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跑30米教学设计.doc
《快速跑30米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快速跑30米教学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快速跑30米教学设计学段:水平一(二年级)授课教师:谭功勇学校:银川市金凤区第九小学小学快速跑30米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材快速跑30米预计课时数3单元学习目标1.运动参与:通过快速跑的学习,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功。2.运动技能:发展学生下肢力量,提高动作协调性和灵敏性。3.身体健康:基本掌握快速跑的方法,塑造良好的体型和身体姿态,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培养坚强的意志、顽强拼搏、勤于思考、友谊第一的精神。教材分析快速跑是小学体育教材跑类主要内容,它有助于提高学生身体的奔跑能力,发展灵敏性、协调性、力量等身体素质。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
2、知规律,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对比展示,通过多种教法和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欢声笑语的练习中掌握动作技术,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多种方式的奔跑,但学生的灵活性、协调性、下肢力量尚有欠缺,他们善于模仿,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通过游戏勾起他们学习的欲望,从而促进他们对于快速跑的学练,这对实现教学目标极为有利。教师要加强安全教育,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课次学习目标重难点教法与学法策略1运动参与:通过各种趣味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运动技能:学会调整上体姿态,初步掌握快速跑中的摆臂动作技术。身体健康:发展学生下肢力量,提高动作协调性和灵敏性。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通
3、过自主练习与游戏,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树立信心。重点:身体姿态,摆臂动作难点:教学内容在跑步中的运用1.奔跑游戏热身,导入课题。2.学生观察视频学习对比学练。3.教师纠偏讲解示范完整肢体动作。4.学生跑道练习。5.短跑接力赛。6.放松2运动参与:通过快速跑的学习,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体验运动的乐趣与成功运动技能:通过本堂课教学发展学生快速奔跑能力、下肢肌肉力量及位移速度、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身体健康:通过本堂课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方法,塑造良好的体型和身体姿态,全面发展学生体能与身体素质。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通过本堂课教学,培养学生积极培养坚强的意志、顽强拼搏、永争第一
4、敢于表达的精神,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重点:步频快,步幅大难点:跑步时身体正直,动作连贯协调1.利用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营造情景。2.利用游戏组织学生进行奔跑的练习。3.放松练习。3运动参与:复习完整的快速跑的动作并完成考核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使所有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运动技能:提高摆臂、步长、步频的结合,掌握快速跑的完整技术。身体健康:学会快速跑技术动作,发展学生上下肢协调性,提高奔跑能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培养学生刻苦锻炼、顽强拼搏、欣赏对手的体育精神。重点:步频与步长的结合。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快速跑动。1.介绍快速跑30米的有关规则及安全事项。2.复习快速跑的完整动
5、作。3.体育委员配合教师考核。4.教师按技术评价和成绩评价的比重进行打分考核。单元教学中安全预防措施(师生、场地、器材、学习内容等)1.热身活动充分,防止运动损伤。2.合理安排场地,拉开学生间距。3.检查场地器材。4.有序组织学生活动,保证一切行动听指挥。快速跑30米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本课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据“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结合水平一(二年级)体育教材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学生的运动爱好,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将教学内容童趣化,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逐渐学会快速跑的动作,掌握技能,陶冶情操。二、教材内容分析跑步运动是发展学生肢体协调性,促进下肢力量、关节和身体器官系统的发展的有效手段。
6、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应进一步提高他们肢体协调性,下肢力量,掌握快速跑步的关键技术环节,做到肢体协调、步伐稳健。本次课是教学单元第二次课,着重要学会快速跑的下肢动作要领,促进下肢力量发展,增强肢体协调性,为以后其他运动技能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三、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之前已经初步学会跑步,基本能做到沿直线奔跑。他们年龄尚小,模仿能力强,充满好奇心,课堂上对老师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受外交界影响,所以游戏和比赛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提高他们注意力的最好方法。四、学习目标1.运动参与:通过快速跑的学习,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体验运动的乐趣与成功2.运动技能:通过本堂课教学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快速 30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