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简答题与论述题.doc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与论述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简答题与论述题.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章简 答 题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武大2001研)(答案)2为什么说GNP不是反映一个国家福利水平的理想指标?(北大1998研)(答案)3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区别。(东南大学2003研;北大1999研) (答案)4写出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GDP)之间的关系。(北大2001研)(答案)5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与个人在股票债券上的投资有何不同?为什么新住宅的增加属于投资而不属于消费?为什么存货投资也要计入GDP之中? (武大2002研)(答案)6说明在证券市场购买债券和股票
2、不能看作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天津财大1999研)(答案)7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GDP?(北方交大2000研)(答案)8下列各项是否计入GNP(国民生产总值)?为什么?(1)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旧车;(3)购买普通股票。(复旦大学1995研)(答案)9“GNP=C+I+G+(X-M)”的内涵。(武大2002研)(答案)10简要评述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及纠正。(浙大1998研)(答案)11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主要方法。(人行1998研)(答案)12国民收入核算的三种方法。(浙大1998研)(答案)13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并不意味着计划储
3、蓄总等于计划投资?(答案)14试述GDP、GNP、NDP、NNP、NI、DI和NT几者之间的关系。(答案)15储蓄投资等式中的储蓄和投资与宏观经济均衡的投资和储蓄的区别。(答案)16如何用支出法计算四部门经济的CDP?(答案)17请推导四部门经济中总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式。(答案)第十三章问 答 题1相对收入假说是如何解释“消费函数之谜”的?(北大1997研)(答案)2试述相对收入假说中的“棘轮效应”,分析这种效应对消费者的影响。(武大2000研)(答案)3简述生命周期假说。(武大2002研)(答案) 4简要说明投资乘数定理,并指出这一结论成立的条件。(人大2000研)(答案)5试说明投资乘数,发
4、挥投资乘数的前提条件有哪些?(人行2001研)(答案)6简述乘数、加速数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的限制因素。(人行1999研)(答案)7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l,为什么?(同济1998研)(答案)8试述乘数理论的适用性。(答案)9简述凯恩斯分析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答案)10在凯恩斯的收入决定论中,收入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利息率的变动对此有什么作用?(答案)11简要论述消费理论的几种观点。(答案)12简述国民收入决定和国民收入核算的关系。(答案)13长期消费曲线与短期消费曲线有什么区别?(答案)14凯恩斯的短期消费函数的形式和特点是什么?(答案)15杜森贝里的短期
5、消费函数的特点是什么?(答案)16弗里德曼的短期消费函数的特点是什么?(答案)17试述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与经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答案)论 述 题1假设消费者的生活分为两期。在第一期消费者劳动,获得收入,用来满足该期的消费和储蓄。在第二期消费者不劳动,用第一期的储蓄来满足该期的消费。假设消费者在第一期的消费为,储蓄为s,劳动收入为;在第二期的消费为,假设市场利率为r,贴现因子为0bl;设消费者的效应函数为其中为正常数。要求:(1) 写出消费者的效应极大化问题。(2) 求出消费者的储蓄函数,讨论利率的改变与储蓄的关系。(3) 用上面的结论结合我国当前实际分析利率下降与储蓄的关系。(北大
6、2000研)(答案)2试证明:平衡预算乘数等于l。(上海财大2003研)(答案)3论述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答案)4请从收入支出法和储蓄投资法说明同一均衡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答案)5请推导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公式。(答案)6假设A为高收入集团(城镇居民),B为低收入集团(乡村居民),在经济增长的城市设化进程中,B转变为城镇居民,与A的收入差距大为缩小。分别用绝对收入假说和相对收入假说说明上述情况对消费的影响。(答案)7根据宏观经济学有关理论分析投资波动剧烈的原因。(答案)8按照凯恩斯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什么是“节俭的悖论”?试解释。(答案)9试述凯恩斯的国民收
7、入决定模型与他以前的经济学有关理论的主要区别。(答案)第十四章问 答 题1货币需求动机包括哪几个方面?它对货币需求具有何种影响?(武大2003研)(答案)2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由哪些动机决定?(上海交大2001研;中南财大2000研)(答案)3什么是流动性陷阱?(北大2001研) (答案)4简述“流动性陷阱”的基本原理。(东南大学2002研)(答案)5什么是“流动性陷阱”?请用图表示。(浙大1999研)(答案)6试解释为什么不能用讨论货币交易需求的思路来分析货币的预防性需求。(北大 2003研)(答案)7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对外经贸大学2003研)(答案)8简述消费的实际货币余
8、额效应(哈伯勒庇古效应)。(北大1999研)(答案)9怎样理解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华中理工大学2001研)(答案)10请画出IS曲线,并作简要说明与分析。(武大2000研)(答案)11比较说明什么是IS曲线和LM曲线。(武大2003研)(答案)12简述ISLM模型的内容和意义。(华中科技大学2002研)(答案)13试说明凯恩斯的三种货币需求动机,并画出相应的货币需求曲线以及总的货币需求曲线。(上海财大1999研)(答案)14试说明鲍莫尔托宾“平方根公式”的含义。(北大1999研)(答案)15如何理解货币需求的经济含义(中央财大2001研)(答案)16试推导货币交易需求的
9、鲍莫尔(Baumol)托宾(Tobin)公式。(北大2001研)(答案)17简述凯恩斯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与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关系。(答案)论 述 题1LM曲线有哪三个区域?在这三个区域,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有什么不同?这三个区域分别与什么样的经济状况相对应?(人大2000研;中国海洋大学2001研)(答案)2作图并说明什么是LM曲线的凯恩斯区域、古典区域和中间区域。(中南财大2001研)(答案)3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奠定了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家的基础。请概括地阐述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提示:你可以先画一个简要的图表,然后根据这一图表阐述凯恩斯经济理论的纲要)(中南财大2003研)(答案)4货币市场
10、的均衡条件是什么?LM曲线是怎样得到的?请画图说明。(首都经贸大学2002研)(答案)5考虑在ISLM模型中给定收入水平来决定均衡时价格水平和利率水平。IS:Y=c(Y)+I(r,Y)+GLM:=l(r,y)其中,P为价格水平,G为政府花费水平,M为货币供应水平,函数c(Y),I(r,y)和l(r,y)满足c(y)0,0,0。回答下面的问题:(1) 讨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均衡时的价格和利率的影响。(2) 分别讨论什么时候出现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无用性?(3) 假设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和货币的需求函数分别为下面的形式:c(y)=a+by , i(r,y)=e+fy-gr,l(r,y)=uvr+w
11、y,其中a,b,e,f,g,u,v,w为正常数,求均衡的价格水平和利率。(北大2001研)(答案)6评论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中南财大2000研)(答案)7请根据图3-1回答如下有关ISLM模型的问题: (1)在图3-1中标明IS与LM曲线各是哪一条。(2)在A、B、C、D四个区域各自表示在商品市场和货币上存在哪种情况的不均衡?(3) IS与LM曲线要说明的是什么问题?为什么要利用这两条曲线来说明?归纳两条曲线的区别。(4) 假定政府购买支出增加100亿,边际消费倾向为0.8,不存在外贸和税率,IS和LM曲线中的哪一条会移动?向左还是向右?移动距离是多少?为什么?(5) 在什么情况下投资乘数
12、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什么情况下等于零?(武大200l研)(答案)8试述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特征。(答案)9试比较当代西方经济学家货币需求理论观点。(答案)10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有哪些?(答案)11用图形说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从失衡到均衡的调整。(答案)12运用ISLM模型表明贴现率的增加对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a)均衡的货币供给;(b)均衡的利率;(c)均衡的产量水平。(答案)第十五章问 答 题1何谓“挤出”效应?说明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上海财大2003研;北方交大2003研)(答案)2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的发生机制是什么?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武大 2002研)(答案)3简要
13、回答财政政策的局限性。(人行1997研)(答案)4IS曲线和LM曲线怎样移动才能使国民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怎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才能做到这一点?(武大2001研;北方交大1999研)(答案)5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何时有效,何时无效?(华中科大2003研)(答案)6货币政策效果为什么会因LM斜率而异?(武大2002研)(答案)7请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作简要分析。(武大2000研)(答案)8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来解决“滞胀”问题?(上海财大1998研)(答案)9什么是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对外经贸大学2003研)(答案)10试说明货币幻觉对消费支出的可能影响。(北
14、大1999研)(答案)11试用ISLM模型分析引起“完全挤出”的财政扩张政策的情况。(答案)12简要回答财政的乘数效应,说明为什么会产生乘数效应。(答案)13如果没有工资刚性的假设,凯恩斯扩张总需求的政策应将如何?(答案)论 述 题1试用ISLM模型分析需求管理政策(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及局限性,你认为这一理论是否适用于中国?(重庆大学1999研)(答案)2ISLM分析主要说明什么问题?它的政策含义是什么?(北师大2003研)(答案)3ISLM曲线模型及政策含义。(武大2002研)(答案)4试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政策效果。(人大2000研)(答案)5假设政府考虑用两种扩张政策,一是
15、直接增加财政支出,另一种是降低税率。运用IS LM模型和投资曲线,分析这两种政策对收入、利率和投资的影响。(答案)6试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与IS和LM曲线形状的关系。(答案)7试用ISLM模型分析货币政策效果。(答案)第十六章问 答 题1什么是公债的货币效应?(对外经贸大学2002研)(答案)2什么是货币创造乘数?其大小主要和哪些变量有关?(北京工商大学2003研)(答案)3评论不同的政策工具有哪些主要标准?(北师大2001研)(答案) 4利用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配合才能有效地治理经济衰退?(南开大学2000研)(答案)5什么是自动稳定器(内在稳定器)?财政的自动稳定器功能主要是
16、通过哪些制度得到发挥的?(中南财大200l研)(答案)6试述经济中自动稳定器及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上海财大2002研)(答案)7简要叙述国家预算的功能。(对外经贸大学2002研)(答案)8简述政府的财政政策原理。(对外经贸大学2003研)(答案)9简述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及其功能。(武大2000研)(答案)10叙述并比较货币政策的三个主要手段。(南开大学2000研)(答案)11简述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中南财大2000研)(答案)12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和功能财政思想有哪些区别?(人大1999研)(答案)13什么是公开市场操作?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优点?(答案)14什么是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
17、其主要内容有哪些?(答案)15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答案)16简述宏观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及具体操作。(答案)17简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模式。(答案)论 述 题1生活中,在肯定货币能动作用的前提下,货币供给产出效应及扩张界限的常态是怎样的?(人大1999研)(答案)2“货币供给新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与“旧论”比较,“新论”新颖之处何在?(复旦大学1999研)(答案)3决定货币供给的主要变量是什么?它们分别由哪些集团所掌握?(人行1993研;人行2001研)(答案)4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选择的主要观点有哪些?(上海交大2000研)(答案)5试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形式及其适应的范围
18、上海交大2000研)(答案)6试评述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人行1999研)(答案)7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原理出发,评析1998年来我国两大政策的搭配运用及其效果。(中央财大2000研)(答案)8试评述现代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主张。(南开大学2000研)(答案)9简述微观主体预期与货币政策效应的对消作用。(人大200l研)(答案)10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在货币政策有效性上有何分歧?(厦门大学2000研)(答案)11哪些制度性安排有利于增强中央银行不执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承诺的可信任性?(答案)12用ISLM模型说明为什么凯恩斯主义强调财政政策的作用,而货币主义者强调货币政策的作用。
19、答案)13设某经济中政府打算在两种紧缩性方案中进行选择:一是取消投资津贴;另一是提高所得税率。运用ISLM模型和投资曲线,分析这两种政策对收入、利率、投资的影响。(答案)14为什么必须重视从微观角度考察货币需求?为什么又必须从宏观角度考察货币需求?(答案)15假设经济处于衰退阶段,货币和财政政策如何才能加速其复苏?若没有这些政策又会发生什么呢? (答案)第十七章问 答 题1根据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扩大总需求?通过哪些途径扩大总需求?(人大2002研)(答案)2决定总需要曲线斜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复旦大学1998研)(答案)3西方主流经济学和古典经济学的总供给曲线及其政
20、策含义有什么不同?(人大2000研)(答案)4“古典”模型中的总供给曲线和凯恩斯模型中的总供给曲线有什么差别?为什么有这种差别?(人大1996研)(答案)5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可以向后变曲?请给出说明?(人大2001研)(答案)6解释以下概念,说明其内涵和联系。总需求、有效需求和充分就业下的有效需求。(天津财大2000研)(答案)7对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研究,涉及了“三个市场和一个总量函数”。请就此分别作简要说明。(武大2000研)(答案)8总需求曲线和单个商品的需求曲线有什么不同?(答案)9凯恩斯理论是如何解释西方国家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原因的?(答案)10凯恩斯学派关于劳动市场理论的主
21、要观点是什么?(答案)11降低工资对总需求和总供给有何影响?价格降低对劳动需求和劳动供给有何影响?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经济调整有什么涵义?(答案)12已知总需求曲线AD和总供给曲线AS在充分就业产出水平和价格处达到均衡。请问:(1)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提高税收,会对IS、LM和AD曲线有什么影响?(2)解释价格水平是如何修正由增税所引起的非均衡。(答案)13假设工人同意在一年的时间里,可以按劳动力供给曲线上的名义工资水平提供相应的劳动供给。试问:(1) 当在这一年内价格水平从增加到1.05,再到1.1时,图69中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将如何变化?(2) 当价格水平按(1)中假定上升时,劳动力需求曲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观经济学 答题 论述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