的问题注意的问题(1)多层壁中,壁与壁的接触应良好,相接的两表面应具有相多层壁中,壁与壁的接触应良好,相接的两表面应具有相同的温度。避免接触热阻产生大的计算误差。同的温度。避免接触热阻产生大的计算误差。(2)导热系数与温度有关,而
19、中间层温度未知时,各层材料的导热系数与温度有关,而中间层温度未知时,各层材料的平均值无法求得,可采用尝试误差法求解。平均值无法求得,可采用尝试误差法求解。38交界面交界面温度未知温度未知热流热流(W/m.)(W/m.)(W/m2)【例例】设有一窑墙,用粘土砖和红砖砌筑,厚度均为设有一窑墙,用粘土砖和红砖砌筑,厚度均为230毫米,毫米,窑墙内表面温度窑墙内表面温度1200,外表面温度,外表面温度100,求每平方米窑墙散,求每平方米窑墙散热损失(热损失(粘土砖粘土砖=0.70+0.5510-3t,红砖红砖=0.46+0.4410-3t)。)。【解解】假设交界面温度为假设交界面温度为600600,则
20、则:39校核交界面温度:校核交界面温度:()与假设相比,误差与假设相比,误差=重新假设交界面温度为重新假设交界面温度为830(W/m.)(W/m.)误差超过误差超过5%热流热流(W/m2)40()校核交界面温度:校核交界面温度:与假设温度相比,误差与假设温度相比,误差由此可知窑墙散热损失由此可知窑墙散热损失2080w/m2。误差小于误差小于5%41【例例】:某窑炉炉墙由耐火粘土砖、硅藻土砖与红砖砌成,某窑炉炉墙由耐火粘土砖、硅藻土砖与红砖砌成,硅藻土砖与红砖的厚度分别为硅藻土砖与红砖的厚度分别为40mm和和250mm,导热系数分,导热系数分别为别为0.13和和0.39W/m,如果不用硅藻土
21、层,但又希望窑炉,如果不用硅藻土层,但又希望窑炉墙的散热维持原状,则红砖必须加厚到多少毫米?墙的散热维持原状,则红砖必须加厚到多少毫米?422.2.3.3复合平壁导热复合平壁导热 复合壁:复合壁:高度和宽度方向上,由几种不同材料砌成。高度和宽度方向上,由几种不同材料砌成。2 2 、3 3 、4 4应接近应接近利用热阻串联和利用热阻串联和并联的方法确定并联的方法确定总热阻总热阻R432.2.3.4单层圆筒壁导热单层圆筒壁导热据付立叶定律可导出公式据付立叶定律可导出公式:44:对数平均半径对数平均半径对数平均面积对数平均面积圆筒壁热阻圆筒壁热阻公式另一表达式公式另一表达式:当当r2/r1109时,
22、时,自然对流边界层就会失去稳定而从层流状态转变为湍流状态。自然对流边界层就会失去稳定而从层流状态转变为湍流状态。86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是下面的关联式: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是下面的关联式:式中:式中:定性温度定性温度采用采用 定性长度定性长度的选择:的选择:竖壁和竖圆柱取高度,横圆竖壁和竖圆柱取高度,横圆柱取外径。柱取外径。8788【例例】有一根水平放置的有一根水平放置的高压水蒸气管道,绝热层外径高压水蒸气管道,绝热层外径d583mm,外,外壁温度壁温度tw=48,周围空气温度,周围空气温度tf=23,试计算每米蒸汽管道上通过自,试计算每米蒸汽管道上通过自然对流的散热量。然对流的散热量。【解解】每米管
23、道上的对流散热量每米管道上的对流散热量关键:求出关键:求出先计算先计算Gr以判别流态。以判别流态。根据流态性质查表根据流态性质查表26求出相关参数求出相关参数89有些自然对流换热过程受到固体表面的限制而形成受限空间中的自然有些自然对流换热过程受到固体表面的限制而形成受限空间中的自然对流换热。靠近热面流体受热上升,靠近冷面流体冷却下降。对流换热。靠近热面流体受热上升,靠近冷面流体冷却下降。特点:流体的受热和冷却发生在近邻地方。为计算简便,引入当量导热系特点:流体的受热和冷却发生在近邻地方。为计算简便,引入当量导热系数数2.3.6.2 有限空间中的自然对流换热有限空间中的自然对流换热90对流换热量
24、对流换热量:(W/m2)相当于对流相当于对流换热换热Nu查表查表2-7所得。所得。91(1)竖夹层竖夹层恒壁温条件下空气在竖夹层的准则关系式为:恒壁温条件下空气在竖夹层的准则关系式为:公式准则的定性温度为:公式准则的定性温度为:tm=(tw1+tw2)/292(2)水平夹层)水平夹层水平夹层中在恒壁温情况下的水平夹层中在恒壁温情况下的空气自然对流换热计算公式为:空气自然对流换热计算公式为:93【例例】试求平板间空气夹层的当量导热系数和对流换热量。已知夹层厚试求平板间空气夹层的当量导热系数和对流换热量。已知夹层厚度为度为25.0mm,高为,高为200mm,热表面温度为,热表面温度为150,冷表
25、面温度为,冷表面温度为50。【解解】先计算夹层中空气的平均温度:先计算夹层中空气的平均温度:查附录五得查附录五得100空气的物性参数:空气的物性参数:W/(m)m2/s计算计算Grf:94查表查表27中的计算式,求中的计算式,求W/(m)计算对流还热量为:计算对流还热量为:W/m2952.3.7 流体强制流动时的对流换热流体强制流动时的对流换热 2.3.7.1 管内强制对流管内强制对流 2.3.7.1.1 管内强制对流流动和换热的特征管内强制对流流动和换热的特征 (1)流流动动有有层层流流和和湍湍流流之之分分。无无论论是是层层流流还还是是湍湍流流,都都存存在在入口段,且入口处的换热很强。入口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热 原理 课件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