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5万吨硫酸综合改造项目余热发电工程项目申请报告报批版.doc
《年产15万吨硫酸综合改造项目余热发电工程项目申请报告报批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5万吨硫酸综合改造项目余热发电工程项目申请报告报批版.doc(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年产15万吨硫酸综合改造项目余热发电工程项目申请报告目 录1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11.1项目申报单位概况11.2 项目概况21.2.1 项目名称及建设背景21.2.1.1 项目名称21.2.1.2 项目背景21.2.1.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1.2.2项目建设地点41.2.3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41.2.3.1 项目建设目标51.2.3.2主要设计原则和指导思想51.2.3.3设计依据61.2.3.4工作简要过程61.2.4工程技术方案61.2.4.1 蒸汽供应61.2.4.2 厂址条件71.2.4.3 总平面布置101.2.4.4热负荷121.2.4.5装机方案131.2.4.6 热力系统161.
2、2.4.7 电力系统171.2.4.8供排水系统171.2.4.9 热工控制291.2.4.10 主厂房布置321.2.4.11 土建部分331.2.4.12暖通部分371.2.4.13化学水部分381.2.5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381.2.5.1 消防381.2.5.2 工艺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和职业危害因素391.2.6 电厂定员421.2.6.1岗位定员指标421.2.6.2机构设置431.2.7工程实施条件和轮廓进度431.2.7.1 实施条件431.2.7.2轮廓进度431.2.7.3招投标安排441.2.8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451.2.8.1 编制原则461.2.8.
3、2编制依据461.2.8.3工程投资估算481.2.8.4 财务评价与分析491.2.8.5 控制投资的措施521.2.8.6 结论452发展规划及产业政策分析452.1发展规划分析542.2产业政策分析543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553.1利用放散的余热发电553.2利用中水减少地下水开采564节能方案分析564.1 工艺系统设计中的节能措施564.2 主辅机设备选择中考虑节能的措施574.3 材料选择时考虑的节能措施574.4 节约用水措施584.5 节约原材料的措施584.6 节能效果594.7 节能量的计算595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596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606.1合理利用
4、能源606.2厂址位置与自然条件616.3环境现状与分析626.3.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626.3.2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626.3.3声环境质量现状636.4环境标准636.5环境保护及治理措施636.5.1污染物治理措施646.5.2厂区绿化646.5.3 环境影响分析656.5.4 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656.5.4.1环境管理656.5.4.2环境监测666.6环保投资677经济影响分析677.1 国民经济评价677.2 区域经济影响分析687.3经济安全分析688社会影响分析698.1 社会影响效果分析698.2 社会适应性分析708.3 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729结论及建议739.1结论7
5、39.2建议731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1.1 项目申报单位概况申报单位名称:*化肥有限公司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 *化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化工)组建于1999年,是集化肥、化工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化工企业。公司厂址位于*县城北工业区,西、南两个方向分别距京珠、石黄高速20和22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占地面积约10.7万平方米,职工560人,其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职工有96人,拥有精干的技术开发队伍和专业营销队伍。公司现有主要产品有工业硫酸、氯磺酸、农用硫酸钾、染料中间体对位酯。2010年公司共生产工业硫酸6万吨、氯磺酸3万吨、硫酸钾4万吨、对位酯6000t。公司采用先进的
6、技术工艺,使用先进的检测设备进行产品质量检测,有效地保证了产品质量,产品行销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和日本等国家。连续多年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2004年通过9000质量认证体系,2008年公司的硫酸钾产品获得*省优质产品称号。目前在建项目产能为年产15万吨硫酸,配套建有年产3万吨硫酸钾和3万吨氯磺酸项目,计划于2011年10月份进行试生产。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截止到2009年底,公司总资产1.23亿元,净资产0.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34%。 1.2 项目概况1.2.1 项目名称及建设背景1.2.1.1 项目名称*化肥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硫酸综合改造项目余热发电工程1.2.1.2 项目背景1
7、原工程生产工艺硫精矿运来后,经原料筛分、沸腾焙烧、封闭稀酸洗净化、两转两吸生产硫酸。原料工段将硫铁矿贮存、给料、筛分,供给焙烧工段合格矿。焙烧工段将合格矿用空气沸腾焙烧,干法排渣。炉气经余热锅炉气体冷却,经旋风、电除尘器除尘后,送净化工段。净化工段将沸腾炉气净化。为防止对环境的污染,本工程采用稀酸洗封闭净化技术,尽可能减少污泥量。根据硫铁矿中有害杂质砷氟含量的多少,污泥排放量约为2050kg/t酸。这些污泥和矿渣混合一起出售。干吸转化采用两转两吸工艺。转化工段采用3+2两次转化,总转化率可达99.7%,尽可能减少排放尾气中的SO2含量,放空尾气SO2960mg/m3,符合国家GB16297-
8、1996排放标准。2)余热资源的产生过程在硫酸生产过程中,沸腾炉的温度约为900950,由此而产生的大量高温烟气必须经过余热锅炉降温后才能够排放至大气中,否则会造成环境热污染,因此在制酸工艺中均会配套建设余热锅炉,以吸收此部分高温烟气的热量。*化工在建的15万吨硫酸生产线,在沸腾炉出口设置了一台中温中压余热锅炉,在硫酸生产线满负荷运行情况下,可产生450、3.82MPa的中温中压蒸汽约34.5t/h。此部分过热蒸汽目前除生产工艺中用掉少部分以外,大部分蒸汽将经过余热锅炉汽包的对空排气阀经消音器降噪以后排入到了大气当中。不但造成了大量余热资源的浪费,而且锅炉排气产生的噪音和热污染也对周边环境造成
9、了一定程度的影响。1.2.1.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企业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举措在制酸工艺中产生的余热进入锅炉后,通过热量交换产生的大量高品质、高能量的过热蒸汽除生产用掉一少部分外,大部分将会排向大气,一是浪费了大量的有效能源,二是在排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噪声排放也将给当地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避免热能损失,减少能源浪费,*化工决定对硫酸项目建成后产生的余热充分加以利用,建设16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这样既合理利用了热能、降低了公司用电成本,又减少了环境噪音,真正实现了能源的综合利用,是一个良好的节能项目及循环经济项目。2)节能、环保的双赢工程本项余热发电工程既是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又是一
10、项典型的节能工程,工程建成后,只需投入很少的能量(水、电),就可回收大量余热资源,获得大量电能。本项目的环保效益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直接降低了噪声污染。项目实施前,余热锅炉产生的大量蒸汽无法利用,通过炉顶向空排气阀排至大气,即便利用了消音器等设备,仍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噪声,本发电工程投产后这部分蒸汽将全部用于发电,正常运行时排气阀噪声不复存在,厂内噪声可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其二是间接减少了大气环境污染,本工程系无公害发电,发电过程中无废渣、废气(烟尘、SO2、NOX)等排出,环保效益颇佳。3)余热发电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利用余热进行发电可取得上述显著社会效益,而其中直接受益者是企业自身,是企业经济
11、效益的提高。化工企业是耗能大户,除消耗大量一次能源外,还直接耗用大量电能,能源消耗是其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节能对其生产经营十分重要。本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企业提供约大量的廉价电能,这对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非常有利的。综上所述,*化工充分利用余热资源,建设一座余热电站,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其节能效益、环保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建设非常必要。1.2.2项目建设地点*化工现有厂区内。1.2.3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建设规模:利用硫酸生产线的余热锅炉新增16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建设内容包括:16MW抽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本体及辅助设备系统,主厂房、中水调节池、深度处理池、机力通风冷
12、却塔、循环水泵房等土建配套设施,高低压发配电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及其它附属设施。1.2.3.1 项目建设目标本项目的实施,降低了热能损失,减少能源浪费,将原放散的大量热能变为高质量的电能,可以满足*化工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本项目的实施,对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均具有重要作用。本项目的实施,对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发展区域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当地电力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2.3.2主要设计原则和指导思想1)工艺流程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减少污染危害;2)合理布局、节约用地,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3)
13、结合地形条件和原厂区内地理位置,因地制宜,合理布置;4)厂区新建布置满足城市规划及环保、消防等方面的要求;5)建设规模按16MW容量规划,供热及发电均有裕量,已考虑将来扩建的可能性;6)为满足公司供热的要求,采用抽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7)电站发出电力接入厂区内10kV母线;8)热工控制方式按DCS系统进行设计;9)电气控制保护系统按微机保护方式设计;10)电厂发出电力全部供*化工自用,不足部分由电网提供;11)在保证安全、经济运行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12)年运行小时数各专业均以7200小时论述。1.2.3.3设计依据1)*化工提供的基础数据等相关资料;2)汽轮机厂提供的设备图纸、资
14、料;3)国家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标准。1.2.3.4工作简要过程根据与业主签订的设计咨询合同,我公司工程技术人员于2011年2月上旬赴现场进行了厂址踏勘,收集了有关资料,并与有关人员共同商讨了有关建厂条件事宜,就该项目的建设原则达成了共识。在业主的大力配合下,经过我公司参与本项目的技术人员的努力,于4月份完成本报告。1.2.4工程技术方案1.2.4.1 蒸汽供应*化工年产15万吨硫酸项目副产的余热配套了一台35t/h余热锅炉,根据目前的设计工况来看,硫酸生产线满负荷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可供余热锅炉生产3.82MPa,450过热蒸汽约34.5t/h,此部分过热蒸汽可全部供应给本项目用于发电和供热。1
15、2.4.2 厂址条件1.2.4.2.1厂址地理位置、区域概况及地形、地貌(1)地理位置及区域概况*县地处*省中部,东向平原,西倚太行,南邻滹沱,北望京畿。总面积524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平坦,西高东低,呈缓坡倾斜,绵亘数十里,膏壤沃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资源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是*省粮、棉、油主要产区之一。全县辖6个镇、5个乡、213个行政村,有汉、回、满、蒙古等27个民族,248个姓氏,总人口482799人(其中农业人口442751人,占总人口的91.7%),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921人,全县耕地面积 529545亩。*化工位于*县城北工业区,公司现有厂区总占地面积20.05万m2。厂区
16、东侧为农田,南隔规划路为*县顺通有机化工厂和*汇丰化工有限公司;厂址地理位置坐标为(2)地形、地貌县内地势平坦,地形起伏不大,自然地势西部高、东部低,全县海拔高程最高35米,境内相对高差23米,自然坡降7。地质构造以新断裂构造为主,地层结构较复杂,沉积物自西向东,由薄变厚,具有规律性变化;垂直变化为下部由较细的亚粘土与沙层交互沉积层,中部为沙卵石层,上部沉积以亚粘土、亚沙土为主,沙类次之。1.2.4.2.2工程地质、地震参数、气象、水文及水文地质1)工程地质厂区地质条件较好,地层较为稳定,均为中等压缩性土,无新近沉积和软弱土层。R=0.040.16Mpa。2)地震参数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17、50011-2001),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第一组。3)气象条件*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夏季长,春秋季短,春季多风少雨,秋季冷暖适中多晴天,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主要气象条件如下:全县多年平均气温: 12.1历年最高气温: 41.2极端最低气温: -23.4年平均相对湿度: 65%年平均日照: 2572.7小时日照率: 58%年辐射总量: 1275.2Kcal/cm2年蒸发量: 1575.2mm多年平均无霜期: 202天多年平均降水量; 445.4mm最大降雨量: 500.6mm最大冻土深度: 520mm最大积雪深度: 53mm多年平
18、均风速: 2.1m/S多年最大风速: 19.2m/s年主导风向冬季多: NNW年主导风向夏季多: SSE风压: 27kg/km24)水文地质该区域位于太行山山前倾斜平原,沙河冲积扇亚区,地质结构从西北向东南,由砂、砾石或卵石逐渐过度到亚沙土、亚粘土。含水层多以中粗沙、砾石为主,附少量细沙、粉沙或泥层。该县地下水水质较好,地下水基本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岩空隙中。地下水丰富。主要含水层是上新更新统-全新统的卵石、沙砾石和中粗沙层;其次为中更新统的沙卵石、沙砾石。根据地下水资源探测资料,全县地下水可利用量为1.866亿立方米/年。*县地下水含水构造主要由沙河、磁河和滹沱河两大洪积、冲积扇构成,地下水的储
19、存和径流条件好,在第四松散沉积中广泛分布着潜水和承压水。第四系第一、第二组富水性2050m3/h.m,第三组富水性2540 m3/h.m,第四组单位涌水量50 m3/h.m,地下水由西向东。1.2.4.2.3 本工程水源、排水(1)水源本项目生产及生活用水来自*化工供水管网,公司现有生产及生活水源均由公司的两眼深井水泵提供,并取得了相关水利部门的许可意见。鉴于目前国内用水形势异常紧张,响应国家有关部门号召,本工程规划考虑节水问题,除锅炉补充水和用量很少的生活水采用地下水作为补充外,本工程中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由*县长业水务有限公司城北工业区污水处理厂的中水经深度处理后提供。 (2)排水*化工厂区
20、内排水现状分为生产排水管网和生活排水管网。所有生产废水经厂区污水管网收集后排入中和池和沉淀池,经中和并沉淀后排入排入综合排水池,与经化粪池处里达标后的生活废水汇集在一起后排入城北工业区污水管网;1.2.4.3 总平面布置1.2.4.3.1 总平面布置原则 1)满足生产需要,符合现行国家的防火、安全、卫生规范; 2)在符合生产工艺流程、操作要求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建构筑物尽量合并、集中布置,经济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 3)根据生产装置的性质,合理分区布置,便于生产管理; 4)辅助生产设施,在符合其特性要求条件下,尽量靠近负荷中心; 5)根据工厂的性质和要求,尽可能为工厂绿化、净化创造有利条件;
21、6)根据建厂条件和生产发展趋势,尽可能处理好近、远期的关系。1.2.4.3.2 总平面布置方案根据上述原则及各装置性质,结合厂址自然现状和周围的环境,其建筑有主厂房、机力通风冷却塔、循环水泵房、中水调节池、深度处理水池等。主厂房布置在厂区西北侧,靠近生产装置区,可缩短管线,降低能耗。机力通风冷却塔和循环水泵房和硫酸系统布置在一起,距离较近。中水调节池、深度处理水池布置在电站西南侧的空地上。1.2.4.3.3竖向设计 (1)竖向设计原则*满足生产、运输及防洪对高程的要求,并为其创造良好条件; *竖向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并与总平面布置相协调; *使厂区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并保证场地有较好的排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产 15 硫酸 综合 改造 项目 余热 发电 工程项目 申请报告 报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