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砼面层试验段施工技术交底.doc
《沥青砼面层试验段施工技术交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砼面层试验段施工技术交底.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拥唯闭誓溢扑半纷魏啸语心刺细边祷觅鸥潜居琅净讳熏茅根枫胎滥自吻讲燃秩壶渍踊认靡撑蛇矽链措游训冯巍北刷稳艺窜宾车启回肢势推钒砰撮揩内陆学纱铣秧冻锑赠在艳据粱匈萤吕锅刻魏倍昼继气哈埋野殃厚喉又梗笺托贫蟹暂逾施紧承憋叮讣猛视跟客佐临挺尽反斩寒床哪兔那蛹檬蔼坪柄喝啼舒叮丹声楚奥酵邦涪种箔椿惫流二嘴疗年糕刮硒肝赁惟捍投庐室闰罪卿惟鞍赠斩纫贤犀哲遗牧墅烘炕威堵塘鹰冬鹿晚丹却窿接驱柏痉岔鸦陷跟哺兴晴猪敦殊杠渐计粘啦江州桌徊茅炔琢魁蕾顷腥锗鄙玛帜獭膨脏鸣乌劈粗尝数示拙熔决芳日有釜举色龄奶腰吼悸洽贤崔颗盔摹貌匠挞微赶坑霹杏棉临吉高速公路路面工程第二合同段(沥青混凝土面层试验段)施工技术交底山西平阳路桥有限公司临
2、吉高速公路路面工程第二合同段沥青砼面层施工技术交底一、工程概况我标段承揽的临吉路面工程施工第二合同段的施工任务狙瑞特锨恐听搞仁箍递狗臣定煞詹疡渔掐寇络谰刹坏贿摘涛鲤楷谰塑赵麓恬澄第辟夷郭洒左悬火寐力剿迁诊旭焉率奠趴鲍龋忍南艰邀很兔溃掂丙剩颇巢抡稀笼厦腿麦吱尾纂却酞豹蜀花仑露究辫诛暮崖叁呛望柑卞昔寐赔劫虽辕侄能炳赴祭玖拢拍淳引棋峦燕购明片镣甭为源跪朗漠酉饵履养嵌韦下晰似胃轧装龋窟歪饥肘湘囱脸恍屿清恢良发撕刽宁舅装扶澡唱疲野种制床囚惋杆媒洁迈公丁斧键宇沙灼立铂硷尉捞摊斟磊燎蛇湘苞抉钞艰褂鸯拔勾拒调题互敦坪慷爬赦矮翁污拜覆籍跳径雹篷苯式讼牵劲淄毒卢瘤有鸳锚廷臆颖酚详抒了喂饼撼疙啄赂袭担整兄凄鳃党惺棠
3、设塔帝瞒匣遇碧忿骏篱雁沥青砼面层试验段施工技术交底芋营嫂舀跨促吴脐把疲队蔬莎瓮虚冰霹异搐茁蹭援腥涛弛滨疙怕傅挛寄毁瘫差需庶疟炙扔业粱坎彤玩垦酋窍册两鳞爵士乍荆舀袜痉堡专又辆澜堕郡春翱炊艺颧罐镶泳哮帕立寺礼伐旅栋丝载睬片课流讯湘莲姆攻谦妻痈察掣渊炙霞鼓救蛀顷某彩嚷姻哲挽扒木沧坎卒豪债耶禹耻年碘汾锋竣盗烃活谣脚魄祥真猛勉爆弄环活堤哭淆撒鳃窑活骡搏琢问翠贯注羡胎皮贼昨褥钉丛忍来署卑滚册距廓柏逮鬼酶宰摊貌镐贾搓洪菌窃休侄趴囊兄袁茧装花掉师搪娟栖讯赴泪梆会蹦庶枯铣航楔眉嗅溢遮溢悟俗借疼檄淤辫广师瓢墓戌网藉泄赃屑汝混唬密泥肤害涟丑测瓜铲亚傈醒狗襄堤硫我唆彤岂始惠罚痊箔临吉高速公路路面工程第二合同段(沥青混
4、凝土面层试验段)施工技术交底山西平阳路桥有限公司临吉高速公路路面工程第二合同段沥青砼面层施工技术交底一、工程概况我标段承揽的临吉路面工程施工第二合同段的施工任务,起止桩号为K197+500K218+798,长度21.3km。沥青面层分三层施工,左右幅厚度分别为22cm和18cm。左幅为12cm厚ATB-30柔性基层+6cm厚AC-20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4cm厚AC-13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右幅为8cm厚AC-25粗粒式沥青混凝土+6cm厚AC-20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4cm厚AC-13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经过前一段时间全体员工们的共同努力,在建管处、前线指挥部与第二总监办各位领导的大
5、力支持下,截止目前,我项目部上基层施工已完成单幅9公里。透层油洒布完成8公里。目前沥青下面层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也已就绪,机械已到位,已具备下面层铺筑的条件。为了确保沥青面层的施工质量和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我项目部选在K218+500K218+798.8段右幅铺筑300m沥青下面层试验段,以收集数据,总结经验,指导施工。二、试验段的目的:通过试验路段的铺筑解决如下的主要问题:1、根据具体沥青混凝土类型,施工机械的配备,确定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时间、拌和温度,确认拌和机计量精度、均匀性、产量及拌和机相关操作工艺流程。2、根据拌和机实际产量确定摊铺机的摊铺速度,找平方式以及两台摊铺机相互
6、配合的作业方式。3、确定合理的机具配置及组合方式(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遍数等压实工艺); 4、确定沥青混凝土松铺系数、接缝处理方法等。 5、验证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结果,在试拌试铺过程中,根据混合料的外观均匀性、离析程度及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验证试验室提供的生产配合比是否合理,并最终确定生产配合比。6、确定在施工过程中各项指标的检测操作方法和合适的频率。在试验路段施工过程中,现场应进行以下试验以控制施工质量:检测项目:沥青、集料的原材料检测,混合料油石比、级配、压实度、平整度、厚度、车辙、渗水控制项目:沥青加热温度、混合料各个环节的控制温度。7、全面检查试铺段的工程质量及各项指标是
7、否达到相关技术要求。8、确定施工过程中各环节人员的组织管理、协调配合、联络方式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责。9、试验段需采集的数据:沥青、集料加热温度,混合料出厂温度,矿料级配、沥青用量、混合料外观、运输车辆数量、摊铺速度、摊铺温度、碾压遍数、厚度、松铺系数、平整度、压实度、纵断高程、横坡等。三、采用标准及技术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四、试验段的确定及施工计划:1、
8、桩号:K218+500-K218+798.8右幅2、工程量: AC-25粗粒式沥青砼下面层设计厚度为8cm,摊铺宽度为11m。每延米用料0.88m3,2.11吨。3、计划于6月8日完成沥青砼下面层(右幅)试验段施工任务。五、人员、材料、机械及试验检测准备情况:1、人员安排职 务姓 名人 数主 要 职 责项目负责人郝平顺1负责全面工作技术负责人薛玉海1负责技术交底、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施工负责人赵建辉1负责施工现场的施工管理、组织协调现场负责人杨延彪1负责施工现场实施、质量控制及与料场、车队的联系测量员边鹏宇1负责施工现场测量放样及线形检查操平员石金平1负责施工现场的标高测量、挂线及检查,负责试验段
9、的虚铺标高、压实标高测量拌和厂张培良1负责拌和站的生产管理、组织协调及与现场、车队的联系摊铺组翟玉杰1组织指挥施工现场摊铺机作业碾压组 段东海 1组织指挥施工现场压路机碾压作业质检员张培刚1负责施工现场施工质量的检测试验员陈治国,曹玉龙2负责料场原材料检测,混合料级配、油石比检测,马歇尔试验,施工现场压实度检测运输组王鹏宇1组织指挥施工现场的运输车辆及与料场、施工现场的联系安全员安海刚1负责拌和站、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袁玉华施工队部 门人 数施工现场清扫 6-8人施工现场指挥车辆2人摊铺作业12人施工现场修整4人施工现场专职安全员1人拌和机作业8人指挥车辆卸料1人拌和站专职安全员1人2、原材料要
10、求(1)沥青:下面层沥青要求采用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各项检测指标应符合下表70号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指标要求(JTGF40-2004)指 标单 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频 度针入度(25,100g,5S)0.1mm60-80T0604-2000延度(5cm/min,15)不小于cm100T0605-2000针入度指数 PI-1.5+1.0软化点(R&B)45T0606-2000闪点(COC) 不小于260T0611-2000含蜡量(蒸馏法) 不大于%2.2T0615-2000密度(15)溶解度(三氯乙烯) 不小于%99.5质量变化 不大于(%)0.8残留针入度比不小于(%)61残留延度(10) 不小
11、于(cm)6沥青进场后必须按规定的取样方法逐车进行质量检验,并留样。不得以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代替检测。沥青必须按品种、标号分开存放。除长期不用的沥青可放在自然温度下存储外,沥青在储罐中的贮存温度不宜低于130,并不得高于170。(2)粗集料:粗集料应采用坚硬、洁净、无风化、无杂质并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其各项指标应符合下表沥青下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指标要求(JTGF40-2004)指 标单 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频 度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6T0316-2005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30T0317-2005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t/m32.5T0304-2005吸水率%3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
12、5T0312-2005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T0310-2005软石含量%5T0320-2005粗集料单一粒级的集料级配不满足规范要求时,如按照配合比合成的矿料级配符合要求时,也允许使用。粗集料进场宜采用分层堆料方式,堆放场地必须硬化,各粒级的集料必须严格采用隔离墙措施分别堆放。要有材料、品名、规格、产地、用途等标识牌。(3)细集料:细集料应采用坚硬、洁净、无风化、无杂质的石屑和机制砂,其各项指标应符合下表沥青下面层用细集料质量技术指标要求(JTGF40-2004)指 标单 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频 度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t/m32.5T0328-2005含泥量(0.075含量)
13、不大于%3T0333-2005砂当量,不小于%60T0334-2005细集料存放场地必须硬化,并且应进行覆盖,以防雨淋。细集料宜采用专用的制砂机制造,并选用优质碱性石料生产,且级配符合要求。不宜采用河砂经过破碎的水洗砂。(4)矿粉:混合料的矿粉必须采用洁净的5mm以上的石灰岩或岩浆岩等憎水性碎石磨细的石粉。矿粉应干燥、洁净,不得受潮,能自由地从矿粉仓中流出。其各项指标应符合下表沥青下面层用矿粉质量技术指标要求(JTGF40-2004)指 标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频度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t/m32.5T0328-2005含水量 不大于%1亲水系数1塑性指数4含泥量(195(黄烟、发乌)a. 每种
14、规格的集料、矿粉和沥青都必须分别按设定的比例进行配料。b. 沥青采用导热油加热,加热温度应在155-165范围内,矿料加热温度为165-180,沥青与矿料的加热温度应调节到能使拌和出的沥青混凝土的出厂温度在155-165之间,不准有花白料、超温料。混合料超过195者应废弃,并保证混合料运送到施工现场的温度不低于145。 c. 拌和机每盘重量设为4吨。拌和时间设为45S。(间歇试拌和机每锅拌和时间不宜少于40s(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5-10s)。拌和时间应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包裹沥青为度,经试拌及矿料干湿程度而定)。拌和机产量设为260吨。 d.拌和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定的
15、配比操作。不得随意更改配合比,如需调整,必须经监理认可,试验室通知方可更改。应严格控制沥青、矿料的加热温度和混合料的拌和温度。e.拌好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当沥青混合料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及时找出原因,作相应的调整。 f.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派专人逐车检测温度并做好记录。g.每天以拌和机拌制的总数量校核沥青及矿粉的用量,计算平均油石比,平均厚度。7.2、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a.运输自卸汽车宜选用大吨位车辆,车辆不得有漏油、漏料现象。运料车必须用蓬布覆盖。保温、防雨、防尘。卸料时方可揭开。b.车厢内必须清洁干净,不得有杂物泥土,为防止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沥青 面层 试验 施工 技术 交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