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管理处罚条例.docx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安管理处罚条例.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一、法律知识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经2005年8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 会议通过,2005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8号公布;根据2012年10月26 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2012年10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67号公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的决定修正。治安管理处罚法分总则、处罚的种类和适用、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 罚等6章119条,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1986年9月5日公布、1994年5月12日 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废止。治安管理处罚
2、法该法既是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合 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武器,也是规范公安机关及公安民警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的重要法律, 更是公民约束自身行为、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规范。治安管理处罚法的颁布实 施,对于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公共安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都具 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案例分析剖析黄某(男, 13 岁,初二学生)一直梦想能亲自开摩托车体验一下“兜风”的感觉。某日, 黄某见邻居张某新买的摩托车停在小区院里,遂产生要试一试的念头。黄于是来到张某家中 假装找张某儿子玩,趁其家人不注意,将车钥匙偷出,并将摩托车推出小区。但由于黄某此 前从未开过摩
3、托车,其上车“试”了不到一百米,就人仰车翻,被巡逻的警察发现。张某修 理摩托车共花费320 元。问:(1)公安机关对黄某的行为能否实施治安处罚?(2)公安机 关应当如何处理?(3)张某能否向黄某的父母提出赔偿要求?为什么?9、案情:张某,男, 23 岁;吴某,男, 24 岁。张某与吴某都是无业青年,成天无所事事, 到处闲逛。某个星期六的下午,张某与吴某在附近买完鞋后来到市中心最大的商场门口,见 来往人群熙熙攘攘。张某对吴某说:“既然这么多人,我们应该玩点花样,耍耍这些人。”吴 某看见张某手中提着装鞋的黑色塑料袋,想了一会说:“我们就说这袋里装的是炸弹,看大家什 么反应。”两人一拍即合。于是,张
4、某走到商场入口,将塑料袋扔到人群中,然后两人大声 喊道:“这袋子里装的是炸弹。”其他人听到两人的喊叫3 不知所措,也不知道真假,但都慌张躲避。张某和吴某的行为恰被巡逻民警看到,被 当场抓获后,由于害怕,两人马上交代不是炸弹。经检验袋里装的只是普通皮鞋,商场门口 经历了短暂的骚乱后很快恢复了正常。在对张某和吴某的行为定性时,几位人民警察出现了 分歧,有人认为两人的行为只是违反治安管理的一般违法行为,有人却认为其行为已构成犯 罪。 问:张某和吴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应当给予怎样的处理? 参考答案:张某和吴 某的行为应为扰乱公共秩序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尚未构成犯罪,应按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五条第(
5、二)项的规定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二)项规定,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 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 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2001年 12 月颁布的刑法修正案(三)第八条也针对此类行为增 设了新的罪名,即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区分此类行为罪与非罪的关键,在于扰乱社会秩 序的程度是否严重,是否造成了严重后果。 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是指对社会秩序的扰乱达到 了相当程度,如造成学校停课、商场停业,社会公众产生心理恐慌,无法正常地工作和生活 等;造成严重后果是指造成了严重的人身伤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治安管理 处罚 条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