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双减经验分享.docx
《小学数学教师双减经验分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师双减经验分享.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师“双减”经验分享作业巧设计提质助双减非常感谢区教学研究室领导和学校领导的信任与鼓励, 让我有幸与各位老师一起来探讨“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 设计的探讨与思考这个重要话题。大家都知道,在2021年4 月教育部办公厅的发文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 通知中提出:把握作业育人功能,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创 新作业类型方式。该通知从政策层面指明了改革方向;在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 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性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 意见文件中指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 过重的作业负担。原本是咱们教师日常教学中的“小事”, 如今却成为国家教育部门非
2、常关注的大事。可见,咱们传统 守旧的作业内容、作业类型、作业方式与现代教育观念、教 学方法的冲突,已经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严重 阻碍。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老师也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 作业效能的理解,或多或少都有些许焦虑:减了作业如何落 实课堂教学质量?我也相信,各学校都在积极学习各级教育 行政部门相关的政策性文件,也会主动借鉴兄弟学校的一些 实践经验,以期通过作业设计改革,进一步撬动课堂教学的 改革。今天,我就我们学校的一些做法和自己的理解跟大家 进行分享,不成熟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一、不断学习,改变作业设计理念。从“双减”政策落地至今,校长就带领我们不断学习全 国名校有关作业设计
3、的实践经验,使我们的作业观念也在不 断地更新着。我们摒弃掉了以前粗放型的作业布置方式,去 除掉了低效甚至无效的、盲目的、重复的甚至惩罚性的作业, 努力让作业真正成为撬动“素养课堂”、“素养评价”的有效 工具;成为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养成习惯,帮助 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载 体。二、系统思考,提高作业设计能力。高质量的作业设计,不是信手拿来,照抄照搬教辅资料, 不是对教材的照本宣科,不是做重复、机械、枯燥的训练, 而是教师基于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的精心思考和设计。 为了让我们的作业设计更系统、更科学、更实用、更有效。(一)我们的实施路径是1. 加强教研。我
4、们以年级、以学科为单位,每周的教研 都要根据课程标准梳理教材,对一课时、一单元、全册的教 师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和整合,明确知识体系和单元目标要 求,根据“基础性“提升性和“拓展性”三个层级,研 讨并设计好下一单元的“三单课时练习“单元套餐作业”和“周末弹性作业”的内容、题型、数量和评价。2. 教师先做。凡是要求学生做的作业,我们老师都必须 要先做一遍,以便了解作业的难易程度、所需时间、容易出 错的地方和适宜的学生群体,力求做到作业适量并且具有层 次性、适应性和可选择性,以便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发 展需求。3. 领导审查。我们设计的各种“作业单”都必须是经 过组内成员集体讨论,由负责领导审查通
5、过,确保老师们都 能严格按照教研组设计好的作业来布置,杜绝给学生布置机 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和以套题、教辅练习来代替 作业的现象。(二)我们要像备课一样“备”作业设计。无论设计哪 种作业,我们都要根据课标要求和教学目标,弄清楚需要考 查学生的什么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什么样的数学思维,积 累什么样的数学活动经验,通过什么样书面表达来习得等问 题,明白了这些问题,也就知道该怎么设计作业了。课标对相关内容的具体要求和单元学习目标、知识技能 评价要点就是我们系统思考单元作业设计的主要依据和相 关要素。(三)具体作业内容1. “稳扎稳打,夯实基础题,属于简单的知识再现 和记忆,要求人人必做,使学
6、生达到识记、理解、应用层面, 也就是“会”的目的。三年级通过填一填和算一算,1.巩 固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2.理解掌握小 括号的使用方法,体会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六年级 通过我会填和我会选,1.通过学生熟悉的图书分类中统计图 的选择与应用,当下热门话题垃圾分类中数据的分析,考察 了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2.考察了学生是否 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统计图。2. “各尽其才,提升能力”题,都是基于生活情境,重 在考察学生的理解、分析以及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达到“熟”的目的,属于高层次认知目标。我们用的 数量区分难易程度,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自主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教师 经验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