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总体规划.docx
《十五五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总体规划.docx(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第1章总则1.1规划目的地热能源是一种典型的清洁能源,具有经济效益高、利于能源消耗结构调整、改善环境质量等优点,也被称为“绿色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其价值已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可。随着地热开发利用技术日渐成熟和综合利用水平的提高,其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发电、烘干、洗染、采暖、制冷、旅游、疗养、洗浴、种植、养殖等诸多领域,地热资源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市结合自身特点,提出建设“旅游富市”战略行动计划。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富市、开放活市、人才兴市”五大战略,以旅游目的地建设为核心,围绕省“仙境海岸”
2、区域旅游品牌,突出特色,全面提升“阳光海岸”品牌影响力、竞争力,全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通过“项目带动、设施支撑、机制保障、城市转型”激发旅游业发展活力,推动旅游产业全面赶超、全方位跨越,构建海陆统筹、海山一体、城乡协同、城港产融合、六要素全面发育、新业态创新提升的发展格局,建成海洋休闲度假名城文化旅游东方起点。合理开发利用温泉资源,依托市区生态优势,培育温泉养生文化,建设健康养生基地。为加强地热资源勘查、合理利用和保护,提高地热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依据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55号)、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
3、年规划纲要、关于切实加强地热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管理的通知(鲁国土资规20182号)、市“旅游富市”战略行动计划(2017年2020年)、地热资源评价方法(DZ40-85)、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T11615-2010)等有关法规和规划,结合区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现状,编制区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总体规划(2018-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指导区地热勘查与开发工作的政策性文件,是区人民政府主管部门依法对全区地热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进行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1.2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
4、产资源法实施细则;5、省水资源管理条例;6、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关于切实加强地热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管理的通知(鲁国土资规(2018)2号);7、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8、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9、市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10、地热资源评价方法(DZ40-85);11、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T11615-2010);12、地热钻探技术规程(DZ/T0260-2014);13、地热能术语(NB/T10097-2018)。1. 3规划期限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期限为2018-2025年,现状水平(基准)年为2017年;其中:201820
5、20年为近期规划期,20212025年为中远期规划期。1.4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区全区。包括8个街道、7个镇:街道、香河街道、石臼街道、奎山街道、秦楼街道、北京路街道、卧龙山街道、两城街道、河山镇、涛雒镇、西湖镇、陈瞳镇、南湖镇、三庄镇、后村镇。第2章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现状与形势2. 1地热资源概况2. 1.1地热地质背景1 .地层特征规划内属华北地层区鲁东地层分区,以船坊断裂为界,东部属胶南-东海地层小区,西部为莱阳地层小区。由老至新太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均有大面积出露。区东部由下元古界荆山岩群中高级变质岩系构成区内基底地层,呈孤岛状、透镜状残留体零星分布于元古代变质变形侵入岩中;
6、中生界白垩系下统碎屑岩、火山岩,主要分布于胶莱盆地西南缘,出露规模较大;新生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广泛分布于滨海地带及大的河流两侧,山涧冲沟、山前坡地。2 .断裂构造规划区地处中国东部沿海以及大陆架区域,大地构造基本框架属华夏构造系与新华夏构造系。主要断裂有船坊断裂、钱园-迟家庄断裂、-青岛断裂、花崖-徐家坪断裂、讲合沟断裂、庄头断裂、刘家沟断裂、刘家庄子-平柳河-岳家庄子断裂、大山断裂、邱家庄-吉洼断裂等。3 .岩浆岩规划区境内侵入岩十分发育,分布广泛,具有空间分布广,时间跨度大,岩石类型全,成因复杂等特点。区内侵入岩集中展布于船坊断裂以东(胶南隆起)的广大地区,侵入岩自新至老为中生代、新元古代
7、中元古代、古元古代。2.1. 2热储类型及特征1 .地温场区的大地热流值在70-75wm2o地温梯度分布在0.502.40C100m之间,平均地温梯度1.46C100mo其中地温梯度呈明显较高趋势的主要有三个区域:南湖重点调查区北部、三柱山重点调查区东部及高旺重点调查区东,两城镇南和五洞府断裂北这两个区域地温梯度值低于全区平均值。2 .热储类型规划区内第四系较薄,花岗岩富水性较差、岩性较硬,其热水富集部位主要为断裂破碎带及不同岩体接触带,其热储类型为构造裂隙型带状热储。3 .热储的分布及特征规划区地处一青岛断裂附近,热储类型为“断控型”,主要受断裂构造分布的影响。热储层为受断裂控制的深部构造
8、破碎带及岩石裂隙,呈带状特征,埋深深度一般小于2000mo4 .1.3地热资源量根据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T11615-2010),区地热资源勘查工作处于预可行性勘查阶段,利用地热钻井测试资料及经验参数,采用热储法、比拟法等方法计算地热储量、地热流体可开采量。区地热资源总量为284.1281016J,折合标准煤96.97106t;可利用资源量22.73X1016J,折合标准煤7.76X106J;地下热水储量936787X106m32.2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现状2.2. 1地热资源勘查区地热勘查工作开始于2006年,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组织实施了地区区等五个调查区的地热地质调查工作,采用
9、遥感解译、地温调查、视电阻率测深、激电测深、大地电场岩性测深、测温勘探孔施工、孔内测温、水质分析、抽水试验等工作手段圈定五个地热异常区。2007年,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开展了区奎山一黄山地区地热资源调查工作,并完成了省市区奎山一黄山地区地热资源调查报告。2016年2月,地矿新能源有限公司受市国土资源局山海天分局的委托,进行了省市山海天大泉沟地区地热资源预可行性勘查工作,在探矿权范围内进行了地热资源预可行性勘查和地热探采结合井的施工。市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大泉沟地热井,孔深1868m,一次最大降深50m,涌水量1736.64m3d,出水口温度42。热储层主要为盖层是断裂破碎带上部的侵入岩岩体。根据测
10、井资料在325m时温度超过25,顶板埋深325m,底板埋深1868m,热储层厚度40.5o主要含水层为断裂构造破碎带,1291.Im-1320.5m,1361.5m-1364.7m,1486.2m-1494.Im处岩石破碎,构造发育。构造对深部热源沟通应是本区的重要热源;而大气降水补给、周边山区地下水的径流补给、构造沟通连接的黄海的海水径流补给是地下热水的重要来源。2019年,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在区陈暄镇和三庄镇的龙门岗景区附近完成了两眼地热井的施工。市区陈瞳地热井,井深2012.60m,出水量600m3d,出水温度37。地热井地热流体中氟(5.08mgL)达到命名矿水浓度,具有较高的医疗
11、价值。市区龙门内地热井,井深2010.60m,出水量720m3d,出水温度40o地热井地热流体中氟(4.15mgL)达到命名矿水浓度,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2020年,鲁杰地质勘探有限公司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分局的委托,完成了涛雒镇天台山附近地球物理勘探及综合测井,并施工地热井一眼,完成产能测试、样品采集与测试等工作。市区天台山地热,孔深1800米,最大降深为186.04m时,涌水量364.8m3d,出水口温度为43.5。天台山地区地热资源属“断控型”带状热储区,构造裂隙水是地热流体的主要来源。静水位埋深5.46m,压力降低值不大于0.3MPa时,允许开采量为487.20m3d(s=200m),
12、井产能为729.53kWo地热井地热流体中氟(4.82mg/L)、澳(25.722mgL)及锯(43.06mgL)达到命名矿水浓度,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可作为洗浴、疗养用水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理疗保健。2.2.2开发利用现状区目前已完成勘查施工地热井5眼。地热井分别为市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大泉沟地热井、市区天台山地热井、市区陈暄地热井、市区龙门局地热井和市区石老山地热井。这五眼地热井的施工成功,地热水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和向往,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新兴能源开始流行,地热井的开发,带动了区内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市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大泉沟地热井:井深1875m,水温42,地温梯度L424
13、C100m。地热水中有理疗价值的微量元素澳(Br)、锢(Sr)、偏硅酸(H2SiO3),已达到有理疗价值矿水命名浓度,为有理疗价值的澳水、锅水、硅水;氟(F)、偏硼酸(HB02)含量已达到有医疗价值浓度;放射性元素氮(Rn)含量达不到有医疗价值浓度。总之,省市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大泉沟地热井热水中含多种对人身有益的微量元素,是具有重要理疗保健价值的地下热水。不能作为生活饮用水,不能作为饮用天然矿泉水,不宜作为渔业用水,不可作为农田灌溉用水。该热水属不结垢,强腐蚀性的水。目前,地热井已封存保护。市区天台山地热井:孔深1800米,最大降深为186.04m时,涌水量364.8m3d,出水口温度为43.5
14、现用于太阳客栈的温泉洗浴。市区陈瞳地热井:井深2012.60m,出水量600m3d,出水温度37o地热井地热流体中氟(508mg/L)达到命名矿水浓度,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市区龙门局地热井:井深2010.60m,出水量720m3d,出水温度40o地热井地热流体中氟(4.15mgL)达到命名矿水浓度,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市区石老山地热井:井深2017.60m,井口水温47.9,当降深187m时,抽水流量569m3d0矿化度为0.41gL2.3供需形势与潜力分析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涉及众多领域,每一利用领域和利用方式必须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结合地热资源、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
15、基本格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通过创意性项目的建设和温泉养生产品的发展,建设温泉旅游休闲度假区。在此基础上,按照资源合理综合利用的要求,逐步拓展地热资源在城乡居民生活、工业区、农业区的应用。区区内地热田分布范围小,地热流体开采量小,但地热资源有一定再生能力适用集中开采模式,该区地热资源梯级开发宜采用浴疗-休闲、娱乐-旅游模式。由于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旅游业发达,经济发达,地热资源梯级开发应重点发展地热疗养、保健、水上娱乐、休闲度假,地热旅游等项目。应将洗浴与疗养用水分离、分质供水,利用换热器将增温后的自来水作为洗浴、生活热水、娱乐用水水源,只取热不取水;然后利用换热后的地热流
16、体作为疗养用水水源,可解决因水温较高需放置自然冷却后再利用而造成热量浪费的缺点。温泉旅游是旅游者以体验温泉,感悟温泉沐浴文化为主题,达到温泉养生、休闲、度假为目的的旅游;是旅游者通过亲身体验温泉水,得到的一种感觉,一种精神的、生理的、体能的享受,是心、身、魂的升华,是一种体验旅游。温泉与自然观光相结合。以旅游目的地建设为核心,围绕省“仙境海岸”区域旅游品牌,突出特色,全面提升“阳光海岸”品牌影响力、竞争力,全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推动旅游产业全面赶超、全方位跨越,构建海陆统筹、海山一体、城乡协同、城港产融合、六要素全面发育、新业态创新提升的发展格局,建成海洋休闲度假名城、东方太阳文化圣地和丝绸之
17、路文化旅游东方起点。温泉开发,掩映在秀美亮丽的生态资源中,互渗互融,相契相合。温泉与运动游乐相结合。最常见的开发模式之一,其核心是在温泉泡浴的基础上,通过发展满足旅游者体验性、参与性需求的运动游乐项目,有力提升温泉度假村的整体吸引力,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甚至改善温泉度假村的淡季经营问题,提高人均消费水平,从而实现整体开发经营的突破。温泉与养生相结合。温泉养生是中国文化所特有,“春日洗浴、升阳固脱。夏日浴泉,暑温可祛。秋日泡泉,肺润肠蠕。冬日洗池,丹田温灼。”由于地热水具有较高的温度、特殊的化学成分、气体成分、少量生物活性离子以及放射性物质等,都对人体具有明显的医疗、保健作用。温泉沐浴时,清雅的环境
18、也能达到养生的效果。温泉与文化旅游相结合。以感受温泉沐浴文化为目的,将温泉单一疗养的物化享受,提升到符合现代消费的文化和精神层面。可以提倡风格不一的泡浴模式,展示不同的温泉沐浴文化;也可以结合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场景塑造、产品融入,展示新区人文理念。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开展地热知识的普及宣传,开发利用地热的重要意义。在温泉开发企业显要位置增设科普宣传牌或树立场景雕塑,构建新区温泉地质模型,展示地热科普知识。2.3.1旅游休闲产业发展迫切要求推进地热资源勘查开我国的温泉旅游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我国旅游业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过渡,温泉逐步成为公众沐浴、康疗的场所,
19、并成为我国重要的休闲度假产品,在我国旅游中的分量和地位日益提高。发展旅游休闲产业是我省经济新一轮转型升级的重点之一。地热资源是独具特色的休闲旅游资源,“温泉沐浴”结合人文历史、山水风光,必将有力提升休闲旅游产品的质量,促进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市结合自身特点,提出建设“旅游富市”战略行动计划。合理开发利用温泉资源,依托市区生态优势,培育温泉养生文化,建设健康养生基地。2.3.2区位条件优厚,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迅猛发展,城市现代化综合功能日趋完善,公路四通八达。日东高速、335省道及兖石铁路横贯东西,同三高速、204国道、222省道纵贯南北。随着O至、O至北京、O至郑州旅客列车
20、的开通,为区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机遇。区内港是全国沿海十大港口之一,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并开通了至韩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定期班轮和集装箱航线。区北去青岛机场、南去连云港机场、西去临沂机场均不足2小时里程,航空运输十分便利。规划区把重点项目的招引和推进作为实现“双十增长、跻身百强”奋斗目标的有力支撑,围绕商贸服务、钢铁配套、文化创意、航空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综合旅游、健康养老等重点产业进行招商,同时确定了计划总投资过千亿元的128项重点工程项目,由区领导包保推进,并实施用地、资金、基础设施等“三个优先”制度,确保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见效。2.3.3低碳生态型城市建设为
21、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带来契机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提出要建设低碳生态型城市,大力发展低碳、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而地热资源正是一种无污染或极少污染的绿色能源,其突出特点是占地少,无废渣和粉尘,退水可综合利用。开发利用好地热资源,有助于保持新区的环境资源优势,营造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保护和谐的生态氛围,创造一流的人居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2. 4上轮规划实施情况评价本次规划为首轮规划。2.5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2.5.1勘查程度低市地热资源勘查总体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虽然前人完成了大量地质、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但本区内地热地质研究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区域
22、性地热田资源勘查评价等基础地热地质调查程度低,对地热资源地质情况、资源量和可开采量掌握不清不清,导致后备资源不足。目前仅有1:50万省地热储分区及勘查开发前景研究报告和LlO万省地区地热资源调查报告将本区内的地热地质成因类型以及分区进行了大致划分,为调查区提供了基础地热地质资料。市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大泉沟地热井、市区天台山地热井的成功勘查施工,为区地区寻找“断控型”地热资源提供了一个较为成熟的思路,但我县区域地热地质研究精度仍然较低,区域地温场、主要的控热构造、地热异常区的分布、异常区的开发利用前景尚不明确,亟待开展进一步工作。2.5.2地热资源埋藏深,勘查难度大区地热井多发现于断裂交会处或不同
23、岩体接触带,热储类型为裂隙型带状,主要靠裂隙和破碎带导水,热异常的分布受大型构造控制,埋藏较深,对地热井选址精度要求高,勘查难度大,需要加强对地热成因、热储模型、地热找矿及勘查施工等方面的研究工作。2. 5.3需求与勘查不足的矛盾突出区着力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省内著名、国内闻名、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将地热资源勘查开发与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相结合,急切希望加快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2.5.4开发利用程度低区地热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存在着前期投入不足、核心技术薄弱、配套扶持政策缺乏、地热尾水回灌研究空白以及资源管理体系不健全等现实问题,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地热资源 勘查 开发利用 总体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