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doc
《新时代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时代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一、师德概述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道德。医生有医师,商人有商德,老师有师德。不管是哪个行业,我们都得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象。作为教师,我们最主要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学生,当然也有家长等等。我们的教育应是“用心而不是用手段”的教育,其实,做任何事,只要用心且坚持去做,肯定能做出一番天地。现代教育倡导建立“双向主体和谐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居高临下,处处以师威压之,亦不能只求学生发展而忽视老师自己的成长,我们应与学生一同成长。要成为一名人师,一定要做到三点:即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心贴心的交流。(介绍新的师生关系),普通老师和名师之间就隔一层窗户
2、纸!只要是把学生放到了主体地位,课前认真地去用心设计,课堂上用幽默、风趣生动的语言(举例、吃肉故事、李达武上课、我校张兰老师上课等)(肢体语言)去引导学生不,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你要教的内容,你就是名师!(强调用“心”)。教师职业(教书)从传统意义来看,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是为了生活而教书。发展到现在,人们的价值取向已经有了很大改变,教书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教书就成了一种立业的根基,精神的寄托。教育教学工作,实际上已经构成了我们人生的绝大部分,所发从本质上讲,工作的好坏,就直接决定了我们生活质量的高低!“工作质量决定生活质量”。二、师德的含义:师德是指
3、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在当今社会,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尊则。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的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即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
4、板书笔迹等。而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而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践了最基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热爱教师的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天天与小朋友接触,深深感触到同学们的纯真,即使是最顽皮的学生,他们的可塑性仍是非常大,只要多关心,从爱护他们的
5、角度去教育他们,他们都会变得非常优秀。三、师德的基本内容主要内容分别是: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1、依法执教 众所周知,依法执教,就是教师要依据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其含义有二,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在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二是教师要善于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首先,要守法,即严格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尊重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不歧视后进生。学生是未成年人,是受教育者,就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问题。尤其是我们在面对差生或所谓的“问题学生”时,更应当选择积极的
6、角色进入学生的心灵中去,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准症结,制订措施,并建立平等、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还要有耐心,做好“学生的问题会反复、反弹”的心理准备,再次帮助他改正缺点。众所周知,改正缺点、养成好习惯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有的是在经过多次反复之后才能改正的,特别是对十几岁的初中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如果我们选择消极角色,采取高压政策,动辄对学生发火、甚至打骂,这不仅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损害了学生的心灵,而且你自己也在埋怨、指责、愤怒中受到更大的损害。当学生下一次有不良表现时,你仍未找到解决办法,除了埋怨、指责、愤怒之外依然别无它法,而与此同时,你已经给学生的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进而对你所做的一
7、切都产生反感。接下来,就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教育旋涡,有的教师为此而采取了违法的手段。这样的事例不是没有发生过在我们的教育系统中。比如,有学生上课开小差,有的老师就罚抄课文;有学生上课不遵守纪律,有的被罚站,有的被赶出教室,有的就被用一些语言在同学面前进行挖苦嘲讽。仔细回想我站在这三尺讲台上的时间里,也有着一些不够合适的行为。教师违法,法律上的后果自不必说,在教育实践中也与教师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驰。这不,学生说教师的行为“严重伤害了他们的心灵”,师生矛盾进一步激化,学生和学校的对立情绪加深。这是教育的失败,是学生的不幸,是教师的悲哀。然而,如果我们心中有了法律意识,树立“依法执教”的理念,尊重学生,
8、这种情况就自然而然的避免了。从而会加深师生间的感情。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者的核心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在另一个层面上要求我们要依法执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也就是学校要教育教师以身示范,为人师表,以模范行为影响社会,教育学生。教师作为教育者,理当以身作则,遵纪守法,才能教育好学生,使他们成为知法、守法公民。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的基本立足点。另一方面,“依法执教”在规范我们教育行为的同时,也教育了我们自己。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按照法律办事,自己的合法权益才会得到充分的保证,这是我们实施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 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改革步伐的形势要求下,作为一名新时期
9、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管理中要充分贯彻“依法执教”的精神,结合“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充分尊重学生,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教育问题、实施教学。依据法律,在适当的时候采取恰当的教育手段。(没有惩罚就没有教育)从素质教育入手,不单以考试成绩优劣评判学生,重在特长与爱好,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离不开奖惩,酸甜苦辣本来就是生活的味道。奖励就像糖果一样爽口,能满足孩子积极心理的需要;惩罚就像一味苦药,有着根治病灶的疗效。教育孩子的方法多种多样,像奖励、批评和宽容等等不可胜数。奖励的作用无需备述了;宽容就像保健品,能养心静气,帮助人调整心态,不足之处就是疗程长,转化慢,基本不适用于急症;万一碰上了急诊病
10、人用上宽容这味疗方,只可能贻误病情。医生要救死扶伤,就不能不硬起心肠,给病人下点猛药,避免病情的蔓延。惩罚就是这味猛药,对控制痼疾是很有疗效的。 一个美国孩子出于好奇伤害了父亲心爱的宠物,他很害怕。父亲回家后果然勃然大怒,这个孩子等着爸爸的暴怒和皮鞭。可他的父亲说:“你知道做错了事,这很好,但我同样要惩罚你,把打死的这只狗做一个标本吧!”这个孩子认认真真地完成了父亲布置的作业。这个孩子就是里根,他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回忆起童年的这件小事,对他父亲心怀感激,是他的父亲培养了他的责任感。一百多年前的英国,有一个顽皮的孩子叫麦克劳德,出于好奇竟把校长最心爱的狗杀死了,校长知道后非常伤心,为了惩罚这个孩
11、子,校长让麦克劳德画两幅画:一幅是狗的血液循环图,一幅是狗的骨骼图。麦克劳德怀着内疚十分卖力地完成了校长布置的作业。麦克劳德在完成校长布置的作业时,学习和查阅了大量生物解剖的资料,并逐渐爱上了生物学,长大后成为了著名的生物解剖学家,并荣获过诺贝尔医学生理奖。可见惩罚是一种艺术,没有惩罚的教育是残缺的,病态的,负面效应会在孩子成人之后就很明显看出来的。 美国教育家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脆弱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易碎品,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现实的真相面前,会在挫折和失败中崩溃,不能经风雨,不能傲风雪,不能抗挫折,这些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可持续发展。生活中时时处处都离不开惩罚,不是人为可以回避的。既然生
12、活中有这样真实的一课,教育者为什么要人为地回避?害怕伤害孩子,只会让孩子伤得更深。孩子现在接触到了面对的这种伤害性的事故很多很多,为什么我们老师就不能教会学生在惩戒中学会认识自己的过错,在过失中学会进步和发展? 惩戒的前提是师爱。爱学生,关心学生,就会自觉运用各种办法来教育学生,手段和办法都是为观念服务的。惩罚教育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要与人为善,要讲究效果。就某些孩子来说,就孩子成长的某个阶段而言,惩罚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辅助手段,对抑制孩子的不良行为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现在有一种错误观念,好像一说惩罚就是“体罚” 和“心罚”。惩罚不同于体罚,体罚是对学生身体的伤害,是对学生的生命权、健
13、康权和人格权的侵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就是惩罚的魅力!身体受之父母,是自然的造化,在身体上伤害学生是万万不可的。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生命意识。惩罚也不同于心罚,像“讽刺、挖苦、冷落、揭短、孤立、奚落、使其出丑”等等不能简单归于“心罚”,这些方法并不是不能使用,关键是要掌握运用的方法和技巧。如果你只是一位外科医生,你就不要以为你也可以做心血管的手术。 任何事物都有利就有弊,惩罚是一门艺术,不是不能用,但要慎用。如果你没有准备好配方,你就暂时不要拿起“惩罚”这个武器。2、爱岗敬业,认真对待自己的岗位,对自己的岗位职责负责到底,无论在任何时候,都
14、尊重自己的岗位的职责,对自己岗位要勤奋有加。爱岗敬业是人类社会最为普遍的奉献精神,它看似平凡,实则伟大。(太度决定出路)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就是要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敬业可分为两个层次,即功利的层次和道德的层次。爱岗敬业作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对比企业管理)你选择了教师这分职业,就必须热爱它!如果你觉得怀才不遇,在这个领域无法得到发挥(如有理财能力、交际能力等),那你就果断辞职,去干你。, “教育是用生命来延续、发展生命”,所以决不能误人子弟!3、热爱学生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时代 教师 职业道德 修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