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讲座篇.doc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讲座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讲座篇.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讲座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讲座1、冠状病毒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1类病毒,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视察类似王冠而得名。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可引发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除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命名为“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还有6种。其中4种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1般仅引发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2种是我们熟知的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症(1)1般症状。发热、乏力、干咳、逐步出现呼吸困难;部份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2、2)严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乃至死亡。3、预防冬春季呼吸道沾染病(1)目前正处于冬春季沾染病多发季节,市民要增强卫生健康意识,加强锻炼,规律作息,提高本身免疫力,坚持安全饮食习惯。(2)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合和人多集中地方,必要时可佩戴口罩。(3)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洗鼻,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卫生。如有发热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特别是延续发热不退,及时到医疗机构救治。(4)尽量避免与任何表现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咳嗽和打喷嚏)的人密切接触。4、正确佩戴口罩戴
3、口罩是阻断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的有效手段。选择医用外科口罩能很好地预防呼吸道疾病。1次性医用口罩佩戴时,要将折面完全展开,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脸部完全贴合。戴口罩前应洗手,或在戴口罩进程中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内侧面,减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分清楚口罩的内外、上下,浅色面为内,应当贴着嘴鼻,深色面朝外;金属条(鼻夹)1端是口罩的上方。要定期更换,不可戴反,更不能两面轮番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讲座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表现有哪些?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步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
4、功能障碍。部份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乃至死亡。2如果出现初期临床表现,是不是意味着自己被感染了?甚么情况下需要就诊?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其实不意味着已被感染了。但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且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病发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病发,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3去医院就诊需要注意甚么?就诊时,应照实详细讲述得病情况和就诊进程,特别是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武汉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特别应注意的是,诊疗进
5、程中应全程佩戴外科口罩,以保护自己和他人。4甚么是密切接触者?与病发病例(疑似和确诊病例)有以下接触情形之1者属于密切接触者:(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4)与病例乘坐同1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5)现场调查人员调查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5为何密切接触者要医学视察14天?目前对密切接触者采取较为严格的医学视察等预防性公共卫生措施10分必要,这是1种对公众健康安全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参考其他冠状病毒而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型 冠状病毒 肺炎 知识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