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粮食质量检测工作重要性的再认识.doc
《对粮食质量检测工作重要性的再认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粮食质量检测工作重要性的再认识.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对粮食质量检测工作重要性的再认识对粮食质量检测工作重要性的再认识对粮食质量检测工作重要性的再认识 内容提要:长期以来,粮食质量检测工作受到广大粮食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在粮食市场化、国际化的今天,特别是在国家食品安全频繁出现事故、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情况下,应对粮食质量检测工作进行新的认识。但就质量检测的现状来看,县级及其以下的粮食企业检化验人员流失严重、设备陈旧、技术落后
2、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粮食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在粮食行业内部必须建立完善检化验工作,以确保粮食安全,特别是现阶段强化质量检测工作意义重大:它是维护粮食流通秩序的需要;是确保粮食安全(供应、储存、品质)的需要;是经营主体平等竞争的需要;是解决贸易争端的需要;粮食行政执法的需要。为此,应从多方面加强粮食质量检测体系建设,自上而下建立粮食质量检测工作网络,充实培训技术人员,完善设施设备,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强化监测、仲裁社会职能。 长期以来,粮食质量检测工作在粮油购、销、调、存、加诸环节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受到广大粮食工作者的普遍重视。 随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全面放开,我国粮食行
3、业已经迈入全面市场化的新阶段。同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过渡期即将结束,粮食行业也将和其他行业一起实现与国际规则、国际市场对接,全面进入国际化的轨道。在这一新形势下,我们有必要对粮食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要性作一个新的认识。 一、粮食质量检测工作的现状 从行业总体来看,存在着结构上的不平衡,或者说严重脱节现象。地(市)级以上的粮食行政主管部门中心化验室、粮食大专院校的教研化验室和较大型国家粮食储备库化验室,其完备状况尚好。而作为粮食流转的物质承担者县(市)级粮食主管部门及粮食企业其检化验工作的状况令人堪忧。 一是人才流失短缺。现有检化验人员大都毕业于上世纪八十 年代粮食专业学校,且主要分布在县(市)级粮
4、食中心化验室,基层粮食企业检验人员几乎没有,有的企业虽然配备了检化验人员,充其量能做一些水分、杂质等基础性的检验项目,有的甚至只能靠手摸、牙咬等感官。很大一部分粮食专业毕业生或因为企业效益不好,或因为企业人员分流而脱离粮食行业。从粮食行业人员的总体构成来看,从事检化验工作的人员可谓凤毛麟角,比例仅为1左右。 二是检化验设备陈旧短缺。现有化验设备绝大部分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上级粮食主管部门下拨的,近十几年来,由于有的单位对检化验工作重视不够,或因资金短缺,新设备添置的很少,大部分粮食企业检验设备仅限于天平、容重器、快速水分测定仪“老三样”,离一个标准检化验室所应有的规模相去甚远。 三是检测技术
5、落后。较之其他行业来说,粮食行业的质量检 测技术,在引进和吸收现代科技成果方面的步子迈得并不是很大,特别是县级及粮食基层企业运用的都还是国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技术水平,有的甚至是前苏联时期引进的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水平。有的项目耗时长且操作复杂,有的项目如有机磷、有机氯的检出等仅能做出一些定性分析,至于粮食产品的营养结构分析、转基因粮食鉴定等更是望尘莫及,一些常规仪器检验项目其数值与标准做法相比误差较大。 四是对粮食质量检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普遍认为质量检测工作仅为一项技术性的工作,只不过是定等作价的基础而已。特别是一些基层企业仅满足于老经验指导下的感官鉴定,对于仪器测定认为不方便,而当买
6、卖双方发生质量争议时因无原始检化验凭据,解决争议时就无法决断,最后只好闹到主管局或法院,对粮食质量检测工作所蕴涵的监测社会粮食流通、仲裁贸易争议等作用认识较浅,其观念与新形势下的粮食行业管理不相适应。五是一些市一级粮食专业检测机构名存实亡,专业检测技术人员缺乏,人员编制数严重不足。2007年国家粮食局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批市一级以上的国家粮食质量监测机构网络,但仍然有部分机构的条件达不到国家粮食局的要求,主要问题还是人员编制数不足,技术人员缺乏,当地政府不够重视等 二、粮食行业质量检测工作的不可替代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国家对商品的质量问题十分重视,为此专门成立了质量技术监督局等
7、行政组织,负责对全社会商品质量问题实施管理。是不是有了这样的管理机构,粮食行业的质量检测工作就可有可无了呢?答案应是否定的。 其一,在我国,粮食行业是个大行业,它具有覆盖面广、敏感性强、流通量大的特点,每年都有上亿吨的商品粮食在国内市场流转,有几千万吨进出口粮食在国际市场流通,参与经营的各类企业数十万计。每笔业务甚至每个批次的粮食都要有相对应的检化验单据随货同行,如此庞大的业务量仅靠哪一个行政主管部 门是远远不够的。 其二,粮食行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就质量检测而言,既有物理检测,也有化学检测;既有常规检测,也有专项(卫生)检测;既有原粮检测,也有成品粮检测。其中专有名词多达上千个,检验项目多达
8、近千种。这些工作如果光靠质监部门的人员来完成的话,那么其工作人员的数量将多得不可计数。 其三,粮食是安天下的产业(见光明日报20C)4年11月18日),粮食商品是特殊商品(见中国粮食经济2004第10期在全行业大力推广运用仲裁解决粮食贸易纠纷,作者为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白美清,它事关农村和城市、地方和军队的发展稳定,在中国,它要养活占全球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党中央国务院为它专门下发文件强调保护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对如此重要的特殊商品,如果没有行业内部自我约束的行规、质量保障体系和有效检测手段,其供应安全、品质安全从何谈起? 综上所述,粮食质量检测工作在其行业内部不仅不能削弱,反而应该加强。 三
9、强化粮食质量检测工作的意义 强化粮食质量检测工作,不仅可以充分发挥质量检测对粮食流通的基础性作用,有效贯彻国家颁布的各项粮油质量标准,而且可以有效指导国家粮食储备,促进国家粮食安全。在现阶段我国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之初,强化粮食质量检测工作对维护粮食流通秩序,加强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等意义更加重大。 (一)维护粮食商品正常流通的需要 粮食是特殊商品,但它毕竟是商品,必须遵循商品流通的一般规律和依质论价的法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从生产领域进入市场,经过购、销、运、存、加诸环节,从一个经营主体走到另一个经营主体,直到走上老百姓的餐桌,自始至终都离不开质量问题。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粮食进行调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粮食 质量 检测 工作 重要性 再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