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毕业质量模拟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毕业质量模拟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毕业质量模拟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内装订线内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外装订线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毕业质量模拟检测语文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使用标点符号不正确的是()A立刻,我的脑际浮现出刘大爷的形象:五十多岁的年纪;额前有几道皱纹。B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C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D“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写的。B看着眼前的毕业照,我不由得想起六年来和同学们一起春游、劳动、上课。C暑假期间,杭州各
2、影院准备上映了20多部新影片。D往事桩桩件件,历历在目,那是我们记忆仓库里一颗颗流光溢彩的珍珠啊!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_春日踏青,青绿如毯, :夏日听雨,雨声如喘, :秋日看花,花叶相映, ;冬日观雪,雪花烂漫, 。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诗是绿荫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ABCD评卷人得分二、书写4请书写下面一句话,比比谁的字最漂亮。让我们众志成城共同战胜新冠疫情,中国,加油!评卷人得分三、信息匹配5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教诲(huhu)酸碱(jinxin)锲而不舍(q
3、iq)急遽(suj)藏戏(cngzng)五侯家(huhu)评卷人得分四、填空题6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喜欢的词语写一句话。( )气未脱( )空见( )余音( )梁( )( )吞枣千( )万凿见微知( )万( )更新( )然不同_7填空。在古诗中,“月”经常被用来作为寄托作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感情的载体,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_”,王建的“_,不知秋思落谁家?”我还知道_写的“_,_”同样是借月亮来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背古诗解诗意。苏轼在浣溪沙中感慨时间一去不复返的句子是_?_!_。_,_比喻学生的成就超过老师。我知道托物言志的诗句有_,_。寓意深刻的谚语
4、告诉我们百事孝为先;_,_告诉我们存心想求得却得不到;_,_说明读书要能下苦功夫,才能文辞精妙,一字千金。漫步世界名著花园。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_国作家_,他的代表作有:_;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_国小说家_,是作者用第_人称写的长篇小说。我还知道外国的作家_,我读过他的作品_。评卷人得分五、语言表达9小小辩论会。小学生拥有手机已成为一种常见现象,对于小学生是否应该带手机上学,六年级1班同学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辩,以下是正反两方的观点。正方:小学生应该带手机。反方:小学生不应该带手机。请你选择一方观点:_陈述理由:_10口语交际。海尔集团执行总裁张瑞敏在回答如何面对“日本制造”的挑战时,
5、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如果我中国制造就一定会被打败;如果是中国创造,就一定不会败。”请你写出张瑞敏回答的妙处所在。妙在:_评卷人得分六、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1解释下列加点词。(1)两小儿辩斗( )(2)及其日中如探汤( )( )(3)孰为汝多知乎( )12翻译下列句子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6、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_13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1)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_(2)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_14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_1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_评卷人得分七、现代文阅读课外阅读。矢志寻蒿人屠呦呦是我国第一位获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数十年来,她致力于中医药学研究,带领团队发现了青蒿素,挽救了全世界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同志改革先锋称号。20世纪60年代,39岁的屠呦呦接受国家任命,开始着手治疟中药的研发。当时疟疾疫情难
7、以控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完成使命!屠呦呦和课题组成员一头扎进了文献堆,寻遍古方,从中医古籍中寻求灵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在实验室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一次一次的试验,一次一次的失败,经过反复琢磨,终于在经历数百次试验后,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研究中,屠呦呦甘于奉献,面对危险无所畏惧,在进行动物试验时,她从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中,发现青蒿素疑似有毒副作用。到底是动物本身的问题,还是药物所致?屠呦呦决定以身试药。当青蒿提取物放到她手里的时候,她没有丝毫迟疑,一口吞服而下。提取物的剂量从0.35克开始,递增至0.5克、1克、2克、3克、4克、5克。数日之后,
8、从实验室里传来了鼓舞人心的消息药物安全!不久,青蒿素被广泛用于疟疾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近年来,屠呦呦仍持之以恒地进行青蒿素的创新研究,并更加关注老药新用的问题,不断探索青蒿素类化合物对其他疾病的治疗,如红斑狼疮、恶性肿瘤等。其中,双氢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凭借青蒿素的发现,屠呦呦获得了很多荣誉,但她仍然衣着朴素,过着平淡宁静的生活。她没有把名利看在眼里、揽在身上。面对赞誉,她总是淡淡一笑:“没有大家的无私合作,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屠呦呦的名宇源自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青蒿是鹿儿所食的一种普通野草。屠呦呦正像那一株青蒿,如萬叶般平凡,蒿花般淡泊。屠呦
9、呦,这位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攻坚克难,矢志寻蒿,完美的诠释了改革先锋的精神内涵。16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1)矢志:_(2)淡泊:_17用“_”画出第段中描写屠呦呦完成使命的具体做法的句子。18阅读第到段,参照示例,简要概括事件内容。文章写了屠呦呦_;以身试药,证实药物安全;_三件事。19阅读文中画的句子,屠呦呦“没有丝毫迟疑”是因为_。20下面是三位同学对第段中部分内容的批注,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A文中对屠呦呦“衣着朴实”的外貌描写,体现了屠呦呦因为年纪大而不注重衣着的特点。B“淡淡一笑”的神态描写和“没有大家的无私合作,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的语言描写,表现
10、了屠呦呦热情待人、谦虚诚恳的精神。C“屠呦呦正像哪一株青蒿,如蒿叶般平凡,蒿花般淡泊。”这句话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屠呦呦默默奉献、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212019年国庆前夕,屠呦呦等8人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请联系短文内容结合自己对屠呦呦的了解,为她写一份颁奖词。_评卷人得分八、书面表达22写作。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打赢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有奋战在第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有恪尽职守的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有默默无闻的捐赠者我们看到了勇敢、担当、大爱、责任,也在思考着尊重、敬畏、生命的课题。围绕这次事件,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字。试卷第6页,共6页参考
11、答案:1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练习、多积累。D项错误,一句话结束了,标点符号放在引号里边,一句话没有结束,逗号放在引号外边。因此这里的感叹号应改为逗号,改为:“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故选D。2D【解析】【详解】A项搭配不当,应删去“的作者”或“写的”;B项成分残缺,应该在“上课”后加“的情景”;C项不合逻辑,可删去“了”或“准备”。故答案为:D3C【解析】【详解】句子衔接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对于句子衔接,注意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由上句的“春日踏青,青绿如毯”可知下句选“诗是绿荫遍野时那一抹久
12、违的清新”比较恰当。由上句的“夏日听雨,雨声如喘”可知下句选“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比较恰当。由上句的“秋日看花,花叶相映”可知下句选“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比较恰当。由上句的“冬日观雪,雪花烂漫”可知下句选“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比较恰当。故答案为C。4让我们众志成城共同战胜新冠疫情,中国,加油!【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汉字书写。解答此题时,要认真读一读给出的句子,明确要写的内容,写完后再次检查书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城、新、冠、疫”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5hu jin qi j zng hu【解析】
13、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注意认真拼读,读准字音,平时要多读、多练。本题“ 藏”为多音字,读“cng”意为隐蔽;收存。读“zng”意为储放大量东西的地方;佛教、道教经典的总称;西藏的简称;藏族。“侯”读“hu”意为中国古代五等爵位之一,五等为公、侯、伯、子、男;侯爵为其中第二等,泛指达官贵人;姓。读“hu”闽侯,地名,在福建。6 稚 司 惯 绕 囫 囵 锤 著 象 截 我们要认真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切勿囫囵吞枣。【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补充词语及选词造句,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积累。稚气未脱:指年轻人的样子像个小孩子。也指说话的风格像小孩子。司空见惯:形容某事常见,不足
14、为奇。余音绕梁:歌唱停止后,余音好像还在屋梁上回旋,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耐人回味。囫囵吞枣: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千锤万凿:比喻多次的斗争和考验比喻对诗文等做多次的精细修改。见微知著:形容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比喻小中见大、以小见大。万象更新:指一切事物都改变了面貌,显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截然不同:指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根据词语意思去造句,如:对于小明的无理取闹,同学们早已司空见惯。7 明月何时照我还 今夜月明人尽望 杜甫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古诗默写,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积累。宋代王安石的泊
15、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译文: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江南岸边景色,皎洁的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译文: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借月亮来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的古诗有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六年级 下册 毕业 质量 模拟 检测 语文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