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汾西正晖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昌瑞煤矿采区设计1.doc
《山西汾西正晖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昌瑞煤矿采区设计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汾西正晖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昌瑞煤矿采区设计1.doc(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山西汾西正晖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昌瑞煤矿采区设计山西汾西正晖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昌瑞煤矿采区设计前 言山西汾西正晖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昌瑞煤矿为兼并重组整合矿井,批准开采2-5号煤层,生产规模为0.9Mt/a,井田面积为2.173km2,井田先期开采地段为1100m标高以上。矿井的主要特点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矿井设计生产能力0.9Mt/a,服务年限40.1a。井田开拓设计选择立井开拓方式,即新布置一个副井和立井,改造原街板沟煤矿箕斗立井作为回风井。根据煤层赋存情况和储量分布情况,全矿井划分为四个开采水平,一水平标高1400m,二水平标高1200m,三水平标高1000m,四水平标高800m。3.采区划分每个水平
2、布置一个采区,双翼开采,首采区为一水平(1400)一采区。4.采煤方法全矿井以一个综合放顶煤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和一个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炮采工作面保证90万t/a的设计生产能力,矿井投产时在5煤层布置一个综合放顶煤机械化回采工作面,在2煤布置一个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炮采工作面。5.井下运输井下煤炭运输:上仓运输巷、采区运输上山、工作面运输巷采用带式输送机,整个运输系统实现连续化;根据本井田煤层赋存条件,矿井辅助运输设备采用矿车运输。6.通风方式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方式,主井、副井进风,回风井回风。选用FBCDZ(B)-8-24/2202型轴流式通风机。7.提升方式主井净直径5m,选用2JK-3.5
3、/11.5B型单绳缠绕式提升机,电机功率1250kW,装备一对6t单绳标准箕斗,担负矿井的煤炭提升任务;副井净直径7m,选用JKMD3.54(I)型落地式四绳摩擦提升机装备一对1.5t矿车单层两车多绳宽、窄罐笼,担负矿井人员、设备、材料等辅助提升任务,兼作进风井。8.地面生产系统本矿井最终煤炭产品为两种粒度级筛选煤,粒度为300-50mm的块煤和粒度为0-50mm的末煤。原煤经过地面筛分系统后送入块煤及末煤筒仓,筛分出的矸石通过矸石皮带运输系统送到矸石场。9.供电电源根据汾西正晖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矿区供电规划,拟在街板沟附近新建一座35/10kV变电站,该变电站位于昌瑞煤矿风井附近,站内设
4、供电主变压器、10kV配电室,可为昌瑞煤矿和昌元煤矿提供10kV电源。35/10kV变电站由甲方另行委托设计。10.安全监测矿井选用一套KJ95N矿用安全监测系统,本系统由地面中心站,通讯接口卡、监测分站及传感器组成。通过矿用通讯电缆联网。第一章 矿井概况第一节、矿井概况一、矿井概况1、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山西汾西正晖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昌瑞煤矿位于宁武县西南方向约60km处,地方行政区划属宁武县新堡乡管辖,地理坐标为北纬383344-383546 ,东经1115426-1115524。该区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自新堡乡向东行程6km可达宁静公路,距宁静铁路宁武县华北屯集运站16km,矿区交通运输条件
5、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1-1-1。2、地形地貌井田地处管涔山脉东麓。井田地表多被黄土覆盖,黄土受到强烈的侵蚀、切割、多形成土梁、峁地形,一般呈南北向展布,同时发育近东西向冲沟,冲沟两侧分支沟谷发育,沟谷底部大部分比较开阔,多呈“U”字型,部分地段狭窄,呈“V”字型出现。总体地势西高东低。最高处位于井田西部,海拔1778m,最低处位于东部的沟内,海拔1500m,最大相对高差达278m,属低中山区。3、河流井田内地表水系不发育,只发育一些冲沟,只有雨季才有水流经过。地表水基本汇于沟谷,向东流出井田,汇入汾河。4、气候井田内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昼夜温差较大,四季分明。全年气温最低在1月份,
6、为-27.2;最高34.8,在7月份,年平均气温6.2。春季干旱多风,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降水量为468.1mm,降水量主要集中于7、8月份,7月份平均119.1mm,8月份平均128.7mm;降水量最少在1月份,平均为15mm。年平均蒸发量为1902.3mm,最大在5、6月份,最小在1月份。霜冻期为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下旬,无霜其约189天。霜冻结冰期自十月下旬至次年四月,冻土深度在1.25m左右,最大可达1.4m。平均每年出现八级以上大风(风速平均16.2m/s)约24天,风沙日260天,且多集中于冬春两季。风向经西北风最多,最大风速可达25m/s。本区主要灾害为干旱、洪涝、大风、冰雹和霜
7、冻。二、井田地质特征1、井田地层井田位于宁武煤田南部静乐岚县矿区静乐区西北边缘。根据本次钻孔揭露和地质填图成果,井田内赋存地层由老到新有: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O2s),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上统太原组(C3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下石盒子组(P1x)、上统上石盒子组(P2s)、第四系上更新统(Q3)及全新统(Q4)。现将地层由老到新叙述如下:二、井田地质构造井田构造总体为一急倾斜单斜构造,走向近南北,倾向东,地层倾角60-90。根据5号煤层采掘揭露,接近地表段煤层略呈倒转形态,使近地表部分煤层倾向西,倾角约80。井田内未见陷落柱,没有岩浆侵入现象。根据煤、泥炭地勘查规范附录D
8、1.2关于中等构造的阐述,本井田地质构造属中等类型。三、地质勘探程度2010年12月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一地质队提供了山西汾西正晖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昌瑞煤矿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资料翔实、可靠是井田生产和设计的重要依据。本矿重组前,井田内原有煤矿在生产过程中,矿井地质与矿井水文地质工作已经积累了部分资料。总之,井田构造简单,本次钻探勘探线基本沿垂直煤层走向布置,施工了3个钻孔,7个探井,钻孔煤层质量达到乙级,孔斜达到甲级,终孔层位达到了设计要求,岩层采取率达到了乙级,测井全孔岩性解释合理,简易水文观测达到了甲级,钻孔封孔按照要求进行,原原始资料记录较全,其他各项也均达到勘查规范要求。经过本
9、次补充勘查,井田先期开采地段探明、控制的资源/储量比例达到勘探比例要求,可满足本次矿井建设设计要求。四、矿井水文地质情况1.地表水井田内无常年流水性河流,发育的冲沟均为季节性排水通道,平时干涸,雨季有短暂流水经过,汇集至较大沟谷注入井田东南界外的汾河。2.含水层水区域含水岩组按其含水介质划分为三种类型:松散岩类、碎屑岩类和碳酸盐岩类。各类含水岩组受岩层、地质构造及裂隙发育程度的控制和影响而具有不同的含水特征。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岩溶含水层主要岩性为厚层状泥质灰岩、石灰岩,ZK201水文孔揭露,顶部石灰岩、泥质灰岩,较破碎。抽水试验结果,单位涌水量为0.0029-0.0035L/sm,渗透系数为
10、0.1160-0.1209m/d,水位埋深26.38m,水位标高为1571.40m,含水层富水弱。据此水文孔推断井田奥灰水位标高为1571-1572m。石炭系太原组砂岩裂隙、石灰岩岩溶含水层石炭系太原组含水层主要为中粗粒砂岩裂隙和石灰岩岩溶含水层。含水层离地表近的区段,风化裂隙发育,富水性较深处强,其含水向深部渗透。据井田内水文孔抽水试验表明,单位涌水量q=0.0033-0.0042L/s.m,渗透系数K=0.1246-0.1467m/d, 该含水层富水性弱。水位埋深为16.51m,水位标高为1581.20m。水化学类型HCO3 -Na型,PH值8.27。二叠系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主要为山西组
11、砂岩裂隙含水层。其中底K3砂裂隙含水层为2号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其富水性与太原组含水层富水性相似的地方,就是近地表区段,风化裂隙发育,富水性较深部强。深部裂隙不发育,富水性弱。据井田内水文孔抽水试验结果同太原组。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该含水层主要为黄绿色、灰白色中粗粒砂岩,厚度较大。一般情况下也是近地表区段裂隙风化裂隙发育,富水性较深部强,深部富水性弱。根据抽水试验结果同太原组。第四系松散层孔隙含水层及基岩风化裂隙带含水层主要是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底部砂砾石层和全新统底部砂砾层。由该含水层厚度小,地层连续性差,大气降水补给有限,往往和地表基岩风化带共同形成透水而不含水层段。3.隔水层水本
12、溪组隔水层主要为铝土质泥岩、铝土岩,厚度12m以上,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是奥陶系岩溶水与上覆煤层之间良好的隔水层石炭-二叠系隔水层:主要为泥岩、砂质泥岩、砂质泥岩,均为含水层间良好的隔水层。4.地下水补、径、排条件本井田各含水层水补给主要接受井田内及区域大气降水的补给,由于降水量少而集中,大气降水多形成地表径流,通过风化裂隙向下渗漏补给。井田内各含水层水径流,受单斜蓄水构造的控制,总的径流方向由北西向南东方向。地下水的排泄形式主要为有民用水井开采。5.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地表水对矿井充水影响井田内无常年性河流,但沟谷发育,雨季沟谷中有短暂水流。地表水对矿井充水影响主要是通过基岩风化裂隙向地下渗漏,
13、通过含水层影响矿井充水。根据本井田煤层赋存特征,直接影响矿井充水是沿煤层露头渗漏到煤层,进而影响开采。原各整合矿井井口均位于半山坡上,井口高于沟谷底,一般情况下不受洪水影响。构造对矿井充水影响井田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和陷落柱,煤层为急倾斜直至直立,矿井充水无构造方面的影响。含水层对矿井充水影响由于井田煤层赋存特征,井田内无断层、陷落柱等构造,煤系地层含水层富水性弱,虽存有承压水,但因无构造存在,含水层开采特征,一般无顶底板导水裂隙和冒落带产生,所以煤系地层含水层对煤层开采影响不大。但井田各可采煤层均存在奥灰水带压开采区,且存在受构造破坏块段和正常块段突水危险区。煤矿未来生产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4、奥灰水对矿井充水影响井田内奥灰水位标高为1572m,煤层为急倾斜煤层,各可采煤层1572m标高以下均带压。根据ZK201水文孔揭露,2、3、5号煤层底板至奥灰顶面距离63.39m(伪厚度150m)、58.32m(伪厚度138m)、21.13m(伪厚度50m)。批采煤层最底标高为700m。据奥灰水突水系数计算公式:K=P/M 式中 K突水系数,MPa/m;P底板隔水层承受的水压,MPa;M底板隔水层厚度,m。煤层底板至奥灰顶面的距离。2号煤层最大突水系数:K2=(1572-700+63.39)0.0098/63.39=0.145(MPa/m);3号煤层最大突水系数:K3=(1572-700+58
15、32)0.0098/58.32=0.156(MPa/m);5号煤层最大突水系数:K5=(1572-700+21.13)0.0098/21.13=0.414(MPa/m)。经过计算可知,2、3、5号煤层最大突水系数大于正常块段突水经验值0.1MPa/m。可见各煤层均存在奥灰水突水威胁。根据上述公试,2号煤层1247.29-988.55m标高区段为受构造破坏块段突水危险区,煤层988.55m标高以下区段为正常块段突水危险区。3号煤层1273.26-1035.22m标高区段为受构造破坏块段突水危险区,煤层1035.22m标高区段以下为正常块段突水危险区。5号煤层1463.76-1377.52m标高
16、区段为受构造破坏块段突水危险区,1377.52m标高区段以下为正常块段突水危险区。综上所述,井田内5号煤层有采(古)空区,且均有积水。各煤层均有带压开采区,2、3、5号煤层均有受构造破坏块段突水危险区和正常块段突水危险区。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有关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标准,本矿井2、3、5号煤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均为中等复杂类型,先期开采地段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第二节 煤层埋藏特征一、含煤情况1.含煤性井田内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二叠系山西组和太原组。山西组平均65m,含煤层2层,编号为1上、1号,ZK101揭露厚度分别为1.40、1.06m,根据地表出露情况,该两层煤层不稳定不可采。太原组厚度平均8
17、0m,含煤5层,分别为2、3、4、5上、5号煤层,其中2、3、5号煤层为稳定可采煤层,4、5上均为不稳定不可采煤层。煤层总厚度17.60m,含煤系数22。2.可采煤层地质报告确定全区较稳定煤层3层,即2、3、5煤层。2号煤层2号煤层赋存于太原组顶部,上距山西组底砂岩0-10m,煤层厚1.26-7.15m,平均4.21m,结构简单,含1层夹矸,夹矸厚度0.15-0.70m,岩性为炭质泥岩、泥岩。煤层稳定,全区可采。顶板岩性为泥岩,局部为砂质泥岩;底板岩性为泥岩或砂质泥岩。该煤层井田内未被开采。3号煤层3号煤层位于太原组(C3t)上部,上距2号煤层1.79-7.93m平均4.86m。煤层厚度为3.
18、13-6.00m,平均5.02m,不含夹矸,结构简单。(ZK101号钻孔煤层测井上部为高灰,且含夹矸,本报告不计可采煤层)煤层稳定,全区可采。顶板岩性为粗砂岩、泥岩;底板岩性为砂质泥岩。5号煤层石炭系5号煤层位于太原组(C3t)下部,上距3号煤层35.73-70.13m,平均52.93m。煤层厚度1.31-10.72m,平均8.37m。结构复杂,含3层夹矸,厚度0.0800.53m。稳定全区可采。顶板岩性为泥岩、泥质灰岩;底板为泥岩。井田内西南部上部被开采,有多处采空区。主采煤层特征见表。主要煤层特征一览表组煤层煤层厚度煤层间距平均(m)夹矸结构稳定可采程度顶板岩性底板岩性倾角()太原组21.
19、26-7.154.411.79-7.931简单稳定全区可采砂质泥岩或中细粒砂岩砂质泥岩67-7033.13-6.005.024.8635.73-70.130简单稳定全区可采砂质泥岩或泥岩砂质泥岩或粉砂岩67-7051.31-10.728.3752.930-3复杂稳定全区可采砂质泥岩泥岩及炭质泥岩60-65二、煤质1.煤的物理性质及煤岩特征区内2、3、5号可采煤层多呈黑色-灰黑色,粉末略带微棕色,光泽多呈沥青-玻璃光泽或强玻璃光泽,断口呈参差状-平坦状,节理不发育,内生裂隙不发育-较发育,一般20-30条/cm,另外外生裂隙不发育。煤的结构以条带状最发育,且以宽条带状结构为主,硬度3.5,性脆易
20、碎,质轻污手,镜煤(或亮煤)的简易燃烧试验:易燃,发浓烟,较长火焰,微熔-易熔以及微膨,并具有弱结渣性。井田内2、3、5号煤层宏观煤岩类型绝大多数均以半暗型煤为主,暗煤次之。井田内2、3、5号煤层显微煤岩特征:有机组分以镜质体最高,其次见胶镜质体或含少量半镜质体,丝质体是以全丝质体为主,其次为半丝质体。矿物以粘土矿物为主,另有黄铁矿及方解石等矿物。2.煤的化学性质及工艺性能化学性质本区所取煤层煤样的试验结果(其测试结果由山西省煤炭地质研究所提供)。2、3、5号煤层煤质检测结果见表1-3-3。工艺性能a.发热量2号原煤发热量为22.54-29.91MJ/kg,属低热值-特高热值之气煤;3号原煤发
21、热量为22.54-29.91MJ/kg,属中热值-特高热值之气煤;5号原煤发热量为19.39-25.23MJ/kg,属低热值-中热值之气煤。b.粘结性2号煤的粘结指数为51.00-85.00,属中强粘结煤强粘结煤;3号煤的粘结指数为56.00-89.00,属中强粘结煤特强粘结煤;5号煤的粘结指数为55.00-88.50,属中强粘结煤强粘结煤。2、煤种2号煤为低灰、低硫分高硫分、低热值-特高热值之气煤;3号煤为特低灰-低灰、低硫分中高硫、中热值-特高热值之气煤;5号煤为特低灰高灰、中高硫高硫分、低热值-中热值之气煤三、瓦斯据2010年度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641m3/min;二
22、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5.769m3/min。鉴定结论矿井属低瓦斯矿井。四、煤尘爆炸性根据山西省煤炭地质研究所煤尘爆炸危险性的检测结果,2、3、5号煤层煤尘均具有爆炸危险性。五、煤的自燃性根据山西省煤炭地质研究所提供的煤层自燃倾向性检测结果,2号煤层的吸氧量为0.64cm3/g,属自燃煤层, 自燃发火期为64天; 3号煤层的吸氧量为0.72cm3/g,属容易自燃煤层,自燃发火期为41天; 5号煤层的吸氧量为0.62cm3/g,属自燃煤层,自燃发火期为66天。第三节 井田井田境界及储量概况一、井田境界2010年1月22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颁发的C14000201011220054769号采矿许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 汾西 煤业 有限责任公司 煤矿 采区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