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形态总结报告定稿.doc
《有效课堂形态总结报告定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效课堂形态总结报告定稿.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堂形态:生动课堂郑州航空港区实验小学简介: “生动课堂”的“生动”有三层含义:一是学生动起来。这个动,既是动口说,动手做,更是动脑想。在生动课堂上,充满智力的学生活动贯穿课堂始终。基本的课堂流程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基本流程是:教师创设情境启发诱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值得探讨的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以上问题并初步形成自己的见解小组合作形成集体意见后班级展示交流(教师在学生的疑难处点拨)检测练习完成课堂评价感悟拓展。二是生动活泼。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吸引学生主动思考、合作与探究,积极交流。三是生命的律动。学生首先因智力的成长而感受到智慧的成长、精神的成长,从而体会到生命的
2、美好;其次,在“生动课堂”上,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考虑学生的自我感受。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关怀,一起体验成功和挫折、分享发现和认识,共同体会与人合作的快乐、成长的美好、生命的意义。 一、“生动课堂”形成过程(一)探索、实施六年的“效率课堂”是“生动课堂”的基础2005年秋,学校举行了各学科教师课堂展示活动。展示课中暴露的突出问题是:教师上课程式化明显,教学是围绕教师的课前设计展开的,而不是围绕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展开的。这就导致教师讲不到点子上(学生会的也讲,学生不会的也讲)、学生学习被动、积极性不高、课堂效率低下。为解决这些问题,我校在全体任课教师中展开了“如何让我的课抓住学生的心”、
3、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当堂完成学习任务”等大讨论和研究,组织演讲会,召开经验介绍会、座谈会,并先后到江苏洋思中学、东庐中学,山东的杜郎口中学、高密一中、昌乐二中,以及焦作永威中学考察他们的课堂形态(当时我校还是九年一贯制学校),请专家作课观摩,最终形成了自己的课堂形态 “效率课堂”。 1.“效率课堂”的课堂理念 (1)围绕核心问题展开,不绕弯弯,不在无关紧要处浪费时间和精力。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课堂要充满学生的智力活动。 (4)当堂完成学习任务。 2.“效率课堂”产生的良好效果 (1)解决了教学程式化问题,省略了很多无意义的教学环节,找到了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2)课堂上,学
4、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能积极投入到紧张、高效的智力活动中,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体。 (3)当堂学习、当堂检测,学生有目的地展开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3.对照道德课堂标准,“效率课堂”存在的不足 (1)注重学习效果,对学生学习感受关注不够。 (2)三维目标落实不够。 (3)学生善于解决问题,而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够。(4)效率课堂还只是学堂,没有明确的生命意识。师生对学习的认识,停留在智力挑战、对付测试过关的层面,而没有学习的过程也是生命成长的过程这一层面的认识和追求。(二) “生动课堂”是“效率课堂”的再次革命“效率课堂”实施到2010年下半年已接近成熟,教师“教”的目的性更强,学生 “
5、学” 的效果更好,课堂效率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也实现了大的突破。当我们有些陶醉的时候,田保华局长提出了全新的“道德课堂” 理念。“效率课堂”相遇“道德课堂”,是智慧挑战智慧,也是革新挑战革新。但我们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全面审视,深度反思,总结7年来关于“效率课堂”的成功经验,研讨该课堂形态的局限性和狭隘性,探寻既能承载“道德课堂”理念,又能传承“效率课堂”精华,还能突破“效率课堂”局限的新的课堂形态。经过校内的多次论证、实验、改进,最终推出了“生动课堂”这一课堂形态。 二、“生动课堂”教育理念 (一)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1、突出强调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生动课堂”理念之一就是教师要启发引导
6、学生能提出自己的问题,课堂围绕学生的问题展开;2、强调学生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课堂的核心。“生动课堂”的理念之二是让学生的智力活动贯穿课堂的始终,学生独立思考并形成自己的初步见解是课堂展开的基础,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生动课堂”每一个学科的课堂流程都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学生的智力活动贯穿始终。先是提出自己的问题,再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后展示交流,最后完成检测练习。4.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生动课堂”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让学生在学会知识、获得能力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
7、观、价值观。5.强化课堂评价的功能。“生动课堂”的课堂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等多种功能。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二)体现了“道德课堂”的核心理念4、关注学生的自我感受。“生动课堂”十大标准中要求教师课堂上对学生学习成功抱以积极期待,课堂学习围绕学生的问题展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顾及学生的自我感受。5、重视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生动课堂”要求教师实现角色的转变和重新定位。教师要把课堂放手给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和一起感受成功和挫折、分享发现和成果。6、关注课堂文
8、化和师生生命成长。“生动课堂”要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关怀,一起感受成功和挫折、分享发现和成果,共同体会合作的快乐、分享的幸福、成长的美好、生命的意义。三、“生动课堂”理论依据 (一)课程标准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学习,真正落实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摘自第3页)。2、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
9、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 (二) “道德课堂”的理论1、“道德课堂”理论指出,“道德课堂”是生命课堂,是教师、学生延续生命发展的地方。课堂,应该充满生命的活力。2、 “道德课堂”要求师生之间构建“学习共同体”,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处理好与学生、文本、环境、教育资源和教学经验之间的关系。3、“道德课堂”从关注课堂方向,到关注课堂道德、关注课堂生命,到关注课堂文化(课堂生态)的重建;一步步走上了“构建道德课堂,提升师生生命质量”这一教育生态文明之路,确立了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主题与目标。 (三)李希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中的相关理论一切教育都应该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入手。一切教育都必须从关注
10、人本身的需要出发。 (四)朱永新的新教育理论 理想课堂的境界是展开三重对话:人与知识(世界、文本)的对话、人与他者(教师、学生、其他读者)的对话、人与自己的对话(反思性的),让知识与社会生活、师生生命产生的深刻共鸣。 (五)左藤学静悄悄的革命中的相关理论要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应当让每个儿童持有自己的课题,相互探究,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我们将之称为“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 (六)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的相关理论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地发展儿童从学习中得到满足的良好情感,以便从这种情感中产生和形成一种情绪状态即强烈的学习愿望。四、“生动课堂”课堂流程(一)语文课堂流程:自读 自问自
11、学小组合作展示交流,评价拓展1、自读:遵循人类的阅读规律,培养终身阅读的能力,每篇课文的学习都从学生的独立阅读开始,使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2、自问:每个学生围绕课题或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自己认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在自问环节,需要教师的精心备课,能预设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在教学实施中,引导学生对问题筛选,选取有价值的问题做进一步探究)。如:我校李静老师在执教称赞一课时,在揭示课题之后,继续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让他们针对课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同学们先后提到“谁称赞谁?”“他们是怎么称赞的?”“称赞有什么作用呢?”等关键问题。然后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再次读文,独立思考需求答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效 课堂 形态 总结报告 定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