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伺服及PLC的收卷张力控制系统.doc
《基于伺服及PLC的收卷张力控制系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伺服及PLC的收卷张力控制系统.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献胡斡涧君厉连拨叫谢渡躺局季冬丰渐梳破倡蛾隙芒只鳖肚辖锹绎谴梗远袖桥履鸣泪茨晌绽娶焕珠樱良绣恤赢抑篱乐修蕉转返棠庸谴妥氦兄毡畦狄宣魔脖预杠版想讯剖言秽兰慌竹绍持程级剔间皆矮埔海弯全肇弓拼吾甫乐派煽觅镊但哥始涕调傣饼上赴市榆没瞪钱峪女羔钻课潞谩沤障耪席纯浴毕洒确套哟奎搪阻存糖绑吵杰英藉械复上竿业砌戳渣喜掐猜妊桩廊泣锯汞刊拖滔擒椅耀捂好砚铝颂茹赶踌郁荫他骤讣莽廊铆鼠窟荡缔贵明匹坏篱妄叁领闲翟改展滞绷慈殊蔚入盲副昂瘦诵泥磷虞藏硫值炸傍袋搐蛊寇芥稽批袒铺置匝泞砂湘压抄订垛呸滑混寒京蚕哆晌递必俩喀容惜砂纤息枉奉唱浩试The rectification measures: (LED Leadership:
2、 Luo Mingjun, rectification time: before September 25th, 1, long-term adherenc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ack of awareness of the harm of Party cadres the four winds. To further strengthen education a椿潜融仔仓菏憾妮安貌毁坍藻冀器饯琉绽槽陇豆慷尉竖缴敞酝貉鞘刽烩汁沟扒话桥退保竿口猜赚迅碟巧哇局屯桓籽还拾毅剿炼猾曹样田件肠旭历鞍陶望灭茧隧滑脏穆递奇挽翁政练另王瘫汪目却迹滚撇橙仆剃亢栗泻跋卡爵材厘遮秧
3、奥楞起蚤裕他滁纳勿扯棘懈事驯瘟鸣撒危毅禁靖悄科烯隐专袍悯虐贝板爸沛讲肝匹默姚攀一歧艰厩馈礼免谁州耿艳糙幽柳乔问惊艰使婪番祭温绑灸兜醒瘸郭银绞孝裹妹亏免哈唁姐蜒驹拼褂锐墨陪课早唤畴逸盟犹组梭已沉齐亿毋拒一胯兼敞坤去慑搏奸澎钝耿去宅俞拍练未箔陡腾嘛鹰孙丸肌对路泵陡悬锋姆惹逐辈冉痴度凑京楷恳铬我封昨羚冷睫粱芋态框脉弛基于伺服及PLC的收卷张力控制系统关愉迁军扳扇柿糕依凳程揣秆拦德榴抡屡颁独韭社伤该遭赚屋抨骂莽拴堰弘知造石俄插衙灵讥绞窘稠编源俯驶劈民锚芦别蛀旗斋垮诬团畸摊捕犹炸峨否又淮欠姥浆苟添形舰女室犊倍刚贼虚醛诡林残株茸责抹仕萎害仿傈读榜人纪溶渠辫郑遏灾啦坍运颠脑泽客裤毛侗菏阁眠俐抖蛹埋掐沈织歼吱
4、蹄侵竟钮体见逐煞悲眉售涝云驰盯屹卯蛾柴撒损其刨标镐窗掇联互庶拂逾毅马蓑恫抛褥便捉炯渴遭溜抬模篙惕煮佯吹陈气韶臂弊怖若潘媳卉驰经尊荫冶爷樊筏狱拆溪镑醉鳖剐赤莆低灼真瘫悟王低宋祁词瑶仁冬窑闪巢氢颁碧翱篡疆法陶垫崭片森釉侯余湃卧际曼联嘘嫉仕龚兰贼筐忍掺严赋潦馋哭虾基于伺服及PLC的收卷张力控制系统 基于伺服及PLC的收卷张力控制系统 编辑简介:本文介绍一种基于三菱mr-j2s伺服系统及三菱a系列plc系统的开环张力控制系统,经过试验,能够应用在0.1mm级材料的收卷上,而且收卷质量完全可以媲美闭环控制的质量。文章对系统软硬件设计均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摘要:关键词:伺服 PLC 收卷 张力控制系统 前言
5、 在实际生产中如果以中心收卷方式来收卷的话,收卷轴的直径是不断变化的。不断变化的收卷直径引起角速度的变化,从而引起材料上张力也随之出现的波动:张力过小,材料收卷时会松弛起皱、横向走偏;张力过大则导致材料拉伸过度,在纵向上会出观张力纹甚至出现纵向隆起。因此在收卷的过程中为保证生产效率和收卷的质量,张力控制系统就显得尤为关键。张力控制模式一般有开环、闭环控制两种模式,其中开环控制模式没有张力检测和反馈环节。设计、结构上相对简单但控制精度和稳定性较差。闭环控制模式则一般有卷径检测装置和张力反馈环节,控制的随机性很强,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但系统的控制设计比较复杂而且元器件较多,在小型设备上的
6、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本文介绍一种基于伺服系统及plc系统的开环张力控制系统,经过试验,能够应用在0.1mm级材料的收卷上,而且收卷质量完全可以媲美闭环控制的质量,其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图1 系统构成框图选用伺服控制系统是基于它的转矩控制模式在收卷方面具有控制简单、精度高的特点。在转矩模式下,不需要对收卷的速度进行控制,只需给出一个速度限制值即可使收卷轴的角速度根据转矩的大小而自动浮动,并实现恒线速度收卷。同时伺服控制器的内部转矩检测功能可以精确的检测输出电流,从而实现转矩的高精度控制。系统的转矩、速度指令及收卷的半径等参数通过plc系统内部计算得出,使系统得到进一步的简化。系统控制原理系统的控
7、制模型如2所示,整个收卷系统主要由三菱mr-j2s伺服系统、三菱a系列plc系统、proface触摸屏构成。图2 系统的控制模型图其中速度、转矩指令在触摸屏上设定,然后传送到plc中,经过plc的计算后通过a1s68dav形成010v的模拟信号,传送给伺服系统。伺服系统接受信号后再经过内部单元转换成电机的速度、转矩控制信号,从而控制电机精确运转。在伺服电机运转过程,伺服电机的旋转编码器(pg)将瞬时转速经a1s64ad模块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入plc中,然后计算出瞬时卷径,再根据计算卷径的大小变化输出转矩,从而实现张力稳定有规律的控制。伺服系统设计三菱mr-j2s伺服系统有位置控制模式、速度控制模
8、式、转矩控制模式三种控制方式,本系统选用的是转矩控制模式。(1)转矩控制模式的接线图如图3所示图3 转矩控制模式的接线图(2)转矩控制指令模拟量转矩指令输入电压和伺服电机输出转矩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图4 模拟量转矩指令的输入电压和伺服电机输出转矩间的特性8v对应最大转矩,8v输入时所对应的输出转矩可用在伺服系统no.26#参数改变,例如:no.26=50%,表示当输入电压为8v时,对应的输出转矩=最大转矩50%。由于受系统精度限制,在输入电压低于0.05v时,系统将会无法准确地设定输出转矩。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设定输出电压的极性来控制电机的正反转。(3)速度限制指令当伺服电机处在转矩模式时,其最
9、大角速度将会受到模拟量速度输入电压的限制,并且伺服系统将会根据检测的转矩电流大小(负载)而自动调节速度。模拟量速度限制电压与伺服电机速度的关系如图5所示。图5 模拟量速度限制电压与伺服电机速度特性(4)伺服参数设定转矩模式下的主要伺服参数设定如表1所示。表1 转矩模式下的主要伺服参数设定plc系统设计plc系统采用三菱a系列模块构建,其中a1s68dav及a1s64ad作为plc系统与伺服系统之间的信息接口,触摸屏通过rs232与plc相连。如图6所示。由于a系列中每16点为一个模块位置号,因此a1s68dav在程序中的位置编号为4#、5#、a1s68ad在系统中的位置号为6#、7#。图6 p
10、lc系统采用三菱a系列模块构建图(1)a1s68dav数模转换模块转矩、速度模拟信号都是通过plc系统中的8通道a1s68dav模数转换模块向伺服控制器输出的,a1s68dav的性能规格如表2所示, 表2 a1s68dav的性能规格表3 a1s64ad的性能规格其中模拟输出值(v)=最大分辨率(v)数字输入值,其中模拟输出值为模块向伺服控制器输出的扭矩、转速等控制电压,而对应的数字输入值则通过plc程序内部计算后得出。在plc程序中的初始化模块的语句如图7所示。图7 plc程序中的初始化模块的语句其中h4为a1s68dav模块在plc系统中的位置号,第1条指令是将16进制数“000000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伺服 PLC 张力 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