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与镜头质量测试规范.docx
《图像与镜头质量测试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像与镜头质量测试规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图像与镜头质量测试规范V1.0图像与镜头质量测试规范目录一、图像质量理论测试31、 色板区域介绍32、 解析度33、 锐度44、 色散55、 色彩还原性66、 肤色还原77、 白平衡78、 低照度89、 逆光补偿910、 灰阶、动态范围、对比度1011、 镜头畸变1112、 暗角1213、 噪点1314、 散光1515、 紫边16二、 实际景物拍摄1616、 实际静景拍摄16名称测试项目图像按照2、5、6、7、8、9、10、13、15、16镜头按照2、3、4、5、8、11、12、14、15、16注:1、 对比测试时需保障码流、帧率、分辨率、光圈最大等一致性。2、 若后续需要增加测试项会持续更
2、新。一、图像质量理论测试1、 色板区域介绍区域编号备注1次要色彩区域,用于饱和度测试2常见色彩鲜艳区域,主要用于色彩饱和度测试3白平衡测试区域2、 解析度用摄像机拍摄的影音信号需要在电视上播放时,需要换算成与电视画质相同的单位。而电视的画面清晰度是以水平清晰度作为单位。通俗地说,我们可以把电视上的画面以水平方向分割成很多很多“条”,分得越细,这些画面就越清楚,而水平线数的数码就越多。这个单位是“电视行(TVLine)”也称线。解析度一般与镜头、CCD、CMOS 成像有关。解析度16:9测试样张测试目的测试摄像机解析度,即清晰度测试工具HYRes、D65光源、ISO12233解析卡测试条件1、镜
3、头必需使用最大光圈。2、需在白色光源下拍摄一组色板样张,并使用照度计读出测试环境亮度。3、必需根据摄像机的画面比例进行拍摄,如4:3、16:9 画面。测试步骤1、根据摄像机的画面比例在白色光源下拍摄一组色板样张,并使用照度计读出测试环境亮度。2、打开HYRes 软件,依次点击“File”-“Trimming mode”进入测试界面。3、点击“File”-“Open”选择一个待测试文件。4、使用鼠标左键选择如上图红色区域部分。5、点击Execute 读取当前区域的解析度值并记录数据。6、测试实例:ISO12233标板在画面中过满,画面中拍摄到的这部分标板实际高度是168mm,而这张标板的实际高度
4、是250mm,利用HYRes软件读数为1300LW/PH,因此根据:所以最终结果应该就是:测试标准完成标准1、软件读取的值可能有误差,每次读取的值必须经过视觉进行核实并记录。2、主观评价样张图像效果,在测试报告中粘贴解析度的局部图。优先级高3、 锐度锐度,有时也叫“清晰度”,它是反映图像平面清晰度和图像边缘锐利程度的一个指标。如果将锐度调高,图像平面上的细节对比度也更高,看起来更清楚。比如,在高锐度的情况下,不但画面上人脸的皱纹、斑点更清楚,而且脸部肌肉的鼓起或凹下也可表现得栩栩如生。在另一种情况下,即垂直方向的深色或黑色线条,或黑白图像突变的地方,在较高锐度的情况下,线条或黑白图像突变的交接
5、处,其边缘更加锐利,整体画面显得更加清楚。因此,提高锐度,实际上也就是提高了清晰度,这是人们需要的、好的一面。但是,并不是将锐度调得越高越好。如果将锐度调得过高,则会在黑线两边出现白色线条的镶边,图像看起来失真而且刺眼。这种情况如果出现在块面图像上,图像就会显得严重失真,不堪入目。镜头锐度测试样张测试目的测试摄像机实际杂光环境曝光、解析能力。测试工具Imatest、D65光源、ISO12233解析卡测试条件1、镜头必需使用最大光圈。2、拍摄图片必须在白光标准光线下进行。测试步骤1、在标准白光环境下拍摄一张解析度样张。2、打开Imatest 工具,点击“SFR:New file”按钮选择样张。3
6、使用鼠标拖动画出解析样图中的垂直黑块,如上图(中)所示。4、完成选框后会自动弹出窗口提示,调整到十字位置到黑白交界的位置,然后点击YES,continue。5、点击“OK”开始分析样张的锐度,然后保存分析结果。测试标准1、黑色实线为原始数据,红色虚线则代表移除(或加上)数字相机内建锐利化效果的表现。观察图表中红色虚线与黑色实线的偏离情况,如果测试图表中黑色实线和红色虚线的偏离出现明显的“驼峰现象”那就证明数码相机机身锐化严重,甚至造成成像不自然,如图(左)所示。中央和边缘MTF50P相差越大,说明相机在成像的细腻程度和整体平衡不够稳定。2、选用MTF50P的数值为参考标准,因为将原始MTF
7、影像降低50%的明亮度来计算SFR,这样的做法可以继保留影像细节又不会被测试图上的杂点所干扰,如图(右)所示。完成标准1、记录MTF50P的值。2、将图表复制到测试报告中,并与其他镜头进行对比点评。优先级高4、 色散测试目的测试摄像机实际杂光环境曝光、解析能力。测试工具Imatest、D65光源、ISO12233解析卡测试条件1、镜头必需使用最大光圈。2、拍摄图片必须在白光标准光线下进行。测试步骤与锐度测试方法一致测试标准我们参看的首要数据为CA值,也代表了色散值,在色散测试图表中CA值的单位是pixels。1、 CA值在0-0.5之间表示镜头成像对色散的控制极佳;2、 CA介于0.5-1.0
8、之间属于较好范围;3、 CA值介于 1.0-1.5之间时一般人肉眼即可辨识,属于较中等的镜头色散表现;4、当CA值超过1.5在1.5以上时,镜头表现就令人相当失望,较大地影响成像质量。完成标准1、记录MTF50 的值。2、将图表复制到测试报告中,并与其他镜头进行对比点评。优先级高5、 色彩还原性色彩还原指彩色CCD、CMOS 经过拍摄加工后,彩色摄影画面的色彩大体上和原景物的色彩相一致。是早期彩色电影摄影追求的目标。影响色彩还原的因素有CCD、CMOS 的性能,摄影镜头的质量,光线的色温等。色彩还原性测试样张测试目的测试各种杂光环境下物体色彩的还原能力。测试工具Imatest、D65、CWF、
9、A光源、24色卡测试条件1、镜头必需使用最大光圈。2、在2300K,2900K,4000K,5400K,6500K下分别拍摄一组色板样张,并使用照度计读出测试环境亮度。测试步骤1、打开Imatest,点击Colorcheck 并选择一个色板图像文件。2、按住鼠标左键并将整个色板区域选中,然后调整绿色选框,保障每个绿色框都位于不同的色块中。3、完成选框后直接点击“Yes,Continue in Express mode”按钮开始分析数据和保存分析结果。4、观察色板,分别记录常见色彩区域的每个偏移量和非常见区域最小与大偏移量,且需要记录如图红色标记处的Mean 值。5、记录当前环境亮度及主观评价结
10、果(参见释义)测试标准1、图中的灰色编号即色板的顺序编号。每一个小方格代表每一个标准色块所处的色彩,而小圆圈代表实际每一个色块的实测色彩。2、如图红色标记处“E*ab:mean=14.8”(亮度色度偏差平均总和)、“C*abuncorr:mean=13”(色度平均偏差),mean 表示平均偏移量。3、首先观察13-18 号色彩(即常见色彩区域)的偏移量,若色彩偏移量很大,则说明常见色彩区域的色彩还原性较差,反之则好。4、其次观察1-12 号色彩(即非常见色彩区域)的偏移量,若色彩偏移量很大,则说明非常见色彩区域的色彩还原性较差,反之则好。完成标准1、分别记录色板色彩的平均偏移量“E*ab:me
11、an=14.8”(亮度色度偏差平均总和)、“C*ab uncorr:mean=13”(色度平均偏差)。(标准对比值:C30 E13效果较好)2、观察各个色块实测值与标准值状况,根据主观进行点评色彩还原效果。优先级高6、 肤色还原测试目的测试人体肤色还原能力。测试工具人物测试卡测试条件1、镜头必需使用最大光圈。2、在6500K下拍摄一组样张图片。测试步骤1、使用标准镜头拍摄人物图片和实际人物。2、最好在不同光照抓拍图片3张。3、主观观察真实景物与拍摄图像色彩差距。4、给出主观评价并记录结果。测试标准无完成标准从偏色、色彩还原、解析度进行记录评测优先级高7、 白平衡所谓白平衡,就是摄像机对白色物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图像 镜头 质量 测试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