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地铁1号线工程盾构区间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
《无锡市地铁1号线工程盾构区间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锡市地铁1号线工程盾构区间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XX市地铁1号线工程盾构区间施工方案第一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 工程位置、范围及主要工程量一、工程位置XX市地铁1号线15标位于XX市滨湖区,包括一站三区间,即高浪路站以及市苏区间、苏高区间以及高落区间。具体位置见图1所示。图1-1 工程位置示意图二、工程范围及规模本标段共包含三区间分别是:落霞路站高浪路站区间、高浪路站苏锡路站区间和苏锡路站市民广场站区间,区间线路设计见下图。图1-2 盾构区间施工内容图表1-1 区间线路设计表区间名称落霞路站高浪路站高浪路站苏锡路站苏锡路站市民广场站区间里程SK21+391.016SK22+216.568SK22+399.068SK23+431.750SK23+
2、580.150CK24+711.034线路长度左线长825.552m右线长825.552m左线长1055.8740m左线长1032.682m短链23.192m左线长1129.277m右线长1130.884m短链1.607m联络通道兼泵房所处的位置SK2+802.500YSK22+947.500YSK23+150.000最小曲线半径本区间为直线段350m650m最大坡度242524线间距13m13m15m13m15m随顶埋深9.4514.5m9.215.65m9.7116.35m第二节 设计概况一、结构设计本标段盾构隧道设计为双线圆形隧道,隧道内径为5500mm。二、管片设计本标段盾构区间衬砌采
3、用预制钢筋砼管片错缝拼装,管片环宽1200mm,厚350mm,每环由6块组成,采用C50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大于P10。管片类型为标准环加左、右转弯环,环与环间以16根M30纵向螺栓相连,块与块之间以2根M30环向螺栓紧密相连,每环管片共16根纵向连接螺杆和12根环向连接螺杆。图1-3 盾构管片示意图三、盾构到达及始发端头地基加固盾构施工前对工作井端头一定范围内土体进行加固,加固措施采用旋喷桩配合搅拌桩,加固区域间图1-4。始发端加固长度为9m,到达端加固长度为8m,端头地下连续墙接缝处采用单排800600双管旋喷桩进行止水及补强,搅拌桩加固区采用850600三轴搅拌桩,其中A区水泥掺入量为2
4、0%,B区水泥掺入量为15%。加固宽度为管片外径两侧3米,加固深度为隧道顶部以上3米至底部以下3米。图1-4 盾构端头加固图四、联络通道本标段共设置有3个联络通道与泵站合建,分别位于三个盾构区间中部。联络通道尺寸2.52.9m,废水泵站有效容积按22.15m3。联络通道及泵站采用水平冷冻法施工。冻结法的设计和施工专门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地层加固范围为区间上下行线隧道中心线以内,隧道顶以上3m,泵站底下3m或隧道底下3m以内。联络通道初期支护采用:钢拱架+钢筋网+250mm厚C25喷射混凝土;二次衬砌采用350mm厚的C35模筑防水混凝土。五、洞门设计区间隧道与车站、盾构井的接口处需要设
5、置洞门环梁,其内径为5500mm,外径6700mm,沿隧道方向的长度根据管片排版和实际掘进情况确定,一般控制在400mm800mm。洞门结构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40,抗渗等级为P10。六、防水设计要求区间隧道防水等级为二级,顶板不允许滴漏,结构表面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第三节 工程条件一、施工环境标段内共包含三个盾构区间,其中落霞路站高浪路站盾构区间基本沿南湖大道走向苏锡路市民广场站盾构区间基本沿大观路走向,高浪路苏锡路站盾构区间连接南湖大道与苏锡路。南湖大道与苏锡路均为双向四车道城市主干道,车流量较大。图1-4 南湖大道图 1-5苏锡路 2、周边建构筑物本标段盾
6、构区间主要沿观山路及南湖大道布置,其中落霞路高浪路区间位于观山路下,苏锡路站市民广场站位于南湖大道下,高浪路站苏锡路站盾构区间连接南湖大道与观水路。沿线见构筑物较少,区间主要穿越沿线跨路构筑物,其中落霞路站高浪路站盾构区间下穿在建中高浪路高架桥及DN2200供水管,盾构区间距离高浪路高架桥桥墩基础最近为3.7m;苏锡路站市民广场站盾构区间北侧为新建金匮公园,内有55m高的人工堆土山,区间下穿尚贤桥及DN1200深埋污水管;高浪路站苏锡路站盾构区间下穿丽观桥。二、地质条件1、工程地质高浪路站位于南湖大道路面下,场地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一般在3.253.83m之间。整个场地地貌单元属长江三角洲太湖冲
7、湖积平原。图1-7 尚贤桥 图1-8 丽观桥本站岩土分层特征由上至下依次为:2层素填土;灰灰黄色,该层土为路基土及绿化带内素填土,路面下0.30.4m为沥青路面,其下为三合土,以粘性土为主,混石灰,密实;路基两侧绿化带中为素填土,含大量植物根茎及虫孔,土层结构松散。该层土全场分布,工程特性差。 1层粘土第一硬土层:第四系全新统上段河湖相沉积物,黄褐色灰黄色,可塑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夹青灰色条纹,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2层粉质粘土夹粉土:第四系全新统上段河湖相沉积物,灰黄色,可塑,局部软塑,含氧化铁斑点,夹青灰色条纹,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下部以粉质粘土为主,夹粉土博层,局部粉土含
8、量较高。厚度:1.203.50m,平均2.30m;层面标高:-3.00-0.990m,平均-1.83m;层面埋深:4.706.50m,平均5.59m。3层粉土夹粉质粘土:第四系全新统上段河湖相沉积物,灰色,很湿,稍密中密,夹薄层粉质粘土,含云母碎屑,切面粗糙无光泽,韧性低,干强度低,摇振反应。层粉砂:第四系全新统中段河湖相沉积物,灰色,饱和,中密,含云母碎屑,韧性低,干强度低,摇振反应迅速。1-1层粉质粘土:第四系上更新统上段河湖相沉积物,灰色灰褐色,可塑硬塑,含钙质结核,团块状结构,切面光滑,有光泽,韧性高,干强度高。1层粘土第二硬壳层:第四系上更新统上段河湖相沉积物,灰黄色,硬塑,局部可塑
9、含铁锰质结核,切面光滑,有光泽,韧性高,干强度高。2-1层粉质粘土夹粉土:第四系上更新统上段河湖相沉积物,黄灰色灰色,可塑,夹薄层粉土,含铁锰质氧化物,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2层粉质粘土:第四系上更新统上段河湖相沉积物,黄灰色青灰色,可塑,含铁锰质氧化物,切面较光滑,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1层粉质粘土:第四系上更新统上段滨湖河口相沉积物,灰色,软塑,夹粉土团块,含少量云母碎屑,切面光滑,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2层粉砂:第四系上更新统上段滨海河口相沉积物,该层土在本站点为粉土,灰色,流塑,局部软塑,含少量贝壳碎屑,切面光滑,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1层粉质
10、粘土:第四系上更新统下段河湖相沉积物,黄灰色,可塑硬塑,含钙质结核,切面光滑,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2-2层粉土夹粉质粘土:第四系上更新统下段滨海河口相沉积物,灰色,很湿,中密,夹少量粉质粘土,含云母碎屑,韧性低,干强度低。摇振反应迅速。3层粉质粘土:第四系上更新统下段滨海河口相沉积物,灰色灰黄色,可塑,含钙质结核,切面光滑,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4层粉砂粉土:第四系上更新统下段滨海河口相沉积物,该层土在本站点相变为粉土,灰色,很湿,中密,含云母碎屑,韧性低,干强度低,摇振反应迅速。盾构始发及到达位置地层详见图1-91-21。图1-9 落高区间右线始发地层 图1-10落高右
11、线达到地层图1-11 落高区间左线始发地层图1-12落高浪左线达到地层图1-13高苏区间右线始发地层 图1-14高苏区间右线达到地层图1-15高苏区间左线始发地层 图1-16高苏区间左线达到地层图1-17苏市区间右线始发地层 图1-18苏市区间右线达到地层图1-19苏市区间右线始发地层 图1-20苏市区间右线达到地层盾构区间洞身主要位于1-1层粉质粘土、1层粘土,局部位于3层粉土夹粉质粘土、1淤泥质粉质粘土、层粉砂,盾构上部覆土主要为2层粉质粘土夹粉土、3层粉土夹粉质粘土中、1淤泥质粉质粘土,盾构下部覆土主要为1层粘土、2层粉质粘土。区间洞身各土层所占比例见下图。图1-21 盾构区间地层比例图
12、2、水文地质XX地处江南水网区,属长江流域太湖水系,区内地表水系极其发育,内河水位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太湖排水影响,并受人为控制,常年水位1.401.70m,其年变幅1.0m左右。XX地区历史最高洪水位为3.05m。 拟建场地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及上更新统中的潜层含水层、浅层弱承压水层、深层承压水层3个,对本工程施工有影响的含水层特征如下:表1-2 地下水作用评价表序号名称位置含水层描述备注1潜水主要埋藏在表填土层水位埋深约0.601.00m左右,相应标高2.852.92m左右2微承压水主要分布于3层粉土夹粉质粘土及层粉砂层中层面埋深8.309.90m,厚度4.734.8
13、3m3第承压含水岩组位于2层灰色粉砂中,水量较大稳定水位标高为-4.68m,层面埋深29.8035.90m,层厚1.102.00m根据水文地质资料,本工程施工范围内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地下水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无腐蚀,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场地微承压水对砼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对砼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对施工影响的分析根据地质勘探资料,本场地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无地裂隙、岩溶、土洞、河岸滑坡及浅层活动断裂等不良地质作用存在。三、施工条件1、施工用电业主在本标段提供630KVA变压器2台,20
14、00KVA开关柜2台,可满足施工用电要求。2、施工用水业主在本标段提供DN80自来水接口2处,可满足本标段施工用水要求。本标段所处位置污水管路、雨水管路畅通,场地内排水可经三级沉淀后排放至就近的市政排水管网系统中。I / 94第二章 盾构区间施工重难点分析及对策一、如何科学组织盾构始发到达是本工程的一大重点原因分析:本工程盾构区间共包含3个区间,分别为落霞路站高浪路站盾构区间,高浪路站苏锡路站盾构区间、苏锡路站市民广场站盾构区间,盾构始发及到达次数频繁,共需6次始发6次到达。盾构始发端头主要位于33、4及51等软弱地层中,地层稳定性差,含水丰富,如何科学的组织盾构始发及到达的安全及技术管理是本
15、工程施工的一大重点及难点。主要对策: 对端头地层进行加固。针对端头地层性质,盾构端头井加固措施采用800mm600mm双重管高压旋喷桩配合850mm600mm三轴搅拌桩。加固后的土体应具有良好的均匀性、自立性、止水性,且无侧限抗压强度及渗透系数满足设计要求。 在端头地层加固施工完毕之后,对加固区域进行垂直取芯以及在洞门处均匀布置九个水平探孔,用以检测加固效果。如有问题及时进行补充加固,确保盾构进、出洞的安全。 做好洞口防水密封。盾构进出洞时,预先安装洞门圈预埋钢环,帘布橡胶板以及折叶式压板等洞门密封装置并确保其能有效使用。 盾构出洞时,在出洞前从刀盘的开口向盾构土仓内填塞土坯基本充填满土仓,可
16、使盾构机在切入掌子面时就可建立一定的土压,防止出洞时掌子面发生大面积坍塌。出洞段应根据洞门圈深度、盾构机尺寸等正确计算出盾构开始旋转刀盘以及开始同步注浆的里程,并通过同步注浆将洞门圈回填密实。 采用二次或三次到达方案,在刀盘脱出洞门前,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对盾尾空隙进行回填; 对进洞口的10环管片采用14槽钢通过管片吊装孔进行拉紧,确保在盾构反推力较小的情况下,管片环间的缝隙不至于加大,造成管片间因密封失效而发生渗漏; 加强盾构在出洞、进洞段的掘进控制。控制好盾构姿态,在保证出碴量正常、同步注浆回填密实的前提下,尽量快速完成盾构的出洞与进洞。同时,充分考虑到由于对端头地层进行了加固处理,地层物
17、理力学性质所发生的改变,掘进时防止盾构姿态突然变化。 进出洞洞门钢圈在施工时内径有意识放大适当尺寸,确保盾构机顺利进出洞。 施工前制定详尽应急预案,提前做好资源储备。二、严格控制地表沉降、确保沿线建构筑物安全是本工程的重点原因分析:本标段区间隧道大部分敷设于观山路和南湖大道路面下,路面较宽,路两侧建筑物较少。区间隧道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建筑、河流、桥梁主要有:规划高浪路高架桥、永昌桥、丽观桥、尚贤河桥和贡湖大道污水管道。其中区间盾构距离高浪路高架桥桩基最近净距仅3.75m,距离永昌桥桩基最小净距仅7.31m,距离丽观桥桩基最小净距仅3.99m,距离尚贤桥桩基最小净距仅8.46m,距离贡湖大道污水管
18、道最小净距仅3.29m。因此,区间隧道盾构法施工变形控制要求高、对沿线建筑物的保护是本工程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对策: 提前沟通,掌握沿线建构筑物参数 盾构掘进前与各建构筑物所有单位沟通,了解各建构筑物具体位置里程及设计情况,掌握建构筑物设计标准及各种性能指标,为盾构掘进速度及各种控制参数的确定提供基础资料。 控制推进速度 穿越建构筑物前对穿越里程进行准确量测,提前20环改变掘进参数,控制盾构机基本推进速度保持在2cm/min。推进过程速度保持稳定,确保盾构均衡、匀速地穿越,减少盾构推进对前方土体造成的扰动,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控制正面土体压力 在盾构机机头距离桩基15m时,盾构机正面土压力设
19、定适当减小。尽可能减小盾构机掘进过程中盾构推力对桩基础的影响。 控制出土量 盾构的挖掘断面每环理论出土量pD2L/4p6.421.2/438.58m3/环。在盾构穿越建筑物过程中,应将出土量控制在理论值的98即37.8m3/环左右,保证盾构切口上方土体能有微量的隆起。 盾构姿态控制 在盾构穿越过程中,必须认真复核,确保盾构方向及姿态的准确,防止由于纠偏过于频繁对土体扰动过大,使得土体结构发生改变,使得沉降及变形超标。 控制同步注浆量及注浆压力 盾构机盾尾穿越钻孔桩后,开始同步注浆,此时同步注浆压力及同步注浆量均适当减小,在确保填充完全的通知,尽可能较小对桩基础的扰动。 盾尾油脂注入 在穿越桩基
20、础时,加大盾尾油脂的注入量,防止在穿越过程中出现漏水、漏砂。 穿越建筑物期间加强建筑物沉降变形观测,尤其是津桥和国家发展银行,穿越前增设水平位移观测点及沉降观测点,穿越时加强检测频率,对检测信息及时进行动态分析,第一时间内反馈指导施工。第三章 施工总体部署第一节 总体施工方案本标段盾构区间采用2台8号盾构及9号盾构6340土压式盾构机由高浪路站向两侧始发,其中8号盾构由高浪路站北端头右线始发,掘进至落霞路站后调头完成落霞路站高浪路站区间左线,然后盾构站外过站由高浪路站南端头左线始发掘进至苏锡路站吊出;9号盾构由高浪路站南端头右线始发,掘进至苏锡路后站外过站后由苏锡路站西端头右线始发,掘进至市民
21、广场站调头完成市民广场路站苏锡路站区间左线后由苏锡路站吊。施工程序间下图3-1图3-1 盾构掘进顺序图盾构隧道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片衬砌,管片外径6200mm,内径5500mm,厚350mm,环宽1.2m,为3+2+1型3块标准块、2块邻接块和1块封顶块,拼装时采用错缝拼装、弯曲螺栓连接。管片接缝粘贴三元乙丙橡胶弹性密封垫。管片与围岩之间的环形间隙采用水泥砂浆同步注浆回填。盾构隧道水平运输采用38Kg/m钢轨铺设单线、35T变频电机车牵引重载编组列车运输,由2列编组列车完成材料和碴土的水平运输。垂直运输由二台45/15T门吊下料、提升与翻卸碴土。盾构始发、到达端头加固采用搅拌桩加固、搅拌桩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无锡市 地铁 工程 盾构 区间 工程施工 设计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