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克齐镇总体规划说明书.doc
《毕克齐镇总体规划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克齐镇总体规划说明书.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土默特左旗毕克齐镇总体规划说明书毕克齐镇总体规划说明书第一章 本次规划的情况说明一、规划的背景1.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乡建设的要求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中提出的以人为本,统筹发展为城镇建设指明了方向。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需要对全镇产业化、城市化和城市建设有一个总体的规划和设想。2.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生活的需要党的十七大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小康社会不仅要求人民经
2、济生活富裕,也对居住、交通、文化、娱乐、生活环境的设施提出更高要求。规划建设好毕克齐镇域内的镇区、中心村,完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小城镇,为实现小康社会奠定基础。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2006年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的,全面改善农村的产业结构,改善农村的居住生活环境。为指导农村建设,确定村镇性质和发展方向,确定村镇的规模,需要编制毕克齐镇乡总体规划和主要村镇的建设规划。4.行政范围的变化和村镇体系职能调整,需要重新编制总体规划2006年4月,毕克齐镇与兵州亥乡合并,仍称为毕克齐镇,镇域范围发生变化。镇域内村镇的等级、规模、职能都发
3、生变化,需要对全镇村镇体系和主要村镇的职能进行规划调整。二、历次规划情况毕克齐镇上曾做过一次规划。2001年6月,由内蒙古师范大学城市规划设计所编制了毕克齐镇总体规划(20032028年)。对镇域的规划限于原毕克齐镇的镇域范围。镇区规划范围四至为:东至红领巾水库西干渠,西至飞机场铁路专运线,南至京包铁路,北至呼包高速公路。规划区面积为6.7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015年2.3万人。镇区性质:毕克齐镇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是以商饮、服务、旅游及加工为主导产业的贸易中心集镇。 三、本次规划的基本内容: (一)规划依据 1、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年1月1日起实施)
4、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国务院1993年6月29日)。 2、技术依据: 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1995年6月29日建设部令第44号发布)。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建设部建村200036号)。 内蒙古自治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其它各项国颁、部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3、政策依据: 呼和浩特市一核双圈组团发展区规划(20092020) 土默特左旗察素齐镇城镇总体规划(2009-2030年) 4、资料依据: 土默特左旗经济统计年鉴(2006年);土默特左旗概览(2006年);土左旗相关部门和毕克齐镇政府提供的规划基础资料。 (二)规划范围 1镇
5、域范围为毕克齐镇行政管辖范围(包括兵州亥区域):总面积500平方公里。下辖1个居委会,44个行政村,60个自然村。总人口38276人,总户数11624户。 2毕克齐镇政府驻地规划控制区: 规划控制区范围为:北到高速公路,西到机场铁路专线、南到京包铁路、东到红领巾水库排水灌渠。规划区面积5.97平方公里(596.51公顷),其中规划建设用地286.20公顷。(三)规划期限 基期:2009年: 近期:200102015年; 中期:20162025年; 远期:20262030年; (四)规划修编指导思想 本次规划修编是在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件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导下,以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社会进步的背
6、景下进行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配套法规、规章所提出的各项原则和要求下,以及土默特左旗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毕克齐镇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下指导思想: 1要符合呼市和土左旗规划中对毕克齐镇的发展定位和规模定位。呼和浩特市2009年9月编制完成呼和浩特市一核双圈组团发展区规划(20092020),规划中提出发展一个核心区和两个发展圈的战略构想,毕克齐镇位于双圈范围内,是双圈发展的城镇之一。而土左旗城镇体系规划明确毕克齐镇为综合型型城镇,适宜农工商综合发展。本次毕克齐规划应当符合呼市和土左旗规划确定的城镇定位。2以现代化标准规划城镇。 以现代化指标指导城市规划,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服务标准,保
7、证各项公共设施的用地;建设合理的城市经济结构;建设绿色宜居城镇。 3适当超前、兼顾现实。规划要满足镇区的远景发展对用地和公共设施的需求,具有适当的超前性。同时要符合镇区的现状,利用现有的城镇道路和公共设施、基础设施,避免城镇重复建设和大规模拆建。4远近结合,适度发展。 规划要依据城镇远景发展目标,规划布局城镇用地、公共设施、道路和基础设施的规模和服务能力,同时要结合近期目标,逐步实施规划内容,使镇区有序发展。5. 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视环境保护,为城市的远景发展留有余地,力求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统一。6规划要把握整体,创造特色。建设适应现代生活、人文和自然环境协调统一,居住、工作环境和园
8、林景观紧密结合的新型小城镇。 (五)规划重点内容:本次规划是毕克齐镇村镇规划的修编,内容包括镇域总体规划和镇区建设规划的全部项目,重点规划以下内容:1分析毕克齐镇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探讨区域和镇区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机遇。2. 根据人口增长趋势,预测规划期内镇域人口规模和城市化水平。3. 编制镇域村镇体系规划,充分考虑毕克齐镇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确定村镇体系的等级、规模、功能和布局,完善镇域基础设施,促进小城镇协调发展。4确定毕克齐镇镇区的性质、规模和规划区范围。5. 进一步优化毕克齐镇镇区用地布局。合理布局各项用地,保证道路、绿地、广场等涉及公共利益的项目用地,建设优美的镇区
9、景观、健全城市功能。6对毕克齐镇镇区道路做系统规划,充分考虑未来的城市需求,形成合理的交通网络。 7.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提高绿高率,使城市形成良好的绿化体系。8完善基础设施的规划,指导城镇建设,以适应现代化城镇的发展需求。 (六)规划目标 1到2030年,把毕克齐镇建设成经济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环境优美,公共设施完备、基础设施健全,用地布局合理的现代化镇区。 2城镇绿化率达到35%,人均公共绿地达到9.12平米的绿色镇区。第二章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一、毕克齐镇发展的条件分析与评价 (一)毕克齐镇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1.位置与概况“毕克齐”系蒙古语译音,意为“先生、文书”。原蒙文书面语为“
10、毕齐克齐”, 口语叫“比前齐”、“毕斜气”,后因1923年京包铁路通过该镇时建火车站,站名叫“毕克齐”而改名。2006年4月,毕克齐镇与兵州亥乡合并,仍称毕克齐镇,原兵州亥乡称为兵州亥区域服务中心。毕克齐镇位于土默特左旗中部,其西接察素齐镇,南望北什轴乡,北与武川县接壤,东与台阁牧为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11094811l2853,北纬404014405548。镇域东西长22.33公里,南北宽28.81公里,总面积500.85平方公里。下辖1个居委会,44个行政村,60个自然村。总人口38276人,总户数11624户。镇政府所在地毕克齐镇位于镇域西南部,西距旗政府所在地察素齐镇14里,东距自治区
11、首府呼和浩特市31公里。2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毕克齐镇域内地质构造属大青上正断层和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北部山区属阴山山脉中段的大青山中部,地层出露齐个、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新构造运动强烈。在山前洪积冲积平原一带堆积有数百米的第四系洪积、冲积松散沉积物。镇域内主要有山地、洪积倾斜平原、洪积冲积平原及季节性干洪沟等地貌类型。山地山区是大青山山区,地势险峻、山高谷深,形成多个山洪沟。大青山山前是洪积倾斜平原。再往南是山前冲积平原,是有来自大青山的冲积物、沉积物形成。再往南是黄河和大黑河河流冲积平原。境内的平原属土默川平原的一部分。平原地势东北部较高,海拔1049米,西南部偏低,海拔1030米,
12、坡度为7。镇北有五条山洪沟,由西向东依次为黑牛沟、老道沟、间房沟、喇嘛洞沟和水磨沟,均为季节性河流。地下潜水含水层主要为冲洪积砂砾层孔隙潜水含水层、冰隙巨砾孔隙潜水层、冲洪积砂砾石透水层和基岩裂隙潜水含水层,地下水层厚且含水丰富,水量稳定、水质优良。镇辖区地处中温带,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显著特点是冬季寒冷漫长,春季温暖干燥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而短促。气温年差较大,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属半干旱地区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7.2,一月平均气温11.3,七月平均气温22.8,年极端最高气温37.2,年极端最低气温35.6。全旗气温总趋势是北部低,南部高。无霜期日数年平均13
13、3天,历年平均最大冻土层深度为131厘米。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952.1小时(约为123天),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33.82千卡/平方厘米。雨季短暂,降水较少,历年平均降水量379.4毫米,降水时间多集中在6-9月份,全旗年平均降水日数为66天。风能资源丰富,年平均风速1.9米/秒。风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风向以北风、西北风最多,夏季多偏南风。最大风速8.9级。镇域内的土壤有多种类型,主要有灰褐土、草甸土、沼泽土和盐土。其中灰褐土主要分布大青山山地与山前洪积扇的中、上部;草甸土主要分布在在河流冲积平原,是全镇的主要农耕土壤;沼泽土主要分布在冲积扇的低洼处;盐土主要分布在盐化地段。由于地形差异
14、导致的水热分配的差异,镇域内形成了以次生林、低湿草甸、干草原等的植被类型。次生林主要分布在大青山,以杨树、白桦为主。干草原和低湿草甸主要植物有寸草苔、莎草、金戴戴、三棱草、芦苇及盐爪爪、碱蓬、芨芨草等,有一定的牧业利用价值。镇域北部的喇嘛洞沟、黑牛沟有砂金矿、石墨矿和小型储煤层。但因规模小、富集规律差及品位跳跃幅度大,集中生产有一定困难,只适合地方小规模开采。镇域内土质肥沃、水利条件好,有“塞北小江南”之称,盛产:烟口寸、黄芪、长山药、大葱、大蒜、辣椒等作物。其中大葱、大蒜因产量高、质量佳而远近闻名。 座落在镇北7公里处的喇嘛洞召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扩建于清朝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清朝皇
15、帝曾赐名为“广化寺”。喇嘛洞三面环山,南面为宽阔的洞沟,光照充足;东面为铜山,山势较缓,松柏疏密有致;西面有狮子背山,奇峰突起,青松遮天翳日:银洞山矗立于北面,泉水裂石而出,斗折蛇行。冬季山中银装素裹,却无冷风袭扰:盛夏,山风习习,沁人肺腑:三春可观山杏泛红,金秋宜看霜林尽染,故而游客慕名而至,络绎不绝。3.交通条件镇域内分别有京包铁路、110国道和呼包高速公路横贯,对外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各村镇间的道路均已修通,京包铁路是北京到包头铁路、国家级铁路,双线。在毕克齐镇南有火车站一座,属中间站。110国道是北京到银川公路。现状道路是二级公路,红线宽度36米,路面宽度9米。110国道在毕克齐镇区北部
16、东西穿过。呼包高速公路是丹拉高速公路的一部分。双向四车道,中间有分隔带,道路全封闭。在镇域北部东西穿过。县级公路有毕克齐北什轴公路,四级公路,路面宽度6米,柏油路面。4. 人口和土地2006年底,毕克齐镇总户数11624户,总人口38276人,户均人口3.29人。其中毕克齐镇总户数7885户,总人口25811人;兵州亥区域服务中心总户数3739户,总人口12465人。2006年底,毕克齐镇男性人口20056人,女性人口18220人,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10.08:100。2006年底,毕克齐镇非农业人口3313人,农业人口34963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8.66%。200
17、6年底,毕克齐镇18岁以下人口7289人,18岁-35岁人口10464人,35岁-60岁人口15231人,60岁以上人口5292人。毕克齐镇人口主要以汉族为主。2006年底,毕克齐镇人口中汉族人口32844人,占85.81%;蒙古族人口5142人,占13.43%;其他民族290人,占0.76%。根据2001年到2006年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计算的6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为2.84,机械增长率为-6.51。毕克齐镇土地总面积500.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271公顷,约7.91万亩。5.经济:2008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2亿元,财政收入完成31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
18、二)镇域自然条件评价 1镇内山地多,耕地少,适宜林、牧、农共同发展。毕克齐镇土地总面积500.85平方公里,北部是大青山山区占总面积约2/3,平原区只占总面积的1/3。山地多,耕地少,限制了农业的发展。但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牧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农业,因此,毕克齐适宜农牧林也共同发展。2、人均耕地少,但位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有灌溉保证,适宜发展以精细农业为主的城郊型农业。毕克齐镇共有耕地7.91万亩,人均耕2.07亩,人均耕地数量很低。但毕克齐镇的耕地大多位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有灌溉保证,抗灾害能力强,靠近呼市市区,适宜发展以精细农业为主的城郊型农业。 3旅游资源有金銮殿山和喇嘛
19、洞召。金銮殿山是境内大青山最高峰,喇嘛洞召是呼和浩特市域范围内唯一的山地召庙,具有一定的旅游价值。如果适当开发和营销,会形成呼市市郊重要的旅游景点。4矿产资源缺乏,发展工业先天不足。 (三)、镇域社会经济综合评价 1特殊的区位条件位于呼市到包头之间。毕克齐镇是位于呼市和包头之间,位于呼包通道上。距离呼市仅31公里。可以根据呼市需求生产农产品,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2便利的交通条件。毕克齐镇镇域内呼包高速、110国道、京包铁路,从境内通过。其中110国道在镇区穿过,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大大缩短与呼市的交通时间,为毕克齐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3经济基础较好:毕克齐镇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2008年末,毕
20、克齐镇国内生产总值4.2亿元。4镇域内基础设施地区差别大:镇域内的交通、供电、电讯、给水等基础设施在主要村镇中已经基本完善。但是基础设施供给还处于满足基本需求的水平,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四)、镇域内村镇的现状特点 1村镇发展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毕克齐镇辖下辖1个居委会,44个行政村。毕克齐镇的社会经济特征是:2006年底,毕克齐镇总人口38276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8.66%。人口以农业人口为主,占到总人口的91.44%,城市化水平非常低,是典型的农业型社会。而在经济产业构成中,农业总产值占到总产值的大部分,工业企业规模小,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少,产值低。说明毕克齐镇的工业对社
21、会进步的影响比较小。毕克齐镇处于社会经济发展初级阶段。 2主要镇区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镇域内的毕克齐镇政府驻地,因行政因素经过长期建设,已经形成为14382人的中心镇,镇区功能健全,建设有中学、小学、医院和商业点,发展条件良好,对区域发展有增长极的作用。3镇域内多数村镇,村镇建设滞后除毕克齐因为镇政府驻地,有城镇建设外,镇域内其他行政村和自然村多属自然形成,布局分散,杂乱无序,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缺乏,环境质量差、城镇各项建设严重滞后。二、毕克齐镇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我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进入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毕克齐镇应抓住机遇,加速发展区域经济和小城
22、镇建设,带动镇域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制定适当的发展战略。 (一)经济发展战略1.农业发展以城郊农业为主,满足呼市菜篮子工程为目的,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农村战略毕克齐属于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的影响范围,因此发展城郊农业具有良好前景。以呼市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满足呼市菜篮子工程为目的,加大蔬菜大棚建设,发展设施农业,形成四季的农业生产力。同时结合一村一品的工程,实施特色农业工程。增加农民收益。2.牧业发展在奶牛养殖基础上,加大呼市市场需求的禽、蛋、肉养殖毕克齐镇的牧业以奶牛养殖为主。在此基础上,应加大养殖业发展力度,继续增加奶牛养殖小区建设,以绿色养殖观念做指导,发展家养鸡、生态猪、育肥牛、小尾寒羊为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克齐镇 总体规划 说明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