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完整版.doc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完整版.doc(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 207 82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 207 82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总则 -3模板工程 -4钢筋工程 -14混凝土工程 -29混凝土温度控制的措施 -54低温季节混凝土的施工 -58止排水、伸缩缝和预埋件的施工-61附录一附录二附录三大体积混凝土模板及支架的计算荷载-65钢筋的主要机械性能 -68工地混凝土强度保证率和匀质性指标计算方法-7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关于颁发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的通知(82)水电水建字第 7号为了加强技术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更好地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我部组织有关单位对一九六三年颁发的水工建筑物混凝土及钢筋混
2、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暂行规范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规范定名为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SDJ 207-82,现予颁发,自一九八二年十月一日起执行,原规范同时作废。各单位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要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问题,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报部。一九八二年四月五日 第一章总 则第1.0.1条本规范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1、2、3级水工建筑物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本规范未规定的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标准或部颁标准进行。按现行的有关国家第1.0.2条抗压、抗渗、抗冻、抗裂要求。水工混凝土应根据所处部位的工作条件,分别满足(抗拉 )、抗冲耐磨、抗风化和抗侵蚀等设计第1.0.3条水工混凝土的施工应做到优
3、质、经济、安全。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的规定。有关混凝土的试验,按水利电力部颁发的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进行。 第二章模板工程第一节一般规定第 2.1.1 条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物的特点及施工单位的材料、设备、工艺等条件,尽可能采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模板型式。第2.1.2条模板及支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保证混凝土浇筑后结构物的形状、尺寸与相互位置符合设计规定;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尽量做到标准化、系列化,装拆方便,周转次数高,有利于混凝土工程的机械化施工;模板表面光滑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质量。第2.1.3条模板工程采用的材料及制作、安装等工序的成品均应进行质量检查
4、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第二节材料第2.2.1条模板及支架材料的种类、等级 ,应根据其结构特点、质量要求及周转次数确定。应优先选定钢、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材料 ,尽量少用木材。第2.2.2条标准的规定。第2.2.3条模板材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和部颁木材种类可按各地区供应情况选用,其质量应达到、等材的标准。腐朽、严重扭曲和脆性的木材不应使用。木材应提前备料 ,干燥后使用 ,湿度宜为 18%23%。水下施工用的木材 ,湿度宜为 23%45%。 第三节设计第2.3.1条水工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应密切配合,选用合理的体型、构造及分层分块尺寸条件。,为模板工程的标准化、系列化创造第2.3
5、2条重要结构物的模板 ,承重模板 ,移动式、滑动式、工具式及永久性的模板 ,均须进行模板设计 ,并提出对材料、制作、安装、使用及拆除工艺的具体要求。设计图纸应标明设计荷载及控制条件,如混凝土的浇筑顺序、速度、施工荷载等。第2.3.3条模扳工程设计 ,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的规定 ,但各标准中的构造要求 ,可按模板的具体工作条件适当选用。第2.3.4条模板及支架应按下列荷载计算:1.基本荷载模板及支架自重 ;新浇混凝土重量 ;钢筋重量 ;工作人员及浇筑设备、工具等荷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新浇混凝土的侧压力。;2.特殊荷载风荷载 ;除上列七项荷载外的其他荷载。荷载标准值的计算 ,可
6、参考附录一。第2.3.5条在计算模板及支架的强度和刚度时,应根据模板种类 ,按表 2.3.5的荷载组合进行 (特殊荷载按可能发生的情况计算)。 表 2.3.5各种模板结构的基本荷载组合项次基本荷载组合模板种类(荷载按第 2.3.4条中的次序)计算强度用计算刚度用承重模板扳、薄壳的底模板及支架1+2+3+41+2+3+51+2+31+2+3(厚于12梁、其它混凝土结构0.4m)的底模板及支架竖向模板6或 5+66第2.3.6 条承重模板及支架的抗倾稳定性1.倾复力矩,应按下列要求核算。应计算下列三项倾复力矩,并采用其中的最大值。风荷载 ,按现行工业与民用建筑物荷载规范确定实际可能发生的最大水平作
7、用力;作用于承重模板边缘 150kgf/m的水平力。2.稳定力矩模板及支架的自重 ,折减系数为 0.8;如同时安装钢筋时 ,应包括钢筋的重量。3.抗倾稳定系数抗倾稳定系数应大于1.4。第2.3.7条除悬臂模板外 ,竖向模板与内倾模板都必须设置内部撑杆或外部拉杆 ,以保证模板的稳定性。第2.3.8条梁跨大于 4m时,设计中应规定承重模板的起拱值一般可为跨长的 0.3%左右。,第2.3.9 条多层建筑物的上层结构支撑在下层楼板或其结构物 上时 ,必须验算下层结构的实际强度和承载能力。第四节制作第 2.4.1条模板制作的允许误差 ,应符合模板设计规定 ,一般不超过表 2.4.1的规定。表 2.4.1
8、模板制作的允许误差允许偏差项次偏差名称(mm)一、木摸12小型模板 :长和宽3大型模板 (长、宽大于模板面平整度 (未经刨光 ):相邻两板面高差3m):长和宽53415局部不平 (用 2m直尺检查 )面板缝隙2二、钢模567模板长和宽22模板面局部不平 (用 2m直尺检查 )连接配件的孔眼位置1注:异型模板 (蜗壳、尾水管等 ),滑动式、移动式模板 ,永久性模板等特种模板的允许偏差 ,按模板设计文件执行。定型组合钢模板 ,可按冶金部有关规定执行。第2.4.2条钢模面板及活动部分应涂防锈的保护涂料,其他部分应涂防锈漆。木面板宜烤涂石蜡或其他保护涂料。 第五节安装第2.5.1条模板安装 ,必须按设
9、计图纸测量放样 ,重要结构应多设控制点 ,以利检查校正。第2.5.2条设施 ,以防倾复。第2.5.3条模板安装过程中 ,必须经常保持足够的临时固定支架必须支撑在坚实的地基或老混凝土上,并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 ,斜撑应防止滑动。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必须有防水措施 ;如系冻胀土时 ,还应保证结构在土壤冻融时的设计标高。第2.5.4条撑拉杆固定 ,以保证稳定。第2.5.5条 模板的钢拉条不应弯曲 ,直径应大于 8mm,拉条支架的立拄必须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且用与锚环的连接必须牢固。预埋在下层混凝土中的锚固件必须有足够的锚固强度。(螺栓、钢筋环等 ),在承受荷载时 ,第2.5.6条模板与混凝土接触的面
10、扳 ,以及各块模板接缝处 ,必须平整严密 ,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和混凝土的密实性。建筑物分层施工时,应逐层校正下层偏差 ,模板下端不宜“错台”。第2.5.7条模板的面扳宜涂脱模剂 ,但应避免因污染而影响钢筋及混凝土的质量。第2.5.8条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 ,应根据结构物的安全、运行条件、经济和美观等要求确定 ,一般不得超过表 2.5.8的数值。高速水流区 ,尾水管和门槽等要求较高的特殊部位许偏差 ,应由设计、施工单位共同研究决定。,其模板的允第2.5.9条混凝土浇筑块成型后的偏差,不应超过木模板安装允许偏差的 50%100%(根据结构物的重要性由施工单位确定殊部位 (溢流面、门槽等 )由设
11、计单位另行决定。),特第2.5.10条 钢承重骨架的模板 ,必须按设计位置可靠的固定在承重骨架上 ,以防止在运输及浇筑时错位。 承重骨架安装前 ,宜先做试吊及承载试验。第 2.5.11条模板及支架上 ,严禁堆放超过设计荷载的材料及设备。脚手架、人行道等不宜支撑在模板及支架上;必须支撑时 ,模板结构应考虑其荷载。混泥土浇筑时 ,必须按模板设计荷载控制浇筑顺序、速度及施工荷载。第 2.5.12条混凝土浇筑过程中 ,应设置专人负责经常检查、调整模板的形状及位置。对承重模板的支架 ,应加强检查、维护。模板如有变形走样 ,应立即采取措施 ,直至停止混凝土浇筑。表 2.5.8大体积混凝土木模板安装的允许偏
12、差单位 : mm项次混凝土结构的部位偏差项目外露表面隐藏内面模板平整度 :123456相邻两板面高差355局部不平 (用 2m直尺检查 )1015结构物边线与设计边线结构物水平截面内部尺寸承重模板标高1020 510预留孔、洞尺寸及位置注:一般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梁、柱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按国家建委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第六节拆除与维修第 2.6.1条拆除模板的期限 ,应遵守下列规定 :不承重的侧面模板 ,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 25kgf/cm以上 ,能,才能拆除。2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应拆模而损坏时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达到下列强度后(按混凝土设计标号的百分率计),才能
13、拆除。悬臂板、梁跨度 2m70%;跨度 2m其他梁、板、拱跨度 2m100%。50%;跨度 28m跨度 8m70%;100%。经计算及试验复核 ,混凝土结构的实际强度已能承受自重及其他实际荷载时 ,可提前拆模。第 2.6.2条拆模时 ,应根据锚固情况 ,分批拆除锚固连接件 ,防止大片模板坠落。拆模应使用专门工具 ,以减少混凝土及模板的损伤。第 2.6.3条拆下的模板、支架及配件应及时清理、维修 ,并分类存放 ,妥善保管。钢模应设仓库存放。大型模板存放时 ,应垫平放稳 ,并适当加固 ,以免翘曲变形。第七节特种模板()一般规定第2.7.1条特种模扳包括永久模板、滑升模板、拉模及钢模抬车等。第2.7
14、2条特种模扳除应遵守本节有关规定外,同时应符合前列各节普通模板的有关规定。()永久性模板第2.7.3条永久性模板是在混凝土浇筑后不拆除的模板,如构成永久结构的一部分时 ,应商得设计部门的同意。 第2.7.4条混凝土重力式竖向模板 ,可参考下列指标选定 :面板厚度大于 0.2m;单位面积的重量 :2G=每块模板自重 /面板面积 1.0t/m稳定特性值 (即混凝土模板的重心到前趾的水平距离):x =自重产生的稳定力矩 /每块模板自重混凝土重力式模板的抗倾及抗滑安全系数均应大于第 2.7.5 条制作、安装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模板0.4m1.2。,应制订专门的技术措施和工艺操作规程。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15、控制外型尺寸及埋件位置的措施长构件分段预制后的拼装方法;较长、大构件的吊装运输方式、吊点位置 ,起吊应力及稳定性的计算 ;安装时校正位置的措施 (控制表面的平整度 ,避免与永久结构物的钢筋、埋件干扰 );混凝土的分层分块、浇筑顺序、施工荷载的施加顺序等。第 2.7.6条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模板 ,其制作尺寸及平整度应严格控制并应采用钢模预制。混凝土模板运输时,应达到设计要求的吊装强度 ,或不低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的70%。第2.7.7条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的竖向模板,在安装前应先按施工缝要求处理下层混凝土面;在安装时 ,应铺砂浆找平垫实 ,以保证模板稳固及与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第2.7.8条永久性混凝
16、土模板与现浇混凝土的结合面,必须在浇筑混凝土以前加工成粗糙面,并清洗、湿润。浇筑时不得沾染松散砂浆等污物。同时应适当加强平仓振捣结合。,以确保模板与混凝土的可靠()滑模与拉模第 2.7.9条塔、墩、井筒等建筑 ,应优先采用滑升模板或拉模。厂房、大坝也可采用这种模板。 滑模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参照国家建委现行的液压滑升模板工程输水建筑物的溢流面、斜面及随洞底拱 ,宜优先采设计与施工规定执行。第2.7.10条用拉模。第2.7.11条滑模与拉模系统 ,必须有足够的整体刚度、稳定性及安全度。第2.7.12条拉升方案与混凝土运输入仓、浇筑方式的配合模板、牵引设备、操作平台、风水电及信号系统的布置滑模与拉模系
17、统的设计应考虑:;组装、移动、拆除及安全的措施各工种、工序的操作制度。;第2.7.13条拉模设计应考虑 :拉模应在施工荷载的各种组合作用下,保持稳定及平衡 ,混凝土表面较陡时 ,应有配重。施工荷载可参考附录一;模板沿滑动方向的长度 ,必须与平均拉升速度及混凝土脱模时间相适应。第 2.7.14 条拉模宜设置能调节模板与轨道相对位置的微动机构,用以调整模板的位置 ,及在停电、机械故障等特殊情况下,能使面板脱开混凝土面。随洞拉模可有锥度(每一单面的倾斜度可为其长度的0.2%0.5%)。面板应采用钢材或木板包铁皮。第 2.7.15条采用拉模浇筑混凝土时 ,应注意下列各点 :在正常施工以前 ,应先对拉模
18、系统进行空滑试验;采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及凝结速度应于拉行速度、气温及浇筑工艺等条件相适应 ;浇筑混凝土时 ,应薄层均匀上升 ,并适当控制在模板附近的振捣时间、深度及距离 ,拉动模板时不得振捣混凝土模板平均拉行速度 (以每小时计 ),应于各层混凝土达到预定脱模强度的时间相适应 (常温拉动时间间隔宜为 1.02.0h),模板拉行速度不宜过大 ,以免拉裂混凝土表面 (每次拉行距离宜小于铺层厚度;); 脱模的混凝土表面 ,应及时修整养护 ,对于高速水流区或有抗冲要求的部位 ,应制订严格的抹面工艺标准。第2.7.16条拉模工艺系连续施工 ,宜多仓 (段)连续作业。各分段间的止水、隔层等设施必须固定。沥青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工 混凝土 施工 规范 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