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筇竹寺地区地质填图报告.docx
《昆明筇竹寺地区地质填图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筇竹寺地区地质填图报告.docx(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昆明市筇竹寺地区地质填图实习报告学 院: 专 业: 年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日 期: 2013.5.202013.7.12目录前言第一章 绪 论一、目的和任务(一)目的(二)任务二、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三、自然地理及经济地理概况(一)自然地理(二)气象条件(三)地形地貌(四)经济情况四、实习区研究程度五、实习工作概况及任务完成情况第二章 地 层一、概述二、综述第三章 地质构造一、褶皱二、断层三、断层应力场分析四、地质构造形成演化第四章 地质发展史一、古生代地层的岩相古地理分析二、中、新生代构造活动第五章 矿 产一、铝土矿二、粘土矿三、磷矿四、石英砂五、石灰石六、其它七、地下水第
2、六章 环 境结束语参考文献:图版图版附:1.清明丫口D2hP2实测地质剖面图(2条)2.筇竹寺地区地形地质图 3.筇竹寺地区地层综合柱状图第一章 绪 论一、目的和任务(一)目的1. 区域综合地质填图是在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完成后进行的综合性实习,将课堂所学的岩石矿物、地层、古生物、地质构造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野外地质结合,更加牢固、准确、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已学的地学知识。2. 综合运用专业课程的基础知识,解决实习区内地层、岩石和地质构造问题。掌握地质填图的方法步骤,包括地层剖面的测制及研究,三大岩石类型的野外观察方法及描述,地质点的观察内容和记录,地形地质图的填制及分析,地质测量报告的编写以及各种图件
3、的测、编、绘方法。3. 在分析客观地质规律的基础上,对区内矿产,如磷、铝、铁、建筑材料、冶金熔剂及地下水资源等矿产进行分析,学会初步收集、整理和评价。4. 了解第三系、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及新构造运动的观察研究方法。5. 通过实习初步掌握1:1万区域综合地质填图的整个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了解各阶段之间的任务和相互关系。(二)任务1. 通过地层剖面的实测,提交实测地层剖面记录表、地层厚度计算表、实测地层剖面图、地层综合柱状图。2. 测制1:1万筇竹寺地区地质图,填图范围:东起半头龙,西至清明丫口,北起清明丫口,南至椅子山。提交相应的地质实际材料图、全区地形地质图、图切剖面图、构造纲要图及野外记录簿等
4、3. 学会地质测量报告的编写,提交“昆明市筇竹寺地区地质测量报告”一份。二、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昆明理工大学筇竹寺地质填图教学实习基地,位于昆明西北711km团结彝族白族乡小墨雨村以北至清明丫口交月凹一带,长3.5,宽2.9,面积约10.152。地理坐标:东经10235361023824,北纬250409250632,北西为山区,南东为盆地。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区内山峦起伏,沟洞纵横,大小村落,坐落其间;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昆(明)富(民)公路,经测区东缘横贯测区中部;浑(水塘)团(结乡)公路,斜贯测区南部(图1)。=三、自然地理及经济地理概况(一)自然地理测区地处云贵高原昆明北西滇池湖滨
5、与中低山脉的结合部,小墨雨村以西为崇山峻岭,山脉走向北东,小墨雨村以东为盆地丘陵区。区内最低海拔2315m,最高海拔2451m,相对高差约316m。(二)气象条件实习基地位于云贵高原昆明盆地,属低纬度亚热带气候区,受喜山运动和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地壳隆升与下降幅度较大。就区域而言,受地形影响具立体气候特点,工作区属高原季风温凉气候,具有冬春暖和,少雨干燥;夏秋凉爽,多雨湿润,四季如春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2.5,最冷为1月,平均气温15.4,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16.5。年降雨量约665mm,年平均相对湿度77,气候具干湿季节明显特征,610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7080,11月至次年5月为旱季
6、且35月多有春旱。另外,山区同盆地相比,降雨量大,蒸发量小,气温低。(三)地形地貌实习区位于昆明盆地西侧同山麓接触地带,呈中等浅切割低中山山地高原地貌,总体地势北西高南东低,区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森林茂密,根据地貌总体形态,可划分为盆地、山地两种类型。实习区地貌是内动力因素和外动力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动力作用建造了实习区盆地、山地地貌的轮廓,盆地的展布,山脉的走向,河谷水系的发育都受构造的影响;外力作用刻切了实习区地貌的细部,在不同的地层中,塑造了不同的地貌景观。按照内外动力作用的因素,测区地貌可分为岩溶地貌、构造侵蚀地貌、河流湖泊堆积地貌。(四)经济情况实习区以农业为主,盛产水稻、
7、玉米、土豆、蔬菜,近年来依据得天独厚的优势,农业生态旅游发展较快,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对农副产品、手工艺品、交通运输等行业的需求,使种植业、养殖业、交通运输业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居民以彝族为主,总人口21538人,其中:彝族1.05万人,白族0.41万人,汉族0.59万人,苗族0.04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1.2。民族风情浓郁,人文景观众多,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乡。四、实习区研究程度1941年卢衍豪对关山大沟寒武系下统的三叶虫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三组四个化石带两个亚带;1944年西南联大地质系,填制了1:5万地质图;
8、19581959年云南省地质厅九队进行铝矿普查,认为P1d铝土矿含铁较高;1958年云南省地质厅四队对1m磷矿进行了普查;1958年对含铝土矿的风化物、褐铁矿进行了开采;6070年代先后有江能人等对寒武系下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964)。建材301队对区内建筑材料、水泥原料进行了调查。云南地质局区调队进行了1:20万昆明幅编制及填图工作。南京古生物研究所、云南地质科研所均对区内寒武系进行过研究工作。地科系从76年以来先后与西南勘探公司地训班,水电设计院地训班,76级,77级,81级以后各年级均以该区作为教学实习基地。五、实习工作概况及任务完成情况区域综合地质填图实习自2006年12月12日至2
9、007年1月19结束。此次实习分野外和室内资料收集整理两个阶段,附各工作阶段进度表(表一)、任务完成情况表(表二)及提交资料一览表(表三)。各工作阶段进度表 表一工作阶段准备阶段踏勘阶段实测地层剖面阶段填图阶段综合报告编写阶段工作进度1天2天5天10天19天任务完成情况表 表二类型填图面积地质点数标本数实测剖面数备注完成情况10.15274个21个2条地质填图采用穿越法和追溯法提交资料一览表 表三昆明市筇竹寺地区地形地质图1份昆明市筇竹寺地区地质构造纲要图1份昆明清明丫口小墨雨地区地形图1份昆明市筇竹寺地区地质填图实习报告1份清明丫口D2hP2实测地质剖面图1份清明丫口D2hP2地层综合柱状图
10、1份地层厚度计算表1份实测剖面记录表1份野外记录簿1份第二章 地 层一、概述测区位于康滇地轴中部,西山普渡河大断裂旁侧,受其影响,地层多有缺失,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寒武系下统、泥盆系中上统、石炭系下统、二叠系下上统及第四系。三大类岩石以沉积岩较发育,占90以上,岩性为砂岩、页岩、石灰岩、白云岩、铝土岩、玄武岩、砂砾松散堆积物等。岩浆岩在区内不发育, 仅在测区北部有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分布。岩性为黄褐色的致密块状玄武岩,具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局部地区有灰岩角砾,其风化后呈灰绿色、褐黄色。变质岩在区内没有出露,最老地层为寒武系下统梅树组大海段,最新地层为第四系。附地层发育简表(表四)。筇竹寺地区
11、地层发育简表 表四地 层 系 统地层代号地层厚度(m)岩 性 描 述界系统组段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10.00灰色、灰白色细砂、粉砂、粘土淤泥互层及腐植土为主。山区以残积、坡积、冲洪积层为主,由砾、砂及粘土组成,分选性及磨圆度较差,岩性随基岩不同而异。古生界古生界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2不详灰绿色、黄褐色、紫红色块层状玄武岩,具杏仁状、气孔状、蜂窝状构造。下统茅口组Plm155.87浅灰色、灰白色、灰色厚块层状细晶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生物碎屑灰岩,含单体珊瑚化石及生物碎屑。栖霞组Plq94.67浅灰色、灰色厚块层状中粗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风化面带有白云石粉及纵横交叉的刀砍状的溶沟,含方解石团
12、块,其长轴方向与层理近似平行。倒石头组P1d0.85黄褐色、紫红色、灰色(杂色)薄层状铝土岩,纵向厚度变化大,因接触界面不规则导致。石炭系下统大塘组C1d45.05土黄色厚块层状角砾灰岩,角砾成分复杂,分选性差,呈次棱角状、次圆状,粒径2.012.0,具泥灰质胶结。泥盆系上统宰格组D3z62.74浅灰色、灰色薄中层状细晶白云岩,夹灰质白云岩及灰绿色白云质页岩,具豆粒结构。中统海口组D2h不详灰褐色、绿灰色、灰色、灰白色薄中层状细粒石英砂岩,含鱼类骨片和植物碎屑。寒武系寒武系下统下统龙王庙组ll不详浅灰色、深灰色薄中层状含粉砂质微晶白云岩,成分为白云石、石英、方解石、云母等,夹假鲕状细晶白云岩,
13、鲕粒为准同生或成岩早期形成的细晶白云岩,呈圆状,无同心构造,具细晶白云岩胶结。沧浪铺组乌龙箐段lcw31.72浅灰色中层状含砾长石石英砂岩,夹灰色粉砂质页岩薄层。砾石成分为石英及少量长石,呈次圆状,具磷、铁质胶结。红井哨段lch141.01青灰色、灰色中块层状细粒白云质石英砂岩,夹灰绿色薄层粉砂质页岩。砂岩成分为石英、白云石及少量长石,具斜层理。筇竹寺组lq131.78灰色、深灰色、黑色薄中层状白云质石英粉砂岩、粉砂质页岩、页岩,成分为水云母、粘土及少量石英粉砂呈星散状分布,含黑色有机质。梅树村组八道湾段lmb102.90灰色、深灰色薄中层状细粒石英砂岩,粉砂岩,成分为石英、云母及少量长石等。
14、含绢云母碎片、细粒黄铁矿呈结核状,粒径0.68,为次生结核。大海段lmd不详灰色、深灰色薄中层状微晶白云岩,含微晶白云石及少量石英粉砂,纵向上泥质含量变化较大。二、综述区内地层出露不全,仅见古生界,各系,统间多为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地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寒武系()下统(l)(1)梅树村组(lm)大海段(lmd)灰色、深灰色薄中层状微晶白云岩,含微晶白云石及少量石英粉砂,纵向上泥质含量变化较大。 整合接触 八道湾段(lmb):厚约102.90m1.2.1 灰色薄中层状细粒石英砂岩,粉砂岩。含细粒黄铁矿、绢云母碎片。(图版1)1.2.2 黄褐色、深灰色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细砂岩,含钙质。1.2.
15、3 黄褐色薄层状含磷细粉砂岩,成分为石英、云母及少量长石等,含黄铁矿结核。具水云母、粉土、绿泥石胶结。产:Hyolites sp Palaeocmaca sp (古克氏锥)1.2.4 深灰色、紫色薄层状钙质粉砂岩、细砂岩,含黄铁矿呈结核状,粒径0.68,为次生结核。1.2.5 灰褐色、黑灰色薄层状泥质粉砂岩,成分为石英、粘土及少量云母,纹层构造显著。 整合接触 (2)筇竹寺组(lq):厚约131.78m2.1 黑色薄中层状粉砂质页岩,成分为水云母、粘土及少量石英粉砂,含黑色有机质。(图版2)2.2 深灰色薄中层状页岩,成分为水云母、粘土,含少量石英、云母呈星散状分布。片状矿物具定向排列,球状风
16、化显著。产:Pararedlichia spKunming gella ParvaEored lichia yaoyingensisLiangshaneua chien (梁山虫)Lineitus opimus (丰满线带螺)Uyolitus yunnanensis (云南软舌螺)2.3 灰色薄层状页岩夹微晶白云岩薄层,含泥质粉砂。产:Eoredlichgia intermediaPararedlichgia WaucottiYunnano cerhalus YunnanensisOblus sp2.4 青灰色中厚层状白云质石英粉砂岩夹少量粉砂质页岩薄层。2.5 黄绿色、灰色中厚层状细粒白云质
17、石英砂岩与灰色薄层粉砂岩互层。 整合接触 (3)沧浪铺组(lc)红井哨段(lch):厚约141.01m3.1.1 青灰色、灰色中块层状细粒白云质石英砂岩,夹灰绿色薄层粉砂质页岩。砂岩成分为石英、白云石及少量长石,具斜层理。3.1.2 灰白色、黄褐色层厚块层状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夹砂质页岩及泥质粉砂岩透镜体。(图版3) 整合接触 乌龙箐段(lcw):厚约31.72m3.2.1浅灰色中层状含砾长石石英砂岩,夹灰色粉砂质页岩薄层。砾石成分为石英及少量长石,呈次圆状,具磷、铁质胶结。(图版4)产:Palaeolenus lontenoisRedlichia maiAcruthela sp圆货贝等3.2.
18、2 紫红色中层状中粒石英砂岩,夹青灰色砂质页岩与砂岩互层,砂岩呈现透镜体。3.2.3 紫红色薄中层状含砾铁质石英砂岩,成分为白云石、鲕状褐铁矿、石英等。3.2.4 浅灰色中层状泥砂质白云岩,夹深灰色白云质页岩与透镜状细砂岩互层。产:Megpalaeolenus depratiRedlichia Chinensis3.2.5 青灰色薄层状粉砂质页岩与浅灰色薄层状石英细砂岩互层,夹白云质粉砂岩。 整合接触 (4) 龙王庙组(ll)4.1 浅灰色薄中层状含粉砂质微晶白云岩,成分为白云石、石英、方解石、云母等,夹假鲕状细晶白云岩,鲕粒为准同生或成岩早期形成的细晶白云岩,呈圆状,无同心构造,具细晶白云岩
19、胶结。4.2 深灰色厚块层状含粉砂质微晶白云岩。4.3 深灰色厚块层状砂质白云岩,具瘤状结构,沿层见包卷层理,呈不对称状。产:Hoffetella spRedilichia Chinens 平行不整合接触 泥盆系(D)中统(D2)(1) 海口组(D2h)灰褐色、绿灰色、灰色、灰白色薄中层状细粒石英砂岩,含鱼类骨片和植物碎屑。 整合接触 上统(D3)(1) 宰格组(D3z):厚约62.74m1.1 黑色含炭砂泥质白云岩,风化强烈,其完整性差,具豆粒结构。1.2 浅灰色、灰色薄中层状细晶白云岩,夹灰质白云岩及灰绿色白云质页岩。1.3 青灰色厚块层状细晶白云岩,具似角砾构造。 平行不整合接触 石炭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昆明 筇竹寺 地区 地质 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