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PPT课件.ppt
《政治学原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学原理PPT课件.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政治学原理第一章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学政治与政治学一、政治及政治观政治观的历史演变1、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1、“权力说”。2、“分配说”3、“管理说”4、道德政治观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1、“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2、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 4、“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政治的含义1、一定的经济基础2、公共权力3、利益要求4、社会关系第一章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学政治与政治学一、政治及政治观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政治与经济的关系1、经济对政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政治对于经济具有反作用政治与法律的关系1、政治是法律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前提2、法律对于政治又有重
2、要作用和影响政治与道德的关系政治与宗教的关系1、政治对于道德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2、政治具有权力强制性,道德依靠不具有强制性的社会规范和人们心理价值选择发挥作用。1、宗教与政治权力是结合在一起的。2、两者是不同的社会现象。第一章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学政治与政治学二、学科定位于知识体系政治学的性质:政治学的定位1、政治学与哲学2、政治学与经济学3、政治学与科学社会主义4、政治学与法学5、政治学与法学6、政治学与社会学政治学的知识体系1、政治学原理、政治学原理2、中外政治制度、中外政治制度3、行政管理、行政管理4、国际政治、国际政治政治学就是研究特定的社会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六、政治学的研究的
3、途径和方法六、政治学的研究的途径和方法途径途径1、权力研究2、制度研究3、政策过程研究4、政治功能研究5、政治意识形态研究途径6、国际关系研究途径7、政治行为研究方法方法1、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方法2、政治学研究的其他方法第二章政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一、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过程及其特点一、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过程及其特点发展历程1、奴隶社会时期的政治思想 2、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学说 3、封建社会时期的政治学说 4、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的政治学说5、社会主义时期政治学的发展特点研究特点1、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2、从研究内容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似可概括为“伦
4、理政治学”。3、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形成了理论要素和理论观点。第二章政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二、西方政治学的发展历程二、西方政治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及其特点发展历程研究特点:1、奴隶社会的政治学说 2、封建社会的政治学说 3、自由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时期的政治学 4、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时期的政治学西方政治的特点集中体现在研究方法的改变和研究内容的变迁等方面。第二章政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三、政治研究的现状三、政治研究的现状1、定义2、特点3、内容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P52P52-53第二章政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三、政治研究的现状三、
5、政治研究的现状政治学研究的科学化及其局限性1、数据问题、数据问题2、隐性价值问题、隐性价值问题3、价值中立问题、价值中立问题本章参考书目本章参考书目 1、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版。2、王浦劬 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3、杨海蛟 主编:新中国政治学的回顾与展望,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4、王韶兴主编:治国之道政治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三章、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一、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公权与私权的定义公权即指公共权力,首先表现为政治权力私权即指公民权利,首先表现为政治权利公权与私权的性质:划分公权与私权的意义1
6、保证公共权力有效行使2、保障公民权利充分的实现3、能防止“公权”与“私权”的侵犯4、是公民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第三章、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一、一、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利益的含义1、一定生产基础2、需要利益的分类1、个人利益2、团体利益3、公共利益公权与私权的界定第三章、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二、政治权利的意义和作用权力的含义1、关系2、能力3、工具权力的本质政治权力的含义1、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2、权力权力是一种利益关系。3、是一种阶级关系。4、权力关系的形式必须对社会发展有利。政治权力的特性1、力量制约关系2、社会公共权力3、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权威性、支配性、扩张性、排他性、强制性第三章、公
7、共权力与公民权利二、政治权利的意义和作用政治权利的基础客观构成要素客观构成要素主观构成要素主观构成要素1、生产资料2、物质财富3、暴力1、能力素质 2、身分资格 3、理论与策略 4、组织第三章、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二、政治权利的意义和作用政治权力的作用方式1、暴力方式 2、压力方式 3、命令方式4、规范方式5、说服方式6、奖励方式 7、惩处方式 政治权力的分配模式1、精英主义模式2、多元主义模式3、多元精英模式4、马克思主义模式第三章、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三、政治权利的意义及保障权利的含义1、一定的经济基础2、特定的资格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1 1、自由权、自由权人身自由 言论自由 通信自由集会自由结
8、社自由2 2、平等权、平等权 3 3、民主权、民主权 政治权利的含义一般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自由、政治参与、社会平等三个方面的权利。第三章、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三、政治权利的意义及保障政治权利的保障机制1、自由权利保障机制制度法律舆论监督2、平等权利保障机制3、民主权利保障机制本章参考书目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姜涌编著:政治学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杨光斌主编: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严强等著:宏观政治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政治科学(第6版),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四章第四章 国家与
9、政府国家与政府一、国家与政府的概念一、国家与政府的概念国家的含义非马克思主义国家观马克思主义国家观1、社会共同体说2、国家契约说3、国家要素说4、国家统治学说国家的类型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按照区自己的阶级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和管理组织。第四章第四章 国家与政府国家与政府一、国家与政府的概念一、国家与政府的概念政府的含义一个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司法等国家一个国家的立法、行政
10、和司法等国家机关的总称,在本质上是统治阶级行机关的总称,在本质上是统治阶级行使国家权力和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使国家权力和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政府的特性1、阶级性 2、公共性 3、有机组织性 4、特定的职能规定性第四章第四章 国家与政府国家与政府一、国家与政府的概念一、国家与政府的概念两者的关系联系区别政府是国家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是实现国家目标最为基本的手段,是国家的主权代表和具体形态。课本95页第四章第四章 国家与政府国家与政府二、国家组织原则和形式二、国家组织原则和形式宪法提出的国家政权组织原则、人民主权原则2、权力制约原则、法治原则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与国体的关系1、两者含义2、内容与形式
11、的关系3、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第四章第四章 国家与政府国家与政府二、国家组织原则和形式二、国家组织原则和形式国家政权组织形式1、剥削阶级政体2、社会主义国家政体1、君主制2、共和制1、巴黎公社制2、苏维埃制 3、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 制 1、专制君主制2、立宪君主制人民代表大会政体特点:第一,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其代表由真正的民主选举产生,接受人 民监督。第二,国家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他职能部门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他负 责并受它监督。第三,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优点:其一,人民代表大会制体现了国家政权的民主性。其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真正民主的选举制度。其三,人
12、民代表大会制能够有效地吸引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其四,人民代表大会制体现了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其五,人民代表大会制体现了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西方的议会制的对比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西方的议会制的对比下一个问题下一个问题第四章第四章 国家与政府国家与政府二、国家组织原则和形式二、国家组织原则和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复合制邦联制联邦制:美国、德国特点:p104特点:p105第四章第四章 国家与政府国家与政府第三节第三节 政府的职能和组织机构政府的职能和组织机构政府的职能含义内容两重性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1、职责2、功能第四章第四章 国家与政府国家与政府第三节第三节 政府
13、的职能和组织机构政府的职能和组织机构政府的组织机构设置原则主要的政府组织机构1、国家元首 2、立法机构 3、行政机构 4、司法机构 1、集权原则集权原则2、分权制衡原则分权制衡原则3、议行合一原则议行合一原则第五章第五章 政党与社团政党与社团第一节第一节 政党与社团的政治定位政党与社团的政治定位市民社会含义意义1、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2、由相对独立的组织和团体构成1、社会载体2、缓冲地带3、良好基础4、平衡砝码政党的定位重要的政治现象,是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p120第五章第五章 政党与社团政党与社团第二节第二节 政党及政党政治政党及政党政治政党及其历史演变政党及其历史演变特性含义产生条件1、
14、选举手段2、政治团体p1221、经济基础2、阶级基础3、政治条件政党的类型政党的类型P124-125重点掌握根据政党组织特点来划分的类型政党的功能政党的功能1、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2、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3、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4、组织政府的手段5、影响国际政治和国际事务第五章第五章 政党与社团政党与社团第二节第二节 政党及政党政治政党及政党政治政党制度政党制度资本主义政党制度政党制度1、两党制:两党制:英美两国为典型2、多党制:3、一党居优制:瑞典为典型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政党制度1、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制2、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第五章第五章 政党与社团政党与社团第二节第二
15、节 政党及政党政治政党及政党政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特点:1、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还有其他8个政党。2、中国共产党享有公认的领导地位,是执政党,而其他政党是参政党。3、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是协商合作、相互监督的关系。意义:有利于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解决利益矛盾;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汇集各方面的力量;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民主建设,加强政治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为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政治环境。第五章第五章 政党与社团政党与社团第三节第三节 社团及其作用社团及其作用社
16、团的含义社团的含义p131社团的特点社团的特点1、政治社团是利益和目标较为单一具体的政治组织政治社团是利益和目标较为单一具体的政治组织2.2.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按照特定规则形成的政治组织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按照特定规则形成的政治组织3.3.政治社团是旨在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政治组织政治社团是旨在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政治组织4.4.政治社团是群众性政治组织政治社团是群众性政治组织社团的类型社团的类型1、社区性团体2、制度性团体3、协会性团体压力集团的含义压力集团的含义p132第五章第五章 政党与社团政党与社团第三节第三节 社团及其作用社团及其作用社团的特征社团的特征1、政治社团是利
17、益和目标较为单一的政治组织2、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按照特定规则形成的政治组织3、政治社团是在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政治组织4、政治社团是群众性政治组织社团的功能社团的功能1、政治社团的象征性功能2、政治社团的意识形态功能3、政治社团提供信息的功能4、政治社团的工具性功能5、政治社团的经济性功能6、政治社团的政治社会化功能第五章第五章 政党与社团政党与社团第三节第三节 社团及其作用社团及其作用社团的作用社团的作用社团的发挥作社团的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用的主要方式1、西方国家2、我国我国西方国家(1)游说(2)决策咨询(3)社交活动(4)支持竞选(5)主导舆论(6)非常规方式(1)通过各自的代表
18、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会议;(2)参加中央及地方党组织、政府或有关部门的政策、决议的研究和(3)参加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与利益相关的专门机构的工作与活动;(4)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第六章政治秩序与治理第一节第一节 良好社会的政治秩序良好社会的政治秩序政治秩序的含义政治秩序的含义 政治秩序包含的政治秩序包含的要素要素1、政治秩序是一种政治生活的状态,它是用来描述政治生活的有序性、稳定性以及连续性的概念;2、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政治合法性或者说政治共识的存在;3、政治秩序在行动上体现为政治治理。政治秩序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第六章政治秩
19、序与治理第一节第一节 良好社会的政治秩序良好社会的政治秩序良好社会的标志与条件 1 1人们具有宽容与理性妥协的精神人们具有宽容与理性妥协的精神2 2良好社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社会,政治良好社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社会,政治 制度化的程度较高制度化的程度较高 3 3存在一个有效的协商机制存在一个有效的协商机制 4 4存在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存在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 第六章政治秩序与治理第二节第二节 政治合法性:良好政治秩序的基础政治合法性:良好政治秩序的基础政治合法性的含义政治合法性的理论渊源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1、“天命论”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政治学 原理 PPT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