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大吉山钨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江西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大吉山钨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大吉山钨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江西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大吉山钨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江 西 省 环 境 保 护 科 学 研 究 院JIANXI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国环评证甲字第2303号二一三年七月南昌36江西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大吉山钨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建设项目概况1.1 项目建设地点及背景江西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前身为大吉山钨矿,2004年8月政策性关闭破产后利用原企业有效资产组成,隶属于江西钨业集团有限公司,为国家二级企业,现有员工总人数1319人,下设6部1室,6个二级生产单位。行政区划属于江西省全南县大吉山镇。目前矿山年采选能力为63万t,钨精矿产量1923t
2、/a(折65%钨精矿)。经过50余年的发展,大吉山钨矿形成了集采、运、选为一体的钨矿生产企业,年采选综合生产能力达到63万吨/年。目前,已开采和回收的矿种有黑、白钨精矿、铋精矿、钼精矿、甲级钨细泥等,截止2011年12月31日,江西省全南县大吉山钨矿采矿许可证范围内石英脉型钨矿保有储量为(111b)矿石量43.8kt,WO3金属量786.5t,占总保有量的1.8%;(122b)矿石量1320.4kt,WO3金属量20753.7t,占总保有量的1.57%;(331)矿石量79.7kt,WO3金属量1588.1t,占总保有量的2.0%;(333)矿石量1039.9kt,WO3金属量15722.9t
3、占总保有量的1.51%,总计(111b+122b+331+333)矿石量2483.8kt,金属量38851.2t,平均品位1.575%。因历史原因,整个矿山未进行环评影响评价工作,仅在2009年10月和2010年6月委托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编制了大吉山矿区管理委员会大吉山钨矿2号尾矿库隐患综合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大吉山矿区管理委员会大吉山钨矿1号尾矿库隐患治理暨闭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矿山采矿证现已到期,为继续对剩余保有资源量进行开发利用,切实做好大吉山钨矿的环境保护工作,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江西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江西大吉山钨业
4、有限公司于2012年7月委托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院接受委托后,随即组织人员到矿山及其周围进行了实地勘查与调研,收集了有关的工程资料,进行了该项目的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结合该项目的特点,同时委托大余县环境监测站进行了监测,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在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江西省环境保护厅、江西省环境保护厅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赣州市环境保护局、全南县环境保护局和江西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1.2 建设规模及主要产品(1)建设规模大吉山钨矿目前的采矿能力2100t/d(63万t/
5、a),选矿能力为2460t/d,实际采选规模为日处理原矿2100t。随着开采深度的延深,技改工程采选规模将由现有的2100t/d(63万t/a)降至2000t/d(60万t/a)。(2)产品方案及产量技改前、后的产品方案列于表1.2-1。表1.2-1 技改前后产品方案一览表 (单位:t/a)产品名称技改前产量技改后产量增减量主产品:钨精矿1786(折65%的钨精矿1923)1701(折65%的钨精矿1832)-85副产品:钼精矿47.044.8-2.2副产品:铋精矿391.5372.9-18.61.3 工程内容矿山现有设施和技改工程主要建设内容见表1.3-1。表1.3-1 矿山现有设施和技改工
6、程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序号设施名称现有主要设施技改工程建设内容1井巷工程历史上共开拓有19个中段,即中组矿脉的842、782、729、662中段,南组矿脉的834、786、732、666中段,北组矿脉的680、632、605中段,以及南中北三组矿脉的625、567、517、467、417、367、317、267中段。目前,517及其以上中段结束采矿,467、417、367为采矿中段,317为采准、切割中段,267为开拓中段。建有1座明副竖井(贯穿567267中段,井口坐标为:X=50390.00m,Y=50130.00m,Z=567.00m)、1盲竖井(贯穿666567中段,井口坐标为:X=49
7、881.00m,Y=50319.00m,已报废)、2盲竖井(为箕斗井,贯穿567267中段,井口坐标为:X=49930.516m,Y=50331.099m,Z=517m)、3盲竖井(贯穿467267中段,井口坐标为:X=49995.328m,Y=50277.279m,Z=467m)。(1)继续317中段的采准、切割工作,267中段的开拓工作,随着井巷工程的推进,逐步将317中段成为采矿中段,267中段成为采准、切割中段和采矿中段。(2)加大深部(367150m标高)探矿工作,为以后开采准备开拓、采准、切割中段(即三级矿量),延长矿山服务年限。2开拓运输系统开拓:采用平窿、溜井、竖井联合开拓方式
8、目前作业中段有467、417、367、317、267五个中段,主平窿标高为467m。467、417、367、317、267中段与明副井和2盲竖井(箕斗井)相通,467、417、367、317中段与3盲竖井相通。467中段以上为平窿、溜井、竖井开拓,467及以下中段为竖井、溜井开拓,建有1、2、3溜矿井及2个矿石转运溜井。运输:上部中段的矿石通过溜矿井下到467中段(主平窿);深部中段的矿石通过2盲竖井(箕斗井)提升卸矿至467中段(主平窿);井下矿石均由3650m长的主平窿运至选厂。废石由明副竖井提升至地表或从467中段(主平窿)运至窿外废石场,明副竖井、3盲竖井作人员、设备、材料上下之用。
9、467中段主平窿主要采用2m3固定矿车和10t架线式机车运载矿石,其它中段均采用3t架线式机车配0.7m3翻斗式矿车运载矿石。开拓:沿用现有的开拓系统,即平窿(1个主平窿)、溜井(3个溜矿井)、竖井(1个明副井,2个盲竖井)联合开拓方式,根据深部探矿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延伸各竖井。运输:沿用现有的运输系统。3采矿工业场地历史上建有一坑口、二坑口、三坑口、四坑口。一坑口位于大吉山峰西北面,海拔625m,距矿部约3.5km。随着625及其以上中段生产的结束,一坑口于1994年1月撤销。二坑口位于矿部东南面,海拔567m,下设一工区、二工区、运矿队、通设工段、卷扬工段和坑口机关。1998年3月三坑口并入
10、四坑口后,二坑口改为三坑口。三坑口位于矿部东南面,海拔517m,距矿部约2.5km,下设运矿队、417工区、517工区、综合队、通设工段和坑口机关。1998年3月撤销三坑口,并入四坑口。四坑口位于矿部东面,海拔467m,下设367工区、467工区、大巷运矿队(含存窿出矿)、综合队、通设工段和坑口机关。沿用现有三坑口(过去的二坑口所在地)、四坑口设施。4选矿厂1952年、1956年山上先后建设了一机选厂、二机选厂,均为日处理合格矿石250t,1958年7月,第一机选厂停产,设备调往德兴铜矿,1962年3月,第二机选厂停产,设备调往东乡铜矿。1958年建成大型机选厂,设计日处理原矿量2460t,目
11、前日实际处理原矿2100t,位于矿部正东方向,占地12.48万m2。选矿厂下设粗选工段、重选工段、精选工段、维修工段、厂机关。主要设施有选矿主厂房、办公大楼、单身职工宿舍、水泵房、材料库房等。沿用现有选矿厂,由于随采矿深度的延深,采矿能力下降,受此影响,实际选矿能力将降为2000t/d。5尾矿库矿山建矿以来建有2座尾矿库,即1号尾矿库和2号尾矿库。1号尾矿库位于选厂北侧约1km处,1956年由原苏联援建,1958年投入使用。原设计堆积坝坝顶标高419m,坝高15m,坝顶长103m,坝顶宽4m,现状堆积坝顶标高430.45m,占地350000m2,储放尾矿量350万m3,该库于1976年停止使用
12、已经进行了闭库设计和环境评价,安全鉴定表明1号尾矿库整体安全可靠。2号尾矿库位于选厂北侧约1.5km的山谷中,采用均质土坝, 坝高53m,占地230000m2,设计总库容858m3。于1976年投入使用,排洪方式:采用井管井式,尾矿已堆置体积450万m3,尾矿堆积量765万吨,尾矿库设有50m2的值班房和回水泵房。尾矿坝下游设有50m3沉淀池收集尾矿库渗透水,处理达标后排放。沿用2号尾矿库。6废石场矿山建矿以来建有5座废石堆场,分别位于1号尾矿库尾部、选厂东面、原一坑口南平窿口、船底窝附近、三坑口西北面小山沟。1号尾矿库尾部废石堆场占地19600m2,容积19.6万m3,已与1号尾矿库一同封
13、场停用;选厂东面废石场占地182400m2,总容积800万m3,已堆积废石565万m3;原一坑口南平窿口废石场占地12250m2,已堆积废石13.5万m3,与一机选厂配套,随着1958年7月第一机选厂停产,该废石场停用;船底窝附近废石场占地49000m2,已堆积废石21万m3,与二机选厂配套,随着1962年3月第二机选厂停产,该废石场停用;三坑口西北面废石场占地29400m2,已堆积废石1.8万m3。沿用选厂东面选矿废石场、三坑口西北面采矿废石场,对原一坑口南平窿口、船底窝附近废石场进行植被恢复。7炸药库设在距矿部约1500m的二里半山沟内,占地约60000m2,原来矿山自己生产炸药,现在炸药
14、生产设施已拆除,只为炸药储存库,设有炸药库、雷管库、观察哨所、200m3消防水池等设施,炸药一次最大储存量5t。利用现有设施。8供水、排水供水:利用467中段的主储水池循环供应井下用水,467中段以上的用水由467中段的主储水池抽至567m标高储水池供水,467中段以下的用水由467中段的主要储水池自流供水。选矿厂用水来至井下水、无名小溪溪水、选厂浓密机回水和尾矿库回水。矿部和选矿厂生活用水取自水库,坑口生活用水为山泉水。排水:467以上各中段坑内涌水自流至平窿口排出,467m以下坑内涌水通过367、317m中段水泵房扬至467m中段,267m中段巷道涌水自流至副井井底水窝,由潜水泵扬送至31
15、7m中段水仓,再通过排水系统将坑内涌水泵送至467m中段,经467m下方约10m的放水平窿自流排出至废水处理站。选矿厂废水、废石场废水直接排放。沿用现有供水、排水系统。9供电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现有一座35kV变电站,内设两台5000kVA主变,两路独立电源,一路为龙南220KV全南110KV大吉山赣州供电局变电站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35KV变电站;一路为全南县供电公司收购地方小水电送来35KV电源作为备用电源。全南县正在建设220KV变电站,在新变电站建好后,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将架线取代地方小水电35KV电源。35kV变电站内由6.3KV母线段912、913、914、915、916、917等6个
16、配电柜输送电至矿山二级变电所。沿用现有的供电系统。10供风采用集中式供风,在三坑口设置空压机房,安装了5台空压机供井下用风,3用2备。沿用现有的供风系统。11道路矿区建有公路10.5km,均为水泥或沥清路面,其中采矿区4.5km,选矿和尾矿库区3.5km,矿部2.5km,宽34m,占地20800m2。沿用现有的道路系统。12行政生活设施位于原大吉山镇,建有矿办公大楼、食堂、宿舍、医院、学校、家属区等办公、生活设施。行政办公设施占地1000m2。利用现有设施。1.4 产业政策相符性和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主要结合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当地工业规划和经济发展状况、环境功能区划、项目选址以及项目平面布置
17、图合理性条件等因素,从环保角度对该项目的产业政策、规划符合性和选址进行分析评价。1.4.1 与国家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1)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的有关规定,新建、扩建钨、钼、锡、锑开采、冶炼项目,稀土开采、选矿、冶炼、分离项目以及氧化锑、铅锡焊料生产项目为限制类,本项目为技改,是在采矿方法和选矿工艺不变,不影响矿山正常生产的前提下,通过对部分地下井巷工程、地表配套设施进行延伸、完善,继续对深部剩余保有资源量进行开采,随着开采深度的加深,采选综合生产能力由目前的2100t/d降至2000t/d。本项目属允许类。(2)根据国土资源部对江西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批准的采矿许可证
18、见附件2)、江西省国土资源厅下达的开采总量控制指标(见附件3),大吉山钨矿的生产规模为81.2万t/a,含WO3 65%的钨精矿配额指标为2800t/a(附件3中的1400t/a为半年指标)。技改工程的开采能力下降为2000t/d(60万t/a),小于批准的生产规模为81.2万t/a,产出含WO3 65%钨精矿1832t/a,附产45%的钼精矿44.8t/a,铋精矿372.9t/a,钨精矿产量小于开采总量控制指标2800t/a。同时开采规模大于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08号)规定的钨矿最低建设规模(100t/a,3万t/a)。(3)根据江西省保护性开采的
19、特定矿种管理条例(2004年11月26日),保护性矿种是指由国务院确定并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国家计划批准开采的钨、锡、锑、离子型稀土、黄金。保护性矿种的管理实行统一规划、总量控制、规范经营、重点保护的原则。开采保护性矿种的矿山企业根据国家和省下达的年度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组织生产,不得超总量控制指标生产,不得将开采总量控制指标转让给他人。根据全南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限采矿种钨、稀土等,实行总量控制。对国家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钨、稀土必须按照统一规划、计划开采,规范经营、限产保值原则进行开采。实行配额制度。按照市政府下达的年度生产配额组织生产,矿企业服从管理,不得超计划生产。本技改工程的钨精矿产量
20、小于配额指标,并且是江西钨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江西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自行开采。(4)采矿过程中WO3的回采率为85%,选矿过程中WO3的综合回收率为84%,则全矿WO3采选总回收率为71.4%,大于有色金属行业要求的主金属采选综合回收率大于60%的指标。(5)本矿区不处在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区域内,不属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规定的禁止和限制矿产资源开发范围。因此,本项目开发符合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规定要求。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1.4.2 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本节主要结合全南县的发展规划、区域环境功能规划、总量控制要求、区位优势、以
21、及项目建设条件等因素对矿山建设的可行性进行论述。(1)全南县发展规划大吉山钨矿距离全南县41km,属乡村和山区环境,为矿业和农业、林业混合区,未纳入全南县的城市规划范围。(2)区域环境功能规划矿区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小溪和大吉山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类标准、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土壤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三级标准,上述标准已得到赣州市环境保护局确认,详见附件4。从预测结果来看,大吉山钨矿技改项目的建设不会改变区域地表水体、土壤、地下水、环境空气和声环境的功能要求。(3)区域总量控制要求技改后,只要保证本报告书中提出的环保设施正常运行
22、则污染物可实现达标排放,并且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浓度小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将小于江西省环境保护厅、赣州市环境保护局和全南县环境保护厅批准的总量控制指标,并且实现了废水及其污染物减排的目标,不会使区域环境空气、地表水、土壤、声和地下水环境功能发生变化。(4)区位优势矿区距全南县城41km,矿区有公路通全南、龙南、赣州、广东韶关等地,全南至矿区每日有多次班车往返。交通较便利,与国内大多数位于偏远山区的矿山相比,其区域位置尚可,有利于矿山对外联系和交流,技术人员相对不易流失,对外交通的便利可减少运输成本。(5)项目建设条件大吉山钨矿经过解放后50多年的正规建设,矿区道路及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 大吉 山钨业 有限公司 山钨矿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简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