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5039 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docx
《YD 5039 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 5039 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50392009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ProvisionalSpecificationsonEnvironmentProtectionforEngineeringConstructionofTelecommunications2009-02-26发布2009-0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ProvisionalSpecificationsonEnvironmentProtectionforEngineeringConstructionofTelecommunicationsYD50
2、392009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施行日期:2009年5月1日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北京关于发布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等17项通信建设规定的通知工信部通2009)7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各相关单位:现将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等17项通信建设规定发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各标准名称、编号如下:一、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编号为YD50392009,原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规定(编号:YD50391997)同时废止;二、电信客
3、服呼叫中心工程设计规范,编号为YD/T51632009;三、电信客服呼叫中心工程验收规范,编号为YD/T51642009;四、本地网光缆波分复用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编号为YD51662009;五、本地网光缆波分复用系统工程验收规范,编号为YDZT51762009;六、通信用柴油发电机组消噪音工程设计暂行规定,编号为YD51672009;七、移动WAP网关工程设计规范,编号为YD/T51682009;八、移动WAP网关工程验收规范,编号为YD/T51692009;九、个性化回铃音平台工程设计暂行规定,编号为YD/T51702009;十、个性化回铃音平台工程验收暂行规定,编号为YD/T5171200
4、9;十一、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范,编号为YD5175-2009;十二、互联网网络安全设计暂行规定,编号为YD51772009;十三、通信管道人孔和手孔图集,编号为YD51782009;十四、光缆通信工程网管系统验收规范,编号为YD65179-2009;十五、移动通信直放站工程验收规范,编号为YD/T5180-2009;十六、宽带IP城域网工程验收暂行规定,编号为YD/T51812009;十七、第三代移动通信基站设计暂行规定,编号为YD/T51822009O以上规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并监督执行,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联系电话:010-62285938,网址:)。中华
5、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二OO九年二月二十六日本规定是根据原信息产业部“关于安排2007年通信工程建设标准制定计划的通知”(信部规函2007176号)的要求,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YD50391997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规定的基础上修订的。本规定主要针对通信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营中对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制定的相关内容,通信局(站)内部的环境要求应按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和YD/T17122007中小型电信机房环境要求执行。本暂行规定不适用于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的电磁辐射环境保护。本规定中黑体字标注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规定在使用过
6、程中,如有需要补充或修改的内容,请与部通信发展司联系,并将补充或修改意见寄部通信发展司(地址:北京市西长安街13号,邮编:100804)O原主编单位:原邮电部设计院修订主编单位: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主要起草人:华京马为民陈强修订参编单位: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主要参加人:曾沂粲目次1总则12 名词和术语23 电磁辐射保护53.1 电磁辐射限值53.2 电磁辐射强度计算53.3 电磁辐射防护措施94生态环境保护H5噪声控制146废旧物品回收及处置15附录A本规定的用词说明16附录B通信建设项目相关环境保护标准178.1 电磁辐射防护限值178.2 微波和超短波通信设备辐射安全要求18附录C电
7、磁辐射强度计算20附录D常用的通信频段24附录E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验收27E.1环境影响评价27E.2环境保护工作流程30E.3环境保护监督及责任31E.4环境保护验收31条文说明331.0.1本暂行规定适用于新建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改建、扩建项目可参照执行。1.0.2通信工程建设项目除应执行本规定外,还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要求。1.0.3对于产生环境污染的通信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建设计划,并执行“三同时制度”,即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1.0.4建设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治理项目建设及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和危害。1.0.5通信工
8、程建设项目应注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植被、水源、海洋环境、特殊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保护自然和城市景观。1.0.6通信工程建设项目应优先采用节能、节水、废物再生利用等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产品。1.0.7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通信工程项目时,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必须取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按照资格证书规定的等级和范围,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对评价结论负责。3电磁辐射保护3.1电磁辐射限值3.1.1无线通信局(站)通过天线发射电磁波的电磁辐射防护限值,应符合GB870219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的相关要求(见
9、附录B.1)。3. 1.2单项无线通信系统通过天线发射电磁波的电磁辐射评估限值应满足下列要求:1 .对于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审批的大型项目,可取场强防护限值的勺=或功率密度防护限值的1/2;2 .对于其他项目,可取场强防护限值的3或功率密度防护限5值的1/5。3.1.3不同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同频段或不同制式的无线通信局(站)应按不同的单项考虑。3.1.4无线通信局(站)内的微波(300MHz-300GHZ)和超短波(30300MHZ)通信设备正常工作时,各工作位置值机操作人员所处环境和区域的电磁辐射安全限值,应符合GB126381990微波和超短波通信设备辐射安全要求的相关要求(见附录B2)o3
10、2电磁辐射强度计算3.2.1 无线通信局(站)产生的电磁辐射强度,宜按以下基本步骤进行预测计算:1 .了解电磁辐射体的位置、发射频率(见附录D)和发射功率等信息;2 .确定电磁辐射体是否可免于管理,是否需要做电磁辐射影响评估;3 .如果需要评估,应先明确电磁辐射防护限值、评估限值和评估范围;4 .进行电磁辐射强度预测计算或现场测量,划定公众辐射安全区、职业辐射安全区和电磁辐射超标区边界。3.2.2 下列电磁辐射体可免于管理:1 .输出功率小于或等于15W的移动式无线电通信设备(如陆上、海上移动通信设备以及步话机等)。2 .向没有屏蔽的空间辐射、且等效辐射功率小于表3.2.2中数值的辐射体。表
11、3.22可豁免的电磁醐体的等斓射功率频率范围(MHZ)等效辐射功率(W)0.1-33003-300001003.2.3 对于不满足第3.2.2条所列的电磁辐射体,其电磁辐射计算范围可按下列要求确定:1 .大中型固定卫星地球站上行站以天线为中心,在天线辐射主瓣方向、半功率角范围内500m;2 .干线微波站以天线为中心,在天线辐射主瓣方向、半功率角范围内100m;3 .移动通信基站(含站内微波传输设备)定向发射天线:以发射天线为中心,在天线辐射主瓣方向、半功率角范围内50m;全向发射天线:以发射天线为中心,半径50m范围内。3.2.4 在电磁辐射计算范围内,应对人体可能暴露在电磁辐射下的场所,特别
12、是电磁辐射敏感建筑物进行评估,评估后应划分三个区域:公众辐射安全区、职业辐射安全区和电磁辐射超标区,可按图3.2.4执行。图3.2.4三个电磁辐射区域划分示例3.2.5 对于单项无线通信系统,在观测点处产生的电磁辐射强度可参照附录C给出的方法预测计算。1 .判断无线通信系统在观测点处产生的电磁辐射强度是否超标,应按公式2.5T)测算。V-Ai-V(3.2.5-1)jB八LP式中:A;在第j频段产生的电磁辐射强度;B,Lp对应于j频段的电磁辐射评估限值。1)在0.1MHZS长30MHzBt,式2.5T)中的场量应为电场强度(E);2)在30MHzf300GHZ时,上式中的场量应为功率密度(三)。
13、2 .判断观测点处的综合电磁辐射强度是否超标,应按公式2.5-2)测算。VA+Aj,y2,5-2)fBj.1.F3.3电磁辐射防护措施3. 3.1对于电磁辐射超过限值的区域,可采取调整无线通信局(站)站址的措施:L移动通信基站选址宜避开电磁辐射敏感建筑物。在无法避开时,移动通信基站的发射天线水平方向30m范围内,不应有高于发射天线的电磁敏感建筑物;2 .在居民楼上设立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应尽可能建在楼顶较高的构筑物上(如楼梯间)或专设的天线塔上;3 .在移动通信基站选址时,应避开电磁环境背景值超标的地区。超标区域较大无法避开时,应向环保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进行协调;4 .卫星地球站的站址应保证天线工
14、作范围避开人口密集的城镇和村庄,天线正前方的地势应开阔,天线前方净空区内不应有建筑物,符合图3.3.IT要求。注:H-一天线高度(m);D天线直径(m);d-离开天线的水平距离(m);0管形波束保护角:天线工作频段4/6GHz,025。;天线工作频段1114GHz,10oo图3.3.卫星地球站天线前方净空区要求4. O.22通信设备的清洗,应使用对人体无毒无害溶剂,且不得含有全氯氟燃、全澳氟燃、四氯化碳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ODS)。4. 0.23在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地区,不得新建燃煤锅炉;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的无供热管网地区应使用天然气、电或其他清洁能源替代燃煤锅炉。5噪声控制5. 0.1
15、通信建设项目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的建筑施工噪声,应当符合GB1252319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规定,并符合当地环保部门的相关要求。5. 0.2位于城市范围内和乡村居民区的通信设施,向周围环境排放噪声,应符合GB3094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相关规定,按表5.0.2执行。表50.2城市5类环境噪声标准值等效声级LadB(八)类别昼间夜间适用区域05040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15545适用于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区参照)26050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36555适用于工业区47060适用于交通干线两侧区域注:1)位于瞬B和乡村的疗养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D 5039 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 通信工程 建设 环境保护 技术 暂行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