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平湖典尚设计.doc
《海宁平湖典尚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宁平湖典尚设计.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序 言受浙江省交通厅的委托,按照本院计划经营室2003年9月11日下达的勘察/勘测、设计任务书(合同编号:2003-F88)要求,本院地质室承担了杭州至上海浦东高速公路(浙江段)海宁袁花平湖新仓段 第9合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任务。第一节 工程概况杭州至上海浦东高速公路海宁袁花平湖新仓段起自杭州至上海浦东高速公路杭州大井海宁袁花段终点的海宁袁花(K54+748),于通元镇西2公里处跨长山河,在海盐县武原镇西跨东西大道、里洪塘后,设海盐西互通立交,而后路线跨湖盐公路、盐嘉塘、海王公路、古荡河后设海盐东互通立交,跨西元公路、在西塘桥镇北跨乍嘉苏高速公路,继后再跨杭州湾大桥北接线(拟
2、建),设置海盐枢纽互通立交,线路继续向前延伸,于海盐塘附近设平湖互通立交,在平湖市当湖镇南侧跨07省道(规划乍王公路)和六平申航道,继后路线向东跨黄姑塘后设黄姑互通立交,路线继续东行进,经新三公路后设新仓互通立交,在姚家隶跨金衙公路后终于浙江省与上海市交界处。本工程共划分为9个合同,具体划分如下:9合同:起讫桩号为:K54+748K61+700, 长度6.952km10合同:起讫桩号为:K61+700K66+000, 长度4.300km11合同:起讫桩号为:K66+000K73+000, 长度7.000km12合同:起讫桩号为:K73+000K81+800, 长度8.800km海盐枢纽:起讫桩
3、号为:K81+800K85+500,长度3.700km13合同:起讫桩号为:K85+500K91+000, 长度5.500km14合同:起讫桩号为:K91+000K98+000, 长度7.000km15合同:起讫桩号为:K98+000K105+500,长度7.500km16合同:起讫桩号为:K105+500K111+419,长度5.919km杭州至上海浦东高速公路海宁袁花平湖新仓段为全封闭、全立交的高速公路,全线计算行车速度采用120km/h,采用六车道横断面形式,路基标准横断面宽度为35.0米,行车道宽度233.75米,桥涵断面宽度与路基同宽。设计车辆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本报告为第
4、9合同,全长6.952km。设大桥2座,中小桥7座,主线上跨分离立交1座,主线下穿分离立交1座,人通2道,机通2道,汽通4道。本报告为第10合同,全长4.300km。设互通立交1座(海盐西互通),大桥1座,中小桥1座,主线上跨分离立交1座,主线下穿分离立交1座,机通1道,汽通1道。本报告为第11合同,全长7.000km。设大桥2座,中小桥4座,主线上跨分离立交1座,主线下穿分离立交1座,人通8道,机通2道,汽通3道。本报告为第12合同,全长8.800km。设互通立交1座(海盐东互通),大桥1座,中小桥8座,主线上跨分离立交1座,主线下穿分离立交2座,人通10道,机通1道,汽通3道。本报告为海盐
5、枢纽,全长3.700km。本报告为第13合同,全长5.500km。设互通立交1座(平湖互通),大桥1座,中小桥2座,主线下穿分离立交1座,人通1道,机通1道。本报告为第14合同,全长7.000km。设特大桥1座(黄姑塘桥),大桥2座,中小桥6座,主线下穿分离立交1座,人通4道,机通6道,汽通3道。本报告为第15合同,全长7.500km。设互通立交1座(黄姑互通),大桥1座,中小桥9座,主线下穿分离立交2座,人通1道,机通5道,汽通2道。本报告为第16合同,全长5.919km。设互通立交1座(新仓互通),中小桥5座,主线上跨分离立交1座,主线下穿分离立交1座,人通1道,机通1道,汽通2道。第二节
6、 勘察目的与要求本次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是在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中所确定的修建原则、设计方案、技术要求等资料,按工程地质勘察相关规范、规程要求和本院编制的杭州至上海浦东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2004年3月)有针对性地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为确定公路路线、桥梁、隧道等工程构造物的位置和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提供准确、完整的工程地质资料。具体要求如下:1、沿线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调查线路两侧各200m范围内的地形、地貌特征,并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和路段划分。收集地震烈度和地震效应资料。调查地下水类型、水位、水质、水量等,评价地表水
7、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查明沿线范围内不良地质问题的性质和范围,提出不良地质问题的处理措施。2、勘探:查明场地内岩土体的成因时代、岩性特征、分布规律、基岩风化程度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结合上部构筑物推荐合理的持力层。3、按规范、规程要求进行岩、土、水样的室内试验,整理资料,编写报告,提供设计所需的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地基土容许承载力和钻孔灌注桩桩侧土极限摩阻力。并提供设计所需的各类图表等。本次勘察执行的主要规范、规程如下: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8、JTJ01395);5、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规范(JTJ01796);6、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8、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9、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中的JTJ06498;10、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1、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054-94);12、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056-84)。第三节 工作情况及质量评述一、工作情况本次工作在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进行了工程地质调查测绘、地质钻探、原位测试、室内岩土水试验等一系列综合勘察工作。本工
9、程的野外勘探作业由本院地质室、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共同完成。除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施工的钻孔综合工程地质柱状图由其独立完成外,其余资料整理及报告的编制工作由本院地质室完成。室内岩、土、水分析试验由本院试验室完成。外业工作自2004年月日开始到月日结束,历时天,按质按量完成外业勘探工作。完成工作量见表1完成实物工作量一览表。完成实物工作量一览表 表1项 目单 位数 量备 注地面测绘Km2静力触探孔m/孔钻 孔m/孔十字板试验孔点/孔标贯测试段次动力触探测试段次土 样件岩 样组水 样组均为地下水。测地下水位次部分孔因回填无法测稳定地下水位。利用初勘钻 孔m/孔利用初勘静力触探孔m/孔利用初勘十字板
10、试验孔点/孔二、质量评述勘探孔定位按1:2000地形图及实地线位放样桩确定,孔位里程、标高由测量控制桩引测确定。钻孔按技术要求及操作规程施钻、取样及编录,钻孔全孔取芯,按回次进行现场编录,终孔前由机台技术人员进行钻孔质量验收,合格后方能终孔。终孔后2-3天后实测各钻孔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各钻孔实测地下水位埋深见附表6地下水位埋深一览表。外业调查、勘探及室内资料整理、报告编写均按有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可作为本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地质依据。第二章 自 然 地 理第一节 气象、水文路线经过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特征是温暖、湿润、多雨,四季分明。区域内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西北风盛行,以晴冷干燥天气
11、为主,是本区低温少雨季节。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以东南风为主,海洋带来充分水气,空气湿润,是本区高湿强光照季节。春秋雨季为过渡时间,气候活动频繁,锋面雨甚多,冷暖变化大。年平均温度1517,绝对最高气温42.3。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82%。多年平均降水量1200mm1600mm,大多集中在36月春雨、梅雨期及710月台风期间,总雨日140170天。多年平均蒸发量12001400mm。年陆面蒸发量800mm,无霜期220270天。年平均风速为2.6m/s。年主导风向为NNW,平均风速为3.7m/s;次主导风向为SSW,平均风速为3.7m/s,静风频率为15%。每年晚春和深秋初冬季节,水平能
12、见度小于1000m的雾对公路的危害很大,一般在下半夜到清晨日出之前生成,日出升温之后23小时内消散。雾生雾灭时间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台风是热带海洋上旋转的大气旋涡,是影响浙江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台风带来的风、雨、潮破坏力极大。台风影响最早出现在5月份,最迟出现于11月份,其中8月份出现最多,其次为7月份和9月份,统计资料表明,该区域平均每年台风出现2.56个/年。由于地形影响,路经杭州湾区域的台风较少,正面袭击的台风则极少。五十几年来仅有1949年第6号台风一个在该区域登陆。拟建项目沿线河流属运河水系河网,主要河流有平湖塘、盐嘉塘、长山河、辛塘江、上塘河等十几条河流。 表5-1 主要等级河流通航
13、净空表 航道名称航道等级通航水位(m)净高(m)净宽(m)上底宽(m)侧高(m)乍嘉苏线1.927.055374.0海盐塘1.927.055374.0六平申线1.927.055374.0长山河1.925.038323.5袁硖港1.925.038323.5本次勘察在海盐塘(K86+800.0)、乍浦塘(K90+300.0)、新港河(K103+780.0)、盐船河(K106+330.0)、界河(K111+ 200.0)等处,分别取地表水进行水质分析试验,详见附表7-17-2水质分析成果表,试验结果表明:测区地表水PH值为7.37.6,水化学类型为CLHCO3SO4- (Na+K)Ca、CLHCO3
14、 MgCa (Na+K)、HCO3CL-Ca(Na+K)等,地表水体对砼无侵蚀性,可采取常规防护措施。第二节 地形、地貌本项目沿线经过区域,为杭嘉湖平原地区,南临钱塘江和杭州湾。路线经过区为杭嘉湖冲湖积平原亚区。浙江省北部的杭嘉湖平原区,是浙江省最大平原,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地势呈西高南东北低。平原区东部地面标高24m(黄海高程,下同),南部46m,北部为太湖泻湖的一部分,为冲湖积平原,地势低洼,最低点位于北部太湖东测,仅1.0m左右。多以圩区为代表的微地貌,圩区高程多在1.21.7m。海盐县整个地势东南略高,西北低洼,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北部平原河网区是典型的水乡平原,南部在秦山、丰山、六里
15、山一线以南为平原孤丘区;平湖市地势略呈南高北低状,平均海拔为2.8m,高差在1m左右。南境有天目山余脉濒海而立,走向自西向东,为沿海天然屏障。沿线平原地区,地面平坦,河网密布,湖池星点,村落相望,景观别具一格,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盛产桑蚕,养殖鱼虾,是江南一处鱼米之乡。第三章 区 域 地 质第一节 地层岩性受地理位置、古地形、新构造运动、海面升降、地表流水剥蚀等因素影响,杭嘉湖地区第四系地层分布广,层位齐全,厚度大,成因类型多,岩相变化复杂。概括地可分为丘陵山区冲积型及滨海平原混合型两大类型。其中丘陵山区冲积型地层分布在杭州德清吴兴一线以西的富春江,东西苕溪上游。成因类型有冲积、冲洪积、洪积、
16、坡洪积等。本路段通过的平原区属上更新统,全新统曾发生过三次海浸,为浅海相、滨海相、河口相、湖沼相沉积。由于古气候、古地理环境的变化,各期沉积物的颜色、状态、颗粒组成等呈规律性变化。中下更新统下部为杂色,中上部为棕褐色。上更新统下部为灰黄灰绿色,中上部为灰灰黄色。全新统中下部为灰灰黑色,上部为灰黄色。每一沉积阶段的沉积物颗粒随沉积环境的变化呈现明显的韵律,砂与粘性土层交错出现。砂层随深度的增加,颗粒由细变粗。测区沉积了一套巨厚(最厚300余米)的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其下为隐伏的侏罗系的半胶结胶结状红层(红色泥质粉砂岩、砂岩、砂砾岩、熔结凝灰岩等)。根据本次勘察揭露,本区主要为全新统(Q4)、上更新
17、统(Q)、第四系中更新统(Q)地层。1、全新统地层:冲湖积平原区地表是冲湖相沉积的粘性土,下部主要是海相、冲海相沉积的软土和亚砂土2、上更新统地层:分两个旋回。每个旋回,上部以冲湖相沉积的粘性土(硬层)为主,下部以海相、冲海相沉积的亚粘土、亚砂土为主,局部为粉砂。3、中更新统地层:本次勘察仅揭露冲湖相沉积的亚粘土层。第二节 地质构造测区绝大多数地表为第四纪地层覆盖。根据区域资料,该区下部基岩构造特征,在地质历史上经历过多种构造复合。线位附近的隐伏断裂主要有北东向华夏系的临安马金断裂带的北东延伸端,萧山球川断裂北东隐伏延伸端,以及东西向构造带的双林嘉兴,吴兴嘉善断裂。其中北东向萧山球川断裂、东西
18、向双林嘉兴断裂、吴兴嘉善断裂在晚近期有所活动。见图1浙江省主要褶皱、断裂构造分布图。华夏系构造:主要由一系列规模巨大的北东向构造断裂带及其相间的隆起、拗陷带组成,它基本上奠定了杭嘉湖地区的构造轮廓。在本区表现为临安-桐乡-嘉兴断裂带。新华夏系构造:主要表现为对基底构造的继承和发展,与华夏系重接成复合构造,本区新华夏系构造不突出,萧山-球川断裂具有代表性。东西向构造:区内东西向构造发育和发展阶段是多期间歇性的,并呈断续条带状分布,主要断裂有双林-嘉兴、吴兴-嘉善等东西向压性断裂。第四系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以间歇性整体下沉为主,且下沉运动受水动型海面影响。据区域地质资料,本区第四系沉积厚度较大,它
19、是由基面变化、长江下蚀、地壳下沉等共同决定的。由于工作区第四系地层巨厚,故隐伏断裂对工程基本无直接影响。第三节 地 震杭嘉湖地区处于上海上饶地震副带,属上海杭州4.755.25级地震危险区一部分。区内地震主要受北东向活动性断裂,东西向活动性断裂控制。在萧山球川活动性断裂附近,据历史记载,先后在海盐、盐官等地发生过4.755.00级破坏性地震,而东西向构造带双林嘉兴,吴兴嘉善活动断裂带附近也先后在嘉兴、嘉善等地发生过大于4.00级地震。据记载近场区历史上曾发生M3级地震31次,其中M4级地震7次,见表5。图1 浙江省主要褶皱、断裂构造分布图近场区历史地震一览表(M4) 表5发震日期纬度(度 分)
20、经度(度 分)震级地名1560.06.1930 48120 484嘉兴市东北1589.09.1330 30120 484海宁市东1607.12.0030 48120 544嘉善南1678.05.2630 30121 004.8海盐1756.01.0231 00120 484.5嘉兴市北1756.12.0730 54120 484嘉兴市北1895.11.0730 54120 484嘉兴市北活动性断裂与地震有着一定的内在关系,地震活动多数集中在活动断裂带附近。根据本区历史记录,在感地震密集,破坏性地震区发生过4次。现代地震震级低、频度小。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8月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21、GB18306-2001),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对应于地震基本烈度值为度区)。见图2浙江省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第四章 地 下 水根据地下水含水介质、赋存条件及水理性质,测区地下水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一大类,又细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及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二类。图2 浙江省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引自国标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第一节 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为全新统中组冲湖积亚粘土、亚砂土孔隙潜水含水组分布于杭嘉湖冲湖积平原表部,含水层厚25m,岩性为亚粘土、亚砂土,地下水埋藏浅,水位埋深0.54.0m,民井出水量一般110吨/日,受大气降水补给,水位随季节性
22、变化,水质淡。本次勘察取地下水样19组,进行水质分析试验,详见附表7-17-2水质分析成果表。试验结果表明:地下水PH值为7.17.5,水化学类型为HCO3- Mg Ca (Na+K)、CLSO4HCO3- Ca(Na+K)Mg、HCO3CL-Ca(Na+K) Mg等,除ZKC207孔地下水对砼有弱腐蚀性需采取一级防护外,其余地下水对砼均无侵蚀性,可采用常规防护措施。第二节 松散岩孔隙承压水1、全新统下组冲海积(al-mQ)亚砂土、粉砂含水组分布于平原区上部,局部缺失,含水层厚1-20m不等,岩性为亚砂土、粉砂,地下水动态变化较小,富水性中等贫乏,大部为为微咸水,小部分为半咸水,对工程意义不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宁 平湖 设计
