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doc
《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为了监测和评价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开展了有关创新型 国家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研究,并先后于 2011 年、 2012 年和 2013 年发布了国家创新指 数系列报告,研究成果为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发展目标的制定提供了 科学依据。 国家创新指数指标体系主要关注我国当期创新能力发展水平的监测分析, 并与世 界其它主要开展研发活动的国家进行动态排序比较, 是一种基于国家竞争力和创新评价等理 论方法的系统性综合评价。“十一五”以来,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自主创新发展战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 2006-2020 年)明确提出,到 2020 年中国进入创 新型国家行列。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 中发20126 号)进一步明确了关于“建立全国创新调查制度,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监测评 估”的要求。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科技创新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 更加科 学的评价国家综合创新能力, 监测中国创新能力的变化, 在已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新 的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一、总体说明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用于评价世界主要国家的创新能力, 揭示我国创新能力 变化的特点和差距。评价对象选取了世界上40个国家,其研究与发展(R&D经费之
3、和占全球的98%A上,GDP合计占全球的88%上。力图通过逐年评价与国际对比来监测我国建设 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为实施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提供支持信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本质是要使经济社会发展从主要依赖资本投入和资源消耗驱动 转到主要依靠创新驱动上来,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主要通过 创新资源的不断投入, 知识的持续创造、 传播和应用来实现, 其绩效体现在经济社会和人民 生活的改善上。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政府营造的创新环境是必要保障。创新指标的选取原则是: 相对独立, 综合反映国家在创新方面的优势和劣势、 能力和 绩效;相对指标为主,突出创新带来的竞争能力;总量指标为辅,兼
4、顾大国小国的平衡;定量统计指标为主,定性调查指标为辅;指标具有国际可比性;指标具有可扩展性; 数据具有可获得性;数据来源具有权威性。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由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5个一级指标和 33 个二级指标组成:(一)创新资源 反映一个国家对创新活动的投入力度、创新人才资源的储备状况以及创新资源配置结 构。包括 5 个二级指标:1. 研究与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2. 研究与发展人力投入强度3. 科技人力资源培养水平4. 信息化发展水平5. 研究与发展经费占世界比重(二)知识创造 反映一个国家的科研产出能力、知识传播能力和科技整体实力。包括7 个二级指标:1.
5、学术部门百万研究与发展经费的科学论文引证数2. 万名科学研究人员的科技论文数3. 百人互联网用户数4. 亿美元GDP发明专利申请数5. 万名研究人员的发明专利授权数6. 科技论文总量占世界比重7. 三方专利总量占世界比重(三)企业创新主要用来反映企业创新活动的强度、效率和产业技术水平,包括5 个二级指标:1. 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与工业增加值的比例2. 万名企业研究人员拥有PCT专利数3. 综合技术自主率4. 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新产品所占比重5. 中高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的比重(四)创新绩效反映一个国家开展创新活动所产生的效果和社会经济影响,包括6 项指标:1. 劳动生产率2. 单位能
6、源消耗的经济产出3. 人口预期寿命4. 高技术产业出口占制造业出口的比重5.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6. 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世界比重(五)创新环境 主要用来反映一国创新活动所依赖的外部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好坏,包括如下级指标(选自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报告中的调查指标)1.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2. 政府规章对企业负担影响3. 宏观经济环境4. 当地研究与培训专业服务状况5. 反垄断政策效果6. 员工收入与效率挂钩程度7. 企业创新项目获得风险资本支持的难易程度8. 产业集群发展状况9. 企业与大学研究与发展协作程度10. 政府采购对技术创新影响二、指标体系框架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创新资源1.
7、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强度2.研发人力投入强度3.科技人力资源培养水平4.信息化发展水平5.研究与发展经费占世界比重知识创造1.学术部门百万研究与发展经费的科学论文引证数2.万名科学研究人员的科技论文数3.百人互联网用户数4.亿美元经济产岀的发明专利申请数5.万名研究人员的发明专利授权数6.科技论文总量占世界比重7.三方专利总量占世界比重企业创新1.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与工业增加值的比例2.万名企业研究人员拥有 PCT专利数3.综合技术自主率4.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新产品所占比重5.中高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的比重创新绩效1.劳动生产率2.单位能源消耗的经济产出3.人口预期寿命4.高技术产业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 创新 能力 评价 指标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