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峰中医诊断学视频讲稿.doc
《朱文峰中医诊断学视频讲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文峰中医诊断学视频讲稿.doc(5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朱文峰中医诊断学讲稿朱文峰中医诊断学讲稿目 录第01讲 绪论: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3第02讲 绪论: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学习方法9第03讲 问诊的方法和意义17第04讲 问诊的内容24第05讲 问现在症:问寒热(一)30第06讲 问现在症:问寒热(二)35第07讲 问现在症:问寒热(三)42第08讲 问现在症:问汗(一)50第09讲 问现在症:问汗(二)、问疼痛57第10讲 问现在症:问头身胸腹、问耳目、问睡眠64第11讲 问现在症:问饮食口味(一)72第12讲 问现在症:问饮食口味(二)78第13讲 问现在症:问二便83第14讲 问现在症:问经带90第15讲
2、 望诊概述 全身望诊:望神(一)96第16讲 全身望诊:望神(二)102第17讲 全身望诊:望色(一)107第18讲 全身望诊:望色(二)113第19讲 全身望诊:望色(三)120第20讲 全身望诊:望形体125第21讲 全身望诊:望姿态130第22讲 局部望诊:望头面136第23讲 局部望诊:望五官(一)143第24讲 局部望诊:望五官(二)148第25讲 局部望诊:望五官(三)、望躯体(一)153第26讲 局部望诊:望躯体(二)、望四肢160第27讲 局部望诊:望二阴165第28讲 局部望诊:望皮肤168第29讲 局部望诊小结176第30讲 望排出物184第31讲 望小儿指纹 舌诊概述(一
3、188第32讲 舌诊概述(二) 望舌质:舌色(一)194第33讲 望舌质:舌色(二)、舌形200第34讲 望舌质:舌态、舌下络脉206第35讲 望舌苔:苔质211第36讲 望舌苔:苔色 舌象分析要点及舌诊的意义218第37讲 闻诊:声音、语言225第38讲 闻诊:呼吸、咳嗽230第39讲 闻诊:心音、胃肠异常声音嗅气味236第40讲 脉诊概述(一)242第41讲 脉诊概述(二)248第43讲 正常脉象 病理脉象:浮脉(一)263第44讲 病理脉象:浮脉(二)、沉、迟、数脉270第45讲 病理脉象:虚、实、洪、细脉278第46讲 病理脉象:滑、涩、弦、紧脉284第47讲 病理脉象:结脉 脉象鉴
4、别 相兼脉290第48讲 病理脉象:真脏脉 妇人脉与小儿脉 按诊的手法与意义297第49讲 按诊的内容304第50讲 八纲证候概述 八纲基本证候:表证311第51讲 八纲基本证候:里、寒、热证318第52讲 八纲基本证候:虚实辨证、阴阳辨证325第53讲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一)331第54讲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二) 八纲辨证的意义338第55讲 病性辨证概述 辨六淫证候(一)346第56讲 辨六淫证候(二) 辨阴阳虚损证候353第57讲 辨气血证候(一)360第58讲 辨气血证候(二) 辨津液证候(一)367第59讲 辨津液证候(二) 辨情志证候373第60讲 脏腑辨证概述 辨心病证候(一)3
5、82第61讲 辨心病证候(二) 辨肺病证候(一)390第62讲 辨肺病证候(二)397第63讲 辨脾病证候403第64讲 辨肝病证候(一)411第65讲 辨肝病证候(二)417第66讲 辨肾病证候425第67讲 辨腑病证候(一)431第68讲 辨腑病证候(二) 辨脏腑兼病证候(一)437第69讲 辨脏腑兼病证候(二)444第70讲 六经辨证概要(一)451第71讲 六经辨证概要(二) 卫气营血辨证概要(一)457第72讲 卫气营血辨证概要(二) 三焦辨证概要 经络辨证概要464第73讲 诊断结合运用(一)470第74讲 诊断结合运用(二)477第75讲 诊断结合运用(三)484 第01讲 绪论
6、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司委托,二十一世纪中医药网络中心举办,由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研究所承担的,中医诊断学示范教学师资培训班,现在开始了。我应邀担任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能够和大家在一起共同学习,我感到很荣幸。我们这次讲课所用的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十五”国家级规范教材,也是新世纪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的规范教材中医诊断学。这门课程教材是由我主编的,现在由我来担任主讲,自然可以保证我们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但是,我觉得这次给大家讲课,形式和内容上还是不太一样。我从事中医诊断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了。按照国家管理局的规定,应该是以本科院校的学生为对象,而
7、我们本科院校的学生都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开中医诊断学,他们在中医里面的知识,中医诊断学的知识,都是有限的。而我们大家基本上都是教员,对于中医诊断学,应该是比较熟悉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把这个课程讲好,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就是我讲的同志们可能都知道了,而同志们希望我讲的又不(一定)能够面向本科的同学讲。所以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在这种教学的氛围上,都会有一定的差距,都会产生一个错位,这个错位就会影响我们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们这个教学,要进行全程的录像、录音,制成VCD光盘,还要在网上开展网上教学,要受到全国的同行,乃至全国中医界的检验,又要使今后学习起来能够便于接收,所以要讲这门的课难度还是比较
8、大。为了讲这一个课,我这一个多月整天都在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作幻灯片。用多媒体教学,它好的地方就是知识比较丰富,形式可能多样一点。但是它(也有)不足的地方,我没有版述,教员嘛,就是一支粉笔,一张嘴,我不带粉笔,一个字都不写,讲课里面这种生动性也就受到影响,这恐怕是不足的地方。我们这一次的教材也好,教学内容也好,幻灯片的内容也好,除了要继承我们历史上优秀的中医诊断学的遗产以外,实际上我们全国从事中医诊断学的工作者,我们的老师,都为我们这个内容添了很多的光彩,都有他们的功劳。我讲的内容,实际上有很多是取自全国其他院校老师的一些好的经验,有他们的功劳。如果有什么错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9、请大家批评,这是我的问题。同时我希望我们这次教课,能够变成一个教学相长、教学互动的过程,大家都是从事中医诊断方面的老师,希望能够共同的启发、提问,共同的研究、商量,看把这门课怎么讲好。也可能要提些问题,希望大家能够当学员一样,不要有问不答、起而不发。我希望大家共同配合把这门课讲好,同时可能要作一些必要的记录。至于有一些内容,大家可能还想听一些教材以外的其他的内容,或者要开展一些学术讨论。我可以考虑安排,就是开设专门的讨论课,或者是另外开一次讲座,另外抽时间来开设。总之,希望共同的把这门课程学好。下面就正式开始讲课了。我们中医诊断学的整个内容,分为三篇,上篇、中篇、下篇三篇。前面有一个绪论,后面
10、有一个原文选录,上、中、下三篇里面一共有十二章,今天我们开始讲中医诊断学的绪论。绪论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首先要解释一下什么叫做诊,什么叫做断?所谓诊,就是查看和验证的意思。比如说通过我们的检查,通过我们的询问,来获取各种病理信息。什么叫做断?断是讲的分析判断,就是辨别病情,判断病情,判断、决断的意思。这个断字详细写是这个样子,我看这个字造得很不错,“斷”字是什么意思?四个绞丝,这四个绞丝代表什么意思?那就是复杂。各种复杂的病情,各种复杂的事物,复杂的矛盾,我们要把这些复杂的事物分析判断出来,把它切割开来,旁边一个斤字,“斤”是什么意思?斧头。斧头干什么呢?就是切断,给它作出判断。对这个复杂
11、的病情能够进行判断,所以用了这个断字,造字我看中国文化就造得很好,这个字造得很好。因此,诊是讲的诊察、察看、辨症,收集病情资料。断是讲的分析、判断,对病情作出分析判断,因此诊断两个字合起来,就是诊察病情,判断疾病,辨别证候。实际上就讲到了我们诊断的三大主要内容:诊察病情,就是诊法;判断疾病,疾病的判断,特别是临床各科都有一个疾病诊断的问题;辨别证候,对病情证候作出判断。这就是我们讲的诊断的内容。我们中医诊断学,什么叫中医诊断学呢?中医诊断学它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这些诊察判断,都要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之下,对于病情怎么样收集,怎么样进行辨别,它的疾病和证候里面包含了基本理论。比如
12、我们今后要讲到各种病因病机,各种脏腑病证的归属,它实际上涉及很多理论问题。如果没有中医学的基础理论,我们诊断就学不好。包括它的基本知识,有一些就是基本知识,就是要死记硬背把它记下来,比如说各种病的症状、证候的名称,它的概念,为什么叫头痛?没有很多的解释,头痛就是这个症状,这样一个症状你就把它叫做头痛。像这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怎么样询问病情,怎么察舌等等,这都是技术问题。所以我们诊断里面它应该包括了三部分内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这样一门课程叫做中医诊断学。这门课程,它在整个中医学里面,它是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原来学了中基,或者有的还学了内经、伤寒论等等,学了基础理论,要
13、到临床各科去,应该先有一个诊断打基础,所以它是一个桥梁课,也是临床各个专科的基础。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前提,我们作为医生来说,整天忙着的就是忙于诊(断)和治疗,我们诊断就占了一半。所以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就可以看出。绪论里面要讲的第一大问题是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内容。中医诊断学有四大内容,第一个内容就是诊法。刚才讲到,所谓诊法就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过去我们叫做四诊。(第一个)就是望诊,望诊就是通过医生的眼睛去看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排出物、小儿指纹等等这些内容,这就是望诊的主要内容。第二个是闻诊,又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用耳朵去听,听病人发出的各种病理声音;第二个是用鼻子去嗅,看病体有什
14、么气味,呕吐物、排泄物有什么气味,病室里面有什么气味。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三个是问,就是询问病人的自觉痛苦和各种病史等等情况。第四个是切诊。切诊里面最主要的,我们中医最具特色的是脉象。除了按脉以外,还包括按其他的部位,按胸腹、按肌肤、按四肢等等,用手去按。这样望、闻、问、切,中医过去把它称为四诊。实际上我看不是四诊,使用了我们人的医生的几大感官,都用上了。眼、耳、口、鼻、手,就是用口去问,用眼睛去看,用鼻子去嗅,耳朵去听,用手去按。那么实际上如果按照我们医生的感官来说,应该是五诊,是不是?按感官应该是五诊。而古代一直把它称为四诊。如果是按照我们的教材,现在把它分成了六章,就是把舌诊,因为很突出,
15、内容也很多;脉诊,中医也有非常多的特色,内容也很多,把这两部分内容单独拿出来,(各自)作为一章,所以就有六章书了。诊法里面包括了六章,那么我们能不能够叫做中医是六诊呢?还是不叫六诊,还是只有望闻问切四诊。实际上我刚才讲到,应该是眼、耳、口、鼻、手,应该是五个诊法,那么这里面和西医相比较,西医是问诊加视触叩听,西医没有用鼻,没有用嗅觉,中医有一个嗅觉,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这就是我们中医诊法的主要内容。第二个是诊病,诊病也叫做辨病,就是对疾病的病情进行判断,判断出病种,作出病名诊断,判断是哪一种疾病,最后要给它一个病名,诊断出来是个什么名称。比如我们讲的疟疾、痢疾、肺痈、痫病、消渴,请大家注意
16、我这些用语都是规范性的用语。痫病过去叫做癫痫,我们不能叫癫痫,癫和痫应该是两种不同的疾病。癫和狂也是不同的疾病,痫病,痫就痫,不能叫癫痫,按照中医的观点。比如妇科的滑胎、痛经;小儿科的麻疹、夏季热;外科的红丝疔、乳癖(乳癖就相当于我们现在讲的乳腺小叶增生)、脓疱疮、牛皮癣;肛肠科的内痔、外痔;骨伤科的股骨颈骨折;五官科的白喉;眼科的聚星障等等,像这些都是什么?它们都是病名,这些内容我们都是叫做病名。那么这个病名是一个什么意思呢?实际上病名是对这一种病,所代表的这种病的全过程的特点和规律。疟疾,它代表疟疾这种病的全过程,它有什么特点和规律;麻疹,它的特点和规律是什么?全过程的特点和规律所做的概
17、括和抽象,概括,并且抽象出来。这样一种表现:小孩子发烧两三天以后,全身出现疹点,然后疹点收缩、消退,这样一个病理过程,这种表现我们给它一个名称,抽象一个名称,这个病叫做麻疹。什么叫红丝疔?有一条红线,在手上、脚上,出现一种红线,有疔疮的特点的这种表现,我们把它抽象成红丝疔。所以这个病名它代表了这种病,它所代表这种病全过程的特点和规律,请大家注意“全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实际上要把这个病字弄懂也不太容易,不是那么很容易弄懂的。我们看一下广义的疾病概念,这个概念越广的概念,越难下定义。比如说我们讲“人”,大家每天都看到是人,但是什么叫做人,有一个人就写过一篇文章,他说“我不是人”,为什么他说“我不是
18、人”呢?他说给人下的定义是什么东西?人是能够直立行走、具有思维活动、能够制造工具的一种高等动物。他说他是高等动物还是对的,但是他说直立行走他受伤了,他躺在床上不能直立行走,所以说他不是人;文化革命的时候,他不能有自己的思想,不能讲自己愿意讲的话,所以他没有自己的独立思维;他说我一辈子没有制造过工具,我穿的衣服,吃饭用的碗,写字用的笔,睡的床铺,所有都不是他自己制造的,他这一辈子都没有制造过工具,所以说他不是人。那就说明什么问题?这个人好像我们每天都看到,全世界有五六十亿人口,但是要给人下个定义很不容易。我们要给病疾病下个定义也很不容易,什么叫疾病?对这个疾病的概念我们过去中医叫什么,怎么叫的?
19、阴阳平衡就是健康,阴阳不平衡了,阴阳(平衡)关系被打破了,这就是疾病。阴平阳秘,这就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这就是健康,相互协调的。阴平阳秘打破了,阴阳不平衡了,这就是疾病了。这个概念很抽象,很难下结论。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有一个结论,健康是一种在躯体、精神、社会上都处于良好的状态,这就是健康。在躯体上他没有病,精神上也没有痛苦,社会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这就是健康。所以疾病是和健康是相对的,疾病和健康相对。实际上,世界卫生组织这一段话,健康对健康之间的,就给医学,现在的医学模式是不是就有一个新的定义,改变了?原来是纯生物的医学模式,就只看人体有没有病,就看形体上有什么改变,找到病源体,像我们袁局长讲的
20、找病源体,找形体的结构改变,只看到这一部分,把精神因素、把社会的适应能力丢掉了。所以现在他提到了躯体、精神和社会三方面,这就形成了一个什么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实际上,这个医学模式在中医看来,仍然不完整。为什么不完整呢?应该中医还要加上什么东西?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不是一个完整的医学模式?在我们中医看来是不是完整的?并不完整,应该还要加上自然。人与天地相应,天人合一,受到了自然环境的影响,它不仅仅是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按照中医的医学模式来说,应该是生物-心理-社会-自然的医学模式。从这里边也可以看出来,我们中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有它的科学性,强调形神合一,人与天地相参,
21、这就是我们中医学的医学模式。所以疾病,我们知道了健康,怎样看疾病呢?疾病应该说是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之下,机体产生的正邪相争,阴阳失调,气机不利的一种病理表现。正邪相争,强调一个因素,强调了阴阳失调了,就是阴平阳秘遭到破坏,阴阳失衡,气机不利,机体的机能活动(障碍)这样的一个(状态),所以疾病这个概念,是非常广的一个概念。实际上这个概念也并不是很准确,现在又提出来一个亚健康状态,大家可能看到了,亚健康,除了健康,除了疾病以外,中间还有一个亚健康。什么是亚健康呢?对于亚健康,有的人说中医的证候就是亚健康,我看这个说法也不对,为什么?到了亡阳的时候你说他还是亚健康?不对吧。说他有点肝气郁结可能亚健康,
22、心神不宁的时候可能有点亚健康还差不多,但是不能说疾病证候就是亚健康,不行,证候并不等于亚健康。那么什么是亚健康?对这个问题也值得讨论。因为我们现在我上次在北京参加一个会,他们有个亚健康的课题,就在这个选择什么是亚健康的问题上感到很困难。为什么感到很困难?他有一百万,给他一百万(经费),(用)这一百万(经费)去调查亚健康,什么是亚健康,要调查,那当然亚健康就不是调查一个两个,十个八个,要上千上万,甚至几万人来进行调查,才能够确定他是不是一个亚健康(状态)。对这个亚健康怎么确定呢?如果是要一万人去调查,看你到底是疾病,还是健康,还是亚健康,一百万(经费),若只做一万个病人的话,一万个人的话,那每个
23、人下来只有一百块钱。一百块钱要排除你是疾病、还是健康、还是亚健康,确定下来,一百块钱要作检查,恐怕作不了什么检查,那经费是远远的不够。我这个提到什么是亚健康?就是:健康减去疾病就是亚健康。健康疾病亚健康。那么怎么样减疾病?怎么样确定是健康?所以当时他这个健康,你说这个人是健康、不健康怎么确定呢?我当时给他们说了,什么是健康?我说“吃饭喷喷香”,脾胃功能好,能吃,这是一个表现。“一觉到天光”,睡觉睡得好,干了一天活,晚上躺上就睡着了,一觉到天亮才醒来。“干活有力量”,睡得好,干活、搞工作的时候精神饱满,精力充沛。“笑容挂脸上”,他的精神状态也很好,没有什么思想包袱,没有什么忧郁,没有什么压力,整
24、天笑呵呵的。“检查无异常”,他检查若血压正常,心功能、心电图,做过各种检查没有什么病。你说这人是不是健康?你要确定健康怎么确定?我建议你们以这几句话(概括):吃饭喷喷香,一觉到天光,干活有力量,笑容挂脸上,检查无异常,这就是健康。你把健康的人确定下来,然后减去疾病。他明知道他的检查,他的心脏有问题,他的血压有问题,尿糖升高,他明显的有病,你知道他有病,我把这部分病人删掉,剩下来的,检查又没有什么大的不正常,但是总是有这方面、那方面的痛苦,这种人我说就是亚健康。所以对这个“疾病”两个字,真的要把疾病两个字弄懂、讲清楚也不是那么很容易。这是我们讲的广义的疾病,这个疾病是笼统的,就像我们讲“人”一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朱文 中医 诊断 视频 讲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