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成本制度在我国运用的研究.doc
《标准成本制度在我国运用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成本制度在我国运用的研究.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标准成本制度在我国运用的研究学生姓名:李发军学 号:1012020219所在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名称:会计学届 次:2014届指导教师:吴国强目录前言3一、标准成本制度的基本概述4(一)标准成本制度的概念及特点4(二)标准成本制定与差异分析5(三)标准成本管理的主要作用与不足6二、标准成本制度在我国的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8(一)标准成本制度在我国的现状8(二)分析标准成本制度在我国应用中的问题8 (三) 解决标准成本制度在应用中问题的举措8三、案例分析9(一)宝钢集团的公司简介9(二)公司实行标准制度的必要性10(三)标准成本制度的运用10四、完善标准成本制度的
2、举措12(一)深入标准成本制度的理论12(二)构建全面的标准成本管理体系12(三)建立健全的业绩评价系统13(四)加强ERP信息平台参考文14 标准成本制度在我国应用的探讨 学生:李发军(指导老师:吴国强) (淮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当今市场竞争激烈、制造模式更新、客户需求多样化的环境下,为了加强企业管理水平、准确地进行成本核算、有效地控制资源消耗,以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为主要内容的标准成本管理己经成为企业一项不可或缺的管理活动,它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各个生产环节,是提高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关键。本文首先介绍了标准成本制度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成本管理在我国
3、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接着以宝钢公司采用标准成本制度为例,分析了标准成本制度对企业的成本管理和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最后对完善标准成本管理体系提出了相关理论和解决措施。关键词:标准成本;管理;应用Discussion using the standard cost system in china Student:Li fajun (Faculty Adviser:Wu guoqiang )(Economics & Management Department,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Abstract: With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4、our country in todays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customer demand, manufacturing model updating diversified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enterprises management level and accurate cost accounting, effectively control resource consumption, cost accounting and cost control as the main content
5、 of the standard cost management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management activity, it involves enterprises each domain, each production link,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modern enterprise cost management.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 of standard cost system, and analyzes the pr
6、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st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enterprise, and then by baosteel company adopt standard cost system as an example, analyses the standard cost system to enterprise cost management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has certain superiority, finally to improve the standard cost management
7、 system related theory and solving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Key words:Standard cost; Management; Application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迅速发展,这使得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越来越密切,而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要想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在保证产品品质和信誉的前提下,需要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加强现代成本管理的理念。标准成本制度是现代会计成本管理中最为科学的一种管理方法,它通过对标准成本的预先制定,然后与实际成本进行相应的比较,核算分析出成本差异,进行得出相应
8、的考核工作和成本控制。它通过对企业各部门的成本管理进行明确的考核,完成事前、事中、事后三项管理流程,从而形成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成本管理体系,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由于标准成本可以解决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条件下有效地降低成本这个重要内容,而传统成本很难有效地去处理,这使得标准成本自产生以来在欧美及日本不断迅起的原因。 尽管标准成本管理制度是一种科学的、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但不能一概而论的在任何企业进行推广,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特点,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不断转变企业成本战略思想,适时建立并推行合适的成本管理制度,选择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财务成本管理制度,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一、标准
9、成本制度的基本概述(一)标准成本制度的概念及特点 标准成本制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它是以事先制定好的标准成本为基础,通过对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比较,核算和分析出某一种产品成本差异的计算方法,也是加强成本管理控制和评价经济业绩的一种成本控制制度。这种方法通过对核算、分析、技术测定、控制成本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得单一的事后成本计算发展为一个完整的核算体系(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从而让标准成本制度在实际控制过程中,更好的揭示成本差异存在的原因和相关的责任,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合理的计划和最佳的决策。 标准成本制度通过和实际成本的比较,核算分析出成本差异的原因,从而对成本管理的事前、事中
10、事后行为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事前,可用于规划企业未来的经济活动,并以此作为分析决策的主要依据;事中,企业部门对于实际发生的相关经济成本采取积极的反馈,使得企业规定的预计成本目标得到有效地控制;事后,可以通过分析成本差异,来考核有关部门和人员的相关业绩。标准成本法主要包括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帐务处理,标准成本法的前提是要制定标准成本制度,它具有很好的事前成本控制效果;成本差异计算和分析则是标准成本法的核心,它可以完成目标成本的控制,并以此进行相关的经济业绩考评。 标准成本制度三个基本特点:一是标准成本制度实行了具有科学性的标准化。标准成本是按预先制定的标准来进行运算
11、也被认同是一种“应该成本”。它考虑了一段时期内的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的基本耗费,而且它给企业的日常经营带来了合理的标准和有计划的规划。二是标准成本制度具有整合性与差异针对性。标准成本能够将所有甚至不相关的成本费用系统进行有机的结合,让它成为一个具有整体性的管理体系。同时针对各项产生的差异,标准成本能有效合理的控制并分配差异。 三是标准成本制度实施具有多样性。标准成本制度的管理需要一定的数据处理,因此可以借助于计算机系统,手动与电算化结合,主观分析与客观分析相结合。(二)标准成本制定与差异分析 在标准成本制度下,企业的成本差异能够从成本上及时的反应生产管理方面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有利于
12、企业的管理部门了解各项生产经营状况,提高成本控制的效果。制定标准成本,通常先确定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其次在确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最后在确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同时在各项标准成本的制定过程中,要有相关负责执行标准的职工参与。标准成本是以数量标准乘以价格标准得到一个基本标准形式,然后通过和实际成本的比较,分析、计算其产生问题的原因,以便明确相关的责任。但是标准成本不是在制定后就一成不变,有时候还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现有标准成本加以修订。对于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产生的成本差异,应该分两种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第一,当实际成本小于标准成本,所形成的顺差差异为有利差异,应反映在成本差异账户
13、的贷方;第二,当实际成本大于标准成本,所形成的逆差差异为不利差异,应反映在差异账户的借方。企业可以通过对成本差异的分析,发现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让企业的成本控制得到有效的改善。(三)标准成本制度的主要作用与不足标准成本法是成本管理实践与泰罗科学管理思想结合在一起产生的一种成本控制体系,它成为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中最佳经济的方法。标准成本通过对成本差异的数据进行推理分析,掌握产生差异的具体原因和相关的责任,以便为有效地成本控制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同时为企业加强了成本管理、提高了经济效益和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信息。标准成本法把生产过程开始之前的成本预算、事中的日常成本控制和生产完
14、工的事后计算与分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达到对成本控制和业绩考核的目的。在企业中,标准成本制度作为一个全面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有利于加强成本管理的控制 通过事前的成本控制可以使相应的标准成本对各种资源的消耗和费用规则限制行数可以提前通过各种消费和成本发生在成本控制及时披露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节约或超支采取措施改善成本核算工作纠正不利差异,以实现成本控制目标设定的成本分析后总结经验发现的差异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措施。2)有利于简化会计核算工作。 由于标准成本可以剔除各种不合理的成本因素,使得在标准成本制度下在产品、产成品和销售成本均按标准成本计价这样可以减少成本核算
15、的工作量,因而可大大简化日常的账务处理工作和期终的报表编制工作。3)有利于价格决策。标准成本可以提供及时的和一致的信息,消除操作和成本管理工作由于低效率或成本避免浪费和意外因素影响价格波动的后果由实际成本波动引起的。基于标准成本作为定价接近实际情况,能够满足竞争的需求市场定价。 标准成本法虽在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因为受到技术条件、环境条件的限制而表现出不足之处:第一, 标准成本制度管理范围狭隘和成本控制弱化。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不少企业单位只重视核算而忽略了成本管理过程的加强,另外有些不求上进的员工也可能造成相应的成本管理问题,所以让企业在使用标准成本法时产生一些障
16、碍。 第二, 在企业涉及较多原材料或产品时,标准成本法便体现不出任何优势,甚至有可能导致总体与个体之间出现分配矛盾,从而使企业在公平与效率之间陷入两难,因此成本制度的管理不仅影响着生产成本的决策,还会关系到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第三,标准成本是通过调查、分析、计算所确定的,是一种预先成本,而实际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可控制或偶然事件,使得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发生诸多差异。作为管理者往往在处理时缺忽略成本的预先性,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实际成本的核算中,这就使成本差异较难处理。 总之,标准成本法对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以及企业的生产经营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它是否能发挥其优越性而克服自身
17、所存在的不足,关键看企业管理者能否正确把握并应用。二、标准成本制度在我国的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一)标准成本制度在我国的现状 我国传统成本的管理制度与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基本相适应,对企业的内外部的成本管理和整体的经济效益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顾客需求的经济市场决定了企业规模大小、经济状况。这使得未完全形成竞争格局的中国,在成本制度管理方面一直处于这被动地位。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地深入,一些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的弊端渐渐暴露,让我们重新对成本管理的体制进行了深层次化的思考,推行成本的改革是迫在眉睫。 于是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引入了标准成本制度,在短短
18、的十年间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标准成本虽然给企业在管理层次和成本控制上带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但由于在我们使用的时间较短,对标准成本还不是完全的了解,而且与我国传统的成本管理体制还存在一定的磨合,所以需要我们企业的管理者能够有效地运用。目前由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在全国范围内调查统计得出采用标准成本法的企业占到16%,而采用目标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占到81%,这也说明了标准成本制度需求我国企业去更多的了解,并探索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方法。(二)分析标准成本制度在我国应用中的问题 1、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基础较为薄弱第一,成本管理制度意识较差。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在思想上根本不重视企业内部成本管
19、理,常常以销售业绩、企业短暂的利益为核心,从而忽视了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造成长远利益不断的失去,最终导致企业无法在这竞争激烈的形式下生存。第二,成本管理控制相对较弱。成本控制来说,企业有一整套自己严格审核计算的运用程序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成本管理责任制度。然而一般的企业都较为重视进出厂产品的管理,而忽略了生产流程中所产生的的计量问题,导致耗用数据不够准确。第三,成本管理体系不健全。虽然许多企业已经明确规定了各项经济业务的工作流程、核算方法、定额标准以及相关责任制度,但是对于出现的实际与定额的差异并又没进行充分的调查与研究,导致成本控制流于企业的所规定的形式。不少企业也重视事中管理的控制,但缺少事
20、前的预计与规划和事后的改善与总结,让成本很难从根本降低。 2、会计准则不支持标准成本法按我国的财务会计要求,存货在取得时按取得的实际成本入账。按售价金额法核算的,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将商品的售价调整为实际成本。按计划成本法进行存货成本核算的,那么企业对存货的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产生的差异需要通过“产品成本差异”科目将产品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按实际成本核算的,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来确定实际成本。根据我国对成本归集的要求,成本归集适用制造成本法,而标准成本法适用变动成本法,二者相差一个固定制造费用,进而引起当期利润的差异,并导致在产销失衡时产生巨大影响。让标准成本
21、制度在我国广泛使用的问题上缺乏了一定的主动性,即使在使用过程中也偏重于核算,而忽略成本管理,因此财务会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标准成本制度的普及。 3、标准成本的制定不合理成本是一个综合性指标,涉及企业各个部门要做好企业内部的组织协调工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标准既要有先进性,又要有实际可行性,必须掌握一整套比较科学的预测方法。所以标准成本是根据平均先进水平制定的,它是大多数职工通过努力后可以达到的,这样才能更好控制标准。然而实务中标准成本要么过高,要么太低,这是标准成本制度中最致命的一个环节。 4、成本信息不重视及反馈不及时许多企业对于标准成本控制制度的实施只是流于形式,运用中并未发挥其内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标准 成本 制度 我国 运用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