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石化联合会行业经济运行发布会报告.docx
《2025年石化联合会行业经济运行发布会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年石化联合会行业经济运行发布会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从全年数据,特别是同比数据来看,确实呈现出筑底企稳的态势。由此我们推断,2024年全行业经营业绩,特别是效益将是“十四五”的谷底,新的一年将是再创佳绩的一年。2 .这一年是稳定增长的一年主要体现在“三个稳定增长”:一是行业收入稳定增长。2024年石化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6.28万亿元,这是连续3年稳定在16万亿元上下,也是继上年同比下降L1%的情况下,经过广大石化企业和全行业的共同努力,由负转正、同比增长2.1%,占全国规模工业营业收入的比例稳定在12%左右,继续为工业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二是企业数量稳定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底石化行业规模以上企业32183家,比上年增加167
2、6家。“十四五”前4年石化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数量持续增加,2021年比上年增加908家,2022年比上年增加1813家,2023年比上年增加1747家,表明每年都有一批中小企业在健康成长,并跃上规模以上企业这一新的平台,表明“十四五”以来石化行业企业的生产、运营与发展是稳定的。三是生产消费稳定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主要石化产品的生产数据,2024年我国油气当量总产量同比增长4.0%,主要化学品总产量增长7.2%。其中,原油产量同比增长1.8%、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6.2%、成品油产量同比增长0.3%、石脑油产量同比增长3.6%、烧碱产量同比增长5.5%、纯碱产量同比增长16.3%、合成树脂产量同比
3、增长4.3%、子午线轮胎产量同比增长8.6%。主要石化产品的表观消费量同步增长,2024年我国油气表观消费总量同比增长1.8%,主要化学品消费总量增长6.1%。其中,无机化学品表观消费量增长7.8%,有机化学品表观消费量增长6.4%。具体看,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8.0%,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1.7%,石脑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2.6%、精甲醇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7.2%、乙烯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71%、纯苯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5.4%、烧碱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4.3%、纯碱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18.5%、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0.8%、合成纤维单体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8.7%o3 .这一年是进出
4、口量增价降的一年受产品价格低位的影响,在主要产品进出口量增加的情况下,石化行业进出口总额及进口额、出口额出现同步下降。根据海关总署统计,2024年石化行业进出口总额为9488.1亿美元,同比下降2.4%。其中,进口额6257.6亿美元、同比下降3%,出口额3230.5亿美元、同比下降1.3%,贸易逆差3027亿美元、同比下降4.8%,贸易逆差也出现同步下降。而有些石化产品的进口和出口数量不仅增幅高,而且数量还较大。从出口看,烧碱、冰醋酸、涂料、合成树脂及其聚丙烯、聚氯乙烯、ABS树脂以及合成纤维单体、合成纤维聚合物与聚酯等出口量同比都是两位数增长,其中合成树脂出口1747.2万吨、聚丙烯出口2
5、16.2万吨、聚氯乙烯出口310.8万吨、合成纤维单体出口50L7万吨、合成纤维聚合物出口802.3万吨、聚酯出口698.8万吨。从进口看,液化石油气进口3574.5万吨、同比增长9.3%,乙烯进P223.2万吨、同比增长5%,纯苯进P431.3万吨、同比增长28.2%,聚乙烯进口1385.2万吨、同比增长3.1%,钾肥进口745万吨、同比增长8.2%o2024年化工产品总出口额达2526.2亿美元,其中有机化学品676.9亿美元、农药90亿美元、合成树脂272亿美元、合成纤维聚合物86.8亿美元、橡胶制品580.3亿美元、涂料油墨颜料104.7亿美元、专用化学品278亿美元。总体来看,虽然贸
6、易形势比较严峻、挑战比较多,贸易摩擦和不确定性影响因素也较多,且受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区域动荡加剧以及国际贸易格局和供应链重塑的影响,全球贸易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居L世界贸易增速进一步放缓,但国际市场对中国石化产品的需求潜力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欧洲原材料、能源价格高企,对中国石化产品开拓国际市场腾挪了一定的空间。鉴于中国石化产品的规模优势和整体竞争力,2024年石化产品的进出口为国家稳外贸、稳经济增长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4 .这一年是稳中有变的一年主要表现在“四个变化”:一是原油进口量下降的变化。2024年原油进口量5.53亿吨,同比下降L9%,原油对外依存度下降0.7个百分点至72.2%。二是原油
7、加工量下降的变化。2024年原油加工量7.08亿吨,同比下降1.6%,主要是受到成品油市场收缩和下游需求不旺的影响。三是主要石化产品价格继续下降的变化。2024年原油及主要石化产品价格继续走低,没有出现年初人们期望的价格回升,多数化工产品价格同比环比均以降为主,尤其是下半年产品价格下降尤甚。以布伦特原油价格为例,2023年布伦特原油均价82.6美元/桶,同比下降18.3%;2024年布伦特原油均价80.8美元/桶,同比下降2.3%,下半年布伦特油价环比更是以降为主。全年石油天然气价格同比下降0.4%,化学品价格同比下降4.1%,特别是部分化工产品和合成材料价格降幅较大。在重点监测的49种无机化
8、学品中,全年市场均价同比下降的有34种,占比69.4%;在重点监测的72种有机化学品中,全年市场均价同比下降的有44种,占比61.1%;在重点监测的56种主要合成材料中,全年市场均价同比下降的有28种,占比50.0%;在重点监测的14种化肥产品中,全年市场均价同比下跌的有11种,占比78.6%o在1月17日召开的重点骨干企业和专业协会座谈会上了解到,多种石化产品和化工材料的市场价格都降到了历史低位,其中尿素、聚氯乙烯等产品已降到20年前的价格水平。四是汽油销售量下降的变化。2024年汽油表观消费量虽然增长3.5%,但在重点骨干企业座谈会上获悉,成品油销售骨干企业全年汽油销量均出现下降。据统计有
9、的公司销量下降2.6%,有的公司销量下降0.8%,虽然下降幅度不同,但趋势已经显现。这也表明,新能源汽车在2024年渗透率已超过45%的情况下,对传统成品油市场的影响开始显现。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柴油产量同比下降4%,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1.4%,柴油前几年已呈饱和状态,叠加LNG替代的加速,销量下降属预料之中。原油加工量和汽柴油消费量下降是否预示着我国原油和成品油消费量正处达峰期?甚至有业内人士表示“2023年国内成品油消费已达峰值”。这都告诉我们炼化企业油转化、油转特已成为主要趋势。5 .这一年是作出重要贡献的一年一是为保障能源安全作出重要贡献。2024年是深入实施“四个革命、一
10、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新一轮能源革命持续深化,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加快,又叠加国际环境的变化与不确定性增加,石化行业担负的能源保供和能源安全的使命更加艰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以及延长石油等骨干油气能源企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能源的坂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的嘱托,全力实施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稳定老油田、拓展新区块、创新增储量,“深地、深海、非常规”同步发力,深地突破万米纪录,深海迈向国际领先,非常规油气产量居世界第二。2024年原油产量连续6年正增长、连续3年稳定在2亿吨之上,达到2.13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降至72.2%,比上年再降0.7个百分点;天然气产量2463.7亿立方米
11、新增产量143亿立方米,增量连续8年超过100亿立方米,天然气对外依存度42.0%。二是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有统计数据证明,化肥对全球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平均为40%。联合国粮农组织测算,农药的使用挽回了世界农作物总产量30%40%的损失。化肥、农药、农膜等农化企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重要指示精神,把涉农产品和物资的保供稳价作为首要任务。2024年化肥产量(折纯)同比增长8.5%、农药产量同比增长22.2%、农膜产量同比增长5.5%,为我国全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7亿吨、比上年增产1109万吨提供了重要保障,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2024年石化全行业
12、在保持经济运行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智慧化数字化升级、国际合作与交流、民营经济与中小企业发展以及园区建设与管理、产业协同与产业集群培育都取得了新的进步和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广大石化企业和石化全行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结果,是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有关部委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广大石化员工、科技工作者不畏艰难、创新图强和众多石化家属默默奉献的结果。借此机会向有关部委、社会各界以及广大石化员工及其家属致以崇高的敬意!二、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不断加
13、剧,全球能源供需格局与转型深度调整,世界石化产业的布局与调整也呈加速态势。我国石化产业因总体规模、产业集中度、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已成为世界石化产业的重要一极。我国石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不仅影响着世界,而且也深受世界石化产业布局与调整的深度影响。新一年石化产业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主要有:L世界经济周期的低迷期自疫情暴发以来,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疫情过后经济增速一直不及预期,2023和2024两年增速分别为3.3%和3.2%,世界经济增速连续几年都低于疫情暴发前30年的平均水平。据IMF、世界银行、瑞银、摩根大通等国际组织和机构预测,因受地缘政治、区域动荡以及贸易保护主义、供应链重构等多重
14、因素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速将严重受挫,未来5年的增速将一直在较低水平徘徊,将经历大约10年的低迷期。发达经济体因受日本、欧盟的拖累将持续低迷,尤其是欧盟因俄乌冲突、能源价格高企而动力不再,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德国已连续两年负增长。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月最新发布的首席经济学家展望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经济将面临重大挑战,56%的受访首席经济学家预计经济形势会走弱;全球经济正承受巨大压力,增长前景处于几十年来最弱水平。新兴经济体中的印度、越南虽然增速较高,但因体量有限对全球经济增速的影响甚微。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不再过分追求速度和规模的增加,而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
15、竞争力的提高。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经济的增速将保持在5%左右,与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头10年的两位数增长相比确实低了不少,这与经济体量大了、基数高了有关,更与发展阶段和发展要求关系密切。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低迷期,石化产业的发展举措、管理思路以及创新与转型之路径选择,都要立足国际国内的大环境和发展阶段。2 .“十四五”规划的收官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全面总结评估“十四五”规划任务目标的执行情况。在“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有两项并行推进的重点工作,即“十四五”规划的圆满收官与“十五五”规划的研究编制。收官之年对原来规划部署的各项任务目标全面总结评估十分重要,这不仅是检验我们“十四五”工作质
16、量和成效的重要过程,而且是“十五五”规划的重要基础和起点。在收官过程中,广大石化企业和石化全行业都要认真对照“十四五”规划的各项任务目标,逐项总结、评估,不仅要总结取得的成绩和进步,还要分析存在的差距与不足。石化全行业要总结评估并认真分析提出石化强国目标10年来的进展情况如何?各石化企业要总结评估并认真分析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进展与差距,与对标企业的差距是缩小了还是扩大了?各石化园区和化工基地要总结评估并认真分析石化园区建设、发展与管理的进步与不足,还要认真总结评估和研究产业链协同、培育世界一流石化产业集群方面的进步与不足,特别是与对标园区的全方位对标与分析。各专项规划中,化工新材料要总结评估自
17、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卡脖子”攻克以及补短板的情况,现代煤化工要总结评估升级示范的得与失以及与石化产业战略互补情况、与新能源耦合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等。通过收官之年的全面总结与评估,系统分析进步与差距、得与失,为“十五五”规划的编制奠定坚实的基础。3 .石化产业面临深度调整的阵痛期结构调整自“九五”计划提出以后取得了明显进展,世界化学工业近百年来始终在创新与调整、转型中升级与发展。与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相比,我们在规模大型化、产业集中度、整体竞争力方面的进步是明显的,但产业结构高端化因受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的制约而差距明显。今天石化产业的深度调整,既要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又要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
18、存量的关系。石化行业就增量和存量看,当前的突出矛盾是供大于需。供给的现状是多年来我国20多种大宗基础化学品和通用材料,其产能产量稳居世界首位,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新建炼化一体化装置集中建设、集中投产和化工园区的发展,产业集中度、行业整体竞争力不断提升,产能产量也快速增加,供给能力大大增强。当面临国际市场低迷、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现状时,“内卷”式竞争持续加剧,产品价格自2024年以来持续下行,众多企业和全行业效益严重受损,利润大幅下降:2023年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0.7%,2024年再次下降8.8%。在供给与需求之间还存在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高端产品短缺的状况长期存在,一些国内市场
19、急需的高端聚烯烧、电子化学品、超纯超净试剂、高性能复合材料、高端膜材料以及己二庸等关键单体,长期依赖进口或依靠跨国公司供应,造成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尖端和安全领域,存在“卡脖子”或受制于人的状况。这都表明石化产业到了非深度调整将难以渡过当前的低迷期,非经历深度调整的阵痛将难以走出“内卷”困境的时刻。深度调整既要规范市场秩序与行业自律,标准先行,依靠产业政策和科学先进的标准,让达不到能效标准、排放标准的装置和产能关停并转,在公平竞争和充分竞争中,淘汰竞争力不强的落后产能;又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培育的同时,供给侧与需求侧同时发力,供给侧通过创新
20、加快产品的高端化、差异化,需求侧则通过创新持续拓展新的市场需求。为了石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落后产能依法有序退出这种阵痛是必须要经历的。当前有些企业和企业家已经预见到了即将到来的重新“洗牌”,对正在创新图强、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提升竞争力的企业将是机遇,而对于还在拼资源、拼投资、拼规模的企业也许是惨烈的,这也是深度调整过程中必将经历的阵痛。4 .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关键期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作出的战略部署。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经济环境和格局深度调整,尤其是某些大国搞“脱钩断链”“小院高墙”加剧了逆全球化趋势,
21、严重冲击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导致了产业链受损或供应链不畅。统筹发展和安全,也为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十分有必要研究并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鉴于当今的国际环境和不确定性增多,出口形势将更为严峻,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发展格局尤为重要。要牢牢把握国内大循环这个“主体”,畅通国内大循环、构建内外双循环,化解外部不确定因素造成的经济大起大落,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我国是超大规模经济体,经济体量、市场容量都很大,拥有最完备的工业体系和最完整的产业链,配套能力强,供给和需求都能够支撑国内大循环,这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基础和依托。依托国内大市场的优势,充分挖掘内需
22、潜力,有利于化解外部冲击和外需下降带来的影响,也有利于破解“脱钩断链”造成的冲击和震动,能够在极端情况下保证我国经济基本正常运行和社会大局的总体稳定。我国消费市场潜力巨大,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是我们建立国内大循环的基础和底气。我国石化产业也是如此,多年位居世界第二石化大国、第一化工大国,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炼油、基础化学品、合成材料到精细化学品,已形成完整的、全产业链的石化产业体系。从保障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国防安全以及支撑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保障力、带动力和影响力都是强的。面对今天全球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石化骨干企业、石化行业也要在加快国际化布局的同时,在畅通国
23、内大循环上下功夫。一方面做好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陆石化基地、化工园区以及产业链供应链的布局与协同,在此基础上加快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以及人才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在差异化中高端发展,在市场互补中实现循环。另一方面以满足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我们强化创新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结构优化,加快传统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和产品的高端化、差异化和精细化。特朗普首次执政以来的现实告诉我们:科技自立自强正在成为决定我国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加快石化产品供给侧的高端化、精细化,加快石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高端石化产品的供给能力,增强石化产品供给体系的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5 石化 联合会 行业 经济 运行 发布会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