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防治方法.ppt
《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防治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防治方法.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 及防治方法及防治方法 化疗药物作为细胞毒的药物,选择性不高,在杀灭肿瘤的同时,对增生活跃的骨髓、胃肠道粘膜、生殖细胞、毛发和肝、肾等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种类内容治疗因素抗肿瘤药物(种类、剂量、应用方式)用药方案(包括药物组成、用药顺序等)患者因素以往治疗情况(用药总量、治疗次数、合并放疗等)与末次治疗的间隔时间全身状况、年龄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不良反应发生有关的因素不良反应发生有关的因素分类方式类别内容按时间急性用药后12周内的毒副作用亚急性用药后2周至3个月的毒副作用慢性超过3个月的毒副作用按转归可逆性在停药一段时间后毒性消失,机体可恢
2、复正常不可逆性毒性发生后持续存在,机体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按后果致死性重要脏器功能进行性受损可能导致死亡非致死性停药或经对症治疗后能够恢复的各种毒性反应按系统血液毒性白细胞或/和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消化道毒性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泻、便秘心脏毒性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心功能异常肺毒性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肝、肾毒性肝、肾功能不同程度损害神经毒性末梢和中枢神经毒性粘膜损害口腔粘膜炎或溃疡、食管炎、出血性膀胱炎过敏症状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荨麻疹、心动过速化疗不良反应的分类化疗不良反应的分类主要表现为血管外渗漏和化学性静脉炎。主要表现为血管外渗漏和化学性静脉炎。一一.局部刺激局部刺激不同药物
3、外渗引起不同程度的局部损害:严重坏死:蒽环类(二甲亚砜与维生素)、更生霉素、丝裂霉素(二甲亚砜与维生素加维生素6)、长春碱类(透明质酸酶);中度损害:博来霉素、铂类、氟脲嘧啶、紫杉醇;轻度刺激:卡氮芥、氨甲喋呤。根据静脉炎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三类:红热型:沿静脉血管走向区域发热、肿胀及疼痛;栓塞型:沿静脉走向处变硬,呈条索状硬结,外观皮肤 有色素沉着,血流不畅伴疼痛;坏死型:沿静脉穿刺部位疼痛加剧,皮肤发黑坏死,甚至深达肌层。药物渗漏后可局部应用相关解毒剂缓解疼痛,避免溃疡形成,促进损伤的恢复。化学性静脉炎的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主要依靠预防。处理原则化疗药物外渗后的处理步骤立即停止注射,制动
4、并保留针头尽量回抽残留药物注射糖皮质激素,并拔出针头在渗出药物局部多点注射止痛药物,相应解毒剂,避免按压根据所用化疗药物进行冷敷或热敷,并抬高患肢出现溃疡时可考虑手术治疗白细胞或(和)粒细胞减少白细胞或(和)粒细胞减少贫血贫血血小板减少及出血血小板减少及出血二二.造血系统毒性反应造血系统毒性反应血液学血液学 0 0度度 度度 度度 度度 度度 血红蛋白血红蛋白(g/L)(g/L)110 110 9595109 109 808094 94 656579 79 65 4.0 4.0 3 33.9 3.9 2.02.02.9 2.9 1.01.01.9 1.9 1.0 2.0 2.0 1.51.51
5、9 1.9 1.01.01.4 1.4 0.50.50.9 0.9 0.5 100 100 757599 99 505074 74 252549 49 25 25 出血出血 无无 瘀点瘀点 轻度出血轻度出血 严重失血严重失血 出血致衰出血致衰弱弱 WHO分级.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化疗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肿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化疗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肿瘤化疗的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瘤化疗的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下降的程度与所用抗肿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下降的程度与所用抗肿瘤药物的种类、剂量、用法、患者的一般状态以瘤药物的种类、剂量、用法、患者的一般状态以及以往接受治疗的情况
6、等许多因素有关。及以往接受治疗的情况等许多因素有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化疗后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化疗后发生感染的危险性呈正相关,最常引起感染的病原菌感染的危险性呈正相关,最常引起感染的病原菌多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部位主要为消化道和多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部位主要为消化道和呼吸道。呼吸道。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或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预防及治疗粒细胞减少。预防及治疗粒细胞减少。必要时考虑输注粒细胞治疗粒细胞必要时考虑输注粒细胞治疗粒细胞缺乏症。缺乏症。处理原则使用CSF 预防:化疗结束后2448小
7、时或临床估计会出现明显白细胞(WBC)下降,开始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SF至WBC再次恢复到10,000/mm3时停止。治疗:化疗后出现粒细胞减少(1.510/L)或粒细胞缺乏(1.510/L)时用CSF至白细胞数再次恢复到10,000/mm3。部分患者用CSF可能引起骨痛,用镇痛药或停药后可缓解。粒细胞输注标准:ANC500/mm3 伴严重感染应用适当的抗菌素2448小时无效;ANC500/mm3或感染控制即应停止输注粒细胞。输注粒细胞可能出现寒战、发热等症状,用消炎镇痛药可缓解。输注粒细胞.贫血原因:失血、缺铁、维生素缺乏、化疗、内照射、干细胞受损、溶血、脾亢、药物毒性、肿瘤侵犯骨髓等。增
8、加化疗剂量、多疗程重复化疗,较常规化疗更易损伤干细胞,引致贫血。治疗原则 癌症患者因化疗致血红蛋白(Hb)低于11g/dL,排除其它原因所致贫血,可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贫血症状严重或Hb低于8g/dL时,可考虑输注红细胞(RBC)治疗。.血小板减少 导致白细胞减少的抗肿瘤药物大多会同时引起血小板降低,以血小板减少为剂量限制性毒性的药物主要有卡铂、健择、亚硝脲类等,丝裂霉素反复应用时常可至慢性血小板减少。治疗原则防止出血防止出血应用造血生长因子应用造血生长因子输注血小板输注血小板 能口服的药物尽量不要注射,如必须进行注射,常用棉球按压针眼直至出血停止。特别是当血小板1.0109/L时,
9、输液结束拔针后一定要压迫血管24min。应用造血生长因子 IL-3、IL-6、IL-11、TPO具有升高血小板的作用,其中IL-11和TPO已进入临床应用。血小板低于(4060)109/L并有可能继续下降时,可考虑使用IL-11或TPO;输注血小板输注血小板标准:5,000109/L;6,00010,000109/L,伴有出血倾向或发热38或急性感染;11,00020,000109/L,伴有出血;20,000109/L,伴有威胁生命的出血。三三.胃肠道毒性反应胃肠道毒性反应恶心、呕吐腹泻口腔炎WHO分级胃肠道胃肠道 0度度 度度 度度 度度 度度 口腔口腔 无无 红斑、疼痛红斑、疼痛 红斑、溃
10、疡、红斑、溃疡、可进食可进食 溃疡,只进溃疡,只进流食流食 不能进食不能进食 恶心、呕吐恶心、呕吐 无无 恶心恶心 暂时性呕吐暂时性呕吐 呕吐,需治呕吐,需治疗疗 难控制的呕难控制的呕吐吐 腹泻腹泻 无无 短暂性短暂性(2天天)不能耐受,不能耐受,需治疗需治疗 血性腹泻血性腹泻.恶心、呕吐类别类别内容内容特点特点急性呕吐急性呕吐应用抗癌药物后24小时内发生多发生于用药后12小时特别多见于初次化疗者迟迟 发发 性性 呕呕吐吐应用抗癌药物后超过24小时发生有时可持续数日预预 期期 性性 呕呕吐吐下次应用抗癌药物之前发生是一种条件反射易感性由多种因素决定强致吐药(强致吐药(75%75%)中度致吐药中
11、度致吐药(50%75%50%75%)弱致吐药(弱致吐药(50%40mg/m2)环磷酰胺(1g/m2)阿糖胞苷(1g/m2)阿霉素(60mg/m2)氨甲蝶呤(1.2g/m2)丝裂霉素(15mg/m2)顺铂(40mg/m2)环磷酰胺(200mg/m21g/m2)阿糖胞苷(200mg/m21g/m2)柔红霉素 阿霉素(60mg/m2)氨甲蝶呤(100mg/m21.2g/m2)丝裂霉素(15mg/m2)博来霉素 环磷酰胺(200mg/m2)阿糖胞苷(200mg/m2)氟尿嘧啶 氨甲蝶呤(100100次次/分分 单灶单灶PVCPVC(室早),(室早),房性心律失房性心律失常常多灶性多灶性PVC PV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疗 药物 副作用 防治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