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
《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听赏桃子花溜溜红一、教学内容:接力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花儿的歌第1课 一课时二、教材分析:这是一首仡佬族民歌,是一首童年合唱的劳动歌曲,演唱时一领众合。歌曲为24拍。歌曲由五个乐句构成,其中第一、第四、第五乐句曲调相同,第二、第三乐句唱出歌曲的主要内容,整首歌曲具有浓郁的仡佬族曲调的特点。三、教学重难点:感受仡佬族民歌的特色四、教学目标:1、感受民歌魅力,了解仡佬族的独特韵味2、学习、分辨附点节奏,感受在歌曲中的作用五、教学用具:电子琴、课件六、教学过程:1、初次播放歌曲,听赏中引导学生注意一领众合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出的歌曲情绪。2、用多媒体展示仡佬族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仡佬族的相关知识
2、3、再次播放歌曲,启发学生了解劳动歌曲的特点,并引导学生一边听一边把劳动号子带到歌曲里,进而感受歌曲的节拍特点。4、再次播放歌曲,引导学生结合感受跟着音乐做律动。5、通过拓展其他作品进行听赏。七、教学反思:演唱金樱花开阵阵香、活动“会变长短的音符”一、教学内容:接力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花儿的歌第2、3课 一课时二、教材分析:这一首壮族民歌,24拍,一段体结构。歌曲表现了壮族人民在金樱花开时的喜悦心情,歌颂了壮乡在新时代实现机械化、奔小康的巨大变化。全曲四个乐句,第四乐句在原来四小节的基础上扩展到了八小节,使歌曲节奏由紧变松。三、教学重难点:能够完成的演唱歌曲四、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
3、金樱花开阵阵香,了解壮族的民族风情,并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认识并能正确地演唱附点音符。五、教学用具:六、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广西南宁每年秋季都有一个重大的节日,同学们能够告诉我是什么节日吗?”学生:“民歌艺术节。”教师:“民歌艺术节汇集了天下的民歌,尤其是我国各民族的民歌更是在民歌艺术节里展示自己的风采。在这些民歌中不乏一些专为儿童创编的童谣,同学们想不想听一听和学一学这些好听的童谣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好听的少数 民族童谣,大家知道这首童谣是哪个民族吗?”学生:“壮族”教师请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壮族的知识。教师归纳学生的发言,并通过课件展示壮族的民族风情。2、学习歌曲。(
4、1)出示课题。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壮族的歌曲金樱花开阵阵香。”(2)教师播放歌曲,要求学生一边听歌曲,一边看歌曲,并标出不明白的地方。(3)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歌谱中不明白的地方。(4)活动“会变长短的音符(三)”的教学a) 教师解释歌谱中学生不明白的地方,说明这些都是会变长短的音符。b) 教师请学生看课本上的活动“会变长短的音符(三)”,通过学习了解附点音符及切分。c) 教师请学生汇报是否理解书上所讲的知识,并说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d) 教师归纳并讲解(以“5”为例):5(附点四分音符)一般后面跟5,连起来就是55。5(附点八分音符)一般后面跟5,连起来就是55。e)教师教唱附点音
5、符55 、55 。(5)学生跟琴学唱歌曲旋律,注意唱准四分附点音符。(6)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7)请学生听教师有感情的范唱歌曲。(8)学生跟琴学唱歌曲。a) 学生跟琴哼唱歌曲,注意附点音符的地方,如:b) 学生很教师单独练上面这一句,把四分附点音符唱准,唱好一字多音。c) 学生把有临时升号的#4唱准。d) 学生把歌曲完整的唱一遍。e) 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唱出欢乐的气氛。3、课堂小结。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壮族民歌,还认识了附点音符,收获不少。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了解少数民族,体会民歌带给我们的独特韵味。”七、教学反思:演唱金凤子开红花一、教学内容:接力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花儿的歌第4
6、课 一课时二、教材分析:这是一首云南民歌,24拍,一段体结构。歌曲表现了云南地区雨水较多,人们盼望太阳出来的心情。金凤子开花的时候就是太阳出来的时候,于是人们就把金凤子花当太阳一样赞颂。全曲由两个乐句和一个结束句组成,结束句重复第二乐句,只是在结束的两个小节里音高翻了一个八度。三、教学重难点:1、学习歌曲金凤子开红花。2、了解云南。四、教学目标:1、乐于以积极的态度体验云南音乐的民族风格。2、聆听并且学习歌曲金凤子开红花。五、教学用具: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师:同学们知道金凤子? (生答)师:金凤子又名急性子.是一味中药。急性子 急性子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的种子。秋季
7、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果皮等杂质,晒干。干燥种子略呈扁球形至扁卵圆形,长2.53毫米,宽23毫米。种皮赤褐色,或棕色,表面密布小窝点及橙黄色短条纹。种脐位于种子的狭端,稍突出。质坚硬。以颗粒饱满者为佳。含风仙甾醇、帕灵锐酸、皂甙、脂肪油、多糖、蛋白质、氨基酸、挥发油,以及槲皮素的多糖甙和山柰酚的衍生物等黄酮类。21世纪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与金凤子有关的歌曲金凤子开红花。(三)欣赏乐曲金凤子开红花。1、介绍云南及云南民歌2、初步聆听乐曲,说感受。3、再次分部分聆听。(四)学习歌曲金凤子开红花。(五)课后小结。七、教学反思:演唱金孔雀与山茶花一、教学内容:接力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花儿的歌
8、第5课 一课时二、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傣族民歌,24拍,一段体结构。曲调的发展是起承转合的关系,第一第二乐句是起句,第三乐句是承句,第四乐句是转句,第五乐句有八小节,是合句。该曲调优美,具有傣族音乐的韵律美。三、教学重难点:1、学习歌曲金孔雀与山茶花。2、了解傣族。四、教学目标:1、乐于以积极的态度体验傣族音乐的民族风格。2、聆听并且学习歌曲金孔雀与山茶花。五、教学用具: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师:同学们有不知道孔雀的? (生答)师:那么有同学知道山茶花? (生答)师:山茶花(学名:Camellia japonica),山茶科植物,属常绿灌木和小乔木。古名海石榴。有玉茗
9、花、耐冬等别名,在韩语中也被叫做冬柏花,在韩国海云台区的冬柏岛就是以茶花的名为此岛命名,又被分为华东山茶、川茶花和晚山茶。茶花的品种极多,是中国传统的观赏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八,亦是世界名贵花木之一。山茶也是金华市、重庆市、青岛市、景德镇市、温州市和日本的铫子市的市花。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金孔雀与山茶花。(三)欣赏乐曲金孔雀与山茶花。1、初步聆听乐曲,说感受。2、再次分部分聆听。(四)学习歌曲金孔雀与山茶花。(五)课后小结。七、教学反思:听赏采花一、教学内容:接力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花儿的歌第6课 一课时二、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四川民歌,流传于四川南坪。歌词用朴素的语音把一年中
10、每个月开什么花作了叙述,使人们从中得到不少生活知识。歌曲为24拍,速度稍快,曲调欢快活泼。三、教学重难点:四、教学目标:五、教学用具: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复习1、切分节奏的概念?当弱位或弱拍上的音延续到强音的位置,改变了其原有的强弱规律。2、切分节的练习(1)(2)(3)(通过节奏练习,为突出本节课的难点作铺垫)3、复习:大小调式都是由7个音构成的(1234567)大调式音阶:12345671(主音主音)小调式音阶:67123456(主音主音)(二)寓教于乐新授音乐知识:民族五声调式由五个音构成,其五个音可分别做主音构成五种不同的民族调式(12356)音阶:123561(三)发声练习
11、2/412|35|6|a65|32|1|(四)学唱采花四川民歌1、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不同种类花朵的图片,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作铺垫。2、播放歌曲采花学生回答:歌曲的情绪特点?3、简介歌曲采花降E调节拍2/4流行于四川南坪的传统小调(四川民歌)歌曲表达了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4、学生按节奏的形式朗读采花歌词并回答:歌词表达了什么内容?歌词用朴素的语言把每一年中每个月开什么花都做了叙述,也使人们从中得到了不少生产和生活的知识。5、随多媒体视频采花音乐轻声哼唱歌曲,其间教师为学生范唱。注意:(1)切分节奏(找找乐谱中哪些地方出现了)(2)民族五声调式(乐谱中一共出现了哪
12、几个音)6、填词慢速演唱歌曲,注意节奏准确、吐字清晰。7、讨论歌曲演唱的艺术处理(速度、节奏、咬字、情绪),并弹琴演唱(五)创造表现分组表演(表演形式多样)教师指挥(六)完美结课:1、四川地区民歌的风格特点?四川的山地民歌曲调悠远绵长,慷慨阳刚,有很强的自娱性,但也很富于激情.2、民歌的相关知识?民歌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作者传唱着是劳动人民,通过编创民歌传授知识、抒发感情、记录自己的生活,形式简明朴素、短小精悍,易于传唱。民歌体裁:号子:伴随劳动的民歌小调:旋律曲折山歌:声调高亢、嘹亮随伴奏欢快地演唱(第一段)来准确表现四川民歌的风格特点。要求:击拍2/4强拍弱拍七、教学反思:演唱小白船教案
13、一、教学内容:接力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旋转的歌儿唱起来第1课 一课时二、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在我国流传很广的朝鲜族童谣,歌词描述了孩子们对神秘宇宙的丰富想象,表达了孩子们想要探求美丽星空的愿望,反映了孩子们对美好世界的追求。这首歌以优美的旋律,舒展的节奏,鲜明的三拍子韵律,描绘了月亮船在夜空中荡漾的生动形象和美好神奇的意境。歌曲为34拍,二段体结构。歌曲第一段比较深沉、宁静,第二段后面的旋律把歌曲推向高潮,突出了夜空的辽阔你和神秘,然后又回落到宁静的气氛中。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三拍子节奏,并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二)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对歌曲进行动作
14、创编,并会用优美的动作进行表演。四、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歌曲。2、引导学生用轻柔、优美的歌声演唱歌曲,表达歌曲意境。3、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学会用优美的动作进行表演。五、教学用具:课件、钢琴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情景导入(播放幻灯片,展示美丽的夜空画面)。2、点击课件,揭示课题(学生回答,教师用多媒体出示课题:小白船)(二)节奏游戏、激发兴趣;1、 用多媒体出示乐理知识节奏型,学习三拍子的强弱规律。2、 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初步感受歌曲。(三)接受新知、层层深入;3、 跟电子琴伴奏学唱歌曲。(引导学生边打拍子边唱,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对加连音线的
15、两个小节处进行提示和范唱。)(四)创造表现、体验成功。4、跟着音乐课件动漫画面边演唱歌曲,边跟老师学跳舞。5、启发学生说说学完歌曲后的感受。6、再次跟着课件音乐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五) 教师小结亲爱的同学们,学了这首歌,你觉得快乐吗?(快乐!)是呀,我们生活在温暖的阳光下,我们成长在美丽的校园里,老师是那样和蔼可亲,同学是多么团结友爱,我们怎么能不幸福快乐呢?(六)结束教学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在这快乐的小白船音乐中说声再见吧!七、教学反思:演唱我们美丽的祖国教案一、教学内容:接力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旋转的歌儿唱起来第2课 一课时二、教材分析:我们美丽的祖国是一首抒情、活泼的经典少儿合唱曲,
16、旋律充满着圆舞曲节奏的律动。歌词以设问句引出歌曲主题,展现了少年儿童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洋溢着当代少年儿童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全歌是一个多乐句的乐段结构,前六句的落音分别为“5、2、6、3、5、1”,使人感到色彩纷呈,最后一句是乐段的补充,采用合唱形式,纵情抒发了少年儿童的欢乐情绪。结尾处由3/4拍变成2/4拍,使人在坚定、昂扬的情绪中结束。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变换拍子的掌握(二)教学难点:歌曲情绪的把握四、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优美、流畅的声音唱好歌曲,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2、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演能力。五、教学用具:钢琴、小堂鼓六、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
17、1听我爱我的家乡,问生: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歌中“家乡”指哪儿?抒发了什么感情?2抒发这类感情的歌曲还有很多,同学们能再列举一些吗?你能唱两句吗?有一首歌我想同学们都会唱,那就是娃哈哈,歌中第一句就唱道“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说明我们的祖国怎么样?(三)学习新歌:1下面老师再请同学们听一首歌,听一听这首歌你们是否熟悉?(录音播放我们美丽的祖国)。这首歌叫做我们美丽的祖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是录音上唱的,现在老师再将这首歌唱一遍,请同学们感受一下这首歌的强弱规律是什么?2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一个小游戏,发一下“lv”这个音,注意发这个音时口腔打开,嘴型要圆,声音往眉心靠
18、请同学们告诉老师,在发这个音时,你有什么感觉?3请同学们就用这种感觉这种声音来哼唱歌曲的旋律。刚才同学们哼唱了一遍,请你们自己来说一说,还有哪些地方唱得不是太有把握的。(师指正)再哼唱一遍。4 唱第一段歌词:请同学们把第一段歌词一起有感情的朗读一遍。轻声唱词纠错,特别指出第六乐句。完整唱。5 唱第二段歌词:请同学们找出这一段中与上一段不同的地方,唱一唱。唱第二段6歌曲处理:这是一首抒发爱国之情的歌曲,要唱得优美、流畅,为了将这首歌唱的更加动听,第六乐句可以唱得欢快、有弹性一点,师示范,生模仿,后完整唱歌。7创作:刚才同学们用歌声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除此之外,我们还能用什么形式来表现呢
19、分组排练。表演(四)小结:刚才同学们用多种形式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表演得非常好。但是光有这份感情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以实际行动来证明,那就是好好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样在将来才能够有足够的能力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繁荣富强。(五)下课。七、教学反思:演唱春的赞美一、教学内容:接力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旋转的歌儿唱起来第2课 一课时二、教材分析: 春的赞美是黎锦晖根据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创作的歌剧弄臣曲调改编填词的歌曲。脍炙人口的经典旋律活泼流畅、朗朗上口,而黎锦晖的填词改编巧妙结合旋律,文字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生动、明快,继承和发展了学堂乐歌的传统,是黎锦晖创造的用音
20、乐来推广国语的方式的代表体现。三、教学重难点:细心揣摩、体验感受词曲完美结合所表达的意境;开阔思路、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四、教学目标:1、通过初步学习和欣赏春的赞美,感受作品明朗、愉快的情绪,同时也让我们体会春的气息。2、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加深对生活与大自然的热爱。五、教学用具: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创设情境,在教室里布置一些相关的图片或柳叶等。师: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请大家欣赏一些图片。(三)授新课:1、这是一些描写春天气息的图画,对春天的表现不仅是图画,还有如:诗、舞蹈、唱歌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春的赞美。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放录音:春的赞美
21、3、再听录音,学生哼唱。师:学生进一步感受词和曲的和谐及明朗愉快情绪,体会对美好春天的向往的心情,同时一边听一边画旋律线。4、教师范唱;5、学生小声哼唱全曲;6、参与体验模式。1、情感呼唤;2、情感深化;3、情感外化。(四)创编活动:师:通过反复欣赏小声哼唱,同学对作品春的赞美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现在叫老师请大家思考能否用其它的方式来创作,表现春的意境,怎么表现呢?大家分组讨论,人人参与,注意同歌曲结合。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物品(纸、彩笔、塑料袋、矿泉水瓶等)。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联系生活实际创作。(五)小结:同学们今天欣赏了春的赞美。并且通过参与讨论,同学们进一步感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音乐 下册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