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剧院工程地下室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撑体系应急方案.doc
《浙江剧院工程地下室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撑体系应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剧院工程地下室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撑体系应急方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文化广场标段工程地下室挖土应急预案编制单位:*文化广场标段项目部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审批单位: 审核人: 批准人: 批准单位: 目 录1、编制目的 2、组织机构与职责3、土方开挖应急预案4、基坑支护应急预案5、挖机损伤支撑预案6、深井降水无效预案7、台风、汛期预案8、梅雨、暴雨预案9、停电预案10、政府、媒体及周边单位、居民干预预案11、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2、应急材料及机械准备13、土方开挖应急领导小组名单及联系电话1、编制目的:1.1、编制目的:针对土方开挖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情况,充分做好思想上、技术上、组织上、物资上和劳动力的充分准备。当出现险情时,根据“先处理,后施工”的
2、原则,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1.2、监测报警值:序号监测内容报警值累计值(mm)变形速率(mm/天)1深层土体位移6062围梁水平位移3053搅拌桩顶水平位移60104道路沉降3042、组织机构与职责2.1、地下室施工期间,由*文化广场标段工程各相关单位组成土方开挖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由建设单位、主体结构设计单位、基坑围护设计单位、基坑围护监测单位、监理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相关负责人组成。必要时可邀请相关专家参与。领导小组具体名单详见附表。2.2、地下室施工应急领导小组管理网络:地下室施工应急领导小组浙江华展工程研究设计院浙江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开投置业有限公司宁波大学地基处理中心宁波国际投资
3、咨询有限公司宁波城建设计研究院2.3、地下室施工应急领导小组职责及权限:地下室施工应急领导小组为地下室施工期间的决策机构,经应急领导小组议定的方案,各相关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推卸,否则造成的损失及不良后果由相关单位承担。3、土方开挖应急预案在地下室土方开挖期间领导小组于每天下午4:30召开日常会议,调查现场施工情况,并督促检查调整方案的落实和现场反馈情况,通过对基坑监测单位提交的(或阶段性)监测报告的综合分析,研判支护结构的变形和构件受力情况是否正常,并据此及时调整土方开挖程序和采取相应措施。3.1、土方开挖期间,基坑围护监测单位应结合基坑监测方案及合同,根据监测频率于当日17:00-次日9
4、00前提交监测报告,供小组成员分析数据,以便作出相应的决策。在监测值正常范围期间,由基坑围护监测单位将监测结果向应急小组协调分析会上汇报。当一旦监测数据异常或周边场地出现异常情况时,由监理单位主持及时通知土方开挖应急领导小组各成员召开分析会,根据出现的险情讨论决定采取相应的应急方案,一旦决定相应的应急方案,由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组织实施。3.2、基坑监测数据应保密,土方开挖应急领导小组成员不得向无关人员透露监测数据。当监测值达到或超过报警值时,由土方开挖应急领导小组可根据实际情况有权决定是否向外界通报相关的数据值。3.3、当基坑出现险情或紧急情况时,土方开挖应急领导小组有权直接调动,及时组织人
5、力和物力进行抢险。相关单位应绝对服从安排。3.4、搜集、公布各方有关人员的联络电话。3.5、施工单位在土方开挖前落实相关的应急材料、机具设备、劳动力,一旦出现险情,应急领导小组在2小时内决定应急补救方案,在补救方案决定时间起施工单位必须6小时内将相应的应急材料、机具设备落实到场。3.6报警值的发出:当土方开挖应急领导小组决定报警后,由监理公司负责向施工单位发出停工通知,并抄送各相关单位。3.7应急方案的落实:对应急领导小组决定的应急方案,施工总承包单位应绝对服从安排。由项目经理6小时内将相应的应急材料、机具设备落实到场,安排项目部具体管理人员实施。3.8急领导小组协调分析会的会议纪要:会议纪要
6、由监理单位整理,并由参加会议单位会签确认,于次日将会议纪要分发各相关单位。4、基坑支护应急预案4.1、支护桩之间的搅拌桩、旋喷桩止水失效,出现渗水或漏水:4.1.1对渗水量较小,不影响施工也不影响周边环境的情况,可利用坑底排水沟排除。4.1.2对渗水量较大,但没有砂泥带出,造成施工困难,而对周边影响不大的情况,可采用“引流-修补”方法。即在渗漏较严重的部位先在支护桩上水平(略向上)打入一根钢管,内径20-30mm,使其穿透支护桩体进入搅拌土体内,由此将水从该管引出,而后将管边土体的薄弱处用堵漏王修补封堵,待修补封堵的快硬水泥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将钢管出水口封住。如封住管口后出现第二处渗漏时,按上
7、面方法再进行“引流-修补”。4.1.3对渗漏水量很大的情况,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漏水位置离地面不深处,可将支护桩背挖至漏水位置500-1000mm,在支护桩后用密实砼进行封堵。4.1.4主舞台深坑排水:设计在深坑二次围护外侧设置2600的深井管作为深坑降水4.2、支护桩顶部向坑内倾斜:在原有钢筋混凝土水平内支撑的基础上,在相应部位增加钢管支撑,或在支护结构与基础垫层或基础之间增加钢管斜支撑。当出现大范围的变形过大或出现失稳预兆时,应采取周边卸载和有效降底地下水位。4.3、支护桩下部发生向坑内的位移:由于最下一道支撑离坑底有一定的距离,支护桩下段的约束较小,因此支护桩下段,若发生位移,
8、应着重加固坑底部位,采取有效措施:(1)当位移较小时,增设坑内降水设备,降低地下水。(2)垫层随挖随浇,对基坑挖土合理分段,每段土方开挖到底后及时浇筑垫层。(3)加厚垫层,或在坑底浇筑钢筋砼暗支撑(其顶面与垫层面相同)。(4)当位移较大时,立即在坑内桩侧填土、砂包或抛石,同时在坑内立即浇筑钢筋砼重力挡墙。待稳定后,采取对坑内一定区域进行压密注浆等加固措施,养护期后继续开挖。4.4、支撑内力过大或出现裂缝:监测表明支撑出现裂缝,应停止挖土,专家会审后再采取相应补救措施。支撑内力过大,可通过就近设置钢管或型钢支撑分担原支撑所受的侧向力。4.5、基坑发生渗流或隆起:坑底隆起是地基卸荷而改变坑底原始应
9、力状态的反应。在开挖深度不大时,坑底为弹性隆起,其特征为坑底中部隆起最高,弹性隆起在基坑开挖停止后很快停止,基本不会引起坑外土体向坑内移动;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大,坑内外高差所形成的加载和地面各种超载的作用会使围护墙外侧土体向坑内移动,使坑底产生向上的塑性变形,其特征一般为两边大中间小的隆起状态,同时在基坑周围产生较大的塑性区,并引起地面沉降。施工中减少坑底隆起的有效措施是设法减少土体中有效应力的变化,提高土的抗剪强度和刚度。为此,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和开挖后,应保证降水正常进行,减少坑底暴露时间,尽快浇筑垫层和底板。若基坑发生渗流或隆起时,在坑底支护墙内侧一定范围内通过压密注浆进行土体加固。4.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剧院 工程 地下室 基坑 土方 开挖 支撑 体系 应急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